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卫生村[20]
761、王家塔村
  王家塔村 王家塔村清时属37都2图。民国17年(1928年)为杨汛桥联合村内王家塔村。民国21年(1932年)属绍兴第八区杨汛桥乡。25年(1936年)为新安乡王家塔村。后为新安乡第四保。解放后,1950年6月,为新安乡4村,1956年3月属狮岭乡。1958年10月,为钱清人民公社新安管理区新三生产队。1961年9月,为杨汛桥公社新三生产大队。0中,成立大队革命领导小组。1980年10月,改为王家
762、芝塘湖村
  芝塘湖,简称芝湖。因盛产茭菱和水芝,先后又名茭塘湖、菱塘湖。处会稽山西麓,今杨汛桥镇东南。东有大寺坞,南濒安钱山,西靠黄大尖,北临庙坞山,上承夏履江之西江,下通西小江(钱清江)。系山水与江水顶托蓄成之自然湖泊。明洪武年间筑塘闸后,遂成蓄水灌溉、滞洪排涝水利工程。清嘉庆起出现占湖为田,光绪二十年(1894)监生洪介堂等请县勒石永禁围湖。1973年冬江桥公社圈围芝塘湖造田,湖面减至40.3万平方米(6
763、横山村
  现有农户418户,人口1568人,山林1500亩,耕地面积670亩,村面积2平方公里1999被评为绍兴县先进集体、信访先进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评为镇级先进集体
764、仁里王村
  仁里王村位于杨汛桥镇南部,东连调山,南连萧山,西临竹园童,紧靠西小江河道,杭金衢高速公路通往村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本村由原中王村和里王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48亩,总山林面积1946.2亩,农户364户,总人口1369人,计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72万元,村级集体收入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3元,现有五金、家纺等私营企业10多余家,我村曾先后
765、大庆村
  大庆村由里王现、外王现、上大庆、下大庆、张村五个自然村于2003年6月撤并而成,村位于兰亭镇西南面,东面隔山与平水镇相邻,西面与新陈村接壤,南与诸暨县隔山相对,北面翻山与紫洪村相连,村域面积6.23平方公里。2003年,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有村民483户1473人,其中男性744人,女性729人。村民中以濮、陈、金、张四姓为主。建国初属大庆乡。1956年撤区并乡后属兰亭乡。农业合作化
766、新陈村
  兰亭镇新陈村境内群山叠峦,茂林秀竹,山林资源丰富,潺潺清泉汇入鉴湖水系,成为绍兴老酒的源头。新陈村属原陈村、殿岙、贾村调整合并而成。全村总户数468户,人口1428人,村域面积6.3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99亩,山林面积9535亩,毛竹山4705亩。山塘水库8只,其中万方以上水库6只。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村广大干部群众。从而使新陈村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得到同步发展
767、栅溪村
  栅溪村位于兰亭镇西南面,临著名书法圣地兰亭,紧靠诸暨市阮市镇。村居面积1.3平方公里,我村共有五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415户, 共有8个村民小组,人口达1350人。村集体年收入达50万余元。村内现有党支部一个,43名党员 。有水稻田679亩,山林4500亩(其中茶园75亩,杉木基地27亩,松竹山4398亩),山塘水库11只(其中20万方以上水库1只),是一个田多地多山多的半山区村。村内资源丰富,交
768、桃源村
  桃源村位于镇境西北部,毗邻阮港村,全村地域面积3.02平方公里,距绍兴市中心8公里,漓铁至绍兴铁路线穿村而过。兰亭江下游桃源河流过村境村中,漓分公路从村口穿过,水陆交通便利。村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逍遥溇、桃源等2个自然村组成,2003年辖10个村民小组。逍遥溇自然村是清乾隆年间状元茹棻祖居地。2011年底,有村民600户1677人,其中男性836人,女性841人。村民中以茹、胡、杨姓为主。少数民族
769、横路村
  横路村由原蒋坞、横路、袁家,王居竹湾合并为现在的横路村。十赵线及村级道路贯穿全村,位于平水镇西部,接壤诸暨,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既是休闲避暑胜地,又是开发绿色食品的宝地。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人口1798人。设党支部一个,党员62名(其中预备党员1人),村民人均年收入10690元,农业种养殖的主要种类水稻,茶叶。水稻亩均收入800元,种植规模637亩,茶叶亩均收入300元,种植规模415亩, 另
773、下灶村
  经行政村规模调整,于2003年6月2日由原张家山、下灶、迎丰三村合并,成立新的平水镇下灶村。我村地处会稽山东侧,距绍兴市区10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既是绍兴城区的后花园,也是有识之士投资办厂的好地方。  全村区域面积5.9平方公里,共有18各村民小组,702户家庭,总人口2079人,设党支部一个,党员74人。全村拥有水田2390.92亩,旱地249.77亩,茶园511亩,山林3943亩,毛竹3
774、若耶村
  若耶村位于若平水镇若耶溪源头若耶溪畔,紧邻平水集镇,交通便利,平平公路和平水大道穿村而过,2002年6月由原跃进村、青山村、凤林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总户数654户,总人口2096人,现有水田1572亩,山林4313亩,茶园520亩,毛竹322亩,有村属企业5家。  若耶村两委班子内部思想一致,工作协调,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能相互作,团妇作用发挥良好,村两委会为民国事服务意识增强,村民有事向
775、新平阳村
  平阳村位于平水镇南部,毗邻稽东镇,环绕风景秀丽的会稽湖畔,内有闻名全国的平阳无尘禅寺,是度假、休闲、避暑的旅游胜地,绍甘线贯串南北,交通十分便捷,是有识之士投资办厂的风水宝地。全村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1800余人口,设党总支一个,支部三个,全村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工业主要有石料场、纺织厂、针服厂、园机厂、竹业制品厂及生态养殖厂。万方以上水库11座,其中大石门水库储水近
776、四丰村
  四丰村位于有“绍兴后花园”之称的绍兴县平水镇北部,与宛委山相邻,南望上灶,东临下皋,北与越城区稽山街道(原九缸村)相连,2002年6月,四丰村率先进行合并村工作,由原旗峰(裘家岭、唐家岙)、小四丰村(石旗、外王)、蔡家岙三个小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现共有常住户500多户,常住在册人口1400多人,村区域面积2.9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1697.6亩,其中:水田1290.2亩,旱地407.4亩,山林
777、朱家坞村
  漓渚镇朱家坞村位于镇西首,与诸暨市店口镇、本县湖塘镇相邻。全村共有2个自然村,937户,2806人,共有耕地1446.35亩,水田1296.55亩,旱地149.8亩,林地5732亩。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引导服务下,随着钱茅公路的开通,村民利用本村的自然条件,发展花木生产销售、针织圆机两大主导产业,辅以发展五金汽配加工、种植养殖多种经营,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本村经济也走上了新的台阶。  2009年,
778、大步村
  大步村位于花木之乡----漓渚镇集镇西北面与集镇相邻,2003年行政村撤并时,由大兴、小步二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7.7平方公里。有9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1053户农户,总人口3335人。镇工业园区土地征用后尚存耕地面积615亩,山林面积3949亩,茶叶面积340亩,水域面积250亩。2006年,村级集体收入39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35元。  二村合并时经济基础一般,属镇内中等水平,村庄
779、漓渚村
  漓渚村地处漓渚镇集镇中心,村域面积2.5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30亩左右,山地面积800多亩,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543户农户,现有人口1566人,目前,全村有69名中共党员,其中2名预备党员,56名村民代表,到2015年底,村级集体经常性收入达205万元,实际可支配收入约150万余元,全村村民2015年人均收入约24000万余元。
780、王坛村
  王坛村位于王坛镇集镇所在地,是集镇中心村,是省道(绍甘线)沿线村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人口相对集中,有山有水,是理想的居住地。村区域面积7.9平方公里。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农户682户,2072人,耕地面积1100多亩,茶园1240亩,山林面积5000多亩。农户主要经济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去年,村民人均收入为16000多元。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村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
781、丹家村
  丹家村地处王坛镇南面18公里处,村域面积4.6平方公里,全村总农户450户,总人口1322人,有13个自然村,0党员45人。全村现有水田403亩,旱地488亩,山林3947亩,茶园1488亩,竹园1006亩,是一个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行政村。丹家村四面环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适宜人类居住。丹家村村民以种、养业和外出打工作为主要收入,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6061元,是绍兴县南部
782、新建村
  新建村位于王坛镇西南方向10公里处,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小山村。村域面积6.12平方公里,村里农业资源很丰富,有茶叶、竹笋、香榧、青梅、板栗等农产品,特别是各家各户都制作名茶,是绍兴著名品牌“舜皇玉龙”产茶地之一。桃花湾水库蓄水量4.5万方,是全村村民的生命之水。新建村青山绿水、生态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污染,是村民理想的居住地。   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每个村民小组为一
783、青坛村
  王坛镇青坛村地处绍兴县南部,距绍兴市区35公里。116、216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2003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青坛村、六岸村、越明村合并。现村域面积9.75平方公里,全村600余户,总人口1665人,分为14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一个,党员81名。有水田675亩,旱地550亩,茶园1059亩,山林10693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2147亩。农业生产以茶叶、毛竹、水稻种植为主。
784、王城村
  王城村地处绍兴县王坛镇镇域的西部,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282户,户籍人口883人。全村耕地面积1076亩,其中,水田507亩,旱地569亩。山林1574亩,茶园717亩,果园350亩。全村以劳务输出为主业,占总劳动力的60%以上。村内公共设施主要有:完全小学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所,村文化活动中心站一所。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率、路灯安装率为100%,计划生育合格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卫生厕所改造率为
785、越联村
  越联村是绍兴县南部山区,地处王坛镇北片,村域面积8.86平方公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交通方便,是一个茶叶专业村。 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568户,总人口1408人,有党员51人,全村共有专业茶园1700亩,山林总面积12754亩,其中毛竹1288亩,生态林6085亩,大岙水库一座,二级水力发电站,装机总容量200千瓦。村内有私营企业5家,个体工商户10家。2007年农民人
786、车头村
  稽东镇车头村地处绍兴县南部,2003年5月经行政村规模调整,由原车头村、友谊村、大山村三村合并而成。现有农户760余户,总人口2282人,分为17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一个,党员92名。距绍兴市区2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村域面积7.9平方公里,拥有水田969亩,旱地518亩,省级生态公益林4426亩,茶园1493亩,竹园1868亩。注重对古村落的保护,位于友谊自然村的余氏宗祠、永兴
787、大桥村
  稽东镇大桥村基本概况 稽东镇大桥村位于绍兴县南部,距县城柯桥47公里。全村总面积3.87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070.2亩,其中常用水田699亩,星级生态林232亩,茶园595余亩,竹园748亩,香榧100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405户,1180人,劳动力700人。大桥村以水稻种植为基础,特色经济作物主要包括茶叶、毛竹等,村民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人均纯收入7413元。   大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
788、越北村
  我们村地处山区,以农业为主,而且一直以来是经济薄弱的村,村容村貌存在着“脏、乱、差”等现象,为改变村庄面貌、发展村级经济。今年以来,我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文明”的总方针开展新农村建设。到目前为止,一、村庄道路建设,共投入资金120万元。近几年来我村逐步对进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进行硬化,硬化村主干道3公里,建设并硬化村庄内道路1500米,已基本完成村
789、石岙村
  稽东镇石岙村位于省级林业观光园区绍兴县稽东镇“峰秀榧香”农业观光园境内,距镇政府5公里,石岙村由原田岙、下塘、中塘、塘岙四个村合并而成,村地域面积4.9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68户,人口1148人(其中非农16人),耕地224亩,山林6731亩,茶园730亩,香榧2576亩,竹园1851亩,省级生态公益林4448亩。石岙地名的含义是:传说某朝一位姓“石”的三品级大臣在石岙(当时地名为新桥头岙里头)后
790、俞谢骆村
  俞谢骆村位于稽东镇东部,全村现有人口1472人,户数478户,村域面积达5.11平方公里。俞谢骆村位于会稽山麓谷底间,四周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其中骆村的长坑门口,更是山峦突兀、奇石竞秀,美不胜收,鲁迅作品《祥林嫂》电影摄制组曾于此拍摄外景,这可谓是对作品中“里山”一词的最好注脚。村内古树成群,仅是树龄超过100年的树,就达上百株。其中,骆村村口、俞村村口分别有苦楮、枫树各一株,树龄已达350余年与
791、营口村
  营口村位于绍兴南部山区,由原骆家田村和原五联村两行政村合并组成,距离集镇3公里,距离绍兴市区36公里。东靠龙东村、南靠金山村、西靠金丰村、北靠俞谢骆村。村域面积3.02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97户,总人口数1166人,11个村民小组,党员50名。全村有水田35亩,旱地287亩,茶园1072亩,毛竹600亩,山林4099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084亩。村民以农产品种植与加工为主。村属自然村殊多,有骆家田
792、新上王村
  绍兴县稽东镇新上王村位于紹兴县南部山区,全村有342户,人口1000人,人均收入7008.7元。2003年,规模调整有上王,安村,钱家三村合并为新上王村,区域面积3.4平方千米,村级经济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00.87万元,个体企业蓬勃发展。村内道路整洁,环境优美。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有容量160千瓦的雪头岭发电站。雪头岭电站风光秀丽。既是环境优美,又是休闲观风的好地方。全村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
793、高阳村
  高阳村位于绍兴市南部山区,距离集镇10公里,距绍兴市区45公里,离柯桥区政府55公里,与嵊州市谷来镇交界。高阳村由原来的谢湾、高阳、童岭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4.67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10户,人口1147人,中共党员68名。2013年由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全村有耕地面积479.56亩,其中水田233.7亩,有香榧林1539亩,茶园1099亩,山林4300亩。2014年农
794、龙西村
  绍兴县稽东镇龙西村由原焦坞村、胜岭村、娄坞村合并,地处绍兴县最南部,车谷线途径我村,距绍兴市51公里,交通便捷,村内道路全村实现路面硬化,环境优美,是一个避暑、旅游、休闲胜地。村域面积5.57平方公里,共10个村民小组。有393户家庭,总人口1243人,设党支部一个,党员61人,全村拥有水田173亩,旱地278亩,山林7534亩,村内现有4个私企,1个农民香榧专业合作社。
795、冢斜村
  稽东镇冢斜村位于绍兴县南部山区,地处省道绍甘线与县道车竹线的交接处,其东、南毗邻绍兴县王坛镇南岸村,西、北与本镇车头村接壤,距绍兴市区32公里,东接王坛镇,南界嵊州市与诸暨市壤,北与平水镇毗邻。位于会稽山脉南麓的冢斜古村四周环山,北有秦望山南的大龙山,西有象鼻山,南有轰溪山,小舜江北溪从村北来,环绕村东而去,山青水秀,风景优雅。冢斜古村南北长约150米,东西长约400米,村域面积3.82平方公里。
796、联星村
  上虞市东关街道联星村地处萧曹运河,104国道北萧甬铁路,本与绍兴县陶堰镇泾口村相邻,是一个拥有2342人、860户的大村。全村地域面积1.3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98亩,全村拥有劳动力1340个,有80%以上劳动力在从事二、三产业,其中有50%的劳动力常年外出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区做工,全村有个体、企业32家。2008年村民年收入人均8500元,全村已参加征地农民失土养老险保障工作的占全村总
797、三丰村
  三丰村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604003239。
798、马家桥村
  马家桥村地处上虞市东关街道中心,南临萧绍运河,北靠萧甬铁路,104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由杨水观、船舫河、墙沿、公路沿、四方桥5个自然村组成。现有村民407户,总人口1000人,耕地面积152亩。村党支部、村委在东关街道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改革创新,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   马家桥村有杨水观、船舫河、墙沿、公路沿、四方
799、高泾村
  高泾村坐落于东关街道西侧,104国道南侧,五长公路东侧,由高贡和王家泾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户籍数780户,人口2320人,总面积3.2公顷。村党支部先后召开了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提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思路,利用宅基地整治的契机等有利时机建造标准厂房五千多平方米,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0元。根据群众的愿望,我们村以市、
800、马山村
  东关街道马山村由原来的湖村、南横江和车村三村合并而成,东北面与104国道及曹娥街道相接,南面毗邻长塘镇,新广公路南北横贯其中,区位交通较为便捷。目前,全村区域面积1.72公里,总户数1164户,总人口3252人,其中劳动力270人,有党员133名,村民代表90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648亩,其中水田面积2421亩,旱地面积227亩,有山林991亩。2006年村民人均收入8846元,村级集体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