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157]
3121、高坑村
  高坑村地处翠屏湖畔,202省道贯穿全村,宁古线交汇地段,海拔400米,东接永安村,本邻坂中村,距吉巷乡政府8公里,距县城18公里。全村分高坑、黄坑、矮树下三个自然村,全村共415户,总人口1613人,其中库区移民1266人,耕地面积938亩。主要靠食用菌生产所得收入。目前食用菌生产以白木耳为主,年生产约4千多筒,现有水果面积800亩。
3122、前垅村
  前垅村地处202省道236公里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山地面积12068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耕地面积2143亩,有两个自然村,全村分为26个生产小组,常住人口1913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7万多元。前垅村地少人多,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打破传统农业格局,在水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制定了“以菌兴农”和“以果为辅”的战略,发
3123、芹溪村
  芹溪村位于吉巷乡里半区,距乡政府7公里。全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6个村民小组,229户,1304人。全村共有党员38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全村耕地面积2000亩,林地面积6790亩。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芹溪村充分发挥当地的气候土壤优势,大力发展以水果和食用菌为主的经济类农作物种植业,全村水蜜桃和油柰的种植面积达1600亩,年产值90万元,黑木耳年产量50万筒,产值200万元。
3124、长洋村
  长洋村,原名长杨村,始祖徐志亮,宋朝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官授通判。明永乐二年(1404)徐剪住先祖迁居到此。清朝时,以开钱庄闻名全县,位于古田县北部边境。东面塔洋,西面韦端,南至北墩,北至屏南王林、甘棠村相邻。均住徐氏。民国时期,长洋属北长乡。解放后,长洋是大队所在地,辖前洋坂、塔洋、前山村。现长洋做为一个行政村属吉巷乡所辖。距城关约40多公里,距乡政府16公里,交通便利,是福建省省级历史丈化名
3125、前洋坂村
  前洋坂村地处古屏交界,是个偏僻的山区村,海拔1038~1098米,距甘棠乡政府8公里,距吉巷乡政府22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231户,人口900多人。山地面积15609亩,耕地面积2300亩。村建有小学综合楼和村委会办公楼各一座。村情历史:前洋坂村开创于清朝道光16年(公元1936年),卓有远见的开基先祖把村子格局设计的有如当今现代模式的新农村。一排排土墙黑瓦的古民居十几座,其规模款式结构大体一
3126、前山村
  吉巷乡前山村地处古屏交界的穷困山区,距乡政府15.6公里,海拔700多米,全村共有140户,人口576人,,共10个村民小组,党员总数27人,其中女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其耕地面积1545亩,山地面积10800亩,森林覆盖率95%以上。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45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0.5万多元。粮食生产方面。严格落实粮食补贴政策,鼓励村民发展粮食生产,种植优质高产水稻,年粮食总产量达
3127、兰溪村
  兰溪又称甘溪,是吉巷乡大行政村之一。位于乡所在地6公里的北部,所辖四个自然村,即西峰、后潦、小溪、半山,总面积为15154亩,其中耕地面积3833亩,林地面积11321亩,果树面积1500亩,总人口2674人,有930户。兰溪村交通方便,202省道公路穿村而过,水资源丰富,韦端、西峰、小溪等三条河流汇聚于村的水头利用此资源于1980年开发了一个水力发电站,发电量为120千瓦。兰溪村历来重视教育事业
3128、昆边村
  昆边村地处吉巷乡东西,距乡政府7公里。全村两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213户,825人,其中劳动力523人,村两委成员6名,党员26名,耕地面积1408亩。主要收入靠种粮、食用菌为主,以种果为付,旅外乡贤200人。一、公共基础建设情况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共同努力下,昆边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5年修建了昆边至昆山的2.7公里水泥路。二、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村两委团结一致,
3129、石坑村
  石坑村系宁德市古田县凤都镇行政村之一,位于古田县西北部,西邻南平市,北靠建瓯市,坐落于雄伟壮观的石饭甑岩正南方脚下,距县城22公里,凤都镇所在地7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6.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达1573多人,388户,下辖双坑、六库、吉坑、油麻坑、九渡桥等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历史人文】石坑村村民以陈、陆、叶三大姓氏为主,其始祖于明朝自南京开封、浙江入闽,定居繁衍,至今已有560余年。石
3130、际面村
  凤都镇际面村位于916县道沿线,距古田县城10公里、距凤都镇中心6公里。村落面积11.3平方千米,辖前村、里村、珠洋、坝里4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7人,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近年来际面村以“大野山”银耳有限公司为食用菌产业化龙头,推广标准化无公害银耳生产,年产值超1000万元;打造千亩优质水蜜桃生产基地,致力果业经济升级壮大;成立“凤谷”绞股蓝专业合作社,实现绞股蓝品
3131、村尾村
  村尾村系宁德市古田县凤都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古田县西部,在美丽的五华山西侧脚下,紧依濑溪河畔。东邻小吉村,西与南平市巨口乡接壤,北连东村村南,与城西罗峰村隔河相望,距凤都镇中心9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750人,206户,6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近年来,村尾村铺设了通往镇中心的水泥路面以及环村水泥路面,交通便捷,村貌整洁。【历史人文】约在清朝康熙年间,村尾村始祖由古田县
3132、新建村
  新建村系宁德市古田县凤都镇少数民族行政村,位于古田县北部距县城21公里,南与凤都村交界,距镇所在地5.5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3.6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850多人,辖6个自然村(菜地、后朝、招坑、大栋、五斗),13个村民小组。【历史人文】新建村居住着畲、汉两族人口,其中畲族人口占80%,始祖于明朝间,从福建汀州府(现长汀县)移至新建龟洞后定居,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畲族至今还保存着一份祖先
3133、碗厂村
  碗厂村系宁德市古田县凤都镇行政村。位于古田县西北部,在古南公路边距县城17公里,东与溪头村接壤,西邻凤都林场,北与南平市洋后镇良坑村交界,南连上坪村。【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7.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477人,171户,辖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碗厂村素以村风文明而著称,1983年,碗厂村被评为宁德地区双文明村,2006年被为县文明村。【历史人文】碗厂旧称福建福州府五都七保双溪亭碗厂
3134、沂洋村
  大桥镇沂洋村地处翠屏湖畔,是全县库区重点移民村之一,距镇区4公里。全村总户数530户,总人口2060人,耕地面积1336亩,山地面积8800亩。村集体年均固定收入3万元,位居全镇前茅;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128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村民收入主要靠栽培食用菌和种植水果:全村油柰等水果种植面积约3000亩,拥有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水果交易市场;80%的家庭都有从事银耳、茶树菇生产。在产业结
3135、梅坪村
  梅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2102215。
3136、丘地村
  大桥镇丘地村距镇区10公里,全村总户数153户,总人口710人,在外华侨3000多人,是重点华侨村和革命老区村,耕地面积750亩,山地面积2680亩,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水果和发展食用菌:全村水蜜桃种植面积约1100亩,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水果产值200万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5年筹资105万元,其中华侨捐资47万,铺设了丘地村至横洋村3.1公
3137、兰坦村
  大桥镇兰坦村系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所辖之行政村,地处古田与闽清交界处,离镇区所在地1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为4300亩,全村192户,总人口782人,属老区基点村。
3138、牛峰村
  牛峰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2102230。
3139、溪源里村
  大桥镇溪源里少数民族村成立于2001年4月,距镇区7公里,全村总户数132户,总人口530人,其中男273人,女257人 ,畲族320人,耕地面积356亩,林地面积1500亩。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粮食、水果和发展食用菌生产为主,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全村粮播面积200亩;种植桃、李、奈等水果约1万棵,年产值6万元;年栽培白木耳约100万筒,产值30万元。自建村以来,该村投资5
3140、瑞岩村
  瑞岩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21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