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泸州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1、黄舣镇
  江阳区辖乡。1950年设黄舣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由泸县划归江阳区。位于区境东部,距市府20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3.6万。泸合公路过境。辖九聚、桃村、跃进、大石、邓元、盘龙、罗湾、郭石、长山、化锋、龙头铺、石面、金钢、化堂寺、永兴、新街堂、蟠龙湾、三潭18个村委会和黄舣、中兴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酒、建筑、砂石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高粱,兼产柑橘、甘蔗。.20
2、护国镇
  护国镇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距纳溪区城南35公里,镇政府驻地——大州驿,是纳溪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镇。321国道、大(大州驿)赤(赤水)公路、永宁河横贯全境,是西南出海的交通枢纽。该镇属深丘浅丘相接的丘陵地貌,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全镇幅员面积1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8万亩,辖35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1个街村居委会、297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2万人(其中
3、喻寺镇
  喻寺镇地处泸县北部,幅员面积73.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总人口4.9多万人,东与方洞镇相邻,南与福集镇相接,西与嘉明镇连界,北与雨坛镇及隆昌县石燕镇接壤,距县城福集25公里,镇与镇之间以三级公路沟通。  喻寺镇两大支柱产业为酒类生产业和煤矿生产业,2006年税收总和为50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50%,财政税收占全县所有乡镇的12名。由此可见,镇域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好,甚至可以说的上是薄弱。
4、金龙镇
  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位于泸州市区西北部,东南面与本区双加、石洞、胡市镇边界相连,西北面与泸县牛滩镇、海潮镇和本区胡市镇部分村仅隔濑溪河相望,美丽的濑溪河环绕塘坡、雪螺村与官渡社区流向胡市镇所辖区域与沱江交汇。濑溪河是官渡的饮用水源。隆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达6km,乡内交通便捷,政府所在地离城区18km,官渡社区离城区18km,连接两个场镇的县道综胡公路也在本世纪初实施了水泥路改造。金龙乡辖4个村
5、白米镇
  白米镇于1941年建乡制,属一区;1950年设白米乡人民政府,属望龙区;1992年撤区并乡后辖原白米、白塔、印子、白果四个小乡。版图如心形半岛,位于长江北岸,东、南、西三面临江,分别与榕山镇、合江镇隔江相望,北与望龙镇接壤,幅员面积74平方公里,辖碾子塝村、龙聚村、黄金山村、桥上村、转龙湾村、向阳村、史坝村、斗笠村、陈湾村、桂花树村、金宝山村、梨湾村等12个村及白米社区。环境、资源和人口自然环境与
6、东新镇
  古蔺县辖乡。1950年设东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自强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东新、新田、阳村、阳岩、李家寨、兴文、建东、姚家、鱼洞、岩上、民主、沙坪、云丰、醒民、德华、兴华、朝阳、桃庄、呐喊1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高粱,兼产烤烟、油菜子。.
7、大村镇
  古蔺县辖镇。1952年后设大村区,1992年撤区,将大村、中乐两乡合并建立大村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7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欢乐、红岩、下马、高坪、坳上、杨华、回丰、桑木、高山、玉锋、康乐、菜田、天宝、龙庆、新场、柑坪、码头、金泉、分水、工农、华英、苏家坝22个村委会和大村居委会。有丰富的无烟煤和铁、硫、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高粱。.
8、玄滩镇
  泸县辖镇。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34年设玄滩镇,1937年改乡,1951年复建镇,1958年改公社,1992年再复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5.6万。有公路接成渝高速公路。辖龙凤、飞跃、永红、涂锋、刁河、冯光、黄泥、同丰、黄林、新山、平安、光前、红星、向湾、易湾、断石龙、新屋、蒋湾、金龙寺、新房子、玄锋、高场、陈家咀、石鹅沟、通山、万居所、桑坝、东风、宋糟坊、瓦子坝
9、叙永镇
  叙永县辖镇,县府驻地。古为川南通往云、贵要道,川盐外运口岸之一。明为永宁宣抚司、永宁卫,清为叙永直隶厅、永宁州治所。1933年置中城镇,1942年更名双城镇,1951年设东城、西城两镇,1956年合并建城关镇,1981年更名叙永镇。位于县境中部,跨永宁河两岸。面积117.6平方公里,人口8.6万。321国道、川云路东线过境。辖银顶、九顶、石虎、军田、金桂、石盘、大岭、宝莲、磨刀溪、安居、钓鱼台、和
10、尧坝镇
  尧坝镇是四川省文化先进镇,泸州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文化模范地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尧坝镇位于川南黔北结合部,地处东经105°42′,北纬28°45′,处于泸赤路(泸州——赤水)中段,距合江37公里、泸州22公里、赤水27公里。尧坝镇辖白村、团结村、井桥村、向石塔村、鼓楼山村、上湾村、识字村、仙顶村、天堂坝村、尧坝社区等9个行政村及1个社区。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