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1、兰考县
  邮编:475300代码:410225区号:0378拼音:Lankao Xian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开封市东侧。总面积1116平方千米。总人口79万人(2008年)。兰考风情一、悠久历史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兰考县紧靠黄河,很久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相传黄帝蚩尤曾途经县境,黄帝的儿子青阳氏(郭沫若认为是少昊氏一酋长)死后埋葬在青陵岗,即今本县红庙镇青龙岗村。再根据县境及其附近的伯牛岗(杞
2、鲁山县
  鲁山概况  鲁山位于城东南四十公里处,鲁顶海拔1108.3米,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有植物360种,动物270种,盛夏极端高温30.8摄氏度。山顶凹处有明代重修的大雄宝殿和旨公殿;风化沙岩千奇百怪,任凭暇思,观日出、赏云海、听松涛、狩猎别有天地。滴水崖瀑布、大圣峰、樱桃峰、明石崖、香炉峰、企鹅石等景点体现着鲁山的景观特色。大涝洼景点已建成一级接待设施,使鲁山成为理想的游览、避暑
3、郏县
   邮编:467100 代码:410425 区号:0375 拼音:jiá xiàn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727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2年)。基本概况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东邻襄城县,西毗汝州市,北接禹州市,南与平顶山市区和宝丰县相连。隶属平顶山市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3°48′—34°10′50″,东经113°40″—113°24′50″。
4、滑县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属安阳市管辖,与濮阳、延津、浚县、长垣、封丘、内黄接壤。县城道口镇南距郑州市153公里,北距安阳市70公里,东北距濮阳市53公里,西南距新乡市70公里,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公里。全县面积1814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171万亩。辖10镇12乡,1020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万人。气 候  气候湿润,雨量较充沛,平均气温13.7度,平均降水量634.3毫米,日
5、原阳县
  邮编:453500 代码:410725 区号:0373 拼音:Yuanyang Xian  原阳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郑州市东北,黄河北岸。地理坐标东径113°36′-114°15′,北纬34°55′-35°11′。总面积1339平方千米。总人口68万人(2004年)。本站注:2006年行政区域发生变化,新的面积人口数据暂缺。  行政区划  原阳县辖3个镇、14个乡:城关镇、原武镇、师寨镇;葛埠口乡、
6、封丘县
   封丘县在河南省的东北部。东经114度14分至114度46分,北纬34度53分至35度14分。东临长垣县,南隔黄河与开封市相望,西靠延津县北接安阳市滑县。属新乡市。古为封父国地,西汉置封丘县。县境南北长38.2公里,东西宽48.7公里。面积122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6万亩。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19510人,其中乡村人口68.3万人,城区人口4.5万人,除汉族外,有回、满、
7、华龙区
   邮编:457001 代码:410902 区号:0393 拼音:Hualong Qu  华龙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总面积255平方千米。总人口51万人(2002年)。基本概况  濮阳市华龙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成立于1986年,总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34。4万人。是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于一体和国家
8、濮阳县
  邮编:457100 代码:410928 区号:0393 拼音:Puyang Xian  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北岸,与山东省为邻。总面积1455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6年)。基本介绍  地理区位 濮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豫、鲁两省交界处。是濮阳市的南大门。南部及东南部以黄河为界,与山东省东明县、鄄城县隔河相望;东部、东北部与河南省范县及山东省莘县毗邻;北
9、邓州市
   邓州地处豫鄂边陲,南扼荆襄,北达京郑,西倚秦岭,东邻新唐,素有“三省雄关”之称。全市辖28乡镇办事处,有古老的邓国演变而来,也是世界邓姓家族的发源地,邓州市简称“邓”,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接壤,邓州行政区目前是河南省重点扩权经济单列县级市,是省试点中等城市培育对象,也是未来河南省最西南的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邓州市面积为2294 平方千米,人口160万人。邮政编码474150。市政府驻花洲街
10、南召县
   南召县 邮编474650 区号0377地理位置  南召县位于豫西南,北靠伏牛山,南临宛襄平原,古有“北扼洛阳、南控荆襄咽喉”之称。夏商时属豫州,秦时置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置南召县至今。全县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62万人口。气候属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汇区,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南北动植物汇聚。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大理石,黄金
11、社旗县
   社旗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东经112°46′,北纬32°47总面积1023平方公里,耕地106万亩,总人口63.1万。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社旗居县境中部,距省会郑州300公里,距南阳45公里。城地处豫02线(南驻公路)与豫49线( 方枣公路)交汇处,西邻焦枝铁路和豫01公路,南毗312国道和南阳机场,交通十
12、新野县
  新野,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襄樊市接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部落,西汉初年置县。这块富庶美丽的土地,造就了邓禹、庚信、岑参等历史文化名人。三请诸葛、火烧新野等三国故事使新野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新野,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稳定,政通人和。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两个办事处,266个行政村(居委会),98
13、睢阳区
商丘古城    睢阳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区南端。行政代码:411403。区号:0370。拼音:Suiyang Qu,邮编:476000。面积913平方千米,总人口77万。区人民政府驻神火南路,  睢阳区地名由来:由于睢阳地处睢水(古睢水)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因此而得名。睢阳区北临梁园区;南与安徽省亳州市和河南周口市接壤;西与宁陵县相邻,东与虞城县毗邻;北与山东省相望。是商丘市的中心城
14、浉河区
  浉河区位于河南南部、 楚头豫尾大别山腹地,1998年6 月在原县级信阳市基础上重新调整区划而成立,因淮河支流浉河穿越全境而得名。全区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5万亩,山林面积165万亩。总人口5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1万人,非农业人口24.6万人。辖7个办事处、7个乡、2个镇、157个行政村、64个居委会。浉河区古老而又年青。早在2800多年前,周宣王封此处申伯为侯,故此称
15、平桥区
  信阳市平桥区为信阳1998撤地设市后在原信阳县基础上区划而成。为信阳市新兴城区。信阳市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交界的大别山腹地,淮河之滨,北与驻马店市相邻,西与南阳市交界。面积:1853平方公里人口:78万国内生产总值:82亿元(2006年)交通区位: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穿越南北,宁西铁路、312国道、西(安)合(肥)高速公路、省道335线横贯东西,北距省会郑州300公里,南距武汉
16、固始县
  固始县是河南省直管县(2011年6月1日起正式试点),是河南省五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享有与省辖市完全相同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0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行政级别为副地厅级。 固始县境在河南省东南隅,幅员2946平方公里,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干流,北、东、南三面为安徽省辖域所环抱,西南地近湖北省,属华东与中原交融、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2010年年底全县户籍人口172
17、川汇区
周口关帝庙   邮编:466000代码:411602区号:0394拼音:Chuanhui Qu川汇区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141平方千米(2003年),总人口36万人(2002年)。行政区划川汇区辖9个街道、1个乡:陈州街道、七一路街道、纺织路街道、人和街道、小桥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城东街道、搬口街道、李埠口乡。区人民政府驻老街。陈州回族街道代码:4116020012006年,辖4个社区:陈州社区、北永兴社
18、淮阳区
  邮编:466700 代码:411626 区号:0394 拼音:Huaiyang Xian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1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35万人(2002年)。(注:行政区域调整后新的面积人口数据待补充)行政区划淮阳县辖6个镇、13个乡:城关镇、新站镇、鲁台镇、四通镇、临蔡镇、安岭镇、朱集乡、豆门乡、冯塘乡、刘振屯乡、王店乡、大连乡、葛店乡、黄集乡、白楼乡、齐老乡、郑集乡、曹河乡、许湾乡。县
19、西华县
  邮编:466600 代码:411622 区号:0394 拼音:Xihua Xian  西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总面积1208平方千米,总人口90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西华县辖9个镇、10个乡:城关镇、西夏亭镇、逍遥镇、奉母镇、红花集镇、聂堆镇、东夏亭镇、西华营镇、址坊镇、田口乡、清河驿乡、皮营乡、东王营乡、大王庄乡、李大庄乡、叶埠口乡、迟营乡、黄土桥乡、艾岗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20、太康县
  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周口市北部,南与淮阳接壤,西与扶沟、西华毗邻,东临商丘市柘城、睢县,北连开封市通许、杞县。全县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总人口148.7万,盛产小麦、棉花,素有银太康之称。太康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五六千年。夏王太康曾迁都于此,史称阳夏。秦王赢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阳夏县,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改阳夏县为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