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36]
1401、丰田村
  青水畲族乡丰田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天宝岩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海拔1043米。全村有下地、上山洋、三百寮、丰田洋等四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3人、179户,党员23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263亩,林地面积28356亩,其中竹林面积约1.2万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48元,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工经商、家禽畜养殖、竹山养羊、林竹业等。
1402、早安村
  青水畲族乡早安村距乡政府北部7.5公里,毗邻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共有110户、人口410人,分成5个村民小组,现全村党员20人。有上早安、下早安两个自然村,为苏坑溪上游主干,建永公路通过两个村中,海拔670米,土地总面积20992亩,含耕地720亩;林地12500亩,林木蓄积量83233立方米,竹林1550亩,果园面积130亩。全村以农业为主,新兴有禽畜渔、果树等专业户。2012年村财收入8.
1403、沧海村
  沧海畲族村是青水畲族乡九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位于永安市东南部,距永安市城区46公里、青水集镇1公里。全村总人口553人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畲族人口占90%以上,平均海拔700米,总面积4129亩,拥有耕地面积560亩,山林面积2956亩,其中毛竹林面积251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蔬菜、烟叶种植、个体运输及外出务工等。 【历史人文】沧海畲族村历史悠久,早期住有“田、孔、杨、蔡”四大姓,后杨家大发,就想
1404、汀海村
  汀海畲族村位于青水畲族乡南端与大田泼水交界,海拔85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建设中的泉三高速公路桃源连接口8公里。全村分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有142户592人,畲族人口占66%以上。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8名。现有耕地面积667亩,大多为山陇田;林地面积有5329亩,其中,用材林面积4224亩,竹林面积720亩,小径竹150亩,果园面积235亩。在新农村建设中,汀海畲族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
1405、甲圣村
  上坪乡甲圣村位于永安市东部,距市区24.5公里,海拔1100米,四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5户,总人口数331人。全村总土地面积12617亩,其中耕地865亩,林地面积1929亩,竹林面积9823亩。
1406、大进村
  大进村位于永安市东部,距永安市区15公里,海拨518米,辖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68户,759人,全村土地面积18558亩,其中耕地面积1281亩,果园面积483亩,林地面积13982亩,竹林面积12967亩。现有小型水电站12座,农民人均纯收入8392元。
1407、龙共村
  龙共村地处永安至青水畲族乡公路沿线,位于永安市东部,海拔900米,属高山村,生态环境优美,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竹海和福建省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均落在此地,距城区19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交通便利。 【村落与居民】全村现有人口790人,181户,共有6个村民小组,村辖区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66亩,果园1364亩,林地14975亩,竹林面积12080亩。2010年全村农林牧渔业总
1408、上坪村
  上坪村位于永安市东部,距市区22公里,海拔1120米,属高山区,地理气候特殊,昼夜温差大,夏冬季温度在-5-39℃之间,与青水、槐南乡交接,交通便利。【村落与居民】全村现有人口1148人,311户, 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劳力730人,党员38名。全村土地总面积24.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31亩,林地23569亩,竹林面积9576亩,人均8.3亩。2010年全村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3万
1409、梅峰村
  梅峰村位于洋中镇集镇所在地东部,全村土地面积33600亩,其中:耕地面积3135亩,林地面积22450亩。该村下辖6个自然村,30个村民小组,710户,人口2943人,党员112名。2006年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市级整治村。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896万元,比增14.7%,其中工业产值5795万元,比增22%,农业产值3101万元,比增12.65%,农民人均纯收入5349元。梅峰村凭借区位
1410、桂峰村
  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 桂峰村位于洋中镇之东北向, 村部距京福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仅500米。全村349户,1268人。海拔550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 桂峰历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1247)肇基以来,迄今已750多年了。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
1411、后楼村
  后楼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食用菌、瓯柑产业是后楼村的主导产业,主要是规模化栽培香菇、木耳、杏鲍菇、金针菇、绣球菌和瓯柑种植,后楼村现已形成集食用菌、瓯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截止2012年底,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4321万元,村财收入2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1元。全村共辖42个村民小组,1845户农户,7120人,占所
1412、官洋村
  官洋村位于洋中镇东面,历史上曾名为官峰。海拔780米,周围山峰呈半月沉江形,又谓莲花开放,形成高山上的小盆地,村落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1762人,531户,辖3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劳动力总数1011人,其中,男533人,女478人, 外出人口总数592人,从事第二产业341人,服务业251人,流往县外就业457人。全村土地335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120亩,山地面积2772公顷
1413、浮洋村
  浮洋村位于洋中镇的西南,占地面积四万一千多亩,其中国有林占地11000多亩,生态保护林占8600多亩,农田占1800多亩,人均占地42.3亩。该村下辖四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人口有965人,村劳动力个数为487个。浮洋村离福银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有21公里,现在都已经铺上水泥路面,中心村与锦洋自然村连接段正筹措铺设中,武洋自然村与汤川的百际村仅隔5公里,与天堂村、上塘村、官洋村为邻,也都有水泥路面
1414、康林村
  康林村位于洋中镇西北部,海拔284米,属洋面低海拔山区,全村土地面积160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30亩,山地面积1107公顷。该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452户,1642人,劳动力为850个。康林村交通便捷,村部距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0公里,距长乐机场、三明机场百多公里,向莆铁路穿越本县境内,距火车站不足百里,交通四通八达,异常方便。康林村群山环抱,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种植各种山区经济作物,
1415、洋边村
  洋边村(以前名叫东阳),地处洋中镇西部,紧邻集镇中心地带,海拔200米,最高山峰海拔538米,距福银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3公里,是公路通往尤溪县城主干道必经村,交通便捷。自古以来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新兴的生态旅游观光村,该村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911人,其中,男481人,女430人,266户,劳动力565个,其中劳动力转移285人。全村土地面积62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28亩,山地面积473公
1416、水圳村
  水圳村系尤溪县洋中镇的一个小村,位于尤溪县的东北部,洋中镇的东南部,现与汤川乡交界至白际3公里,可通往山兜经省道福三线至福州,西北连洋中镇至高速路口15公里,全村人口639人,其中,男332人,女307人,177户,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劳动力总数为282人。水圳村历史悠久。被誉为闽西北的“粮仓”,为县级文明小康村。水圳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凉湿润,日照充足,有利于林木竹果生长。雨量充沛,
1417、天堂村
  天堂村位于洋中镇东部,距京福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16公里,海拔815米,全村土地总面积15860亩,林业用地面积12908亩,耕地面积1020亩。全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148户,513人,村劳动力总数为264个。天堂村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人杰地灵,被人们誉称为“人间之天堂”。境内资源,物产盛多,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木、马尾松、毛竹、小径竹、脐橙、金柑、西瓜、香菇
1418、龙洋村
  龙洋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福银高速从村中经过,洋中服务区设在龙洋。现辖23个村民小组,有758户,2650人,村劳动力总数为1343个。全村总面积1493公顷,其中山地面积1080公顷,耕地面积2640亩。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共培养出本科生33名,大专生45名,中专技校生100多名,成为全县闻名的才子村,秉承了大儒学家朱熹的风范,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龙洋村伴随改革春风迅速发展。全
1419、联合村
  联合村属联合乡北部一个大村,东与联东村,南与联南村相处,西与东边村交界,北与南平市土堡乡虎山村为界,联合村地势复杂,有平坦的平洋,有偏僻的高山。自古以来,曾命名为“洋岭保”、“洋岭村”、“联北村”,1958年公社化时改称联建大队,81年改称联合大队,1984年又改称联合村。联合村现有耕地面积12342亩,其中耕地农田面积1651亩,林地面积6981亩,全村人口计3140人,其中男1612人,女15
1420、联南村
  联南村位于联合乡的西南部,它的东、南、西三面是丘陵山高,仅东北方向较为平坦的人多地少居住相对集中的村落,东与乡政府和联东村一溪之隔,南与惠州村和岭头村毗连,西与联西村相邻,北与东边村和联合村接壤,村委会设在南山尾自然村,全村面积10.5平方公里,有四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601户2414人。其中男1270人,女1144人,劳动力总数1555人,其中男劳动力822人,女劳动力733人,劳动力转移人数
1421、联西村
  联西村地处尤南交界,距乡政府2.5公里,上连东边,下接联南,是个革命老区村,全村总人口1077人,男598人,女479人,劳动力623人,其中劳动力转移353人,全村土地面积4251亩,其中耕地面积758亩,林地面积2175亩。联西村地处尤溪通往南平的必经路边,村内平道全长约2公里。交通优势比较明显,村内3条通往自然村的机耕路,已全面硬化,全长3.5公里,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福银高速穿村而过,过
1422、联东村
  联东村地处南平与尤溪两县交界的边沿,是联合乡政府所在地,南面与本乡惠洲、联南,西面与联南村隔河相望,北靠联合村和南平坑柄村,全村土地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14亩,林地面积13300亩,全村分东山头、瑶坑、塔兜、山坑4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628户,人口2340人。其中男1301人,女1039人。劳动力1696人,其中劳动力转移892人。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饮
1423、连云村
  连云村位于尤溪县西北部,与南平塔前镇毗邻,全村平均海拨高度760米,是个革命老区基点村,下分四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446人,其中:男782人,女664人。劳动力人数934人,其中劳动力转移人数378人。土地总面积97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81亩,林木面积3869亩,毛竹林面积4300亩,银杏面积450亩。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33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5万元,农业产值106万元
1424、云山村
  云山村位于尤溪县北部,毗邻南平市塔前镇菖上村相连,海拨800多米,系南、尤、沙革命老区贫困村之一,距联合乡12.6公里,距连云3公里,下云5.6公里。本村共有147户,576人,其中男303人,女273人,两个自然村,本基湾自然村距离村部的3.5公里,也是南、尤、沙主要根据地。五个村民小组,全村劳动力362人,其中转移劳动力258人,全村土地面积5402亩,其中耕地面积559亩,林地面积4843亩
1425、惠州村
  惠州村位于联合乡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地势狭长、山多田少的村庄,公路、河流依山蜿蜒属丘林地带,东与湖洋村和西滨镇的七里村交界,西与岭头村相连,南毗吉木村相接,北邻联东村相通。距乡镇中心4公里,与福银高速公路大排互通口相距8公里,海拔160米。全村共有688户,2835人(其中:男1412人,女1423人),劳动力人数1428人,其中劳动力转移886人。全村共有党员88名。共有4个自然村,22个村民
1426、东边村
  位于联合乡金鸡山腹部,尤溪县的最北部,与南平市延平区塔前镇毗邻,距乡镇中心7公里,距福银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18公里,距尤溪县城、南平市区均为40公里,海拨530米,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45户,1020人,其中男558人,女462人,劳动力人数577人,其中劳动力转移人数302人,土地总面积4533亩,其中耕地面积768亩,林地面积2126亩,2008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874万元
1427、半山村
  半山村位于尤溪县城北部,距梅仙镇区4公里,县城10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26人,劳动力547人,实现转移413人。土地总面积4216亩,耕地面积660亩,森林面积1965亩。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05元,其中工业产值681万元,农村牧渔业产值724万元,村财收入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27元。 半山村位于尤溪河中下游西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东与汶潭村隔河
1428、汶潭村
  汶潭村位于尤溪县东部,顺尤溪河流而下距离十公里处,背山面河的一个长方形村庄。东北部与本镇梅营村交界,西部临河设渡头,与半山村遥遥相望,东南部与城关镇的下村村及石路村相邻,尤口公路贯穿村中心而过。汶潭村原有3个小村落,上有老柄,下有白石,现在都集居1个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86户,总人口1606人,其中男847人,女759人,劳动力911人。土地总面积9627亩,其中森林面积8369亩
1429、南洋村
  南洋村位于梅仙镇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镇区3公里,辖有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570户2246人,男1184,女1062,劳动力1374人(实现转移人数1188人)。土地总面积2.0447万亩,森林面积1.2749万亩,耕地面积1472亩。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68人。是尤溪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南洋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矿藏有铅锌矿、石灰石、铁矿。现有铅锌矿开采企业2家,石灰石开采企业2家,
1430、下村村
  下村村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426100204。
1431、团结村
  团结村地处城郊,是西城镇镇区中心村。距县城5公里,在建的“向莆”铁路过境2公里,“向莆”铁路尤溪火车站座落本村大池塘。即将开工建设的厦沙高速公路也将过境我村,我村未来将成为尤溪县的交通枢纽。现有6个自然村,16个村小组,618户,总人口2440人,其中男1255人、女1185人,劳动力1321人,至2008年末已转移劳动力503人。全村土地面积8880亩,其中:林地6390亩、耕地1335亩。20
1432、后洋村
  后洋村位于西城镇的东南部,距离镇政府约5公里,全村辖有5个自然村,有15个村民小组,46名0党员,全村共计人口353户、1484人(其中男:756人,女728人),劳动力总数866人(其中劳动力转移人数57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218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500亩、林地面积为9090亩。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4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55万元、工业产值890万元,企业产值1299万元,
1433、光林村
  光林村地处城郊,东邻尤溪县城,西接西城镇区,是典型的城郊型经济村,全村现有274户,总人口1107人(其中男575人、女532人),劳动力631个,至2008年末已转移劳动力31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党员40个,全村有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8055亩,其中:耕地1140亩,林地5535亩。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10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08万元、工业产值9800万元
1434、玉池村
  玉池村位于西城镇南部,秀丽的青印溪绕村而过,省道304金泰线穿过全境,为西城镇第二大行政村,辖4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12105亩,其中耕地2145亩、林地7845亩,总户数704户,人口2903人,其中男1497人、女1406人,党员66人,劳动力1675人,2008年转移劳动力1132人,工农业总产值959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538万元、工业产值7052万元,企业产值7285万元
1435、山连村
  山连村地处西城镇中部,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清澈的青印溪河水顺着酿西线公路弯延而下,通往县城的公路已拓宽且硬化,我村交通十分便利,离镇政府只有13公里的路程。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36户、929人,其中男477人、女452人。劳力532人,至2008年末已转移劳动力299人。全村土地面积11310亩,其中耕地面积885亩、林地面积9570亩。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1117万元,其
1436、秀村村
  秀村村地处尤溪县西北部,距县城约30公里,土地总面积27945亩(其中:耕地2160亩,林地面积23880亩),共有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79户,1146人(男629人,女517人),劳动力672人(劳务输出613人)。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1804万元(农业产值1024万元,工业产值780万元),村财收入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9元。农业:耕地面积2160亩,抛荒149.7亩。年产
1437、湆头村
  湆头村位于西城镇中部,土地面积24510亩,其中耕地3525亩、林地17550亩(其中毛竹林1081亩)。现有6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608户,2663人(其中男1378人、女1240人),54名党员。劳动力1508人,至2008年末已转移劳动力132人。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8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35万元、工业产值1450万元,粮食总产1336吨,村财收入68万元,人均收入479
1438、七尺村
  七尺村紧临镇区,距集镇仅5公里,省道206线穿村而过,即将动工建设的沙厦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可望设在七尺村,交通条件便利。是人口大村,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666户、2679人,其中男1397人、女1282人,劳动力总数1551人,已向非农产业转移77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5965亩,其中林地20775亩、耕地2685亩。2008年,全村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92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8
1439、北宅村
  北宅村距西城镇政府以北20公里,海拔320米,分布有6个自然村,12个生产小组,394户,总人口1568人,其中男812人、女756人,有887个劳动力,其中劳动力转移人数有476人。全村党员38人,女党员3人,60岁以上党员有12人,35岁以下的有10人。全村土地面积13785亩,其中耕地2445亩,林地8865亩。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210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58万元,工业产值750万元
1440、麻洋村
  麻洋村位于西城镇西部,距县城18公里,福三公路穿越而过。全村土地总面积17880亩,其中:耕地面积2610亩,林地面积13005亩。分布6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603户,2560人,其中:男1368人,女1192人。劳动力1592人,已向非农产业转移1063人,0党员50人。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1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925万元、工业产值994万元,粮食总产1187吨,村财收入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