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124]
2461、思贤村
  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是中国-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祖籍地,是“海峡文化交流基地永定客家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贤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占地面积为1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1563人。是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点、线、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龙岩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思贤村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区位凸显。思贤村地处福建、广东两省交界处,素有“闽西南大门”之称,距龙岩中心城市70公里,离永定县城40公里,“
2462、下洋村
  下洋村划区:32个村民小组,包括罗兴一组、罗兴二组、罗兴三组、丰浪一组、丰浪二组、丰浪三组、丰浪四组、太平一组、太平二组、太平三组、太平四组、太平五组、太平六组、太平七组、太平八组、太平九组、太平上垅组、太平余兴组、曹一(老圩)组、曹二组、曹三组、曹四组、曹五组、新街一组、新二(杨二)组、新三(下圩)组、新街四组、新街五组、新街六组、新街七组、新街(新楼)组、新街(杨屋)组;7个片区,包括多兴、丰
2463、觉川村
  觉川村区划:6个村民小组,其中育秀组、上洋组、敦吉组、赖屋组、大塘组、黄屋组人口:894人自然资源:882亩,林地540亩 产业:红菇、香菇、太空莲子、养猪、花卉
2464、霞村村
  霞村是下洋重点侨村,目前旅外侨胞三千多人,由华侨胡光先生出资兴建的“永康楼”人称“土楼公主”现有人口1326人,306户
2465、文馆村
  文馆村位于坎市镇西部,居集镇距离3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坎湖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有15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拥有1002户,总人口3578人,是坎市镇最大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18.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062.8亩,林地面积21102.5亩。全村主导产业以烤烟、种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12年农民外出劳务收入4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430元。12年烤烟种植面积为1630亩,生猪出栏数
2466、洽溪村
  洽溪村交通便利,省道203线穿境而过,距离镇中心约4公里,是革命基点。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抚市。由于地理环境依山傍水,旧社会以木船航运为业,拥有木船30余艘,从业船工69余人。坎市至峰市航道全长65公里。从清康熙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300多年,祖祖辈辈从事撑船运输。中国人民解放军王水平将军、坎市公社社长王道清等都是撑船高手。航运结束后,洽溪人民转入亦工亦农亦办汽车运输,同时向山林开发,多渠道打造幸福生
2467、新罗村
  新罗村位于永定县坎市镇西南部,福三线穿境而过,距离镇中心仅1.5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39亩,林地面积10300亩,辖13个村民小组,310户人家,总人口1192人,其中,劳动人口710人。全村共有党员45人,占人口总数的3.7%。村“两委”班子成员共11人,平均年龄41周岁,其中,妇女2人。本村人多地少,产业以矿产采掘、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和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村民人均
2468、清溪村
  清溪村位于永定县坎市镇西南部,距龙岩市高坎新城约7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海拔1500米。全村辖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191户,727人,46个党员,全村总面积12123亩,耕地面积527亩,山林(竹林)面积11096亩 。全村现以农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31元。清溪依山傍水,居住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是多出文人的地方,历史上“独中青坑”、“四代五翰林
2469、双溪村
  双溪村地处县城西南部,与广东茶阳镇毗邻,距县城约4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占地面积12190亩,其中耕地360亩、林地11828亩,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93户638人,全村道路实现硬化,生态环境优美,“城中村”危旧房屋较多,交通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 主要产业:烤烟、“六月红”早熟芋、沙田柚、蜂蜜等产业。
2470、东溪村
  东溪村位于永定县城东大门的一个行政村,坐落于城郊乡东部,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占地面积6305亩,其中耕地226亩、林地5269亩,有14个村民小组,637户1948人,村民聚居在县道抚石公路两侧,龙梅铁路贯穿全境,村道全部实现硬化,交通便利,“城中村”危旧房屋较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81元。地热资源丰富:箭滩温泉水温48至56度,出水量1500吨/日,水质清澈透明,氟、硅、矿三项
2471、桃坑村
  桃坑村地处县城西南部,与广东毗邻,距县城约7公里,占地面积12016亩,其中耕地548亩、林地11468亩,有7个村民小组,164户565人,村民聚居在永定河下游两侧,全村道路实现硬化,交通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69元。 主要产业: “六月红”早熟芋、蜜柚、蜂蜜等产业。
2472、中坑村
  中坑村位于城郊乡东部,系革命基点村,东面毗邻湖雷镇罗滩村,北面与西溪乡肖地村接壤,距县城约6公里。全村占地面积12171亩,其中耕地218亩、林地11545亩,有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59户519人,县道抚石线和龙梅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90元。 特色产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度假休闲产业。
2473、古一村
  古一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地处县道抚石公路两侧,与凤城镇、金砂乡、西溪乡毗邻,距县城约1.5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设有完中1所、完小1所、幼儿园2所,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占地面积6575亩,其中耕地316亩、林地5435亩,708户2408人,“城中村”危旧房屋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11元。自然资源:永定河两侧已征收土地近400亩,南部园区工业平台1000余亩,
2474、古二村
  古二村地处县城西南部,距县城约5公里,占地面积8842亩,其中耕地765亩、林地7715亩,有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87户1311人,村民聚居在县道抚石公路两侧,龙梅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系市级新村建设“示范点”。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49元。自然资源:1、地热资源。岗前温泉水温37至40度,出水量大,水质清澈透明。2、文化资源。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宰相郑清之墓)一处,古建筑龙安
2475、三峰村
  城郊乡三峰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地处县道抚石公路一侧,与古一村、古二村、双溪村毗邻,距县城约3公里,于2007年纳入县城区规划,交通便利,系城郊乡移民村之一。由于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于1998年从峰市镇三峰村搬迁至古镇罗拳头和湖头坝现址。全村占地面积1460亩,其中耕地342亩、林地1078亩,有13个村民小组,342户1200人,设有幼儿园1所。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134元。
2476、贝溪村
  贝溪村位于抚市镇东部,距镇政府5公里,全村10个村民小组,现有340户,总人数1400人。2006年6月18日,抚市镇贝溪村遭受特大洪灾,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桥梁冲垮、道路堵塞、河床抬高。灾后新村建设工作在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贝溪村被列为2007年我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9年龙岩市造福工程示范点。贝溪村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
2477、抚溪村
  抚溪村位于抚市镇的东北部,南与本镇的协兴村、新民村、社前村、五联村隔河相望山清水秀,抚溪河穿村而过,背山面水,背靠连绵起伏的万亩林地,面前有贯穿全村的抚溪沿河大道与省道福三线相连,交通便捷。全村有9个自然村770户、2800人,村域面积9.3平方千米,是省级卫生村。抚溪村主要自然资源有耕地1790亩,林地10000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产业主要以农业、运输业、工商业为主。现有水域面积35亩的三角塘
2478、里兴村
  里兴村地处抚市镇西南部,距集镇3公里,东接中在村,南接龙川村,北接协兴村,西接坎市镇青坑,是较大和特殊的山区行政村。人口1958人,九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同时,又是我市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全村有486户,耕地面积1830亩,正式党员67名,预备党员3名,全村以以农为主,以种植水稻、烤烟为主要农作物。在上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村两委团结奋进,争取在2013年把主要村道拓宽,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
2479、鹊坪村
  鹊坪村地处抚市镇西南部,距集镇1公里,省道福三线和抚石线,抚适线三条公路在村镜内交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632户1907人,有党员67人,有完小1所,耕地面积856亩,林地面积5498亩,支柱产业以种植、运输为主,被授予“省级卫生村”。 近年来,“海西春凤行动”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表现在:兴建村自来水厂及配套人饮工程,建设环村沿河路2.2公里,新砌河堤1.6公里,
2480、新民村
  新民村,位于永定县抚市镇西北部,距离镇中心1公里,离县城约33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井头村民小组、永隆昌新楼村民小组、永隆昌老楼村民小组、坝心村民小组、永豪楼小组。全村总住户数296户,总人口1046人。村域面积38.0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4.67公顷,林地0.83公顷、草地1.1公顷。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烤烟、水稻、蔬菜为主,大力发展养猪业、运输业、修理厂及餐饮业等。拥有百年历史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