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17]
641、汉阳镇
  青神县辖镇。1935年建汉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2.2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公路通乐山。辖团结、光芒、向阳、五一、红光、上游、新路7个村委会和米市街、下正街2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业以蚕、生猪、鱼为主。境内岷江平羌山峡产肉嫩味鲜的名贵“江团鱼”。.
642、回澜镇
  乐至县辖镇。原为倒流镇,1938年更名回澜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7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4.2万。乐(至)安(岳)公路过境。辖姑嫂坎、牛市、红光、互助、五台山、冷家、万安、峗家湾、马家沟、灵官、土桥铺、夏家沟、牛场坝、熊家桥、云峰、棉花沟、中队部、兰家、观音桥、大埝塘、清泉寺、油坊湾、付家庙、川主庙、马锣寺、爆花、禹王庙、楠木沟、观音
643、南薰镇
  安岳县辖乡。清建坳店场,1929年更名南薰场,1932年改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50.8平方公里,人口2.6万。通公路。辖鱼鳞、方田、红山、田心、文峰、川主、凤城、开福、大东、极恩、油湾、染房、禾兴、石坝子、太益、玉河、田寨、双盐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红薯、玉米。.
644、南津镇
  资阳市辖镇。1909年置南津乡,1939年建镇,1940年复置乡,1951年析设南津镇,1955年乡、镇合并改和平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南津公社,1984年复南津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市境南部,沱江左岸,距市府11公里。面积75.7平方公里,人口5.1万。资(阳)资(中)公路过境,沱江通航。为古成渝大道五大驿站之一。辖竹林、刘家、罗成、新店、谷湾、斜石板、擦耳岩、振书、冻青铺、老
645、鸳大镇
  位于县城西北方,距县城10公里,毗邻来凤乡、城西乡、岳阳镇、乐至龙溪乡。全镇幅员面积46.97平方公里,年末耕地1495公顷,其中田615公顷。辖17个行政村,175个村民小组,1个独立居民小组,总户数8878户,总人口23085人,非农业人口964人。【自然环境与资源】属典型中丘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为350~510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345天,年平均气温17.6oС,年总降
646、九寨沟县
九寨沟   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北部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甘肃省文县、舟曲县、迭部县交界,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平武县、松潘县接壤。地势西北、西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高山山原、高山峡谷和中山河谷为主,海拨1000-4500米,县城1400米。气候冬长夏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气压85
647、汶川县
  汶(wèn)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882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
648、漳扎镇
漳扎镇   漳扎镇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城西部,岷山山脉南段,东接白河自然保护区,南与松潘县的漳腊区以弓杠岭为界,西与大录乡接壤,北与黑河乡绕腊沟、陵江乡羌河沟相邻,距九寨沟县城46km。地理坐标北纬33°02—33°21,东经103°3830—104°0340。漳扎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漳扎村而得名。全镇幅员面积1348.412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
649、水磨镇
  汶川县辖镇。原属灌县(现都江堰市),1957年划归 ? 汶川县,1958年成立公社,1980年置乡,1984年建镇,1992年石百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70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0.8万。漩(口)三(江)公路过境。辖老人树、寨子坪、黑土坡、连山坡、大岩洞、黄家坪、牛塘沟、大槽头、衔凤岩、郭家坝、刘家沟、茅坪子、马家营、灯草坪、白石、高峰、陈家山、白果坪18个村委会和水磨镇1个居委会。
650、川主寺镇
  松潘县辖镇。1956年置元坝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同年漳金乡并入后更名川主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958.3平方公里,人口0.5万。国道213线过境。是到黄龙、九寨、大草原风景区的必经要道。辖漳金一、漳金二、漳金三、金河坝、巴郎、元坝子、林坡、八十沟、五间房、传子沟、两河口、黄胜关、东北、黑斯14个村委会。境内矿藏丰富,特别是砂金矿储量和含金品位均高
651、九龙县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西南,处在雅安、凉山、甘孜三市州的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6770平方公里,辖17乡1镇,总人口5.2万人,2008年GDP达到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873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4963元。从地理、自然、经济和社会全方位概括,具有以下五个之“最”。—是中国西部自然特征最为明显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民俗文化最为独特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生态资源最为
652、稻城县
  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侧。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总幅员面积7323平方 公里,呈长条形。1990年,全县辖3个区、14个乡以及金珠集市1个,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县有藏族、汉族、纳西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黎族、白族等民族,共有人口25445人,其中藏族2449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6.27%。县人民政府
653、青德镇
  乡城县辖乡。1958年置青德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布机、嗄乃卡、热公、下坝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大麦、玉米、青稞、荞麦、豌豆。盛产苹果、桃、梨、李、杏、核桃等水果。.
654、磨西镇
  泸定县辖镇。1951年置磨西乡,1956年共和乡、蔡阳乡并入,1958年新兴乡并入后改公社,1962年新兴乡析出,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2公里。面积310.8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杉树、咱地、共和、蔡阳4个村委会和磨西街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经济林木有生漆、核桃、板栗。贡嗄山东坡的海螺沟以其“幽、秀、险、雄、奇”的自然风光于1988年定为国家级冰
655、马道街道
  2019年,撤销小庙乡和马道镇,设立马道街道,将原马道镇和原小庙乡袁家山村、鲁溪村以及长安街道迎宾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马道街道管辖,马道街道办事处驻马道北路18号。
656、开阳县
   开阳县地处黔中腹地,距贵阳市城区中心86公里,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海拔在506.5-1702米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0.6至15.40C之间,四季分明;辖6镇10乡,共113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占总人口数的86%。  全县资源丰富,富集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其中,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磷、煤、铝、重晶石等30多
657、息烽县
   位于中国贵州省中部,乌江南岸。息烽县总面积1036.57平方千米。2011年末,总人口26.3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35万人,非农业人口2.84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  县人民政府驻永靖镇,邮编:551100。行政区划代码:520122。区号:0851。拼音:Xifeng Xian。地名由来  息烽县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秦朝时属新象郡且兰县,隋时属牂牁郡牂牁县。因地处黔中要塞,历来为兵
658、修文县
  修文地处黔中,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县城古名龙场,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谪居于此悟道讲学,创立阳明心学体系,世称“王学圣地”。 县境西南面以猫跳河与清镇市为界,西北与黔西、金沙两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面与息烽县接壤,东及东北与开阳县睦邻,东南与乌当区毗邻,南与白云区相连。  地跨东经106°21′至106°53′,北纬26°45′至27°12′。东西长51.8公里,南北宽48.5公里,总面积107
659、百花湖镇
  在清镇市东部。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苗、布依等民族占9.4%。辖16村委会。1949年为五里乡。1953年析设五里、麦格、三屯3乡。1958年撤乡建五里改公社。1961年析建百花、云归2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1年合并置百花湖乡。有硅石、铝等矿藏。有中小学18所。百花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云归山为清镇八景之一。镇人民政府驻地百花湖,在红枫湖镇东北15公里,百花湖畔。人口530,
660、朱昌镇
  朱昌镇位于观山湖区西北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百花湖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位于东经106°21′22″--106°35′26″,北纬26°37′36″--26°45′20″,距市级行政中心7公里,东、南面分别与金麦社区、金华镇连接,西面与百花湖乡接壤,北抵修文县和白云区。全镇行政区域面积56.5平方公里,南北长13.5千米,东西宽7千米。自然地理:朱昌镇境内地势平缓,海拔在1140米--135
661、永乐乡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 全乡总面积57.9平方公里,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永乐、羊角、石塘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3756户,13035人。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公里,离贵阳机场9公里,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永乐乡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历史厚重,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贵阳市副食品生产基地,1992年被命名为贵阳
662、青岩镇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至今已有640年的历史。全镇总面积92.3平方公里,总人口35086人,共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6个自然村寨,共有汉、苗、布依、侗、壮等11个民族。2017年2月25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宣布青岩古镇景区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市首个、全省第5个5A级景区。2014年8月,贵州省第九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青岩召开。先后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
663、马铃布依族苗族乡
  1、概况马铃乡地处花溪区西南,距花溪27公里,东南同惠水县隔水相望,南抵长顺县,西与平坝县毗邻,北与燕楼乡接壤。地势东低西高,生态条件好,气候宜人,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最低处为999米。乡辖8个行政村,77个村民组,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乡总人口8585人,1938户,其中少数民族442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2.4%,是花溪区7个民族乡之一。全乡面积为81.08平方公里,田
664、偏坡布依族乡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乌当区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公里, 距乌当区政府驻地新添寨24公里,离贵阳机场9公里,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市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全乡总面积59.6平方公里, 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石塘、羊角、永乐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主要居住着汉、苗、布依族等民族,全乡共3088户,总人口12043人。 永乐乡的蔬菜、水果生产是全乡支柱产业,
665、新堡布依族乡
  在乌当区东片中部偏西。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 4 900,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57.1%。辖7村委会,有42自然村。1952年置王冈、新堡、陇脚3乡。1954年合并设新堡布依族乡。1958年撤乡并入灯塔公社。1963年析建新堡公社。1983年复设新堡布依族乡。产辣椒、天麻、桃、李、柿子、杨梅。有造纸厂、水电站等。有中小学16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陇上,在新添寨东北20公里,杜寨河北岸土岗东侧。人口20
666、牛场布依族乡
  牛场布依族乡地处贵阳市北郊,白云区东北部,北邻修文县扎佐镇,东抵乌当区水田镇,南接本区都拉乡,西面与沙文镇接壤。乡党委所在地牛场村距市行政中心金阳新区20公里,距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南湖新区17公里。全乡辖13个行政村,67个村民组,有农户2733户,11525人。乡内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3688人,占总人口的32%,其中,布依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国土总面积为66
667、龙岗镇
  一、基本情况现有城镇建设规模2.5平方公里,集镇住户有3940户,人口1.2万人,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有日产2千吨的自来水厂和3.5KV的变电站,开通了互联网、加密电视、程控电话,建有移动联通机站5座,商贸繁荣,全镇从事商贸经营户292户,其中:百货经营92户,修理加工行业111户,副食品49户,餐饮业13户,种子化肥、饲料经营27户,文化服务业23户,车配件销售11户;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拥有机
668、禾丰布依族苗族乡
  禾丰乡位于开阳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乡,东与南江布依族苗族乡接壤,南与乌当区羊昌镇毗邻,西接修文六屯乡,西北与双流交界,北连城关镇。距省城贵阳60公里,距县城开阳28公里,总面积为83.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701亩,全乡辖6个村1个居委会113个村民组,总人口16414人,有布依、苗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乡境内气候温和,降雨丰富,年均气温12.9—14.9℃,
669、扎佐街道
  扎佐镇位于贵阳城市北郊,修文县域东部,距省城贵阳38公里,金阳新区25公里,到龙洞堡国际机场大约50分钟车程。离拟建的贵阳西铁客车站25公里;与贵阳环城高速北段(白云区沙子哨)直线距离15公里;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122公里,扎南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后,乘车80分钟即可到达遵义市区。 川黔铁路、210国道贯穿南北,西南出海大通道贵毕、贵遵高等级公路在此交汇,境内有两个铁路客货运站。全镇共辖25个
670、六广镇
   六广镇位于黔中修文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地跨北纬26°45′至27°12′,东经106°21′至106°34′之间,东西长约22.4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全镇面积94.1平方公里。镇境北与修文县大石乡接壤、东北与息烽县石洞乡比邻、东南与小箐乡相接、南与洒坪乡相连、西南与清镇市暗流乡隔猫跳河对峙,西与黔西县素朴镇隔六广河相望。镇境属黔中湿润温和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步,湿度较大。累
671、小寨坝镇
  小寨坝镇位于省城贵阳与历史名城遵义之间,距省城贵阳82公里,息烽县城12公里,历史名城遵义85公里,素有贵阳市“北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136.0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87个村民组,总人口37220人,其中农业人口28078人。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镇内交通便利,渝黔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210国道纵贯全境,有高等级公路进出口1个,火车货运站2个;建有移动和联通基站,
672、红枫湖镇
  清镇市辖镇。市人民政府驻地。在市境东南部,红枫湖畔。面积216平方公里。人口10.7万,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17.2%。辖4居委会、40村委会。为贵阳通往黔西、黔西北重要门户。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设威清站。二十三年置威清卫。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后历为清镇县治。1938年置县城镇。1953年更名城关镇。1958年撤镇建公社。1962年析建城关、大星、东门桥、中八、簸箩公社。1
673、犁倭镇
  在清镇市西部。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3.2万,其中苗、布依等民族占21.3%。辖27村委会。1949年为犁倭乡。1953年析设犁倭、新民2乡。1958年撤乡并入流长公社。1961年析建犁倭、打鼓2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1年合并置犁倭乡,划原蔡水乡部分地入辖。有铝、铁、煤、大理石等矿藏。有小学2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犁倭,在红枫湖镇北18公里,云雾山西麓。人口980。海拔 1 310 米。“
674、青山苗族乡
  青山苗族乡位于息烽县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从1996年起,是历届市委-的联系点。全乡总面积49.5平方公里,全乡所辖5个村57个村民小组,1744户,人口7076人;劳动力3826人,其中女劳动力1732人;少数民族528户,2055人,共有支部6个,党员159名。全乡有耕地面积12530亩,其中田1545亩;全乡有公路15条,总长为68.5公里;林业用地面积33575亩
675、湄潭县
   湄潭历史悠久,据《康熙湄潭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播平建县,以关外四牌地置湄潭县,卜治于苦竹坝而城之”,“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在名城遵义东南侧。东与凤冈县毗邻,西与遵义县隔江相望,南与余庆、瓮安县接壤,北与正安、绥阳临界。  全县辖9镇、6乡,18个行政村
676、道真县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西北、东北与重庆直辖市之南川市、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毗邻;西南、东南分别与本省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2156平方公里,辖10镇4乡(含1民族乡),98个村 (居)。  全县总人口337176人,其中农业人口29.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60957人,其中仡佬族151929人,苗族84080人,土家族24843人,县城所在地距遵义市红花岗
677、余庆县
  地 理:  余庆地处黔北南陲,系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北与湄潭,东与石阡、凤冈,南与黄平、施秉西与瓮安接壤。全县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有汉、苗等21个民族共28万人口,北部、中部为乌江河谷阶地,县城所在的白泥盆地,是贵州省著名的万亩大坝之一。县内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1386.5米,多数地区海拔600—1000米之间。  气 候:   余庆县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
678、绥阳县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总面积2566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51.01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洋川镇,邮编:563300。代码:520323。区号:0852。拼音:Suiyang Xian。  绥阳位于贵州黔北腹地大娄山脉中段,平均海拔866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160毫米,全年无霜期283天,年日照时数1114.2小时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
679、习水县
    习水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东连贵州桐梓县、重庆綦江县,西接贵州赤水市,南近贵州仁怀市、四川古蔺县,属大娄山系和长江流域,总面积3128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区),现有人口67万。  县人民政府驻东皇镇,邮编:564600。代码:520330。区号:0852。拼音:Xishui Xian。行政区划  习水县辖14个镇、9个乡。  镇:东皇镇、土城镇、同民镇、醒民镇、隆兴镇、
680、桐梓县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属革命老区遵义市市辖县,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地理坐标北纬27°57′-28°54′,东经106°26′-107°17′,全县南北最长处81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3202平方公里,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桐梓06年以来走出低谷发展迅速,08年GDP超过40亿,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