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淘宝村[36]
1401、樟厝洲村
  樟厝洲村樟厝洲原名礼乐乡。南临韩江,隔江与东凤相望。东领谢渡,西接渡头,北连塔社。耕地面积约600亩,人口2601人(不包塔社)、地势高,为沙质土。韩江之滨有“东凤”津渡、来往频繁。明正德年间,先祖东浦公由福建移居鳌头乡(今东凤大洋村有林厝崛遗址),尔后传至遗香公移居文路卓(会东凤文路卓村),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一七0三年)迁居樟厝洲,历十四世,迄今三百零三年)。明末清初,村民有章、林、陈、周、蒋
1402、古板头村
  古板头村俗称橄榄头,含谢厝、翁厝、上林、下林4个自然村。潮汕公路东侧,隔路与白塔村相望,北为蔡陇村,东为堤头村,南为全福村。。宋代创村,因村中有古老橄榄树,得名橄榄头村。明代以后出现古板桥之后(为橄榄头的谐音),故以桥名村翁厝位于古板头最北端邻蔡陇村处,创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村中原有周、高、翁、陈4姓,后周、高、陈先后他迁,现单姓翁,翁氏祖先系洪武军队南征后,翁姓人在潮落户。下林位于古
1403、霞中村
  霞中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22100201。
1404、霞东村
  霞东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22100202。
1405、霞西村
  霞西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45122100203。
1406、大澳村
  大澳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122100213。
1407、下埭仔村
  下埭仔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22100224。
1408、仙洲村
  仙洲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122117200。
1409、李厝村
  李厝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22117201。
1410、沈厝村
  沈厝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122117202。
1411、上浮山村
  上浮山村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钱东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122117205。
1412、凤林村
  凤林社区位于进贤门大道中段,南与榕江北河相接,望江北路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商贸活跃。建有凤林综合市场、停车场、储运仓库和2个工业园区。现有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2008人,415户。2008年社区实现工业农业总产值14840万元,人均收入4835元。主要经济支柱有塑料、五金制品,拥有凤东路商贸街528间。村容村貌整洁,是榕城经济实力较强乡村,区创建平安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20
1413、梅兜村
  梅兜社区位于揭阳市区东部,莲花大道、进贤门大道贯穿全境。现有区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人口5600人,1301户。集体固定资产2080万元,年纯收入180万元,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一亿元,人均收入5200元,耕地面积近400亩。社区以东西工业区为基础,大力扶持生产加工企业发展,目前已落户本社区的企业近百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主要是五金、塑料制品的生产、加工和商业贸易。社区通过制订各项优惠
1414、钟厝洋村
  钟厝洋社区位于榕城东部,北临榕江北河。总人口3500多人,800多户。2008年社区工业2.3亿元,人均年收入4570元。2008年社区重新规划建设一处工业区,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通用厂房10幢,占地约25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公共设施。目前,已有5家上规模的企业落户工业区。去年,投资对社区溪河全面砌石,建设小公园、篮球场,整治村容村貌,种花植草。节假日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灯谜
1415、东乡村
  东乡社区位于莲花大道南段,总人口1093人,230户,总面积500左右亩。2008年工业总产值2.6亿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5350元。现有工商企业49家,主要生产玩具及玩具微电机,其中东达玩具等6家已形成规模企业,为街道创造2亿元产值。同时,社区正在规划建设占地面积60多亩的东乡布料市场。社区还积极筹资建设老人活动室、文化公园、政治村容村貌。2007年被区委定为区级新农村示范
1416、祠堂村
  祠堂社区位于揭阳市区东部,东与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接壤,南面濒临榕江南河,莲花大道、望江北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现有区域面积0.53平方公里,总人口2150人,462户。2008年工业产值3亿元,人均收入5100元。社区拥有两个内河深水码头,年吞吐量均在百万吨以上。祠堂社区是玩具生产专业村,社区居民绝大多数都从事玩具及配件的生产加工,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世界各地。
1417、炉头村
  炉头社区位于榕东街道东南部,总人口1138人,250多户。现有耕地面积100左右亩。2008年社区工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社区工业园区规划在榕城比较超前,2006年社区从深圳引资1100万元兴建17幢通用工业厂房,通过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外地企业19家,引资总额3000万元,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就业拓展了门路。社区先后投资40多万元建设村政设施、购
1418、西陈村
  西陈社区位于榕城区东部,东南二面与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接壤。区域总面积800多亩,总人口2368人,511户。主要经济支柱是五金餐具和玩具的加工生产,西陈农贸市场即将完工。社区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居民环保意识强,空气清新。社区2008年被定为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2009年度被区委授予先进党支部;2009年被区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1419、彭林村
  彭林社区位于榕城区东部,与揭阳试验区仁和社区及西寨接壤,进贤门大道及榕城天福东路贯穿全景,交通便捷。社区总人口2350人,443户。辖区面积800亩,工业区占地200亩,是榕城较成熟的工业园区,共有微电机、不锈钢制品、玩具、丝花以及鞋业等企业50家,综合经济实力较强。被区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村、平安村示范点。
1420、顶六村
  顶六社区位于榕江南河之滨,北观榕水,与榕城老市区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1600多亩,,总人口6500多人,1300多户。下辖5个经联社。社区形成了以塑料业主,五金、商贸辅之的产业结构,2008年实现工农业产值17739万元,人均年收入5804元。社区有溪口义安渡、溪口佛祖宫及吴爷古庙等多处历史文物,民风淳朴,治安稳定,居民安居乐业。2008年该社区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1421、下六村
  下六社区位于榕城南区,东、北二面临榕江南河,与潮阳一桥之隔,江岸线约3800米。社区面积3340亩,共10850人,2280户,下辖七个经联社。近年来,社区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先后共投资改造旧厕池建设新公厕、疏通排水沟、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了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规划建设下六文化活动中心。2008年度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区委、区政府指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1422、篮兜村
  篮兜社区南临仙桥河,是揭阳著名侨乡之一,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达2万多人,村民中约有50%属于侨眷。社区大约有2000户人家,10000多人,辖区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仙马路,即远近闻名的罗马铁街约有一半贯穿社区境内,榕华大道榕池路绕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个体私营企业有100来家,主要以经营废铁、铝制品、五金、塑料等为主,上规模公司有8家。2008年,社区工业总产值超4亿元,人均年收入
1423、高湖村
  高湖社区地处仙桥街道中心,潮普揭三地交汇处,省道S1930线和仙金公路绕境而过,是揭阳的南大门。社区总人口7000人,1375户,土地面积2560亩,其中山地面积1460亩。下辖4个经联社。社区先后投入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钢铁加工经营产业集群,现有大明钢铁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钢铁企业,是粤东地区产销集散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种植荔枝、芒果、香蕉等经济作物1100多亩,建成了高湖水果市场
1424、伯劳村
  伯劳社区位于揭阳市区西南部,省道S236线穿境而过。全村面积1平方多公里,由2个经联社组成,总人口5125人,共1105户。社区经济主要是以轧钢、五金、注塑为主,拆买旧机械也逐渐形成规模。社区的通宇、开盛钢铁有限公司、华兴顺塑胶有限公司、凯链不锈钢有限公司、利得利五金有限公司等都是榕城区的纳税大户。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亿多元,人平均收入5060元,是梅云经济实力较强的社区,还多次被市、
1425、厚洋村
  厚洋社区位于梅云街道西北端,与普宁南溪交界,面积1032.6亩,人口7569人,1653户,由5个经联社组成。2008年社区工农业总产值4875万元,农民收入2947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914元。社区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厚洋经济发展初具规模,有广东吉荣空调设备公司、美臣公司、柯顿鞋业、德利达鞋业等主要生产空调设备、服装、五金、鞋业、纸业大中型企业十多家,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
1426、塘埔社区
  塘埔社区:在试验区东北。村创于宋末(约公元1265年后),原多姓聚居。元代潮阳夏霖黄氏迁居于此,他姓逐渐迁徙,遂全村姓黄。村东榕江对岸有先创之鸾坡村,为使鸾凤成对,故取名凤坡村。往返两村间的渡口名为鸾坡渡。古时揭阳至潮州的府道经此渡。两村后来均改名塘埔,渡口也易名塘埔渡。聚落呈方块状分布,建筑旧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平房,新建民居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全村总户数1310户,人口6079人,有耕地100
1427、丰溪社区
  丰溪社区居委会揭东县炮台镇丰溪社区居委会,位于炮台镇西北部、西靠榕江之滨,北靠枫江,国道二O六贯穿全境,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社区辖下有丰溪洪、潮美胡、潮美李、丰溪刘、丰溪蔡、涵头王、涵头陈七个自然村,经济收支七个自然村自行结算,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2237人,有2702户,区域总面积2990亩,各自然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大小差异,悬殊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体综合经济是炮台镇较为脆弱的社区。近几年来,丰
1428、北洋村
  北洋村位于揭东县的东部,云路镇中心,206国道横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村共有人口12280人,耕地面积5182亩。主要经济支柱以三高农业和养殖业为主.。2009年实现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784万元,经济总收入18745万元 ,比2008年增长5%,人平均纯收入4887元,比2008年增长10%,村党总支被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北洋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加强农业
1429、洪住村
  揭东县云路镇洪住村位于云路镇东北部,背靠小北山,村前汕梅高速公路经过,周边与揭东县埔田镇、揭阳监狱相邻。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8593人,2018户,耕地面积4563亩,山地面积3200亩,主要经济支柱是陶瓷业种养殖业,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390万元,人均纯收入4778元,是揭东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文明村。 近年来,洪住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党政领导下,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着力推进
1430、象岗村
  象岗村地处揭东县城东部,云路镇西部,属半山区村,镇道云宝路贯穿全村。总面积3119.2亩,耕地面积2090亩,共968户人口4245人,2009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370万元,人均收入5104元,是揭东县云路镇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乡村,揭东县固本强基工程示范村及揭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建设示范点。连续12年被揭东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8、2009年度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象岗村党总
1431、陇上村
  陇上村位于揭东县东部,距县城4公里,是云路镇政府所在地。省道335线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总人口1112户共4645人,耕地面积1600多亩。主要经济来源为交通运输业、手工业等。2008年云路镇创建和谐新农村示范点,连续被揭东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陇上村党总支、村委会 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力发展社会事业,目前圣诞工艺制品、食品等手工业、工商业发展飞速,大部分农民都摆脱了
1432、新寨村
  玉窖镇新寨村地处揭东县东部,是镇行政中心所在地,省道S335线及汕梅高速公路划境而过,这里交通便利、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全村总面积为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千多人。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是一个纯农的乡村。村民多以务农、小商品经营和打工为主,集体经济来源主要靠集体土地的承包。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里公共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提高。
1433、锡西村
  锡西村南临榕江北河,206国道和广梅汕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辖区总面积3.78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138人,2550户,是锡场镇的经济人口大村。辖区坚持工业兴村,实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以食品生产为龙头,形成以食品生产、食品机械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有饼干之乡之称,曾获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村。辖区注重民生,推进新农村建设,如建设占地80多亩的文化广
1434、江滨村
  江滨村位于锡场镇西部,周边与新亨镇接壤,临榕江北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辖区土地面积2217.6亩,总人口8180人,1809户。2009年村工农业总产值7937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江滨村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有50%的村民洗脚上田,发展家庭小作坊,加工五金以及发展传统绳索加工等;农业生产以种植蔬菜、玉米、菓蔗等,特色农业经济明显。辖区重视社会福
1435、潭蔡村
  潭蔡村位于锡场镇西部,临榕江北河,是传统的鱼米之乡。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6000人,1197户,耕地面积近1500亩。多次被镇评为文明先进单位。辖区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顺天时,注重人和,着力推进经济建设。以高产示范基地为中心,形成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以五金为主的加工业也不断发展。村实现村道水泥路化,设立治安巡逻队,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1436、石洋村
  石洋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00亩,人口10676人。榕江北河纵穿辖区,与华清村、锡西村、东仓村等接壤,距普惠高速入口及206国道不足两公里。辖区致力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新农村,以五金加工为龙头,突现一村一品特色。辖区五金配件工业发达,电子喇叭配件的生产、加工、装配的形成完整产业链,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产品远销国内外。食品生产加工业也强势崛起。村关注民生生活,各村民小组设有敬老院,做到老有所
1437、华清村
  锡场镇华清村是全国最大的自然村,也是揭阳市最大的行政村,全村有人口23000多人,5000多户,耕地面积6000多亩,山地面积15000多亩。该村北倚麒麟岭,南有206国道贯穿全村和揭普高速路口。辖区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交通方便,是一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村。辖区利用特有的自然生态优势,大力种植竹笋、青柑、沙田柚、橄榄等经济作物,建成了竹笋基地、蔬菜基地等较大规模的三高农业基地;重
1438、锡中村
  锡中村沿206国道与东山区接壤,北依藤吊岭,南临榕江,山清水秀。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788人。村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顺天时,应地利,重人和,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辖区工业园初具规模,发展成为塑料、吹膜生产经营集散地。辖区有中兴园、灯光球场、村史馆、弦乐社等文化娱乐场所,古迹有藤吊岭古跑马道。全村治安稳定,民风纯朴。曾列为市、县创建农村基层文化先进工作点示范村,历被市、县、镇评为文明村先
1439、锡东村
  锡东村东毗邻东山区,西与锡西村接壤,北倚藤吊岭,南临榕江,206国道横穿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38人,3375户。锡东村坚持工业兴村,实业富村,工农业蓬勃发展。辖区形成食品产业,五金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形成以麻竹笋为主的特色种植业。村重视教育事业,改善村容村貌。辖区环境优美,文明安定。
1440、军埔村
  揭阳市军埔电子商务村,首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即被评为“中国淘宝村”,并作为中国淘宝村的代表亮相《G20中国方案》。军埔村带动周围群众10万人就业,最初的农业结构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迅速为互联网时代的以服装为主的产业取代。村容村貌由最初问题村、贫穷村转变为互联网时代村、富豪村。电商服务方面,面向全国招生,10万电商免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