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33]
1281、黄洋村
  黄洋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17。
1282、岫山村
  岫山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11。
1283、萍湖村
  萍湖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02。
1284、凤际村
  凤际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10。
1285、黄龙村
  黄龙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16。
1286、上院村
  上院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22。
1287、梨坑村
  梨坑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03。
1288、泮洋村
  泮洋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08。
1289、尚书桥村
  尚书桥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14。
1290、徐洋村
  徐洋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06。
1291、山溪村
  山溪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7218。
1292、兔洋村
  兔洋村简介兔洋村系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一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山区,西与庄边镇凤际村交界距涵江38公里,东邻满长村与瑞云山森林公园相望,距乡政府12公里,南邻昆山、孝池、莲峰三村,北靠永泰县青云山风景区。兔洋村根竹是闽中老红军、原福建省民政厅厅长饶云山的故里,其东北山麓池亭之下,相传藏有宋代兄弟文武状元薛龙、薛凤之地下陵墓,现已出土的两只石马、一具石人吸引了无数学者、游客及薛家子孙前来考证、瞻仰。兔
1293、杏山村
  杏山村概貌 杏山村系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边陲,在秀丽、壮观的灯炉寨瀑布群山麓,北面的崇山峻岭与福清市永泰县接壤,南邻大洋村,离大洋乡所在地仅有两公里路程,东西分别与琼峰村、崇兴村相依,离福清国道只有22公里,距区城50多公里。村风交融着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村民们素来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勤劳朴实,人们长期和睦相处,密切往来,互相帮扶,和衷共济,同谋致富之业,有着构建和谐社会
1294、崇福村
  崇福村情况简介崇福村位于秋芦镇北部,距秋芦镇4公里,202省道和湄重高速公路贯穿本村。农业生产以枇杷、龙眼、香蕉等水果为主。崇福村总人口776人,总户数165户,劳动力327人,辖6个村民小组,党员35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927亩,耕地180亩,果树面积750亩。渠道2条,水库1座。
1295、利东村
  利东村村情概况利东村位于秋芦镇中北部,东与福清市交界,北邻新县镇,全村面积5.91平方公里,总人口1398人,332户,劳动力765人,党员58人,门头溪贯穿全村,全长2.3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00亩,山地面积7115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枇杷、龙眼为主,果树面积200亩,全村出国劳务180多人,只要分布在新加坡,以色列、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近几年在村两委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持下,修复水渠6公里,架设路灯
1296、东大村
  东大村面积约4.2平方公里,现全村常住人口1809人,农户417户,海外人口(华侨、港、澳、台同胞)高达4千多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遍及世界各地,辖2个自然村(东源村、大岭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50人,村民代表38人。
1297、官庄村
  官庄村位于江口镇东北部,与福清市新厝镇交界,全村总人口1049人,共279户,外出劳务人员3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260亩,山地7000多亩,人均果树面积超1.3亩,创办8家水产养殖场。全村党员51人(其中外出党员18人),村民代表24人。
1298、大东村
  大东村位于涵江区江口镇东北部,距“324国道”约1.8公里,处东方红水库下游,村落总面积2385亩,地处两市(福州、莆田)、两县(福清、涵江)结合部江口镇“东官路”的第二个村落,“江口东官路”俗有“莆田北大门”及“入莆第一村”之雅称。全村共两个自然村,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5 4人。辖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9户,总人口1186人,劳动力621个,耕地面积水田268亩、旱地230亩,山地面积1000
1299、顶坡村
  顶坡村地理位置优越:莆田市的北大门,与福清相临。村庄北靠巍巍玳瑁山,南临福厦公路(国道324线),村东是蒜溪潺潺流淌与龙津溪相交,汇入兴化湾海,西与园下村接壤。现拥有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44户,人口1294人。村共有党员41人,村民代表26人。
1300、上后村
  江口镇上后村下辖7个自然村,分划为15个村民小组,村民总户数767户,人口总数2916人,设一个0党支部,全体党员有79人,村民代表45人,耕地面积有625亩,旅居港、澳、台及海外侨胞有3012人。上后村现有班子成员共7名,其中女性1名,村书记林福龙,主任林瑞连。该班子整体团结,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思想政治学习抓得紧,工作务实,村主干工作团结协作,上下能形成合力,村级工作能稳步有序地开展。
1301、海星村
  海星村位于兴化湾之滨,村民自古以海谋生,故有“海星”之称。北与镇政府所在地新前村相接,南与李厝村接壤,东靠兴化湾,西背鲤鱼山。村落面积1.2平方公里,滩涂面积600亩,总人口2219人,户数761户,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4000多人,流动人口100多人,党员58名,村民代表20名。村内现有小学2所,企业6家。主要物产是海蛎、海蛏等海产品,村民靠下海捕鱼、海产养殖、出国
1302、前面村
  前面村位于莆田市东南沿海,北靠福厦路,南临兴化湾,东与李厝村接壤,西同五星村毗邻,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民风敦厚。全村总面积769亩,农田303亩,海水养殖滩涂3800亩,全村448户,在户人口1546人,海外侨胞1863人,6个村民小组,党员51人,村民代表36人。
1303、后宫村
  后宫村位于白塘镇东部,地处白塘湖下游,是个靠海的纯农业地区,东面与美尾村一海相隔,西与洋尾村、集奎村相邻,南与南埕村、洋尾村毗连,北靠南环城路,鉴前路延伸经过我村,村居距白塘镇人民政府2公里,距涵江城区500米,地理位置独特,水系发达,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的战略要地。 后宫村由后宫、后学、东亭三个自然村组成,分为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5户,人口1926人,海堤总长1.7公里,耕地面积
1304、东墩村
  涵江区白塘镇东墩村,地处涵江区与荔城区交界处,位于白塘镇西部,距涵江区中心5公里,与莆田市中心相距约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辖5个自然村,分别为头前、后田、下墩、倔头、桥头,共有11个村民小组,户数有309户,总人口1259人,党员38人。全村面积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420亩,主要用于发展养殖、种植等。
1305、田厝村
  田厝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3106208。
1306、厝头村
  厝头村位于东庄镇镇政府南侧一公里处,北面靠五十六公路,南面靠海,东面耕地区,西面靠厝头山,全村土地总面积共计有1000亩(其中包括住宅区和田林垦),全村人口1886人,主要劳动力外出经商(做医疗生意),还有部分外出打工。我村是东庄镇最早的一个有村建规划,全村村貌整洁,路边两侧有绿化,路中有绿带,卫生清洁干净,白天有保洁员,打扫全村各个角落卫生,夜间有治安巡逻队,进行全村巡逻,争创一个卫生文明的生态
1307、锦山村
  锦山村位于东庄镇礼泉半岛中部丘陵地,秀屿港北部5公里处,交通发达疏港公路、莆秀公路、湄洲湾铁路支线经过此地。本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0亩,人均耕地0.3亩,林地80多亩,人多地少,土地耕作以花生、地瓜为主。下辖3各自然村,11各村民小组,800户人家,总人口4100人,党员106人。常年在外人口有1150多人、随着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外出经商,从事医疗、
1308、东沁村
  秀屿区东庄镇东沁村位于东庄礼泉半岛,湄洲湾秀屿港区前沿阵地,莆田燃气电厂、鞍钢冷轧、国投石门澳围垦,秀屿临港工业园区都在我村落户。全村陆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0亩,山林地160亩,海岸线长2公里我村辖(东沁、肖林、上塘、前黄)四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46人,户数796户。村民主要从事商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经济收入日益提高,生活日渐改善
1309、后江村
  后江村位于礼泉半岛的中南部,秀港大道西侧,西面濒临湄洲湾,与城厢区灵川镇和东海镇对峙而望;旧莆秀路,榜秀港大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环境优美。全村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村地面积20亩,水产养殖270亩。全村分为上游,下游两个自然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20人,劳力1000人,人均年收入1080元。村内水泥村道纵横交错,主要村道安上路灯,夜间灯火辉煌,治安状况良好,
1310、苏厝村
  苏厝村系秀屿区东庄镇辖下行政村,位于风光秀丽的礼泉半岛中部,地处春潮涌动的湄洲湾畔,毗邻莆港交通枢纽疏港大道,距“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秀屿港6公里,东面依山,南面傍海,村落面积3平方公里,辖下4个自然村,现全村人口3884人。2012年村民均纯收入达0.86万元。近年来,苏厝村通过群众集资,争取有关部门资金支持等多方筹集,使村庄道路基本硬化,自来水入户率、保证率达到100%。广播
1311、前康村
  前康村全村总人口3685人,有16个村民小组,辖3个自然村。与众和股份、木材加工区相邻,自然风光秀丽,景观独特,资源丰富,可建设木材加区区的配套生活区。该村是一个地道的渔业村,坚持“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增加集体收入”的工作思路,海上养殖业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发展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等等,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优质
1312、砺山村
  砺山村全村共1080户,总人口5962人,辖5个自然村,有23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人民抢抓机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农业种植大户,农产品生产大户,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该村是老区革命基点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筹建老区革命史迹纪念馆;在规划小城镇建设上,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品味”的总体要求,采取政
1313、双告山村
  双告山村全村共860户,总人口3676人,辖9个自然村。该村利用临海优势,坚持“海陆并重,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采取村办、户办、联办等经营形式,建有水产养殖地一个,共计1500多亩,养殖对虾、蟹、蛤等等,年创收达300多万元;且与周边地区进行联营,全面实施效益工程,积极围绕主导产业,挖掘内部潜力,发展和壮大水产养殖等产为基地,集聚规模产业效应,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视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1314、月埔村
  月埔村位于月塘中部,全村共有575户,总人口2447人,1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30亩,该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商贸、餐饮、建筑、维修为主业的私营经济群。而且区位优势优越,为砺山、前康、岱前三个村的必经之路段,自然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月塘中学坐落于月埔村,具有浓厚的文化生活氛围;新文公路、沁峤公路贯穿其中,福泉高速公路莆秀支线开口设在月埔村;电力充足,电信快捷,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方便了
1315、山香村
  山香村位于秀屿区埭头半岛,东峤镇东南方向,东与平海高苍村接壤、西与中南村交界、南邻鹭峰山、北至埭头赤石村,面积约3.8平方公里。下辖香山、佛公头、塔后、山上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492户2435人。耕地面积750亩,全部为中低产旱地,农业生产以花生、大豆、甘薯为主,外出务工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人均收入为6000元左右。山香村现有党员2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成员5人
1316、湖柄村
  湖柄村委会于福建省 莆田市 秀屿区 东峤镇驻地东侧4公里,在上塘、高林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湖柄自然村,有1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1个村办林场。253户人家,总人口1610人,一姓陈。聚落形状马蹄形。耕地350亩,其中水田55亩,农地295亩,主种甘薯,兼种花生、林场面积150亩,以种木麻黄为主,有1所小学,人数230人,医疗所1所,有电灯照明,有莆埭线公路贯穿本村通有客货车。主要农产品:苹果,
1317、渚林社区
  渚林村委会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东侧1.7公里处,在田柄与上塘村委会之间,村委会驻庵下自然村,辖庵下、水头坑、南鼻尾、楼下、过山、东厝6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共513户3284人,姓“林”。聚落形状呈四方形。耕地面积888亩,其中水田570亩,农地318亩,主种水稻、甘薯,兼种花生、大小麦。林业面积60亩,主种木麻黄。有小学一所,学生500人,附中一所,学生50人,有医疗所一所,村办粮食
1318、百庄村
  百庄村位于秀屿区东峤镇鹭峰山脚下,与中南村、铁路村、田庄村相邻。全村总面积1.5公里,土地面积386.2亩,总人口2009人,户数403户,全村划分三个自然村(西庄、白叶、溪外),五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49人,其中正式党员47人。一、交通优势我村道路水泥硬化共3公里。东靠平海海域与台湾海峡对望,西通往东赤公路1公里,北靠上塘珠宝城2公里,与笏埭公路交接,南靠鹭峰山与湄洲妈祖相望。二、文
1319、汀塘社区
  一、东峤镇汀塘村全村人口3612人,总户数628户,辖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68亩,主要种植花生、大豆、地瓜等。二、汀塘村东临许厝赤坑自然村,西与上塘村珠宝城一沟相隔,北靠笏埭公路连与湖柄村,村道便捷,交通便利,距镇政府5公里。石城疏港大道贯穿境内。三、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村内除种植农作物,家庭以兼营宝石加工,服装来料加工为辅,商业以食杂店、杉木代售等。四、全村投资60多万元,实现了各自然村
1320、江堤村
  平海镇江堤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平海镇西南方向,距镇址3公里,东临平海村、南临上店村、西临清洋村、北临山星村,全村下辖沙堤、溪顶、溪西、埭北洲、江西共5个自然村,现有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18户,总人口5160人。全村耕地面积1230多亩,海域面积2990亩,海岸线总长2000米。全村村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7800元。江堤村为省级文明村,主要惠农项目有:2010年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