2020年度浙江省园林城镇
1、寿昌镇
  寿昌镇地处建德市西南部,是浙江省西部千年古镇,省级中心城镇。1958年11月前,寿昌镇是原寿昌县县治。1992年4月,原卜家篷乡、陈家乡并入寿昌镇。2005年3月,原寿昌镇和原童家乡合并,成立新寿昌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增至143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46416人。寿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02年5月省级建德经济开发区主区块座落于寿昌。境内拥有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交通网
2、汾口镇
  汾口镇位于淳安县西部,西连衢州、北临安徽,是杭州西部的大门,地域面积122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镇共有1.2万户,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5万人。拥有耕地1.86万亩,山林12.7万亩,全镇通电话村71个,通有线电视村70个。汾口镇是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全省136个省级中心镇之一,2004年创下省级卫生城镇和省级教育强乡镇的牌子。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
3、黄湖镇
  黄湖镇明代建镇,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相传有湖塘横于溪上故名。地处杭州西北郊,距杭州市中心42公里,省一级公路04省道穿境而过,与104国道相接进入杭州外环交通圈,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全镇总面积58.55平方公里,辖五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13287人。黄湖镇地处丘陵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以盛产竹、木、茶、果等特产而闻名,具有良好的
4、於潜镇
  临安市辖镇。民国年间置潜阳镇,建国后更名城关镇,为於潜县治,1956年更名於潜镇,1960年并入潜阳公社,属临安县管辖。1961年更名於潜镇,1984年潜阳乡并入,1992年凌口、方元2乡并入。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31.6公里。面积121.8平方公里,人口3.1万。杭徽公路横贯境南,於潜至桐庐、到安徽宁国的公路纵贯南北,有公路支线向各村延伸。辖下埠、横山、昔口、董村、南山、燕村、龙潭、盈村、民幸、
5、昌化镇
  临安市辖镇。民国二十一年(1932)置昌城镇,后更名武隆镇,系昌化县城,1958年并入昌城公社,1959年恢复武隆镇,1960年昌化县并入临安县,1961年更名为昌化镇,1969年并入武隆重公社,1970年复置昌化镇,1984年武隆公社并入,1992年白牛乡并入。位于市境中西部,北界安徽省宁国县,距市区48.5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2.1万。杭徽公路穿境而过。为临安市西部重镇,长途汽车可直
6、下涯镇
  建德市辖镇。1949年设里仁乡,1950年更名下涯乡,1961年置公社,1983年复名下涯乡,1992年大洲乡并入,建下涯镇。位于市境中部,新安江北岸。距市区12.1公里。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16.7万。320国道穿境而过。辖下涯、春联、秋联、唐村、溪上、下市、上市、西岸、坎坑、黄饶、山边、大洲、日晒坞、北坞、洪村、金村、许村17个村委会。北部山区是省用材林基地之一,并盛产茶叶,是建德苞茶的主
7、大洋镇
  一、现状▲ 基本情况:大洋镇位于我市东南部,兰江下游,东与三都镇接壤,西、南与兰溪市交界,北与梅城镇、下涯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233.15平方公里。辖3个居委会,3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47万人,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200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30.23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57元。▲ 工业情况: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2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针织、工艺品、服装等家庭来
8、溪口镇
  奉化市辖镇。1950年置溪口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建镇,1992年畸峰山、董村、东岙3乡并入该镇。位于市府西偏北13公里处。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4.3万。江拔公路过境。辖溪口一村、溪口二村、溪口三村、里村、外村、入山亭、玉溪、上白、五林、湖山、沙堤、上山、新建、东岙、王高岙、陈家、水门头、直岙、西岙、三十六湾、中锋、兰田、东姜、蛤蟒坑、西坑、东山、横涧、畸上、畸东、畸
9、高桥镇
  高桥,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西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东依宁波市城区,南眺栎社国际机场,西濒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北枕黄金水道姚江,杭甬高速公路和省道甬梁线从东到西横贯全境。全镇户籍人口4.87万人,辖20个行政村、1个渔业社和3个居民会,镇域面积53平方公里。
10、玉壶镇
  玉壶镇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东北部,面积73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人口1.68万人。玉壶镇是中国著名侨乡,现有旅外侨胞2.5万多人,分布在欧洲、中北美等地39个国家和地区,担任各种华侨社团副会长以上职务的有400多人,素有“侨领之乡”之称。其中中国百名著名华侨中,玉壶籍的华侨就占了三位。 玉壶镇玉壶镇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辖镇,位于文成县县境北部,与青田县接壤。 面积73.00平方千米,2000
11、泗溪镇
  泰顺县辖镇。为县境东南部农产品集散地。建国时为泗溪乡,1958年称管理区,1962年称公社,1984年复改乡,1958年置镇,1992年南溪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三都湾水系上游,距罗阳30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07万。筱(村)莲(头)公路过境,与省道分(水关)泰(顺)公路相连。辖白粉墙、溪源、坑尾庵、半溪、筠竹坑、上院、三*O垟、下桥、半地垟、苏家坑、前坪、南溪、企石、洪坑、秀垟15个村
12、曹村镇
  曹村镇地处瑞安市中南部,东南与平阳接壤,西北连接马屿镇,离瑞安市区25公里,距瑞安动车站18.2公里,全镇总面积36.2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75万,下辖18个行政村。曾被评为“省级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曹村,于1946年建乡,1949年改为公社,1984年建乡,1987年改为建制镇,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并入马屿镇。几经变更,2015年12月,在原马屿镇区域内,分设曹村镇。至此,曹村迎
13、藤桥镇
  1949年称南雅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分称藤桥、南雅乡,1984年藤桥乡改镇,1992年南雅乡并入藤桥镇。位于区境西北部。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5万。温州到泽雅公路纵贯镇境,设有车站,有支线1条通岙底,戍浦江可候潮通航。辖藤桥居委会和樟村、金马、油岙、石垟、陈良、林山、南岸、石埠、新村、北岸、垟岸、下庄、埭与、底垟、底山根、后垟、上寺西、戈恬、大塘、坑古、雅漾、上埠头、桥上、潮济、大
14、嘉兴科技城(大桥镇)
  位于嘉兴市东大门,接轨上海第一站、沪杭高速公路07省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相互交织,南有平湖塘,北有嘉善塘水陆交通十分便捷。2005年末总人口2018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桥镇学校1‰。全镇土地总面积8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993亩,占镇域总面积的13.7%,林地面积76930亩,山地占镇域总面积的75.6%,蓄水面积1738亩。占面积的2.3%。行政区划大桥镇辖14
15、王江泾镇
  王江泾镇位于浙江沿海北部,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和乍浦港都在一小时公里圈内。南与嘉兴市区相连,北与江苏盛泽一桥相通,镇内有07省道、乍嘉苏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为浙北重镇增添活力辖区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万亩,人口8.57万。自南宋以来,王江泾就是-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集镇,方圆数十里,日出万匹,镇上店坊林立,市街繁荣,被誉为“衣被天下”的丝绸之府。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东的
16、独山港镇
  独山港镇地处杭州湾北岸,全镇总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5.21万人,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东距上海90公里,西与杭州相距130公里,沪杭公路、沪杭复线、平廊公路、独新公路呈三横一纵交叉而过。是全国首批百颗乡镇之星、浙江省卫生镇、嘉兴市级文明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目录镇情概况建制沿革行政区划人口民族气候特点改革开放大事记经济状况城镇建设展开-镇情概况本镇位于杭州湾北岸,杭嘉湖平原
17、袁花镇
  袁花镇地处海宁市东南部,东距上海120公里,西离杭州70公里。01省道复线穿境而过,杭浦高速及绍嘉跨海大桥将在域内交叉相会,境内河道纵横,省级航道六平申线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便利,山清水秀,自然条件优越。袁花镇现辖14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面积74.7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袁花镇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面貌日新月异。200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32亿元%,工业总产值31.08亿
18、练市镇
  湖州市辖镇。由南浔区工委管辖。民国元年(1911)设练市镇,1956年分为练市、荃仁2乡,1961年均改公社,1962年析建镇,1984年为练市镇和练市、荃仁2乡,1993年练市乡和荃仁乡先后并入练市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41公里。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5.1万。湖(州)盐(海盐)公路过境,水路有京杭运河杭申乙线、市南塘、福禄桥塘、白马塘纵横交错。辖练南、新华、东墩、茹家甸、莲墩、新丰、水北、南
19、乾元镇
  乾元镇位于德清县中部,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是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市小康镇,2003年度湖州市十强乡镇。全镇区域面积66.88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5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乾元镇自古就是德清的工业重镇。现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企业600多家,以年均35%的增幅快速增长,200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大关,国地两税收入突破1.3亿元大关。形成了电光源制造、
20、洛舍镇
  德清县洛舍镇位于杭嘉湖平原部,距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莫干山27公里,距杭州60公里,上海200公里。全镇区域总面积58 .5平方公里。现下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8万人。洛舍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镇,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村落聚居。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便出现乐舍的名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大通桥飞架洛水,将港西港东两墩联成一体,自然镇逐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