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淘宝镇[20]
761、小冀镇
  新乡县小冀镇位于新乡市西南16公里处,地处豫北平原,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新荷铁路交汇的三角地带,镇区青年路、青龙路直通107国道,距郑州机场6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常驻人口4.5万人,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小冀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集镇,建国后,逐步成为新乡县的经济文化中心,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近年来,小冀镇紧紧抓住国家“小城镇
762、七里营镇
  全镇辖36个自然村,4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9500人,耕地面积5890公顷,总面积84平方公里。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017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228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7377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2352元。.
763、郎公庙镇
  新乡县朗公庙镇位于新乡市南10公里,107国道“日月同辉”标志处,东邻关堤乡、古固寨镇,南与原阳县接壤,西毗七里营镇,北靠新乡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镇51770人,61800亩耕地,总面积80.2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该镇连续六年被评为“市、县计划生育先进乡(镇)”;九六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乡(镇)。一、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107国道自北向南途经全镇13个行政村,跨度1
764、亢村镇
  亢村镇位于获嘉县城南17公里处,地处获嘉、新乡、原阳三县交界地带。全镇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4.28万人。   亢村镇历史悠久。据县志载:因孔子弟子陈亢病卒于此而得名。明朝时在此设置驿站,故又名亢村驿。清同治年间,废驿改镇称亢村镇。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设立区、乡人民政府。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改革发展综合试点镇”;1996
765、福宁集镇
  原阳县辖乡。1952年设福宁集乡,1955年改中心乡,1956年复改乡,1958年并入杨湾乡,1959年建福宁集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地处金代黄河故道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1万。原(阳)新(乡)公路穿境。辖西寨、秦庄、东关、贺屯、东寨、霸寨、西关、东呈、后堤、中岳、桑寨、西呈、东庄、王庄、蔺寨、吴庄、武圪当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制造、建材、面粉等厂。农业
766、孙杏村镇
  孙杏村镇位于卫辉市西南部,地处卫河,孟姜女交汇的三角洲上,安新高速公路从镇东南掠境而过,107国道、新濮公路从南至北穿境而过。该镇地平土沃,交通便利,水利条件优越。全镇辖26个行政村、3.2万口人,5万亩耕地,总面积50.1平方公里。 孙杏村镇位于卫辉市西南部,北靠卫辉市区,西邻新乡市郊,距新乡市行政中心仅8公里,距省会郑州约80公里。京珠高速、107国道、济东高速和新范公路穿境而过,孙杏村镇卫河
767、城郊乡
  卫辉市辖乡。1968年建城郊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区周围。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前李良屯、后李良屯、徐庄、南关、东关、北关、纸坊、南码头、东码头、北码头、司湾、河园、辛庄、唐岗、下园、八里屯、薛屯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桥梁设备、机械制造、豆制品等厂。农业主产小麦、蔬菜。.
768、南村镇
  辉县市辖镇。1958年设南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30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2.7万。郑太、辉林公路在南村交会。辖南村北、南村东、司寨北、司寨东、北东坡、东村、河北、南东坡、尚庄、楼村、新贾庄、槲树庄、界地、鸭村、石盆、新村、牛王庙、魏沟、西王庄、刘家池、寺泉、南王庄、丁庄、西站、头冲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石料、机械、食品加工、造纸等厂、场。农业
769、丁栾镇
  丁栾镇位于河南省长垣县城北12公里处,东邻方里乡,西靠张三寨乡,南连满村乡,东北接佘家乡,北部与滑县高平乡毗邻。辖34个行政村,4.1万人,5.1万亩耕地,总面积49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业人口2800人,有汉、回、藏,彝等民族,其中回族近200人。199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始设丁栾镇。2000年被确定为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7.
770、樊相镇
  樊相镇位于长垣县西北部10公里处,南接县城,北临滑县,106国道纵贯南北,新(乡)荷(泽)铁路横穿东西,阿(荣旗)深(圳)高速、济(源)东(明)高速穿越境内,国家二级火车站--长垣火车站座落樊相镇南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81.4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0125亩亩,辖35个行政村278个村民小组,41203口人。  近年来,樊相镇党委、镇政府立足镇情,认真实践“-”重要思想,树
771、南庄镇
  南庄镇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东十公里处,郑孟、新孟两条公路贯穿全境,从镇区联袂而过,由于该镇处于两市(洛阳、焦作)三县(孟州、温县、孟津)交界、五条河流(黄河、新、老蟒河、漭改河、猪龙河)汇聚的冲击平原上,因此,从明末清初开始,便成为中州重要的商贸聚散地。该镇辖27个行政村,近4万口人,总面积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0公顷。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等各种粮食与经济作物。驰名中外的
772、孙口镇
  孙口乡位于黄河北岸,是台前县的南大门。东与打渔陈乡为邻,南与山东梁山县赵固堆乡隔河相望,西与马楼后方乡交界,北与县城相连。全乡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2.6万人,耕地1.7万亩。孙口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台前县的鱼米之乡。境内有引黄大闸一座,沟渠,机井等,浇排配套设施齐全,建有8000亩高产田开发基地,1000亩棉花基地,2000亩水稻种植基地。生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水稻、苹果
773、马楼镇
  台前县辖镇。1957年建马楼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12公里。南临黄河,东依“京九”铁路黄河特大桥。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马楼、裴城寺、大寺张、满那里、吴楼、后杨、靛池楼、马庙、遵化庄、李开甫、席胡同、棘针园、刘楼、前韩胡同、后韩胡同、三义村、前许楼、后许楼、阎那里、李胡、张集、武楼、李华、黄那里、马那里、河西赵、河西王、刘心石、阎五斗、张贯、韩庄、前李楼、后李
774、将官池镇
  许昌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设祖师区,1965年改将官池公社,1984年置乡,199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61.5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枪杆刘、十里铺、李简、谷徐王、梨园、羊圈、大胡庄、孙刘赵、南石庄、新韩、朱寺、黄屯、将官池、祖师、董庄、高楼陈、辛集、湖徐、王店、秋湖、牛村、齐庄、郭集、陈村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饮食服务、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农业主产小麦、烟叶
775、灵井镇
  灵井镇位于许昌县西部,北邻桂村乡,西接禹州市,南连椹涧乡,东界河街乡,全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共有29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223个村民小组,14415户,58502口人。镇政府驻地灵井,东距县直新区16公里,辖2个行政村,8286口人,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嘉靖许州志》卷一载,灵井“其水色玄而气温,涝不溢,旱不涸,灌田数百亩,每祈雨辄应,民以龙潜其中,故名”。  灵井于2001年撤乡建镇。全镇
776、安陵镇
  安陵位于有“花都”之称的鄢陵县中北部,系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总面积19.02平方公里,共辖11个村(街),88个村民组,耕地积1.5万亩,镇区人口8.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8万人。全镇境内311国要要s219省道和禹郸铁路纵横交织,西距就广铁路、就珠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通信发达,水电充足,农村劳动力富余。这里地处平
777、茨沟乡
  襄城县辖乡。1949年为茨沟区,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5.3万。洛(阳)界(首)、永(城)西(峡)公路过境。辖茨沟东、茨沟西、罗沟、沟刘、铁刘、柿杨、店南张、李庄、菜孙、小孙、大张庄、杨庄、乔皮、聂庄、王庄、方窑、虎头李、武湾、肖庄、骞庄、五里堡、万桥、小师庄、朱窑、三里沟、常庄、马窑2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烟叶。乡镇企业有
778、褚河镇
  褚河镇地处禹州东大门,东接许昌县,西邻禹州市区,南接范坡,北邻郭连,辖37个行政村,302个村民小组,101个自然村,总面积73.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390亩,人口67000人,是平原、岗丘兼容的农业大乡。.
779、后河镇
  后河镇位于伏牛山东麓余脉的陉山脚下,是长葛市唯一拥有山地的乡镇,位于长葛市市区西北11公里处。全镇共辖28个行政村,19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9万亩,总面积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南邻坡胡镇,西、北分别于与禹州、新郑两市接壤,是郑许一体化的中心连接点之一。镇域交通较为便利,郑尧高速引线、菜姚公路、后榆公路纵穿全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后河镇工业相对发达,拥有电瓷电气、卫生陶瓷
780、老城镇
  长葛市辖镇。国家重要的精制羊毫生产基地,河南省最大的农用三轮车及其配件集散地。1950年设城关区,1958年改公社,1960年更名老城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7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20公里。面积53.1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辖东关、和平、西关、北街、辘轳湾、前白、卢庄、耿庄、打绳赵、三里张、西黄庄、头堡、槐树陈、双庙、尹家堂、台庙、谷庄、李庄
781、大周镇
  大周镇位于河南省长葛市东北部,郑州、许昌、开封三市交界处,隶属长葛市,辖35个行政村,64.28平方公里,6.05万亩耕地,7.3万口人,镇区面积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大周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邻107国道、 京珠高速和徐庶大道,距离长葛市区9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20公里,南离许昌25公里,紧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端。近年来,大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突出有色金属产业主导
782、佛耳湖镇
  官亭乡位于长葛市北部,是许昌市的北大门。辖区东西长13公里,南北长5.6公里,总面积64.4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辖25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224个村民小组,5.1万口人。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石武高铁、魏武大道、徐庶大道南北逾境,市3号公路穿境而过,北距郑州国际机场仅2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官亭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依托中原大铁佛寺、佛耳湖、蜂产品集散地等旅游资源和
783、大刘镇
  大刘镇位于漯河市近效,辖23个行政村,3.5万人口,4.4万亩耕地,面积47.6平方公里,这里土地肥沃,隶属省、市农作物丰产示范区;塘、澧二河穿境而过,环境优美,水利资源丰富;漯舞公路、漯舞铁路、漯平高速公路、皇十路、坡大路纵横东西南北朝,且与环镇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大刘镇是历史名镇,有史记载形于唐代,至今四周古址依稀可见,境内有省文物局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陈氏墓群、姣龙玉碑;大刘镇是漯河西
784、空冢郭镇
  空冢郭镇位于郾城县西南9公里处,根据乾隆九年《郾城县志》载:“唐王冢(又曰棠溪王冢),县南二十里,连延七十余堆,地名空冢。”明初,郭姓由-县迁此建村,故名空冢郭。明清时,西部属紫岗保,东部属孝义保,东北属新店保。民国18年(1929年)属西南区,民国30年(1941年)至民国36年(1947年)东北部属指挥乡,西南部属周坡乡。1951年六月分属3区和9区,1952年3月改属7区和8区。此后,多次调
785、问十乡
  问十乡位于源汇区西南部,距市区20公里,东南与西平县交界,西与舞阳县接壤,北与大刘镇毗邻,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00亩,6626户,30832人,辖15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漯舞公路、漯舞铁路和漯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 问十,曾名十里店。明初,张、梁二姓由-县迁此落户,北至北徐集、南至灵寨,西至吴城,东至曹店均十里,且开设有住宿店,始名十里店。清咸丰年间,
786、孟庙镇
  郾城县辖镇。1984年设孟庙镇。位于县城北,距县城4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京广铁路、107国道、孟平铁路穿境。辖八里、路堂、何庄、坡陈、孟庙、张任庆、三周、关徐、潘东、潘西、张店、薛赵、闫陶、西营、拉河刘、王店、哀黄、蒋堂、沈赵、杜李、马坡、五里岗、刘庄、英张、五里庙、卓村、中村、后郑、新郑3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建材、化工、制革、铸造等行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
787、商桥镇
  中州名镇——小商桥位于郾城区西北部,人口4.2万,耕地5万亩,面积51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科普示范镇”、“河南省科普示范点”、“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商桥镇交通便利,京广铁路和107国道贯穿南北,后魏线横贯东西,距郾城区12公里,临颖县城10公里。  历史名镇——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大战金兵的元战场,境内有早于赵州桥
788、新店镇
  新店镇位于漯河市城区以西15公里,曾以“水旱码头”、“二郾城”著称。该镇东临长春沟、四支渠,与龙城镇毗邻;西接北干渠,与裴城镇接壤;南依沙河,与源汇区阴阳赵乡、舞阳县莲花镇隔河相望;北靠尧河、蜈蚣渠,与商桥镇相连。全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西南偏高、东北稍低;漯界公路、孟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幸福河干渠及一、二、三支流经全境,水资源丰富,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镇土地总面积6
789、裴城镇
  裴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与商桥镇,新店乡接壤,南与舞阳县太尉乡相连,西与襄撑县姜庄乡交界,北与临颖县大郭乡毗临,总面积7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14.6公顷,辖24个行政村,10522户,乡政府驻苏侯村.  裴城镇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粮食生产有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以棉花.烟叶.芝麻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长毛兔.肉鸡.池塘养鱼为主导,初具规模。乡镇企业长足发展,乡办彩纸厂为中二企业,其拳
790、李集镇
  李集镇地处漯河市郾城区东北部,北邻临颍,东邻西华,全镇辖22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万亩,总人口4.8万人。辖后李、老官田、潘付刘、大宋、老集、李集、相树张、位李、田庄、三所楼郭、东孟、吕庄、西孟、大王、渚阳寨、陈东、陈西、郭东、郭西、密桥、大朱、陈刘马22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107国道、京港澳高速穿境而过。2011年1月6号李集镇撤乡建镇。李集镇党委下辖党支
791、召陵镇
  召陵镇地处河南省漯河市东部,是漯河东部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镇总面积68.4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是全国重点镇,中州名镇,是漯河市区划调整新设召陵区的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召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召陵从秦到唐贞观六年设召陵县、颖川郡曾住召陵,“召陵会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各诸侯国联合抗楚又通过和谈奠定中原百年和平的历史事件。召陵“故城”遗址是研究我国夏商到隋唐文化的重要考古地。这里是
792、邓襄镇
  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是一个近郊型乡镇,西临漯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接万金镇,北靠召陵镇,南临西平县。全镇辖20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人口4.1万人,耕地4.3亩总面积41.2平方公里。京珠高速、漯周高速、漯阜铁路、漯周公路、漯上公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本镇实际,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创新工
793、舞泉镇
  舞泉镇原名城关镇,1988年更名为舞泉镇,属内陆特区漯河市舞阳县辖镇,位于舞阳县城北大街,是该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镇辖14个行政村(街),10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5万,其中辖区人口1.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3%),辖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00多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以发展工贸经济为主的城区镇。已形成机械、化工、造纸、建材、服装、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2004年农民
794、侯集镇
  侯集镇位于舞阳县最北部,与临颍、郾城,襄县毗邻,和中州明镇北舞镇渡隔沙河相望,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备,环境怡人,民风淳正。侯集人民竭诚欢迎国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投资经商,侯集乡党委、政府将为您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愿与您携手合作,共创大业。侯集有了您的支持而兴旺,您有了侯集而更加辉煌。....侯集乡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5.7万亩,辖34个行政村,253个村民组,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982人
795、溧河乡
  宛城区溧河乡位于南阳市南部,距南阳市4公里处,北接白河镇,东邻茶庵乡,南通黄台岗,西与卧龙区隔白河相望,属于南阳市郊区。全乡辖20个行政村,21 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6万亩,人口4.5万人,行政区域面积95平方公里。溧河乡地势平坦,交通便利,312国道、豫22省线、南襄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纵横贯穿,南阳飞机场距此3公里。南阳火车东站作为焦柳铁路和宁西铁路枢纽南阳客货联运中心,座落在溧河乡。溧河
796、五里桥镇
  西峡县辖乡。1961年建五里桥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与县城毗连。面积206.7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9国道、312国道、豫48省道过境。辖五里桥、葛营、大桥、宋沟、慈梅寺、天宝、郝岗、走马岗、北堂、燕岗、老君店、吴家沟、稻田沟、封湾、白河、前营、封店、杨岗、黄狮、曹沟、孔沟、土槽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运输等。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玉米、芝麻。特产“九月寒”稻米,米
797、石佛寺镇
  中州名镇——石佛寺位于豫西南镇平县城西北,东依207国道,南临312国道,北靠伏牛山,宁西铁路穿境而过,赵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库容达1亿立方米的国家大二型水库—赵湾水库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于镇北。镇域面积14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1万人,是一个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的文明古镇,有“玉雕之乡”之美誉,是南阳玉雕的发源地,河南唯一的玉雕产销重镇,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 1、特
798、贾宋镇
  贾宋镇地处豫西南平原区,临312国道和207国道,辖23个行政村,342个村民小组,5.86万人,总面积51.7平方公里。1992年被省命名为“中州名镇”、“乡镇之星”;1993年被国家计委确定为全国1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1995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同年,被国务院十一部委确定为全国57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镇
799、赊店镇
  赊店镇,是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潘河、赵河交汇处。辖8个社区,2个行政村,53个村(居)民小组,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万人。赊店镇是社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潘、赵二河交汇,三面环水,镇贯三岗。交通便利,南( 阳)驻(马店)公路、方(城)枣(阳)公路十字相交于此。  清时为四大名镇之一,当时水运发达,繁荣异常。全国各地客商云集赊店,500多商号总集百货,72道街分行划市
800、穰东镇
  中国服装名城--穰东镇,古称涅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建设部实施“双阳工程”的中心地带。总面积92.5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辖2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其中镇区面积6、2平方公里,镇内常住人口3万人。镇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自晋建制以来,商贸活跃,据邓州史志载,到明清时就是“商贾辐辏,商户千余家,为邓之首镇”。造就了医圣张仲景、东汉尚书令左雄、武状元马殿甲等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