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72]
2841、江墩村
  江墩村地处建瓯市北部,属山区丘陵地带,平均海拔190米。现有林墩,江墩,荔常,石州,上郝,赤口,重历,北斗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633户,2094人口,人均8946元。土地面积53539亩,森林覆盖率为81%;全村现有锥栗3200亩,毛竹林7600亩,柑桔2600亩,用材林2万多亩,10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300亩优质矮脚乌龙茶生产基地,现已成为我村六大支柱产业。辖区范围内鸳鸯湖两岸
2842、福峰村
  福峰村地处元坑镇西南部,全村总面积6856亩,其中:林地5451亩,耕地面积1405亩,全村总人口1356人,5个村民小组。福丰村属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村庄多沿溪流两岸分布,年均气温180c-18.90c,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6小时。福峰村距离县城13公里,地处镇政府所在地,福银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从我村境内
2843、秀水村
  顺昌县元坑镇秀水村位于顺昌县城西南方向,镇政府所在地。解放初期与福丰村合并为福秀乡。1955-1984年改为秀水大队,1984年至今秀水村。秀水村属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在300米以下,年均气温180c-18.90c,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6小时。全村210户,总人口840人,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6800亩,其中耕
2844、东郊村
  顺昌县元坑镇东郊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3公里,银福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穿境而过,地理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6031亩,其中耕地面积1028亩,耕地面积3294亩,全村总人口967人,辖区8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249户,农村劳动力为307人。2006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我村属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300米,年均气温180
2845、九村村
  顺昌县元坑镇九村村地处元坑镇的东南面,辖有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28人,九村村原名元坑村,解放后更名为九村村。全村总面积10455亩,其中山地面积8000余亩,耕地面积1107亩。 九村村地处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年均气温18℃-18.9℃,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6小时。 福银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从我村境内穿过。
2846、槎溪村
  槎溪村位于顺昌县元坑镇中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顺昌县城1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15476亩,其中林地面积8819亩,耕地面积1277亩,全村343户,总人口1360人。三个自然村,辖五个村民小组。先后建设了大丘田新村,九村新村,新建有砖混结构房屋168幢。槎溪村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0c-18.90c,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2%
2847、曲村村
  顺昌县元坑镇曲村村位于元坑镇西北部,北邻将乐县,总面积32483亩。其中山地31575亩,耕地808亩。全村总人口758人,辖5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曲村村大部分属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80c-18.90c,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6小时。槎赖林区公路贯穿全境,全村打道铺上水泥路。交通便利,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广播有线电视覆
2848、连坊村
  连坊村,古称儒源,位于大干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属半平原丘陵区,北面山峦与超华山相连。主村设在连坊,仅连坊与溪垅两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有198户,总人口625人。连坊总面积15013.4亩,其中林地面积13107亩,耕地1286亩。森林资源较丰富,有阔叶林,阔叶落叶林与常绿针叶林。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全村的果业发展很快,现在已有800亩果园,种有芦柑、雪柑、脐橙、血橙等果树,产品质
2849、慈悲村
  慈悲村位于大干镇西北部,属高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是将乐、邵武、顺昌三县交界的边陲之地。境内高山连绵,全县第三高峰——七台山座落于此,海拔1282米。全村由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构成,有290户,931人。以陈、林姓氏居多。 慈悲村总土地面积43994亩,其中林地面积28923.6亩(19978年划给七台山划木场16913亩),现全村山林面积13036亩,毛竹山占6000亩。森林资源十分丰
2850、良坊村
  良坊村位于大干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属半平原丘陵区,西部山脉与宝山相连。良坊村古名硠村,后称罗坊,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称前坊,八十年代改为良坊。全村共由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构成,有303户,926人,其中男509人,女420人。客家人后裔居多,基本上用客家方言,以罗姓为多。 良坊村总土地面积18166亩,其中山地面积12859亩,耕地面积1283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米槠,栲类树
2851、白石村
  白石村位于大干镇东南面,座落于富屯溪东岸,与仙潭村紧邻,与镇政府所在地仅1公里之距。属平原丘陵区是大干镇最小一个行政村。自古以来就一个白石村落,没有附属自然村。1998年特大洪灾后,房屋冲毁无数,从村里分离出33户到虎山新村落户,全村才有了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现全村有200户,总人口600人,以林姓为多,基本属闽南安溪永春籍。 全村土地面积2998亩,其中山地1853亩,耕地414亩。山林主
2852、余富村
  余富村旧称余墩,位于大干镇南部,自然村石湖口座落于富屯西岸,主村余富距大干12公里。全村属半高山区,平均海拔300米,北面山峦与宝山相连。全村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01户,总人口1005人。以陈、罗姓为主,有部分兰姓为畲族,居住在石湖口。 余富村总土地面积24703.6亩。其中山林面积20713亩,耕地面积1887.3亩。森林资源丰富,有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与经济林,木材蓄积量大。有毛竹山2
2853、干山村
  干山村位于大干镇西北面,东距大干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属半高山区,主村干山海拔430米。北面与邵武市洪墩镇毗邻,全村由三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构成,共有198户,710人,以黄、饶、张姓氏居多。 干山村总土地面积17300亩,其中林地面积13350亩,耕地1250亩,毛竹山2400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毛竹成为村民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又发展种植烟叶,效益可
2854、土垅村
  土垅村,俗称“铜窟”,位于大干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土垅村属于高山区,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境内有最高山峰—宝山,海拔1305米,与西北面峨山遥遥相对。全村由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构成。有202户,612人,其中男306人,女306人,以高、张、饶姓为多。 土垅村总面积33221亩,其中林地面积28590亩,耕地面积1547.7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
2855、郑坊村
  郑坊村古称大目墟,地处顺昌东南部,郑坊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银福高速公路连接线穿村而过。郑坊村东与元坑镇光地村、赖源村毗邻,南与罗坊村相依,西与兴源村、俸窠村接壤,北与丰岭村相隔。全村共有十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84户,总人口1760人。郑坊村林产资源丰富,全村土地面积17344亩,耕地1760亩,山地面积15206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年产粮食630吨,烟叶120多亩,毛竹6674
2856、兴源村
  兴源村位于郑坊溪流域边,当地俚称“馨澜边”,东邻郑坊榜山村,南邻俸窠村、郑坊村,西接丰岭村,北连上坊村。兴源村辖兴源、上源、田后三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334户1222人。全村土地面积15679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2735亩,耕地面积1205亩。有林地方面,生态公益林161亩,商品林12574亩。耕地方面,山垅田807亩,养面田398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三个村路面基本硬化,闭路电视开通,人饮工
2857、峰岭村
  峰岭村地处郑坊南大门,由云路、丰岭面、坑口、鸭母坑、邓坊、张地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组成,村民489户,总人口1835人,其中劳动力930人。全村土地面积1860亩,山地面积21000亩,其中毛竹山8060亩,2011年人均年收入6231元。峰岭村产业以林农为主,近年来村里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村民开展多样种植、养殖。目前全村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草莓、葡萄、柑桔、招杉桃等,还积极鼓劲村民
2858、田坪村
  田坪村是洋口镇畲族行政村之一,地处富屯溪北岸,距316国道4化里,全村8个村民小组,286户,人口1132人,;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3名。土地面积35490亩,山林面积21700亩,毛竹面积7770亩,耕地面积1173亩。村民收入以竹林业为主,除供应本村一家竹篾厂外,还销往周边村、乡镇用竹。全年可供应毛竹8万余根,创造近百万元产值。基础设施上,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村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全村实
2859、麻溪村
  麻溪村位于富屯溪畔,洋口镇东邻3公里处,东与建西镇接壤,西于洋口镇建民村,南邻南平市峡阳镇交界南邻富屯溪,北靠谢屯村,鹰厦铁路线贯穿全村,富屯溪从村南经过,316国道隔溪相望,顺昌—建瓯、省道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属县内交通要道。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5600亩,耕地面积841亩,林地面积4759亩,总人口为1038人,256户,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3名。村民主要从事大棚种植、运输行
2860、道吴村
  道吴村是洋口镇最大的行政村之一,距洋口镇区5公里。全村总人口1581人,425户,13个村民小组。党员39名,其中女的党员5名。土地总面积37420.9亩,其中耕地面积2237亩,有林地19483亩,毛竹面积1807亩。道吴村经济活动分为三大块:农业方面:除传统种植水稻和果树种植外,主要从事林业用苗的培育,有50多户农户培育杉木苗130亩。运输业方面:共有100多人购置了龙马车和的士,从事运输常年
2861、石溪村
  洋口镇石溪村位于富屯溪畔,316国道旁,水陆交通便利。该村四邻:东邻石溪金溪水泥厂,西邻上凤村,南邻田坪村,北邻富屯溪——潘坊村,距离县城7.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9410亩,其中山地面积890亩,农田耕地面积510亩,全村共有四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1户,总人口863人。党员41人,女党员7人,烈士家属1户。村名来历:民国35年,上洋镇石溪保,管辖内有溪口、南山下、松毛垄、东坑、田坪、外垄、内垄、
2862、谢坊村
  谢坊村地处富屯溪南岸,是洋口镇畲族村之一,距306国道4公里、洋口镇区12公里、顺昌县城关12公里。全村230户,人口963人,7个村民小组,全村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共26名,其中女党员4名。土地总面积17900亩,其中耕地面积697亩,有林地面积14800亩,毛竹林地面积3200亩。村民收入以竹林业为主,除供应本村一家麻将席厂外,还销往周边村、乡镇用竹。全年可供应毛竹3万余根,创造45万余元产值
2863、潘坊村
  洋口镇潘坊村地处富屯溪北岸,与316国道的上凤、石溪村隔河相望。鹰厦铁路贯穿全境,村民住宅均在铁路两旁,村头至村尾约3公里,居住分散,全村6个村小组149户,552人口,27个党员。土地总面积8672亩,山权面积6400亩,耕地面积802亩,其中水田767亩。潘坊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柑桔和枇杷,并形成规模,现有集体和农户个人果园面积达1000多亩,人均2亩,水果产量达100多万斤,由于水果的丰收
2864、白沙村
  洋口镇白沙村地处富屯溪北岸,鹰厦铁路贯穿全境,与316国道隔河相望,距洋口镇区 3 公里。全村土地面积7045亩,其中耕地面积695亩,林地面积4575亩,总人口860人,216户,5个村民小组,拥有党员32名。该村主要特色:白沙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蔬菜、瓜果和苗木培育,并形成自已的规模与特色。蔬菜种植面积一般在200亩,秋冬季节可达400至500亩,白沙腌菜小有名气。瓜果种植主要以早春红玉为主
2865、山下村
  山下村系浦城县山下乡所在地的行政村,位于浦城县西南部,在临江与武夷山的中间,距县城38公里。本村共有415户,乡村人口1272人,共8个村民小组,分别为:里王口、水尾、外王口一组、外王口二组、山下一组、山下二组、黄墩和富厝。有山下老街和新街两条街道。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善良、遵纪守法、和睦相处、村容整洁、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帮助村民排忧解难被县委授予“平安村”、“文明村”等荣誉。全村总耕地面积151
2866、凹后村
  凹后村:位于浦城西南方界,下辖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373户,全村总人口1293人,村耕地面积1600亩(其中旱地面积129亩),林地面积17000亩(其中毛竹面积500亩),辖区内有矿山2个,主产铅锌矿,竹木加工厂一个。
2867、铁场村
  铁场村:东接临江镇井栏村,南接铁坑村,西接水门村,北与永兴镇龙下村为界,距乡镇所在地5公里,全村有耕地2173亩,共有林地23036亩,其中国有林8050亩,毛竹山1500亩,生态林2600亩,全村共有321户,总人口1138人,辖9个村民小组,党员42名,辖区内的庙后门山、龙塘瀑布和小铁坑的千年花梨木,风景别致,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辖区内还有丰富的铅锌矿产资源。
2868、源头村
  源头村:东临铁场,南与石陂接壤,西与王柏村相邻,北接山下村。地域面积10.9平方公里,共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89户,人口1047人,耕地1275亩,林地13000亩,其中毛竹林7500亩。农林业是该村的主产业,村内办有竹产品加工厂,该村盛产毛竹、笋干、灵芝、香菇、木耳、竹荪,冬春笋肥壮白嫩,质量之最远近闻名。针叶、阔叶林资源丰富,有生态涵养林2000多亩,林区内有银杏、红豆杉等珍贵树种,
2869、东元村
  东元村,村委会驻地东湖。本村原是溪州,在溪东筑堤围垦成湖状,因名东湖。东元,又称东园,以东湖和下竹园各取一名而名。距镇驻地3公里。辖东湖、下竹园(以上合称东园)、定坞、塘坞子、茶山下等5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11195亩。2012年,耕地面积1617亩,林业用地面积7660亩,竹林面积315亩。农户252户,人口877人,外人口251人
2870、富官村
  富官村,村驻地官庄村。相传古有一个姓江的大官,有一片土地,称官大坂,村在田坂前,故称官庄。距镇驻地10公里。该村南接靖坑,东接山路、长滩,北端伸入双田的半岩。辖官庄、槐林(槐松)、南口塘、柴坞、莲塘垅(莲塘凹)、高岩等6个自然村,设10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4516亩。2012年,耕地面积1079亩,林业用地面积11121亩,竹林面积751亩。农户326户,人口1299人,外出人口400人。
2871、大水口村
  大水口村,村委会驻地大水口。从毛源流来的小溪在此和东溪汇合,因地势较平,河面较宽,故称大水口。距镇驻地18公里。该村东连圳边,南接松溪县,东北邻前洋、高坊,西部和西北部与山路为界。辖大水口、毛源、大坑、横力(横沥)、凹下、铁丁岗等6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26891亩。2012年,耕地面积1151亩,林业用地面积23148亩,竹林面积2625亩,农户228户,人口790人,外出人口2
2872、长滩村
  长滩村,村委会驻地上长滩。东溪流经于此,约1.5公里,曲成三湾,形成漫长沙滩而得名。距镇驻地13公里。该村东北与里源相邻,南连富官。辖上长滩、下长滩等2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4453亩。2012年,耕地面积597亩,林业用地面积3186亩,竹林面积366亩。农户94户,人口324人,外出人口80人。
2873、里元村
  里元村,因村前之水由此村里面的几个村的水源汇流于此,小溪都从村里流出,故名,又称里源村。村委会驻地猴山嘴,因村附近的山形似猴子的嘴因名。距镇驻地15公里。该村东界双同、山路,西北邻员盘、店亭,西连富官,南接长滩。辖猴山嘴、天萝凸、山桥、田铺、外半山、灯盏塅、大栗树下、黄竹扦、卷桥、石脚桶、何处等11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16815亩。2012年,耕地面积1118亩,山林面积1521
2874、双田村
  双田村,村驻地双田。双田原名桑园,旧时多种桑树得名。后因音同,减少笔画,桑改双。1958年,取双园村与河对面沙田村各一字,合称双田村。距镇驻地5公里。该村东与富官接壤,南连靖坑村,西邻东园,北界富岭、余塘。辖双田、吴山背(鱼山背)、沙田、过溪门头、西坑头、半岩、富松(浦松)、寺前、高齐、西山下、寺岗、方岗寺、树林、割秧坪(过秧)、黄泥头等15个自然村,设18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25983亩。2
2875、双坑村
  双坑村,村委会驻地下双坑。村内有二条长山坑,因名。距镇驻地13公里。该村东界浙江省龙泉县,西邻管厝乡,东南靠莲塘坂,西南连员盘。辖下双坑、上双坑(以上合称双坑)、九际(九漈)、五雷蛇、大王家地(遑迦地)、里天空岭(里天公岭)、千凹(鎗凹)、大头潭(撞头潭)、小王家地、梨树湾、东坑子、交溪、大岗等13个自然村,设13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40779亩。2012年,耕地面积2397亩。林业用地面积3
2876、店亭村
  店亭村,村委会驻地店前。古有一店,后在店前建村,因名店前。以店前、亭里二自然村各取一字,名为店亭。离镇驻地5公里。西接岩下、余塘,南邻里源、双田,东连员盘,北界浮流。辖店前、亭里、里村(李村)、社林凹(社陵凹)、洋岭、姜坞、朱乌山、大凹、社公山、陈元尾、观音阁等11个自然村,设13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17612亩。2012年,耕地面积2237亩,林业用地13105亩,竹林面积813亩。农户38
2877、高坊村
  高坊村,村委会驻地高坂。取高坂、后坊两个自然村各一字为名。距镇驻地21公里。该村东、南接前洋,西邻山路;北界双同。辖高坂、后坊、瓦铺头、上季、下季、畚斗角、外畚斗角、山下、竹林坑、外碓、蔡厝、后门山等12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18971亩。2012年,耕地面积1559亩,林业用地面积15799亩。农户312户,人口1234人,外出人口380人。 村后有一座名山,人们称它为西山寨。其
2878、员盘村
  员盘村,村委会驻地员盘。员盘,原名圆盘,村地形似圆盘。村前有溪,曾名圆溪村,后改名圆盘,该村西南接店亭、里源,东北界双坑,南东接双同、莲塘坂。辖员盘(圆盘)、余墩、里半山、平畲、靖坑子(郑坑子)、溪背、流潭、乌穴、社处山、花桥止等10个自然村,设1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23237亩。2012年,耕地面积2907亩,林业用地18476亩,竹林面积2328亩。农户450户,人口1834人,外出人口69
2879、前洋村
  前洋村,村委会驻地前洋。因村位于富岭溪出山区最前面的一个山间盆地,平洋开阔,故名。距镇所在地20公里。该村东界上桥、圳边,南接大水口,西和北隔溪与高坊相望。辖前洋(前洋街)、黄奠口、权山(悬山)、沙坑桥、流坑(刘坑)等5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8555亩。2012年,耕地面积928亩,林地面积6527亩,竹林面积479亩。农户312户,人口1004人,外出人口197人。前洋的厚朴远近
2880、富岭村
  富岭村,昔称富岭街,为村委会、镇所地。因辖地有珍珠潭,曾产珍珠蚌;还有皎石潭,又名白石潭,产石炭石,似白玉。珍珠、白玉象征“富”。旧街道中段,周厝衕口至湾岭下的一段街道,均有石级拾级而上,称为“岭”,故名富岭。该村东界余塘,南接双田、东元,西连茅洋,北通岩下,辖富岭、过村、蜈蚣山(鱼公山)、余洪、魁星阁下(魁星阁、牯山)、象鼻山下等6个自然村,设15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9568亩,耕地面积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