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卫生村[31]
601、汀洲村
  汀洲村委会,西至黄江边,北至后塘村,南至国道324线的广汕公路,东至大嶂路。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7000多人。汀洲村委会耕地面积约5000亩,山林面积约1000亩,其中果林面积约1500亩,淡水养殖场3处,企业3家。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蕃茨、蔬菜等主要作物。随着经济发展,除现个别务农,大部分劳力向外以务工和经商,经济较为活跃,改变了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
602、坣头村
  坣头村委位于联安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约3里,联坣公路由友爱经永乐直达坣头村委,交通便利,区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村委下辖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1800多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6万元,村民主要靠农业、鱼塭养殖作为主要经济收入,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番薯,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养殖方面以鱼、虾、蟹、蚝为主。近些年来,村通过主要通过发包鱼塭,将发包款致力于改善农村容村貌和建设基础设施,给群众提供一个交通便利
603、优冲村
  优冲村委位于联安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约2里,三江公路由村委经过,交通便利,区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村委下辖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2200多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8.8万元,村民主要靠农业、鱼塭养殖作为主要经济收入,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番薯,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养殖方面以鱼、虾、蟹、蚝为主。近些年来,村通过主要通过发包鱼塭,将发包款致力于改善农村容村貌和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了水泥路面村村通工程,给群众
604、荣山村
  附城镇荣山村委会,位于海丰县城南大门、地处海丽大道边,总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30户,总人口4775人,拥有耕地面积2700亩,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4500多元。
605、笏口村
  笏口村委地处附城镇偏远低洼地区,属纯农村委,村集体收入约3万元,经济收入薄弱,在家农民全靠种粮为主,全村分为6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000人,490户,耕地面积约1450亩。
606、新东村
  海丰县附城镇新东村委会地处黄江河和丽江河中间位置,现有自然村3个,6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1260亩,低洼地100亩,鱼池260亩,户籍人口1670人,外出人员1200人,在村人员470人,大部分人员外出经商或务工,村集体收入3.5万元。
607、池口村
  海丰县附城镇池口村委会地处黄江河畔,拥有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7个,全村耕地面积1250亩,低洼地面积700多亩,户籍人口1560人,外出户940人,在村人口有600多人,大部分人员都外出务工或经商,村集体收入3万元。
608、联西村
  联西村地处县城西大门,是县城近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900多户,总人口4911人,耕地面积235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经济作物。
609、云路村
  云路村委位于镇圩南部约3公里处,交通方便,全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有云路、埔下新、下厝园、大港、田中央、河口等6个自然村,2010年总人口2374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莲藕、薯菇等经济作物,村民经济较活跃。
610、下埔村
  下埔村委位于赤坑镇东北角,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下埔村先祖400年前从现沙港大乡村移居于此,原是一片荒埔,位于沙港大乡下面,故取名“下埔”,历来沿用。耕地属冲积平原,面积1300亩,人口1800多人。聚落沿沙大公路向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小部份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多余劳力外出务工较多。交通有简易公路通赤坑镇。
611、尧陂村
  尧陂村委位于赤坑镇南侧,距离海丰县城35公里处,曾用村名为“尊瑶陂”。地属丘陵地带。耕地较少,仅460亩,总人口近1200人,人多地少。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村民务工,从事开掘锡矿是一项重要经济收入,有公路通赤坑镇及汕尾。
612、沙大村
  沙大村委位于赤坑镇东南侧,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7000多人,全村有农田耕面积近5000多亩,荔枝1000多亩,咸淡水养殖2000多亩。沙大村委会距离海丰县城19公里,经济收入以种养业为主近年来,村委积极争取国家资源部对沙港片农田进行整治,总投资近两千万元,面积为1.2万亩,把这部分单造田改造为双造田,可增加双造种植面积,年粮食总产量可增加4040吨。同时,积极争取省人大议案工程沙大机电排灌站
613、吉屿村
  吉屿村委会位于赤坑镇东侧,耕地面积1625亩,人口2300多人。吉屿村委会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处,有简易公路通赤坑、海城等地。吉屿村委会地属冲积平原,吉屿村是从沙大分居出去的曾氏一族。聚落沿黄江河向西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改革开放后,新建了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海淡水养殖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产业,主要养殖虾、罗非鱼。
614、长围村
  长围村委位于赤坑镇东北侧,下辖长陇、围内2个自然村,地属冲积平原,耕地面积923亩,人口2000多人。长围村委会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交通有简易公路通赤坑镇等地。聚落沿沙大公路向北呈长条状分布。建筑多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小量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耕地多数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兼以养鱼。长围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拥有独一无二的咸水温泉,占地面积5.1平方公里,含硅、氟、氯化物型矿水,水温
615、上埔村
  上埔村委位于赤坑镇南侧,农田耕地300多亩,总人口1200多人.上埔村委会距离海丰县城25公里,有公路通赤坑等镇。其地势较高,属人多地少丘陵地区,周围是低洼烂泥地,故取名“上埔”,历来沿用。聚落沿汕可公路向东呈块状分布。经济以农为主,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和番薯,近镇郊广种蔬菜是一项主要收入。赤坑中学建于上埔村范围之中。
616、石望村
  石望村委会位赤坑镇东侧,下辖中村、东村、西村、曼辽、新圩5个自然村,农田耕地面积3500亩,人口3394人。石望村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处,地属冲积平原,咸淡水养殖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赤坑镇主要粮产区之一。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和番薯等粮食作物,兼以海、淡水养殖,养罗非鱼、虾、蟹等。
617、青坑社区
  青坑社区位于海丰县城东部20公里处,属赤坑镇政区、青坑社区居委会驻地。是赤坑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村庄的集市。青坑社区史称青坑圩,该圩建立时间较长,约有800年的历史,因圩集村边有一小溪,清澈见底,名为清溪,海丰方言“清”与“青”谐音,改称“青坑”。耕地面积1435亩,农业人口2000多人,非农业人口居民2000多人。聚落沿汕可公路向东呈块状分布,圩内主要街道有老鱼街、老米街和全中街等。建
618、屿仔村
  屿仔村委位于赤坑镇东侧,距离海丰县城25公里处,下辖屏凤山、东都、屿仔大乡、山边、下山、巷内6个自然村,耕地2500多亩,总人口4900多人,因屿仔村四面环水,村子建于中间一座小岛之中,海丰人惯称小岛为屿仔,故称为“屿仔”。地属冲积平原,溪河纵横,土地肥沃。聚落沿西北、东南向呈条状分布。建筑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部分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经济来源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和番薯等粮食作物,荔枝、蔬菜尤为
619、溪金村
  溪金村委位于赤坑镇东南侧,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下辖溪山、金山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678亩,共375户,人口1970多人。溪金村先祖约450年前从金山村迁此建居,因地近溪河,又是从金山出祖,故取名“溪山村”,沿用至今。聚落沿溪河西—东向呈块状分布,建筑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兼以海淡水养殖业,多余劳力外出务工。交通方便,陆路有简易公路通赤坑镇。
620、下兰村
  下兰村委位于赤坑镇东北侧,下辖黄茹、下兰2个自然,耕地2000多亩,人口3200多人。下兰村距离海丰县城20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聚落沿南土公路向东呈块状分布,小部分建筑是岩石结构的平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和番薯,多余劳力外出务工,打石、跑运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