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55]
2161、全坊村
  全坊村概貌[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全坊村,系上杭县旧县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以北旧县河与九曲溪汇合口南畔,距县城25公里,与乡政府和旧县市场一河之隔,东与龙溪村相连,西与兰田村接壤。[村落面积与居民]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400多人,322户,10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我村几年来在上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全面完成了龙溪村至全坊小学的村主干道硬化,各叉道、小巷都已全面完成道路硬化工程
2162、尧埔村
  尧埔村概貌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尧埔村系龙岩市上杭县旧县乡集镇周边行政村之一,位于上杭县北部,旧县河西岸,205国道穿村而过,南与铁场村接壤,距县城21公里,北与河西村接壤,距乡政府1.5公里,交通便利。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现全村总人口1206人,260户,10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连续三年被县政府评为信用村,2006年度被县政府授予文明村,被省司法厅、民政厅授予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
2163、铁东村
  铁东村概貌一、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铁东村系龙岩市上杭县旧县乡最大的革命基点村,位于岩下大山脚下和旧县河畔左岸,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东与新坊村红家斜游击区接壤,西与西普陀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区交界,距县城20公里,旧县集镇5公里,南连白砂镇将军桥村狮子岽,北临旧县河畔,离205国道仅一桥之隔。地域涉及旧县河流域梯级电站两座,即和坝电站和石圳电站。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为0.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784
2164、角龙村
  角龙村基本情况我村位于205国道旁,是紫金山铜矿的河岸,座落于上杭县北部,距离县城18公里,离集镇9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农业人口户数215户,人口将近1000人,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党员37人,团员40多人,离退休人员约20人,大专院校毕业生约35人。全村劳动力560多人主要经济收入靠种养殖业,部份闲散劳动搞建筑业和在业的发展,近年来,年收入按1995年人均收入1238元,到2006年长到
2165、水东村
  水东村概况我村地处旧县的南大门,与临城镇交界,与205国道贯通全村,距乡政府与县城中心点约10公里,全村总人口1386人,13个村民小组,315户,其中低保户23户,劳动力683人,耕地面积835亩。全村管辖范围林地面积大,总面积为了6350亩,地域广东,与白沙镇洋乾、官地、我乡的新坊、铁东、角龙、梅溪、临城的白玉村相连接,去年村二委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进行低产林改造,引进亚大林业公司实行租赁方式,
2166、河西村
  河西村概貌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河西村系龙岩市上杭县旧县乡第三的行政村,属旧县乡机关和集镇所在地,系旧县乡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位于上杭县北片,汀江支流旧县河西岸,国道205线穿村而过,依山傍水。东南面与河东、龙溪、全坊以河为界,西面与尧埔村、才溪镇,北面与南阳镇、坝上村接壤。距上杭县城23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2.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2438人,550户,三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村风村
2167、福村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福村村系龙岩市上杭县旧县乡最边远的行政村,位于上杭县东部,在风景秀丽的扁山岽脚下,东距蛟洋乡中村村5公里,西距本乡新康村5公里,距县城6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北距南阳镇矶头村8公里,南与本乡扁山村6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560多人,115户,辖5个村民小组。[历史人文]:福村村旧属蛟洋乡管辖,福村始祖张观史公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
2168、朱堡村
  朱堡村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官庄畲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823211208。
2169、福泉村
  福泉村地处官庄畲族乡西南片,是集镇及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行政、教育、卫生、文化中心,设有信用社、供销社、供电所、烟草站、卫生院、民族中学等机构。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730人,耕地面积900亩,山体面积3980余亩,有闻名的千年古井,并有山水相连,环境优美的福泉井和天井湖。全村以种植烤烟、槟榔芋、小米椒为主导产业,并发展油茶等特色产业。福泉村现有九个村民小组,古树参天,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近年来,村集
2170、新风村
  新风村地处官庄畲族乡西南片,是全乡重要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全村辖3自然村,共2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为进一步宏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2010年以来,官庄畲族乡党委、政府每年举办“三月三”民俗传统文化活动,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171、回龙村
  回龙村地处官庄畲族乡的北端,汀杭公路穿而过,闽赣公路经武平长汀到此交汇,成立汀、杭、武的交通要地,新建的回龙电站截流汀江,用于灌溉和发电,户户通电话、通有线电视,2万多平方米小学现代化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回龙大桥横跨汀江,大桥两边一千多米长的兴隆街道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树木葱郁。全村辖34个村民小组拥有常住人口4573人,是全县第三大的行政村,土地面积14520亩,其中耕地面积2280亩,林地面积
2172、红石村
  红石村位于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回龙大桥东面,辖5个村民小组1千多人口,有自然村3个,党员42人。近年来,在上级党政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该村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村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173、下濯村
  下濯村是官庄畲族乡较边远的一个山区行政村,北与长汀县接壤,东与本县通贤乡毗邻。濯坑溪自北流西而过,全村现常住人口223户,905人,耕地面积330亩,山林占6275亩,其中毛竹林1000多亩。全村由6个村民小组组成,环境优美,古树参天,溪流清澈,是有名的度假避暑胜地。全村以烤烟、油茶、毛竹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毛竹,产量位居全乡前三甲,素有官庄“毛竹之村”的美誉。
2174、树人村
  树人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母亲河——汀江东岸,东与本乡新民村相邻,沿红色路线通往著名的革命老区才溪镇,南北分别与本乡曾泗村和德康村毗邻,全村轄21个村民小组,839户3788人,畲族乡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九,是龙岩市最大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总土地面积27736亩,有耕地2245亩,山体面积19800余亩,林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烤烟、油茶、茶叶、果类等经济作物及综合养殖业。跃进水库四面环山,
2175、蕉坑村
  蕉坑村是汀江河的源头村,也是革命基点村。位处官庄畬族乡的东北部,与通贤乡的汉溪村。障云村毗邻,是一个山多田少偏僻的山区行政村。该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29 户628人,其中党员23名。现有山林面积1万余亩,竹林面积4000 多亩,耕地面积200多亩。境内年平均气温18.5度,年平均降雨量1780mm,无霜期270天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海拔在270-480米之间,属中、矮丘陵,土地肥
2176、官庄村
  官庄村地处官庄畲族乡中心地带,是集镇及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庄公路贯穿南北,汀江河穿过全境,是行政、教育、卫生、文化中心、设有邮政支局、信用社、供销社、35万伏变压电站。全村现有常驻人口2688人,耕地1500亩,山体面积8000余亩,有闻名遐迩的汉白玉大理石资源,储量在一亿吨左右,环境优美、古木参天、特别是随处可见的古樟树,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官庄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曾诞生过中国革命妇女抗日
2177、上珊瑚村
  上珊瑚村地处珊瑚乡西北部,是珊瑚乡南、北溪的源头村,现有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705户2628人,其中党员82名。全村有山林面积15580亩,竹林面积3000 亩,耕地面积2505亩。上珊瑚村 总劳动力1695人。
2178、华竹村
  华竹村是珊瑚乡一个纯少数民族村,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建设的重点扶持村之一。全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4 户875人,其中党员44名。现有山林面积8.5万余亩,竹林面积 150 亩,耕地面积75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47元,村财总收入15万元。境内年平均气温18.5度,山地海拔在470-570米之间,属中、矮丘陵,土地肥沃,植被丰富,非常适宜各种果树,花卉,蔬菜、食用菌、食茶
2179、下珊瑚村
  下珊瑚村是珊瑚乡集镇所在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6户2594人,其中党员72名。现有山林面积1.3万余亩,耕地面积2070亩。该村有富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围屋。下珊瑚村 总劳动力1678人。下珊瑚村两委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2009年7月即启动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导下,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按照
2180、新寨村
  下都乡新寨村地处棉花淮水电站龙湖西畔,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农户数362户,总人口1434人,劳动力858人,已转移劳动力500多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59人,其中女党员12人,耕地面积1078亩,山林面积9696亩,以沙田柚种植、烤烟种植、绿麻竹种植和生猪养殖为支柱产业。近年来,充分利用龙湖湖畔肥沃的土地,种植沙田柚800多亩,绿麻竹种植1000多亩,生猪养殖业
2181、五丰村
  五丰村位于下都乡东南部,地处棉电库区汀江河中下游的西岸中,是下都乡的重点移民村,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该村有5个自然村,396户1554人,17个村民小组,移民人口有505人,有耕地面积1300亩,山林面积12521亩,库湾综合养殖场285亩。全村有党员59人,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4人。群众收入基本上靠种养为主,一是种植烤烟收入,全村种植烤烟750亩,产量23万斤,产值230万元,占
2182、吉安村
  吉安村是少数民族村,位于下都乡中部,是集镇、乡政府所在村。全村由五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组成,人口2133人,其中有党员80名,是下都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全村耕地面积1860亩,山林面积1.1万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发展种植、养殖业。粮、烟、猪、果是本村当地的主要产业,除水稻种植业的传统产业外,每年种植烤烟700亩左右,饲养生猪年出栏约1.3万头,种植沙田柚、蜜柚、杭梅等水果面积2200余
2183、象栏村
  象栏村基本情况 象栏村(原名象牙坑)位临下都乡西北部,距离乡所在地3公里,东临吉安村,南接佛坑村,西倚砂睦村,北靠中都镇瑞香村,与广东洋山村毗邻,地处东经116°25’57.85,北纬24°49’48.25,海拨274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610毫米,无霜期330天,山地海拔在210-380米之间,最高燕子岩海拔高度为490米,属南亚热带,中、矮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适宜,雨量充沛,无工业污
2184、砂睦村
  砂睦村:名特优产品:下都沙田柚、砂睦手工团籽茶。劳动人情况:全村拥有劳动力1160人,转移输出劳动力550人,待转移劳动力200人。 砂睦村是下都乡第二大行政村,距离县城46公里,距乡政府6公里,东与本乡的佛坑村、象栏村相接,西与保安村及广东蕉岭南寨镇的洋山村毗邻,南与和睦村接壤,北连中都镇的瑞香村,省际公路(稔田—南寨)穿境而过。全村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辖联星、五星、新明星、群星四大片,12
2185、璜溪村
  璜溪村地处汀江河畔,是国家重点项目棉花滩水电站库区淹没村。位于下都乡的东北部,东与稔田镇相连,北与庐丰乡扶洋村接壤,西与中都镇一水之隔。一条小溪贯穿村中,村居沿溪而建。现有村民178户768人,拥有耕地仅180亩,人均仅2.3分地,林地面积1. 2万亩。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教育家、爱国诗人丘逢甲(1864-1912),是福建上杭中都黄坑(今下都乡璜溪村)丘六十郎第二十一世裔孙。库区建成蓄水
2186、丰康村
  丰康民族村地处上杭东部,杭永公路贯穿其中,距县城16公里,为乡政府和集镇所在地,东与太古交界,南同丰济为邻,西与丰乐隔溪相望,北与立英相连,全村地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546亩,山林面积3800余亩,辖14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人口3000余人,730余户,全村除3户张姓汉族外,其余全部为蓝姓畲族居民;丰康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蓝庭辉故乡,蓝庭辉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清正廉洁,
2187、丰乐村
  一、基本情况:丰乐村系庐丰畲族乡五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原属上杭县庐丰乡西溪村、马安村,后两村合并为丰乐村,位于庐丰畲族乡三丰(即丰济、丰康、丰乐)片西边。东距乡政府2.2公里。西与下、中、上坊村距县城15公里,南邻丰济村距汀江河畔5公里,北连接省道杭永公路,面积6.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500余亩,山林面积3178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781亩,全村居住514户(其中畲族344户)人口2100余人
2188、丰济村
  丰济村位于庐丰畲族乡东南片,紧靠庐丰畲族乡集镇市场,庐中公路纵贯全境,交通、通讯极为便利。全村现辖20个村民小组,740户,3190人,其中畲族人口2790人,农村党员104人,有老年活动中心2所,全村有耕地面积1679亩、山林面积22340亩,是一个人口多、地域较阔的行政村。主要产业为烤烟、生猪、毛竹产业,连续四年种植烤烟突破1500余亩,此项农民现金收入150多万元,被乡、党委政府评为“烤烟种
2189、立英村
  立英村系庐丰畲族乡5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位于上杭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横岗村交界,南与丰康村交界,西与丰乐村交界,北与章金村交界。[村落与居民]现全村人口达900多人,213户,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山林面积5000多亩,耕地1000多亩,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1/3人口,本村是张化孙大宗祠所在地。境内燕子岩寺院,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社会事业]学校占地2500m2,设1—3年级,教师2人,
2190、中坊村
  中坊村位于上杭县西南部6公里,在山青水秀的老虎岽、玉笏峰与汀江河畔上,东与章金村接壤,西与中都乡富康村交界,南邻下坊村,距乡所在地3公里。是棉花滩库区的淹没区。[村落与村民]村落面积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1800多亩,耕地面积2300多亩,现有全村人口2300多人,533户,辖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中坊村风景秀丽,主要有位于汀江河景点大肚石,石峰双入云,朝向县城,犹如巨人站立,挺
2191、铁峰村
  铁峰村,是庐丰的边远山村,位于庐丰畲族乡的东南部,原先隶属于扶洋村,海拔480多米,濒临汀江,南与稔田交界,全村辖五个村民小组,158户,625人。全村耕地面积880亩,山林面积4千多亩,全村党员人数30多名。铁峰村土地肥沃,老百姓勤劳淳朴,世代以种植粮实、烤烟为生,是庐丰的烤烟、粮食主产区之一;山林植被完好,盛产的天然红菇,风味独特;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硫铁矿、钼矿,改革开放以后,引进民营
2192、定达村
  定达村位于泮境乡西南部,共8个村民小组,728人,其中党员52人,贫困户贫困人数37人,低收入25户,低收入人数98人。共有林地面积6267亩,耕地面积677亩,盛产毛竹、香菇,森林资源丰富。该村两面环山,中间小河流淌,山青水秀,人居环境良好,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该村主导产业是烤烟和生猪,全村农民经济收入除外出务工取得的收入外,该村还大力发展烤烟、香菇、养殖等产业,农民所得总额490万元,农
2193、祖加村
  祖加村位于泮境乡的东北部,毗邻白砂镇军桥,泮境乡彩霞、泮境村,辖3个自然村,孔桥、自家源和观音堂,平均海拔约400米。全村总户数172户,总人口701人,有贫困户9户,低保户9户,五保户1人。村党支部有党员31人。耕地面积712亩,山林面积3261亩。村设支书1人,支委2人,村委会主任委1人、村委2人,其中:村主任交叉兼职。党支部书记温彩洪是孔桥自然村人,致富带头人,建设、管理了全乡规模最大的杭华
2194、乌石村
  乌石村位于泮境乡西部,辖乌石和丰村两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143户,611人。其中党员38人,贫困户10户,贫困人数34人,低收入23户,低收入人数98人,低保户有18户,享受低保人员39人,其中:五保户1户2人,残疾人39人(已办-人数),各类重残人员有18人。共有山林面积1.18万亩,毛竹林基地1832亩,耕地面积831亩,丰村国家级生态公园占地4779亩。丰村自然村是县城区水源保护区,水
2195、泮境村
  泮境村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泮境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823206202。
2196、排头村
  排头村地处西陂街道西部,总面积1200亩。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36人,其中男1213人、女1223人,劳动力1378个。2012年村财收入1028万元,是率先突破西陂街道村财收入千万元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6235元。境内人民路、龙腾路、登高西路、犀牛路、高速公路贯穿,设有排头小学、幼儿园;内有火车站、西湖山电视台等景观。驻辖区的单位有中医院、龙岩财经学校。辖区内拥有建材批发市场、装
2197、洋畲村
  洋畲村地处新罗区西南部,海拔700米,距龙岩中心城市15公里,是革命基点村之一。全村96户342人,分两个村民小组,有党员34名,其中女党员10名。全村耕地面积415亩,拥有山地面积6000多亩,其中竹林面积2000亩;柑桔面积1830亩,是龙岩市水果专业村之一。2007年5月成立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柑桔专业合作社,成员数67人。全村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植被保护完好,被誉为离城市最近
2198、龙门村
  龙门村是龙门镇政府所在地,也是集镇建设中心“319”国道贯穿全村,漳龙高速、龙长高速、双永高速,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距离市中心也只有7公里,全村共有1150户,总人口为3596人,16个村民小组,党员115人,村民组长代表46人,据2010年统计,全村人均收入达8850元,村财收入105万,人均耕地0.3亩,山林总面积1 500亩,辖区内现有中、小学各一所,幼儿园3所,有各种小轿车500余部,
2199、湖一村
  龙门镇湖一村地处新罗区西郊,距市中心仅有4公里,与闽西交易城、御佳园相邻,交通极为便利。该村是著名革命烈士郭滴人的故乡,共有农户1350户3900人,党员136多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80元。全村分为五个自然村,分别为易墘、观进、延溪、龙背、后陂。该村占地面积1万多亩,其中山林面积8千多亩,耕地面积2600亩。村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化,“农民之家”活动有声有色,家家户户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该
2200、湖二村
  湖二村位于319国道边龙津河畔,辖有矮陂,圳下,沙墩和埔上四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800多人,有31个村民小组,890户,耕地面积900亩,旱地面积124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