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淘宝村[15]
561、良田村
  良田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从路边,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万人,是钟落潭镇的一个山区村委。良田村委会距离市区28公里,离钟落潭镇10公里,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地带,良田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入很客商来村办企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562、金盆村
  金盆村会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良太路(X304)路两边,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0%,下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00多人,是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金盆村委会距离广州市区35公里,离钟落潭镇10公里,只有一条(X304)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金盆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入了各种厂、场企业,增加村社二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农
563、光明村
  光明村会位于广州市良沙路边,面积约 4.5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0多人,是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光明村委会距离市区30公里,离钟落潭镇12公里,只有一条区级公路,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光明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入了广州市各企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山上种植水果,水田种植水稻、花生的发展模式。
564、陈洞村
  陈洞村位于广州市广从路205国度东南边,国家森林公园群带山群边,面积约5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95多人,陈洞村委会距离市区45公里,离钟落潭镇10公里,到镇市均没有直达公交,交通经济十分落后,陈洞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的经济建设了“帽峰山农贸交易市场”,增加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但由于爱土地开发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流动人口较少,经济效率较差,所以只能靠水田种植水稻,蔬菜为生产发展
565、塘贝村
  塘贝村塘贝村位于江高镇中心位置,新旧广花公路贯穿其中。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8亩,山林360亩。分别与江村、泉溪村、水沥村及人和镇的西湖村相邻。塘贝村由两个自然村5个经济社组成,第4经济社(自然村)位于新广花公路以东与西湖村相邻。全村本地户籍人口1727人,其中农业人口1204人,非农业人口523人。外来人口约2500人。2005年工农业总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35
566、水沥村
  水沥村水沥村位总面积4.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多公顷,下辖两个自然村,11个经济社,本村户籍人口3800多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该村交通方便,新广花一级公路和旧广花路、北二环高速公路经过村辖内。村内有红葱种植基地。
567、双岗村
  双岗村双岗村位于江村流溪河畔北面,新广花公路贯村而过。东面是江人路直通白云新机场,南面是北二环高速公路与机场高速公路相连接,西面是广州北站货场,广州市邮政枢纽中心及市交通委员会的货运场亦落户村内。全村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7公顷,辖下20个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5455人,其中农业人口4305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8663万元,农业产值6210万元,比上年下降0.
568、茅山村
  茅山村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111113205。
569、小塘村
  小塘村小塘村位于江高镇广清高速公路东、西侧,由小塘、廪过、柴埠里3条自然村、共8个经济社组成。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0亩,人口5110人,其中农业人口2180人,非农业人口430人,外来人员2500人。村内有长550米、宽6米的水泥道路,投资2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7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投资40多万元建成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公园式广场。2005年村工农业总收入20705万元,比200
570、何布村
  何布村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111113208。
571、南岗村
  南岗村南岗村位于江高镇南面,南临流溪河,广清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公顷。辖有三元岗、南岗2个自然村,13个经济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户籍人口3463人,其中农业人口2978人;外来人口2000人。2005年工农业总值646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6%,其中工业总产值2220万元,农业产值280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7300元,人均股份分配320元。比上一年增长2%。南
572、珠江村
  珠江村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0111113211。
573、江村村
  江村村江村村是一条历史悠久,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行政村,辖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00多亩,户籍人口8216人,其中农业人数5566人,居民人数2650人。江村村主要经济支柱是三大公司一市场,即是江丰实业有限公司、江村经济发展公司、江村建筑工程公司、江村农贸市场。 2005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为12.38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1.791亿元,增长了16.91%,是近十年来增幅最高的一
574、泉溪村
  泉溪村泉溪村位于流溪河以北、新广花路以西,耕地562亩。下属有7个经济社,2005年本地户籍人口1414人,其中农业人口1071人,非农业人口343人。外来人口492人。村内有总长1500米的水泥路面道路,有2个面积共为10000平方米的公园。2005年村工农业总收入951万元,同比递增1.75%。人均收入10000元,同比递增0.13%。一、二、三产业比率为2 .6%、1%、5.3%。
575、大岭村
  大岭村大岭村位于江高镇北面,与花都区新华镇相邻,京广铁路、广清高速公路(107国道)贯穿村辖内,距白云国际机场约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多亩, 21个经济社分为4个自然片,总人口4000多人,外来人口1000余人。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有大小企业15家,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8000多万元。主要的农副产品有:优质水稻和鱼业、无公害蔬菜,无核黄皮、石硖龙眼,岭南佳果
576、大石岗村
  大石岗村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111113222。
577、蚬涌村
  蚬涌村位于番禺区东环路与市南路交界处,东与草河村接壤,南临沙湾水道,西与陈涌村相连,北靠市桥河,位于桥南街的东部,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多亩,常住人口2640人,共641户;外来人口6000多人。村内有按市一级学校标准新建的小学1间。村内建有300多户的村民别墅中心村和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六层标准化综合性市场。产业主要包括出租厂房、工业用地、耕地、商铺,现有企业70多家,商铺12
578、涌口村
  涌口村耕地150亩,人口950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2.29万平方米,出租土地1.3万平方米。工业企业17家,从业人员291人,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516元,村股份分红总额84.5万元。获番禺市发展经济先进单位奖。
579、河村村
  道河村耕地188亩,人口1739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4072平方米,出租土地4.3万平方米。工业企业19家,从业人员761人,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540元,村级下拨分配款347.8万元。获番禺市发展经济先进单位奖。
580、礼村村
  道礼村耕地200亩,人口2065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61177平方米。出租土地7690平方米。工业企业84家,从业人员1689人。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53元,村股份分红总额311.7万元。获番禺市发展经济先进单位奖 。
581、植村村
  植村村 耕地170亩,人口1960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2500平方米,出租土地11043平方米。工业企业15家,从业人员1135人,工业总产值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556元,村股份分红总额452.2万元。
582、猛涌村
  猛涌村耕地40亩,人口449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1万平方米,出租土地6.7万平方米。工业企业13家,从业人员586人,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889元,村股份分红总额91.2万元。获番禺市发展经济先进单位奖、广东省文明村。
583、诜村村
  诜村村耕地648亩,人口1027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2.7万平方米。出租土地1.69万平方米;工业企业24家,从业人员1895人,工业总产值1.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04元,村股份分红总额261.6万元。
584、会江村
  会江村 耕地820亩,人口1829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1.7万平方米。工业企业30家,从业人员705人,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58元,村股份分红总额249.3万元。获番禺市发展经济先进单位奖。
585、官坑村
  官坑村耕地405亩,人口609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1200平方米,出租土地1.4万平方米。工业企业13家,从业人员258人,工业总产值8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99元,村股份分红310万元
586、大兴村
  大兴村 耕地783亩,人口1612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7200平方米,出租土地3000平方米。工业企业22家,从业人员360人,工业总产值647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607元,村股份分红总额40.1万元。
587、北联村
  北联村耕地46亩,人口718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2700平方米,出租土地10000平方米。工业企业9家,从业人员53人,工业总产值69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38元,村队股份分红总额87.2万元。
588、山西村
  山西村耕地413亩,人口1460人。农业主种蔬菜、灯芯草。出租厂房2.52万平方米,出租土地9600平方米。工业企业16家,从业人员1505人,工业总产值50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32元,村股份分红总额86.7万元
589、大维村
  大维村耕地266亩,人口767人。农业主种蔬菜。出租厂房1360平方米,出租土地2.6万平方米。工业企业16家,从业人员1505人,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32元,村下拨分配款总额45.4万元
590、东联村
  东联地处大石中心地带,交通便利,105国道、朝阳路、城西路、岗东路在村内纵横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人口1869人,已无耕地的村,只有开发村级工业区,累计出租土地88243平方米,出租厂房24413平方米,工业企业大小有35家,主要有:港东铜驴型材厂、欧派皮具制造有限公司、长江不锈钢装饰材料厂、恒业五金塑料厂、裕发工艺制品厂、恒新五金塑料厂、电辉电器厂、三环塑钢门窗厂等企业,出租商铺5421
591、大山村
  大山村位于大石中心区,现有709户,常住人口2469人,外来人口8550人,耕地面积15.9公顷,自105国道开通,先后被区及有关部门征用土地66.7公顷。近年,该村发挥邻近富丽家园房地产开发区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致力于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提高土地的附加值。2002年,村下三级工业产值2.5亿元,商业产值6685万元。村集体纯收入568万元;村集体股份分配总额951.2万
592、沙溪村
  沙溪村位于洛浦街沙滘岛东部,东临番禺大桥,南靠迎宾路,西接新光快线及地铁三号线,北倚沥滘水道,地理、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全村总面积5000多亩。共有常住人口4691多人,合计1417户,外来人口约20000人。该村目前第二、三产业发达、经济繁荣、商业氛围浓厚。该村从1999年以来,五大商业批发市场陆续进驻,形成目前规模宏大,品种多样的专业批发市场。其中新沙五金塑料批发城占地面积195657平方米,恒
593、石壁一村
  石壁一村位于广州南站北面,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户籍数655户、户籍人口1955人,暂住人口约2200人。村辖区内的工业、企业近25家,个体商业店档410家,个体从业人员1010人,村集体年均收入达500万元以上,2008年工业产值近4.5亿元。石壁一村凭借与广州南站毗邻的优势,出租原有厂房商铺,随着村属物业不断升值,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文昌阁位于石壁一村东南面山丘、
594、大洲村
  大洲村在陈村水道东岸,与韦涌相邻,和石壁分界。现有人口1295人,302户,耕地1525亩。20世纪50年代前,大洲交通不畅,靠水路而与邻近的镇集(顺德、南海)迁来较多。钟韦公路开通以后,大洲亦修好了汽车公路,改变了过去半闭塞的状况。此后,经济不再单一发展,村容村貌亦有较大改观,特别近年来,大洲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双百共建活动,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居住生活环境也大为改观
595、屏山一村
  屏山一村北距广州市中心18公里,屏山涌自北向南穿流而过。全村总面积111.69公顷,耕地及水域总面积45.31公顷。村内耕地以种植绿化苗木、花卉和蔬菜为主。农业种植收入和务工工资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有企业16家,其中规模上的企业4家,以生产专用汽车、电缆、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化工产品为主。全村现有常住人口3850人,分为八个村民小组,户籍有596户,在册人口1849人。村内已全面实行道路硬底
596、屏山二村
  屏山二村位于石壁街南边,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812人,户籍数846户,暂住人口约5100人。村辖内的工业、企业约200家,个体商业超过500家,村集体年均收入达600万以上。屏山二村尽占社会大发展、区域大发展的天时、地利。所谓天时:广州南站落户石壁所带来的发展潜力影响。地利:105国道和禺山西路纵贯我村土地沿线约三公里长,在广州市规划以及钟村的六大工业发展片区里,屏山二村在钟村街工
597、都那村
  都那村在陈村水道东岸,隔江与顺德陈村、碧江、三桂相望,南与屏山一河带水为邻,背靠岗丘(高约30米,初叫龟岗,后改称都那岗)。现有人口910人,258户,股东人数880人,耕地590亩。上世纪50年代前,由于陆路交通不便,加上河水为患,制约了经济发展。建国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与水利的兴建,生产条件得以改善。1989年105国道通经村边,由于105国道的影响,村经济迅猛发展,外来人口急剧上升,大规模厂
598、茶东村
  茶东村是大龙街的行政村,距离市桥街约6公里,离石碁镇3公里,东邻沙涌村,西邻旧水坑村,南邻新桥村,北邻南村镇坑头村,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由九条自然村16个生产队组成一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3813人,外来人口约15000人。路网交通十分方便,南有富怡路贯穿而过,西有南部快部干线。目前茶东村有东盛工业区,东兴工业区共两大工业区,区内有大小企业210多家,主要生产地板、刨花板、人造板、电子、五金、
599、新水坑村
  大龙街新水坑村位于省道市新路旁,交通便利,南邻市桥城区,与东环街蔡边一村交界,北与南村镇坑头村、樟边村交界,由3个自然坊组成,全村527户,在册户籍人口1940人,外来人口4000多人,全村面1.7平方公里,2009年村集村经济总收入为676万。0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作为提升自身工作的目标,以人为本,盘活
600、傍江东村
  傍江东村坐落在大龙街富怡路段的中心位置上,是大龙街管辖范围内的一条传统文化气息与现代文明兼备的行政村。地处市莲路的北端,南靠番禺区内最大型的客运中心——番禺新客运站;东边与石碁镇为邻,西边与市桥街相伴,且位于富怡路、市莲路、清河路等交通主干道的枢纽区域内。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为投资置业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大型的房地产楼盘金海岸花园、东湖洲花园在此落户;邻近的雁洲食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