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34]
1321、高林社区
  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高林村是第三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由0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挂钩帮扶。该村位于莆田市兴化湾后海南面,东面毗连埭头镇镇政府所在地,西面与东桥镇毗邻,南面与赤石村相连,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赤岑村、下店村、南店村、高林村,共1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050户,总人口6050人,其中残疾人368人,是第三批省派重点村总人口和残疾人数最多的行政村。2011年全村人均纯
1322、后郑村
  后郑村是埭头镇的一个大村,位于大蚶山东麓的兴化湾中北部、东与淇沪村及东林村相邻、西靠汀港村,南与樟林村相连,北望隔海的黄瓜村和福清市距莆田市42公里,秀屿区政府24公里,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耕地面积2548亩,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8338人,1626户,辖18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外出务工,海产养殖为主。
1323、汀港村
  汀港村位于埭头镇北部,三面环山,北靠海。距镇政府?12千米。面积6.84平方千米。总人口4824.户数1078人,辖十个自然村,十七个村民小组。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水养殖,綫面加工和务工经商。人均年收入9800元。是莆田市50个老边岛之一的行政村。
1324、英田社区
  秀屿区埭头镇英田村系秀屿区埭头镇四大行政村之一,位于莆田市东海之滨著名风景区天云洞脚下,毗邻莆平大道,与埭头镇的湖东村、埭头村及平海镇接壤,距莆田市区32公里,离埭头镇镇政府2公里。地处中心,交通便捷。英田村幅员辽阔,村落面积大约4.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大约1740余亩,该村共14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人口约9300多人,辖区共有3所小学,600多名学生。全村共有正式党员131名,预备党
1325、赤石村
  一、村基本情况 赤石村民委员会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南沿海,距荔城(市政府)36公里,距秀屿区政府18公里,距镇政府2公里。 本委会辖六个(西厝、过坑、社后、溪口、平前埔、院下)自然村,分为八个村民小组,农户392户,人口3482人,辖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有旱地980亩,其中种植大豆150亩,林地805亩,山地2564亩(包括水塘)花生500亩,地瓜100亩,疏菜50亩。二、党组织基本情况1、村两
1326、东岱村
  东岱村概况 本村200年前由晋江沼湖姓胡、福清涵江延亭宫姓魏、福清食头街姓王迁来,建村于本岛最车尾一个小山顶,全村居民以生产紫菜为生,故村得名东菜解放后本村庄有一大峤山,故以山代村,后更名为东岱村,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为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村特种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东菜尾村,49年属13区浮叶乡,52年属24区浮叶乡,54-
1327、坝津村
  笏石镇坝津村东临秀屿区政府,西连秀港大道,南接笏石镇政府,北毗莆田火车站。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658人,13个党小组党员189人。全村运输车辆100多部,外出人员1000多人,主要从事模具、玉雕、钢材、建材经营,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0668多元。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秀屿港城提速发展,促进位于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的坝津村城镇化建设跨越发展
1328、四村村
  笏石镇四村村东连来宅村、西靠涵港大道、南连苏塘村、北靠来塘村,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四个自然村,总人口2012人,党员56人。全村运输车辆5部,外出人员150多人,主要从事玉雕、模具、建材经营等。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7500多元。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四村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的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涵
1329、苏塘村
  苏塘村地处笏埭线2公里处,由苏塘、草莽两个自然村组成,分为2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人口4680多人,总户数819户,耕地面积1700多亩,其中水田700多亩、旱地1000多亩,苏塘村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古训,在历届村两委的带领下,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赢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发展机砖厂等村民企业6家,形成了村道苏塘公路一条街。全村盖起高层别墅式楼房100多座,建设标准化教学楼、
1330、东华村
  笏石镇东华村位于秀屿区南部,东靠佳通轮胎厂、西连笏石镇温东村、南临秀屿港公路,北依笏石镇炮厝村、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40人,党员97人,全村运输车辆30多辆,外出人员800多人,主要从事模具、钢材、建材、玉器、医疗器械等行业,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
1331、四新村
  四新村地处笏石镇东南部,秀屿大道、新文公路、工业大道交汇处,东与东峤镇梁厝村相连,西靠笏石镇西田村、南邻月塘乡联星村,北与笏石镇秀山村接壤,人口5333人,面积约4.5公里,耕地面积830亩,2012年人均收入11250人,党员126名,村两委成员9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1人。2006年我村被市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被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社会主义和农村建设示范点,
1332、北埔村
  北埔村位于秀屿区的中心腹地,镇政府所在地,是秀屿区政治、文化、金融、经济中心,是沿海90万人民的农贸集散地,全村面积1.8平方公里,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辖区内32个机关单位,本村总人口4349人,机关单位集体划拨户3012人,计7286人,村两委12人,村监会3人,党员206人,预备党员6人。外出人员434人、流入人口506人,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现已初规模,在家从事市场经商,在外有模具、玉雕
1333、岭美村
  笏石镇岭美村位于笏石镇西北侧4公里处,总面积3.14平方公里,是福厦铁路的一个重要枢纽,全村有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6户,人口4597人,其中党员136人。岭美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村两委班子成员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取
1334、高朱村
  高朱村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305108202。
1335、西亭村
  西亭村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305108207。
1336、下山村
  下山村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305108211。
1337、渔溪村
  渔溪村位于梅列区西北部,距三明市区20公里,全村面积16平方公里,有花桥上、花桥下、嫩坑3个自然村,耕地73.33公顷,果场面积73.33公顷,山林1866.67公顷。该村立足山区优势,开展“村会协作”,重点发展果、烟、豆、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开展毛竹丰产林和速生丰产林培育,壮大林木产业。成立渔溪村柑橘协会,推广矮化开心形修剪新技术,种植柑橘示范片116.67公顷;依托三友烟草合作社,采取“统一播种
1338、碧溪村
  碧溪村位于明溪、沙县、三明的交界处,距三明市区21公里,是梅列区唯一的革命老区村, 2012年被评为三明市首批红军村。辖村头、村尾、神坑、池下四个自然村,全村415户,1529人,党员52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58户,263人,聚居在池下自然村。全村土地面积27940亩,其中山林面积26000亩,耕地面积1940亩。碧溪村集体收入以林业为主,其中毛竹2000多亩,集体果场300亩。村两委在不断壮
1339、砂蕉村
  砂蕉村地处陈大镇西部,距市政府17公里,与明溪县紫云村毗邻,辖砂坪、布头、山板坑3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84公顷,山林1786.67公顷,建立了1600亩毛竹生产基地和913亩的省级生态公益林示范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绿园合作社与三明市好多多超市合作在当地建成10公顷(150亩)蔬菜大棚基地,以绿色标准生产果蔬产品,采取“产销订单”形式,与超市、酒店建立直供直销、配送
1340、长溪村
  长溪村位于三明市区北部,距市区19公里,有坑源、红岭、溪垅、山口4个自然村,山林土地总面积1191.13公顷,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315公顷,省级生态公益林98.13公顷。拥有耕地84.33公顷,其中水田67.2公顷,旱地17.13公顷,土质肥沃、气候温暖,主要种植毛豆、烟叶、柑橘、板栗、金银花、提子、玉米等经济作物。境内大佑山海拔1276.3米,属白垩系火山凝灰岩,构成相似雁荡山的流汶岩景观,有
1341、忠山村
  忠山村位于岩前镇坂星路沿线,距市区和集镇所在地分别是37公里和17公里。全村现有438户1736人。山林面积17242亩,耕地面积2577亩,果园2024亩,鱼塘86亩。今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忠山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要求,深入贯彻市、区市、区委创建文明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等八个方面作用,积极融入全市文明村的热潮中,大力
1342、吉口村
  吉口村是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403101202。
1343、下寨村
  下寨村位于三明的西北部,坂星公路中端,距镇中心约5公里,距市中心约35公里,全村273户,人口945人,分布于下寨、小扶塘、镇坊、廖坑四个自然村。水泥道路交通便捷,有线电视、通讯基本普及。全村山林面积1.2万亩,耕地面积886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烟叶、蔬菜。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共六人,其中支委三人,村委三人,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创新 村务管理,实行村财收支预决算制度,使村务管理透明化、公开化和规
1344、星桥村
  星桥村位于岩前镇坂星线中心,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7亩,山林面积3万多亩,其中自留山9000多亩,全村总户数976户3628人,党员96人,下辖8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是三元区最大的行政村。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深入开展“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强化民主管理,完善林权改革,盘活资产,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实现村增财民增收任务,并在2008年被确立为市级推进村。
1345、乌龙村
  乌龙村毗邻306省道,辖有8个自然村、360户1226人,党员42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共7人,其中支委4人,村委4人,交叉任职1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918亩,林地面积2.1万亩(其中毛竹林地面积1.2万亩)。该村财收入94万元,人均纯收入9175元。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毛竹、台湾毛豆及流通业收入。该村辖有乌龙机砖厂、水电站等2家村办企业,拥有5000多亩集体毛竹山。依靠政策多渠道完善农田水利、
1346、富源村
  富源村是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403101210。
1347、横坑村
  横坑村位于三明市区西郊,距城关38公里,地处星桥村、增坊村、白叶坑村之间。横坑村面积8平方公里,是岩前镇最小的行政村,全村人口386人,99户,共4个村民小组,森林面积8737亩,森林覆盖率达86%。横坑村主要以渔业养殖为主,鱼产品以本村无污染的山泉水饲养,鲜鱼味道鲜美,并开发出了“横坑熏鱼干”等风味特产。横坑村民风淳朴,村民世代和谐共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横坑村为“三元区一日游”的主要景区,村内
1348、蓬坑村
  蓬坑村系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行政村之一,位于三元区西南部,东邻炉洋村,西与沙阳村交界,南与莘口村接壤,北连中村乡,距莘口镇集镇30公里,是一个高山地区行政村。蓬坑村村落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19户,900多人。蓬坑村素有林海竹乡之美称,盛产优质笋干、野香菇、红菇、木耳及各种珍贵药材。近年来,蓬坑村因地制宜引进优良的脐橙、特早蜜等品种促农民增收。
1349、黄砂村
  黄砂村是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403100203。
1350、龙泉村
  龙泉村系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第三大行政村,距莘口镇集镇15公里东与后溪村隔溪相望,西与永安市贡川镇交界,北连高山村,南与永安市上坪乡九龙村相邻,全村现有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30余户,1300多人。该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20多座,并有李氏宗祠被列入三明市重点文物保护。该村盛产毛竹、笋干,共有竹林近2万亩,笋干肉质鲜脆、干度良好、色泽金黄,远销海内外。
1351、后溪村
  后溪村系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高山偏远的行政村,位于三元区西南部,海拔723米,与大田县、永安市相接,距市区42公里,东与三元区中村乡交界,西与龙泉村接壤,北连永安市谷坪村,南邻清溪村,距莘口镇集镇26公里。全村现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79户,794人。该村拥有三明市海拔最高山峰之一的“普禅山”自然景点,是海拔1510米,是三明市境内观日出、佛光和海市蜃楼罕有的景点。每年农历6月12日“庙会”
1352、楼源村
  楼源村是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403100205。
1353、炉洋村
  炉洋村系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位于莘口镇境边,距莘口镇18公里,海拔650米。东至居阳村,南至中央溪村,西至蓬坑村,北至中村乡,是地处高山种植脐橙致富的典型村。全村土地面积为12108亩,集体林业用地面积9784亩,其中用材林面积128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838亩,经济林面积197亩,竹林面积7469亩,耕地面积1486亩,其他农用杂地784亩。全村现有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70户,800余人
1354、杜水村
  杜水村位于三明市区西北方林区,距市区23公里,距省道4公里,杜水村是周边7个建制村的中心点和贸易集散地,现有人口670人,147户,拥有耕地1154亩,山林面积8350亩,每年采伐毛竹4万多根,逢采笋年可挖冬笋12万多斤,春笋150多万斤,笋干十几万斤。杜水村地处水资源保护区,水资源和空气没有受到污染,是一个山清水秀宜人居住的理想环境,这里的村名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1355、回瑶村
  一、回瑶村经济、社会现状三元区中村乡回瑶村地处三明市的东南部,村庄绿荫环抱,气候宜人,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村邻306省道,交通便利,距三明市城关约6公里,属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人民政府管辖。我村西北面是东牙溪水库和别墅群。4个农村合作社。现总人口505人,116户,1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5人。全村党员24人。耕地面积31亩;果园面积3200亩,其中油桃1400亩,柑桔1800亩,年产水果
1356、张坑村
  中村乡张坑村位于三明市东南部,距离市区18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离省道仅3公里。现全村人口421人总户数97户。我村拥有耕地面积660亩,森林面积3523亩,占地面积共8556亩。我村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我村资源丰富。产业以毛竹笋干为主。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1357、南坑村
  南坑村地处中村乡西部,村庄座落在真人旗(海拔1275.6米)的山脚下,海拔高507米,距乡政府所在地14.5公里, 离三明市区14.5公里。现全村共232户888人,有6个自然村(丰树坑、竹元坑、村尾、地坑洋、草垅、墙边),其中竹元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畲族),8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有党员29名。南坑村资源丰富,林木茂盛,盛产木材、毛竹、笋干、桔子、桃李、西瓜、蔬菜等产品。南坑村在民国初期旧称南洋堡
1358、白水村
  白水村是三元区中村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中村乡东南部莲花峰的山脚下。海拔1200米,本点840米,全村共有316人,79户1个自然村【小前村】村民代表23人,党员19人,耕地面积【660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万多亩】毛竹林【1千多亩】1个农村蜂业合作社。农产品有红菇,大米,柑橘。香菇,油桃,等。白水村历史简介 中村乡白水村在北宋年间,诞生了一位神奇的人物【谢祐将军】,他一生充满传奇神话,志向远大,
1359、上吉村
  小陶镇上吉村处于小陶镇北部,与洪田镇大科村、水西村交界,距永安市城区40公里。国道205线和永武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交通非常便利。辖区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34户,472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7名。近年来,上吉村认真实施“168”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六步工作法”,充分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和“设岗定责”等活动,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
1360、五星村
  五星村位于小陶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5个村民小组,113户,412人,全村林地面积11801亩。耕地面积100亩。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种植业,种植果树,有特早蜜橘,柑桔,黄花梨等,年产量4500多万斤,总产值达400多万元,毛竹山6000亩,在上级政府支持下低改2000亩,给村民增加了收入。通过实施“168”党建机制,五星村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运作,不断增强组织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