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淘宝村[33]
1281、茅湾村
  茅湾村位于中山市第二高峰五指山下,三乡东南3.9公里,是一条有6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现常住人口680人,外来人口约6000人,辖区总面积4906亩,其中山地面积2902亩。2012年村集体总收入456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公共设施,自来水普及率100%,1999年被评为市卫生村,2006年实施股份制和全村村民参加社保。现有幼儿园一间,有师生约100人。位于茅湾村山脚有一泉水,名“五眼井”,又
1282、塘敢村
  塘敢村位于石岐南偏东21公里,三乡镇东5.2公里,东邻珠海市那洲村;辖下三条自然村,里塘、外塘、肖家村,所以辖塘敢村命名。塘敢村总面积3.62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总户数为273户,人口总数987人,农业人口数905人,非农人口数82人,外来人口5000多人,管辖4个生产小组。1949年前后属东桂乡;1958年析出,称塘敢大队。1963年属东桂大队。1981年改称东一大队。1983年与东二、
1283、板芙村
  板芙村位于板芙镇河西片,通过板芙大桥与河东片连接,是板芙镇旧墟镇所在地。村委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3293人,730户,其中农业人口3230人,非农业户口63人,外来人口1784人。鱼塘3427亩,蔬菜基础654多亩,主要经营种养业为主。辖下1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村委会地址:板芙镇板芙村河西东路34号联系电话:0760-86500619
1284、金钟村
  金钟行政村位于板芙105国道西南,是板芙镇10个行政村之一,村整合辖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已被征用开发顺景工业园使用。金钟村下辖有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为2269人,共481户,外来人口约6000人。村委会地址:板芙镇金钟村蚝门路33号联系电话:0760-86501416
1285、里溪村
  里溪村民委员会位于石岐南偏西17公里,板芙镇政府驻地南偏西4.9公里处。东邻深湾村,南靠神湾镇,西临石岐河,北接金钟村。2013年,里溪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自1965年成立里溪大队以来所辖区域至今无变化。共有月角、鲤鱼头、大树林三个自然村,包含六个村民小组。2013年有户籍369户,户籍人口1641人,男771人,女87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3人,非农业人口138人,暂住人口4644人,出租屋1
1286、深湾村
  深湾村民委员会位于板芙镇南部105国道边,地址为中山市板芙镇深湾村板芙南路81号,毗邻中山市三乡镇白石村麻斗自然村。下设办公室有主任、副主任、治保会、财务、计生、自来水、经济联社等。主要工作范围包括:组织、认识、纪检、老干、宣传、外事、关心下一代、民兵、治安、户籍管理、综治、禁毒、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计生、民政、文体教育、统侨、共青团、妇联工作、农林水电、财经、信访、调解、卫生、国土、乡村建设管
1287、白溪村
  白溪村位于板芙镇东南部,辖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含山林地),105国道和广珠西线高速贯通白溪村,距离古神公路约2公里,交通非常便利;东临五桂山生态保护区,西接岐江河,地理位置优越;白溪村分为白坭坑、讯地环、黄茅岗、白范洲、虎爪、太平环、沙埔、杉坑8个自然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至2013年底,白溪村户籍人口1985人,外来人口约1.2万多人;村内商业氛围浓厚,有金澳步行街、壹加壹超市、鹏泰购物广场
1288、宥南村
  宥南村位于镇经济发展中心,有11.38平方公里,由原来古宥乡和南镇乡合并为宥南村,辖区内有8个村落,(东华村、官佃围、北溪村、桂涌村、船溪村、十二环村、南镇村、深环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05人。  宥南村是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镇发展的原始地,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村村相连,村民生活用水占100%都是自来水,辖区内外有外来人口约11000人。据不完全统计,厂企有80间,化工厂3间,有神湾
1289、外沙村
  外沙村位于神湾镇北部,北连板芙镇,东邻三乡镇,与珠海市斗门区隔珠江西江相望,总面积为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0亩,位于中山市城区南20.3公里,西南距镇政府4.7公里,村委会设在沙湾市场斜对面,辖下有16个村民小组。省麻阳线及古神公路东西贯穿于其中,与外沙路主干道交织成“工”字型公路路网,是中山城区到神湾镇的必经门户。至2011年底止,常住人口4591人,年人均收入达15000元,厂企有5
1290、田中村
  田中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0。
1291、莲云村
  莲云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1。
1292、东埔村
  东埔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2。
1293、凤山村
  凤山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3。
1294、花园村
  花园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4。
1295、陈桥村
  陈桥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5。
1296、大新乡村
  大新乡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7。
1297、竹围村
  竹围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8。
1298、云梯村
  云梯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09。
1299、西塘村
  西塘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45102009211。
1300、塘边村
  塘边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21111201。
1301、仙田二村
  仙田二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21111203。
1302、枫洋二村
  枫洋二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3100201。
1303、枫洋三村
  枫洋三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3100202。
1304、枫洋四村
  枫洋四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3100203。
1305、崎头村
  崎头村别称崎头张,雅称奇豪。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23千米,潮州火车站西1千米,古巷镇人民政府驻地西2千米。属古巷镇。人口819人(其中非农人口704人)。明朝初年,福建莆田张氏来此创村,因村地处平原,而地势较周围高,且多坎,故名崎头,雅称奇豪。又因多张姓,又称崎头张。聚落呈混合状分布,建筑为灰沙土夯墙瓦木结构平房,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原有耕地300多亩,因建设潮州火车站,耕地大部分被征用,仅剩2
1306、孚中村
  孚中村俗称埔中。片村,含大乡、北厝、饶埔、孚梓寨4个自然村。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24.7千米,古巷镇人民政府驻地东1千米。属古巷镇。人口7054人。因村位于丘陵地带中间平坦开阔地,故俗称埔中。因“孚”与“埔”音近而雅,故写成孚中。据《黄氏族谱》载:“其祖先于宋度宗年间(1265—1274年)由福建莆田迁此时,已有郭、袁、张、杨等姓居住。”聚落呈混合状分布,建筑以灰沙土夯墙瓦木结构平房,部分钢筋混凝土
1307、横溪村
  横溪村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28.5千米,古巷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3.3千米。屑古巷镇。人口4169人。因村前鹰溪山下有一条自北而南从村前横流的小溪,故名。创村于明末,最早为吕氏夫妇从浙江金华县到此定居。有“未有横溪乡,先有吕、刘、章”之说。以后陆续有刘、章、蔡、郑、张、林、阮等姓迁入。现居刘、章、张、吴等姓。聚落呈混合状分布,建筑多为贝灰沙土夯墙瓦木结构平房,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有耕地1776亩,
1308、福庆村
  庆村俗称北径。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25.2千米。古巷镇人民政府驻地东O.5千米。属古巷镇。人口3941人。因村北有三山,村民由小径往山后垦荒种植,故称北径。后世子孙深感福林公择福地建寨,诚堪庆幸,遂雅称福庆。据《蔡氏族谱》载:”其祖先原为福建莆田桃李园乡人,元兵攻宋时,随宋帝呙南渡广东,遂定居于海阳县归仁都北径。”聚落沿古竹公路两侧呈块状分布,路东为新居,路西为旧居,建筑为灰沙土夯墙瓦木结构平房,部
1309、登塘村
  登塘村,登塘村创于宋代,创乡初期有陈、林、雷、彭、张,董、郑、王、许、杨等姓,至今尚有柯、郭、林、宋、章、彭、许、李、苏、杨等姓为主,因居住集市墟址,商贾来往,历代还有个别姓氏在此定居,现该村边缘,如东面官仔龙,尚有较大面积村落遗址,西面的旧寨头(即寨顶),据传为董姓居住村寨,至今遗迹残存。2006年12月,全村5826人。位于登搪镇南部,村的北侧为登塘墟,东南面1公里处接古巷镇高美村,南有凤地山
1310、白云村
  白云村,白云村创于明朝末年,因村后有白云山而得名,东距登塘墟2公里,东南与笔埔村隔溪相望,西与揭阳县云路接攘,西面靠山,东南为小平洋,有简易公路通登塘墟,村落呈块状,面积0.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80亩。2006年12月,全村1316人。创乡时由饶平三饶大树下陈、叶郎舅两家迁居而来,至今两姓俱存,陈姓发展较快。历以农、林业为主,主种水稻,甘薯。山地种杉、松、竹、生柑、茶叶、菠萝、杂果。1975年建
1311、东门村
  东门村属凤塘镇,在镇政府东侧,因地处凤塘片村东面,故名。由东门、韦厝二个自然村组成,东与枫溪镇沟尾谢村接壤,西南分别与南门、大埕交界,北面与浮岗隔溪相望,据《陈氏族谱》载:南宗绍兴丙寅年,陈姓承凤公迁入创乡。以农为主,荔枝为当地特产。
1312、南门村
  南门村属凤塘镇,在镇政府东南面,因地处凤塘片村南而故名,东北与西面分别与东门、大埕接壤,南面跟南陇村赖厝相连,南宋绍兴年丙寅年创乡。全村以农为主,主种水稻、地瓜,兼种花生、甘蔗、柑桔等,南门荔枝以肉厚核小,甘丰如蜜闻名远近,是当地特产。
1313、大埕村
  大埕村属凤塘镇,在镇政府西北侧,由大埕、凤林二个自然村组成,西与盛户苏巷交界,南至大池,北跟凤岗村接壤,南宋绍兴丙寅年创乡。以农为主,主种水稻、地瓜,有制作陶瓷的传统工艺,工副业十分发达。
1314、浮岗村
  浮岗村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21.1千米,凤塘镇政府驻地东北1千米。属凤塘镇。人口1684人。居阮、刘、谢、陈4姓。因村四周溪流环绕,象浮在溪港中的山岗,故名。聚落呈混合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有耕地237亩,农业种植水稻、甘薯。工业有陶瓷、彩瓷、贝灰、砖瓦等厂,还---有塑料粉碎、石米加工、汽车修配等。有小学1所,医疗站1所,溪港可通航,安揭公路从村北经过,广梅汕铁路货运站在村东。
1315、凤岗村
  凤岗村潮安县凤塘镇凤岗村有461户,人口2038人,耕地面积400.22亩,历史上凤岗村是以粮为主的纯农地区,近年来,凤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党在农村的政策为指导,利用传统手工业优势,积极发展工副业生产,兴办村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积极改善乡村投资环境,投入85万元修桥铺路,投入45万元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又建设凤岗学校及增设其他福利设施,今日的凤岗旧貌变新颜。
1316、南陇村
  南陇村南陇村位于凤塘镇南部,共有三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747户,总人口2794人,总面积1243亩,村办小学南陇学校,在校学生400多人。
1317、泮洋村
  泮洋村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19.8千米,凤塘镇政府驻地东南2.4千米,青麻山在村南,属凤塘镇。人口1865人,明末创村,多姓聚居,因村原地势低洼,春夏二季,常呈汪洋一片,而得名泮洋。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为贝灰砖木结构平房,有耕地978亩,农业种植水稻、甘薯。工业主要有机砖厂、陶瓷厂等,副业有抽纱、养母猪、肉猪、三鸟等,有小学、医疗站各一所,有镇道从村北面经过。
1318、吉林村
  吉林村俗称吉篮,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1836千米,凤塘镇政府驻地东南2.5千米,乌洋山在村东北,属凤塘镇,人口1389人,明末创村,因村原周围多树林,取吉祥之意,得名吉林,又因“林”与“篮”古潮间同读,故俗称吉篮。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为三合土夯墙木结构平方,有耕地681亩,农业种植水稻、甘薯。工业有陶瓷厂、彩瓷厂等。有镇道从村北面经过可通潮汕公路。
1319、双岗村
  双岗村片村,含双岗陈、双岗涂、塘边3个自然村,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19.1千米,凤塘镇政府驻地东南2千米,乌洋山在村东南,属凤塘镇,人口1944人,明末创村,陈氏先居塘边,后发展而迁入双岗,称双岗村,
1320、淇园村
  淇园村淇园村位于凤塘镇西南部,与揭东县只一溪相隔,分为7个自然村,全村现有人口3800多人,0员63名,党小组7个,支委5名。近几年来,淇园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五个好”目标,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转变观念,务实工作,与时俱进,促进全村经济持续发展,两个文明建设成绩喜人。200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