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国家卫生乡镇(县城)[3]
81、大新镇
  大新镇是张家港市的八个建制镇之一,北依长江(境内有长江岸线8公里),南接张家港市区,处于沿江工业带核心位置,东西两侧紧邻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及张家港保税区。全镇面积4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万人,外来职工5万余人。镇区距张家港港和张家港保税区不足10公里,往南10公里便可上沿江高速(宁太高速)和苏虞张一级公路,直达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到上海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只需
82、扬子江冶金园(锦丰镇)
  锦丰镇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2003年由原锦丰、三兴、合兴三镇及原东莱镇部分村合并组建而成,是张家港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面积127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27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8万。锦丰是江苏省重要的沿江制造业中心,境内拥有五个“全国第一”:最大的电炉钢及优特棒材生产基地—江苏沙钢集团、最大的冷轧不锈钢薄板生产基地—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最大的浮法玻璃和深加工生产基地—、江
83、周庄镇
周庄古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周市镇交通发达,区位
84、淀山湖镇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杨湘乡,1954年改镇,1956年改乡,1958年更名淀东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改镇,1993年更名淀山湖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3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7万。有多条公路通达,主航道有淀山湖、千灯浦、陆泥浦、道褐浦等。辖金湖、淀金、淀山湖、复月、复光、复新、复利、复明、永义、永安、永生、永益、永勤、沈湾、红亮、东梅、榭麓、新和、上洪、马安、钱沙、双桥
85、花桥经济开发区(花桥镇)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花溪乡,1956年更名花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2万。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过境,主航道吴淞江、鸡鸣、瓦浦河、徐公河纵横境内。辖上岸、祁巷、东泾、陆巷、陶家、薛家、赵家、聚杨、周泾、石头、三巷、利生、顺扬、古巷、曹村泾、新胡、新庙、建福、蓬善、鲍泾、星浜、珠翠、芦浦、姚南、
86、陆家镇
  陆家地处江南水乡,素有“外向明星”美誉。全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万。 改革开放以来,陆家人勇于创新,善抓机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路子,成为外商投资的高密度地区和投资高回报地区之一。至2003年8月,全镇累计批准1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238个,合同外资16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超过7亿美元。2003年1月至2003年8月,全镇完成GDP15
87、海虞镇
  在东经121°18′,北纬31°50′的地方,有一座名城叫常熟,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她的写照。海虞镇就坐落于这美丽的常熟市北部。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常熟地方属吴县虞乡,故立海虞县,隶属吴郡。因境内东临沧海,故名海虞。新海虞镇设立于1999年6月28日,隶属常熟市,并承袭古县名海虞。海虞镇北倚长江,东距上海100公里,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各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
88、尚湖镇
   尚湖镇位于常熟市西部,地处常熟、无锡、江阴、张家港四市交界,依虞山,傍尚湖,区位优越,活力勃发,是全国综合发展千强镇。全镇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下辖2个办事处、1个水产养殖场、23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14万人。生态尚湖:毗邻国家生态湿地公园——尚湖风景区,万亩稻米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南湖荡湿地、官塘湿地座拥其间,风景宜人、景色秀美,绿色食品“王庄西瓜”、“沙家浜大米”久负盛名,是
89、董浜镇
  董浜镇镇域面积62.5平方公里,人口5.4万,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2个居民委员会和14个行政村,是国家级卫生镇 、江苏省安全文明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08亿元,工业总产值60亿元。工业起步较早,门类比较齐全,逐步形成了化纤、冶金机械、通讯、纺织、服装、电子、化工、红木、纸品等行业特色。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00多家,其中 上市企业1家,外商投资企业23家,合同利用合
90、古里镇
  古里镇是国家历史名镇、国家卫生镇,位于常熟市东郊。区位优势明显,距常熟市区5KM,204国道贯穿其中,东邻上海(89KM),南接苏州(48KM),西靠无锡(54KM),北濒长江,距常熟港和拟建的苏通大桥10KM,正在建设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常熟东互通就位于古里,青墩塘和白茆塘航道横贯古里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2003年2月10日,古里、淼泉两镇合并为新古里镇,镇政府位于原古里镇政府,全镇面积68.68
91、辛庄镇
  常熟市辖镇。1949年称辛安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13公里。面积37.5平方公里,人口2.6万。苏(州)常(熟)公路过境。辖港巷、合同、车塘、潭塘、辛西、辛乐、张港泾、顾泾、俞家基、吴港、界善、陶荡、建设、吕舍、日华浜、宅圩、招军、罗滨、招东、南棣、新南、刘巷、新苏、渔业24个村委会和辛庄市镇1个居委会。农产以水稻为主,副业有
92、七都镇
  吴江市平望镇位于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中心,东距上海95公里,西距湖州55公里,南距嘉兴30公里,北距苏州35公里。 318国道、227省道、苏嘉杭高速、沪苏浙高速在镇区汇合贯通,京杭大运河、太浦河在镇郊交叉流过,有效地连结长江三角洲中最富裕的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既是整个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苏杭天堂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3.5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
93、同里镇
退思园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 。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
94、沙溪镇
  太仓市辖镇。太仓市工业重镇。1949年为印溪镇,1953年更名沙溪镇,1958年属沙溪公社,1963年析置沙溪镇,1991年沙溪乡并入。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14公里。面积32.3平方公里,人口3.9万。茜(泾)沙(溪)、直(塘)鹿(河)公路过境,横沥塘和七浦塘纵横境内,设码头。辖泰东、沙星、百花、涂松、陶湾、印北、沙北、洪泾、洞泾、半泾、中荷、大通、复桥、楼巷、新河、松南、胜利、印南、杨桥、三仓、
95、通安镇
  通安镇位于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京杭运河以南,南依阳山,西临太湖,东与浒墅关镇相邻,南与东渚镇接壤,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设25个行政村。华通花园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是苏州市最大的安置区之一,可容纳5万人居住。全镇耕地面积40000余亩(可开发面积为30000亩),山地7000余亩,水面10000亩。312国道跨镇而过,苏州绕城高速在通安设立了互通,230省道饶镇西而过与沪宁
96、长江口度假区(浏河镇)
  浏河镇是江苏省太仓市东部濒江临海的重镇,为万里长江第一港。元代称浏家港,漕运勃发,海贸隆盛,被誉为“六国码头”。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在此七下西洋,成为与当时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大海港。今天浏河以她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综合实力,被誉为“江尾海头第一镇”,是全国1887家重点镇之一。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5个社区,常住人口5.6万人。 浏河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北靠上海航运中心组合港----
97、璜泾镇
  基本情况:璜,宝玉也,泾,水系也,璜泾,意寓风水宝地。璜泾镇,“中国化纤加弹名镇”、“中国加弹第一镇”、“江南丝竹第一镇”,镶嵌于江苏省太仓市东北部,长江入海口南岸的一颗璀璨明珠。地处当前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长三角腹地和沿海开放带交汇处,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地带,拥有11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是上海港配套干线大港、国家一类口岸太仓港的规划区。面积83.44km2,设2个管理区、辖13村,常住人口5.
98、南丰镇
  南丰镇是张家港市的八个建制镇之一,东临常熟福山,西临 204国道,南临塘桥镇,北临乐余镇,是2003年8月乡镇合并中唯一保留原貌的镇。镇区域总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4.67万,其中城镇占地6.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900多人,下辖10个行政村,一个镇中心社区居委会,享有“苏南钢城”、“机械强镇”、“建材之乡”之美誉,2006年列全国千强镇综合实力评估第88位。该镇的永联村是张家港市唯一的“全国
99、巴城镇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巴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11.3公里。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公路通市区,阳澄湖、巴城湖、鳗鲤湖、傀儡湖、雉成湖环抱全镇,张家港、杨林塘、清水港、新开河、茆沙塘等航道纵横镇境。辖北潭、杨北、东河、三浜、沟巷、和平、黄泥、雉城、雉浜、杨木、枉金、宋家、联丰、勤丰、毛泾、加紧、塘北、龙兴、新凤、共幸、洲江、
100、沙家浜镇
  常熟市辖镇。1949年称横泾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芦荡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更名沙家浜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0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多条公路通达,南濒阳澄湖。辖庙王、永南、辛石、潘洪、徐石、张泾、陆家、洋浩、安全、新泾、龚浜、三家、草荡、倪家桥、下浜、北桥、曹浜、王曹、双浜、湖浜、前荡、渔业22个村委会和沙家浜居委会。农产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特产阳
101、支塘镇
  常熟市辖镇。1949年称支塘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4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3.1万。204国道过境,白茆塘、盐铁塘在镇北交汇。辖阳桥、孟泾、马坊、新庙、贺舍、三联、窑镇、双桥、枫塘、黄泾、梅园、八赤、渡船桥、长桥、牌楼、西门、棋盘、前道、支东、渔业20个村委会和东街、南街、北街、窑镇4个居委会。农产以水稻、棉花为主,村
102、渭塘镇
  位于苏州城北的相城区渭塘镇,因长江浊流与阳澄湖清流汇于此“泾渭分明”而又称渭泾塘,她北接常熟市,西靠无锡市,东临阳澄湖,南连苏州中心城区。全镇总面积36.6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设9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6万,其中外来人口3.5万。渭塘镇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中国淡水珍珠之乡,江苏省卫生镇,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镇。全镇处于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苏州光福机场,无锡硕放机
103、周市镇
  周市镇地处昆山东北部,与太仓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镇和陆杨三镇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规划的城市北部片区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辖新镇、陆杨2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共有112个居民小组和382个村民小组。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苏州市招商引资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周市镇交通发达,区位
104、二甲镇
  通州市辖镇。1957年为桂贞乡,1958年更名联盟公社,1959年更名二甲公社,1983年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20公里。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2.7万。通吕公路过境,二甲河、通海河纵横境内。辖副业、定心桥、三甲、田螺山、新坡、水流镇、八甲、木行头、新市、圩洪、兴甲镇、九甲坝、石桥村、吴家埭14个村委会和中心、交通、新市3个居委会。农业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薄荷等。企业产品有安培瓶、钢材
105、宝应县
  宝应县域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下辖14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有机农业开发区。2019年,宝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7亿元,剔除减税降费因素影响、比上年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5%、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9%。全县实现工业开票销售额784.23亿元、入库税收2
106、小纪镇
  文明、富庶的小纪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东部,因纪念纪姓艄公慈航义渡而得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小纪镇总面积71.98km2,辖1个社区居委会,14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集镇规划区面积2.97km2,建成区面积2.2km2,集镇常住人口1.1万。1998年以来,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文化先进乡镇”、“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等荣誉称号
107、杭集镇
  邗江区杭集镇位于国家历史名城扬州市东郊,宁通高速公路从镇内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捷。全镇面积3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3.5万人,另有外来从业人员1.5万人,现有工业企业480余家,个体工商户3500余户。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67亿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人均GDP7458美元,入库税费1.8亿元,用电量2.15亿度,农民人均纯收入9058元。镇域
108、菱塘回族乡
  早在元朝时期,菱塘就有回民定居,此地被称作“回回湾”。相传700多年前阿拉伯人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菱塘即有300多回民在此依山傍水生活,世代生息,繁衍了数千子孙,并建设了清真寺,作为本地和邻近县市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现座落在菱塘回民集居地清真村的老清真寺,曾三易其址,但至今保存完好。据历史记载,寺内现存一颗已有300余年的银杏树和近百年的金桂、银桂各一株,还保存着世代相传的大明宣德年号的铜香
109、丁伙镇
  江都市丁伙镇辖区面积80.9平方公里,人口5.01万人,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和1个水产养殖场,是“全国花木名镇”。近年来丁伙镇坚持以“工业强镇、花木富民、环境育人、协调发展”为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更富活力,更具实力,更显魅力的“三力”丁伙,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53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
110、淳安县
千岛湖   淳安县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北纬29°11-30°02,东经118°20-119°20。是著名国家级风景区千岛湖所在地,又是浙江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根据地县。东与建德、桐庐接壤,南连衢县、常山,西与安徽休宁、歙县毗连,北接临安。全境东西长96.8公里,南北宽94.4公里,面积442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35%,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属杭州市,距杭州市区151公里。新安江从西北蜿蜒而下
111、临浦镇
  萧山市辖镇。始于唐会昌元年,宋称临浦里,1930年始称临浦镇。长期由萧、绍两县分治。1950年全部划归萧山。1958年并入临浦公社,1959年复改镇,1992年大-庄、通济、浦南3乡划并临浦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4公里。面积42.5平方公里,人口5.5万。境内浙赣铁路、杭金公路纵贯,钱塘江支流浦阳江横穿。辖戴家桥、石塔、目田孔、詹家埭、前孔、谭家埭、柏山陈、郭家埭、东葛、西葛、三庄、油车桥、大
112、瓶窑镇
  全镇辖14个建制村,4个社区,人口53838人,区域面积128.81平方千米。1997年被列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中心城镇, 2004年创建成为杭州地区首个“国家卫生镇”,并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已进入2005年浙江最发达100名乡镇。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核心地块就位于该镇;新老104国道、04省道、015省道纵横境内,宣杭铁路穿镇而过。深
113、宁海县
  宁海,顾名思义,宁静之海。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汹涌,惟有此处港湾风平浪静,故名宁海。静海溢出的这份诗意,令人欣羡,令人神往。宁海置县始自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除正式县名外,还有许多美丽的别名,如白峤、丹邱、桃源、宁川、回浦、缑城、广度里等,故清代末年,有一首《宁海县歌》广为流传:“丹邱白峤古名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诗中的丹邱、白峤
114、嘉善县
西塘古镇   浙江省嘉善县,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总面积506.6平方公里,辖6镇3街道,分别为西塘,姚庄,陶庄,天凝,干窑,大云,魏塘街道,罗星街道,惠民街道.  至2007年年底,全县常住人口约70万(本地户籍人口38万,外来常住人口32万)。境内水网交织,物产丰饶。民风淳朴,六千年前已有先人在此生息,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   嘉善
115、姚庄镇
  姚庄,位于素有“银嘉善”之称的嘉善县东北部,东接上海80公里,西依杭州98公里,北靠苏州90公里,总面积30.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万人,其中“新嘉善人”1万人,镇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素有“鱼米之乡”美称。预计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其中工业72.2亿元,农业2.8亿元,财政总收入7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
116、洲泉镇
  洲泉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集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南缘杭嘉湖平原中部,境内地势低平、河港纵横、土地肥沃,境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小湖羊皮、丝绵及淡水珍珠更是洲泉的传统特产,享誉国内外。洲泉镇拥有耕地53742亩(其中水田46248亩)、专业桑园16398亩、水产养殖面积4339亩。种植水稻、大小麦、油菜和栽桑养蚕为主的传统农业尤为发达,2005年生产粮食20016吨、
117、德清县
   浙江省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地处30°261′—30°421′,东经119°451′—120°211′,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德清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2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
118、长兴县
   长兴(930年二月-933年)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共计4年。 吴越世宗钱元瓘用此年号(932年四月-933年,长兴三年-四年)。马楚衡阳王马希声和文昭王马希范用此年号(930年十一月-933年);闽惠宗王延钧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2年);荆南文献王高从诲亦用此年号(930年二月-933年)二: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长兴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它处于北纬30°43′-30°11′,东经119°33
119、安吉县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辖16个乡镇(开发区),面积1886平方公里,建县于东汉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之《诗经》“安且吉兮”。安吉经济发展迅速,竹制品、转椅、茶叶、笋制品、农用机动车、建材等产品都有上规模生产,具有轻纺、造纸机械、食品、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门类齐全,上规模的基础工业,出口产品
120、煤山镇
  浙江省百强镇——煤山镇,位于浙江省长兴县西北部,东濒太湖,接壤苏皖,素有“三省通衢”的美称。全镇区域总面积83.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境内群山环抱,植被葱郁,森林覆盖率达80%,自然环境优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毛竹资源。  煤山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交通区位优势看,煤山地处苏、浙、皖三省交通要冲,杭牛铁路、煤(山)白(岘)公路、煤(山)宜(江苏宜兴)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