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7]
241、太平桥乡
  丹巴县辖乡。1951年建太平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置太平桥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63.3平方公里,人口0.4万。小(金)丹(巴)公路过境。辖三木扎、纳粘、各洛寨、丹扎、大石寨、下宅龙、黑风顶、长胜店、支碉、纳布、太平、上宅龙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牧业以牛、羊为重。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矿产资源有铅锌、金等。.
242、格宗镇
  丹巴县辖乡。1941年置格宗乡,1960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89.2平方公里,人口0.4万。有瓦丹公路过境。辖江达、王家山、马尔、白玉、林邦、竹子沟、川主庙、鱼日、朱家山、俄呷、开绕、格宗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经济林木有核桃、梨、花椒。主要矿藏有钨、铌、铂、镍、银、铅、水晶、大理石等。.
243、波斯河镇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波斯河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93.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孜河、南根、邓科、雨日、下日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牧业以牛、羊为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有品位较高的云母矿。。
244、普巴绒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新龙(瞻化)工布郎吉土司,1958年划归 ? 雅江县,翌年建普巴绒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4公里。面积422.6平方公里,人口0.1万。雅(江)新(龙)公路过境。辖甲德、亚中、普古、日孜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马铃薯,有林业和牧业。.
245、祝桑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康定明正土司,1958年置祝桑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2公里。面积413.4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祝桑、德差、夺亚宗、真达、尼马宗、日洛科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兼有牧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砂金、铅矿等。.
246、德差乡
  雅江县辖乡。1958年置德差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10公里。面积616.1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上德差、中德差、下德差、吕、布孜5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以畜养牛、羊、马为主,畜产品有牛、羊肉、皮毛等。.
247、柯拉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崇喜土司,1958年置柯拉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532.2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火拉、解放、益因一、益因二4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以养牛、羊、马为主,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248、瓦多乡
  雅江县辖乡。1956年置瓦多乡,属乾宁县。1966年改东升公社,1978年撤销乾宁县划归 ? 雅江县,1984年复瓦多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379.4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学优、交五、杜米、德米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土特产有木耳、青杠菌等。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重。.
249、木绒乡
  雅江县辖乡。清属道孚县属地。民国二十六年为乾宁县辖地,1956年置木绒乡,1966年改红日公社,1979年更名木绒公社,划入雅江县,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8公里。面积62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安桂、木绒、沙托、新卫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玉米,牧业以牛、羊为重。.
250、生康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白日土司寨地。1956年置生康乡,1959年白日乡并入,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70.1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有生康、白日、然达、仲柯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境内白利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格达-纪念堂”在寺内。.
251、瓦日镇
  2020年,撤销瓦日乡,设立瓦日镇,以原瓦日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瓦日镇的行政区域,瓦日镇人民政府驻孟拖村1组1号。 瓦日乡(Wari Xiang) 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辖乡。1956年置瓦日乡,1960年改瓦日公社,1984年复瓦日乡。瓦日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0.2万。雅(江)道(孚)公路过境。辖孟拖、根基、尧日、列瓦、鲁村、卓卡、热瓦、布日窝8个村委会。瓦
252、孔色乡
  孔色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辖乡。1956年置孔色乡,1960年改孔色公社,1984年复孔色乡。  孔色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0.2万。川藏公路过境。辖金卡、克郎、若斯拉、倡孜、麻湾、大寨、亚拖、瓦依、约尾、格勒、呷拉11个村委会。  孔色乡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产鹿茸、麝香、贝母、羌活、党参等名贵药材。
253、柯洛洞乡
  德格县辖乡。1957年置柯洛洞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987.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贡布顶、春达、独木岭、郎达、色巴、贡村6个村委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为 2德格县主要林业乡之一。与更庆镇接壤的川藏公路一线天,风景幽静宜人,是 2德格县风景区之一。有白马鸡、獐、水獭、鹿等珍禽异兽和虫草、贝母、大黄等名贵药材。.
254、贡隆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白日、霍尔朱倭土司辖地。1956年置贡隆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173.5平方公里,人口0.2万。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豆类、薯类。辖莫绒隆、夏拉卡2村委会。境内出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沿江一带黄金储量较大。.
255、阿须镇
  德格县辖乡。解放前为林葱土司辖地。1957年置阿须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7公里。面积300.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青稞、磨勒、真隆、浪隆4个村委会。以牧为主,牧养牦牛、绵羊、马、山羊等。是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的诞生地,有“格萨尔王庙”遗址。.
256、俄南乡
  德格县辖乡。1958年初置绒交乡,后更名俄南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玛绒、俄南、绒加、真达4个村委会。境内有玛绒矿泉,能治疗多种皮肤病。.
257、俄支乡
  德格县辖乡。古为林葱土司治地,1958年置俄支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10公里。面积470.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俄支、烟达、热水塘、绒娘、洞绒达、安戈玛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
258、如龙镇
  新龙县辖镇。县府驻地。1959年合并上午日马乡和城关乡置团结乡,1978年改吾西公社,1985年建如龙镇,1992年吾亚乡并入。面积100.7平方公里,人口0.6万。通公路。辖高山、吾西、安古、卡鲁、杜西、东格6个村委会和如龙镇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豌豆。.
259、卡松渡乡
  德格县辖乡。1958年置卡松渡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288.4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麦拉、列西、宁多、绒卡、扎拉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荞麦等。土特产有桃、杏、樱桃、花椒等。.
260、麻邛乡
  白玉县辖乡。1959年置麻邛乡,1968年更名胜利乡,1975年改麻邛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29公里。面积387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麻邛、甲旭、安章、根日、翻身5个村委会。纯牧业乡。境内出产砂金。有建于清乾隆7年(1742)的安章寺,内有康区著名雕塑大师甲色八马洛珍泥塑的心髓部众尊主,为康藏地区一绝。还有印度皇家珍宝水晶琉璃塔久负盛名。.
261、热加乡
  白玉县辖乡。1958年置热加乡,1968年更名劲松乡,1973年改热加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756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当巴、拉龙、孜巴、下牛沙、然章、学多、拉巴、上牛沙、亚通、卡龙、麻通、也康、呷沙、白坝、来学、来沙、藏东、帕美、当多、盖公、也娘2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豌豆、荞麦。民族手工业品驰名。.
262、尤拉西镇
  新龙县辖乡。1959年置尤拉西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6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人口0.2万。新(龙)雅(江)公路过境。辖足然、洛足、吴西、作格、多则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豆类。。
263、格聂镇
  2020年,撤销喇嘛垭乡、章纳乡,设立格聂镇,以原喇嘛垭乡和原章纳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格聂镇的行政区域,格聂镇人民政府驻银达村1组91号。理塘县辖乡。1958年建剌嘛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将格则乡的上则通村划入,更名-垭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116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门子、银达、格青、下则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马铃薯。。
264、蒙自乡
  稻城县辖乡。1958年置蒙自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8公里。面积23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瓦格、俄伦、机能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大麦、玉米,盛产核桃、苹果、梨、花椒等。土特产有辣椒、松茸。.
265、八日乡
  八日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日主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八日乡。  八日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学巴、共巴、布当、白顶、日西丁、通古、子洼、嗄里、嗄拥让古、亚岗、通都、黑里、纳龚13个村委会。  八日乡农业主产青稞、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苹果等。产虫草、贝母、知母、黄芪、丹皮等珍贵药材。民族工艺
266、贡波乡
  贡波乡该乡位于四川达州开江县城东南,距县城40公里。幅员面积46.27平万公里。耕地面积1094公顷。乡人民政府驻金融巷10号。辖拔妙社区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和白蜡园、保全寨、石和寨、长堰沟、马鞍山、三角寨、大兴庙、复兴等8个村、59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有6580户、196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1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土家族等9人。 贡波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西与云
267、俄牙同乡
  稻城县辖乡。1958年属东义乡,1963年析置俄牙同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西与云南省接壤,距县城198公里。面积335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俄眉、牙垭、同顶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大麦、玉米,牧业以牦牛、山羊为重。经济林木有苹果、梨、杏子、皱皮柑、藏胡椒等。产虫草、贝母、知母、大黄等名贵药材。境内哈沙俄铜矿储量较大。.
268、觉吾镇
  理塘县辖乡。1958年置觉吾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亚火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00公里。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作吾、卡达、业母、四合、觉吾、亚火、麻火、下坝、五花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牧业以马、牛为主。境内有锡、钨、石棉、黄金、石膏和水晶等矿产资源。。
269、金珠镇
  稻城县辖镇,县府驻地。1957年置茹布乡,1974年改公社,1985年建金珠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茹布、所瓦、扎冲3个村委会和东街、西街、北街、南巷子4个居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
270、巴汝镇
  2019年,撤销巴汝乡、白马乡和银厂乡,设立巴汝镇,以原巴汝乡、原白马乡、原银厂乡所属行政区域为巴汝镇的行政区域,巴汝镇人民政府驻大桥新路1号。
271、马鞍山乡
  西昌市辖乡。1956年建联合乡,1966年改公社,1983年更名马鞍山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58公里。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口0.5万。西(昌)大(桥)公路马鞍支线直达乡政府驻地。辖甘伍、沙士、天星、茶叶、幸福、马鞍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畜牧业以牛、羊为主。特产核桃、松脂、花椒。境内矿产、水、森林资源丰富,已探明有铁、铜、铅锌矿等。森林覆盖面积87平方公里。.
272、西秋乡
  木里藏族自治县辖乡。1953年设嘿邱乡,后更名喜秋乡,1960年再更名西秋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5公里。面积135.2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公路过境。辖咪黑、米哑、日布佐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水稻。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梨、苹果等。畜牧业以猪、黄牛、山羊为主。境内矿藏有石棉、黄金等。.
273、茶布朗镇
   茶布朗镇 位于四川凉山州木里县。下辖:513422102200 121 燃面村 513422102201 220 东子村 513422102202 220 娃子店村
274、棉桠镇
  盐源县辖乡。1952年设棉垭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294.4平方公里,人口1万。盐木公路过境。辖核桃园、汪家山、清河、塘泥湾、木邦营、绵垭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玉米。畜牧业以马、牛、羊、猪、禽为主。。
275、梅雨镇
  盐源县辖镇。1951年置梅雨乡,1958年与兴隆乡合并改飞跃公社。1961年析建梅雨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人口2万。盐木、盐左公路横穿镇内。辖虾耙、杉坝窝、小河边、八家、梅雨堡、娃儿嘴、西家坪、河坝、双狮、三沟、黑山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畜牧业以猪、禽为主。.
276、平川镇
  盐源县辖镇。1952年设平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7公里。面积468.2平方公里,人口1.3万。西木公路过境。辖禄马铺、平川、糯米沟、土工铺、庙子山、海子、青天铺(堡)、嘎洛、灰折、杉树坪、麦盛库、园田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牧业以马、牛、羊、猪、禽为主。禄马堡摩崖“金生丽水,润盐古道”系明朱簋所题。.
277、茨达镇
  德昌县辖乡。原名茨达河,解放前为慈博乡辖保。1951年建茨达乡,1958年巴洞乡、宽裕乡并入建花园公社,1961年析建茨达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1.1万。德(昌)盐(边)公路纵贯乡境。辖和平、碘水、新华、跃时、新胜、新山、万年沟、朝阳、磨房、黄坪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兼产木耳、花椒、蘑菇、茯苓、蚕茧。.
278、铁炉镇
  德昌县辖乡。1951年建黄箐乡,1972年改铁炉公社,1984年置铁炉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1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0.5万。有乡道与德(昌)煌(尤)公路相通。辖大沟、中凉、菠萝、铁炉岗、烂坝、春光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荞麦,兼产花椒、木耳、蘑菇、松脂。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
279、城南街道
  513425002200220左樟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1220爱国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2121东坝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3121积水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4121果元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5121九榜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6121五官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7220星星村民委员会513425002208220热水村民委员会51
280、内东乡
  会理县辖乡。1950年前属内东镇,1950年建内东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龙河、潭溪河、红岩、团山、崩崩山5个村委会。会(理)太(平)公路过境。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养殖业以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