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卫生村[8]
141、永兴村
  永兴村辖内面积有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500多亩,村户籍人口有2680人,其中:农业人口有2680人,共540户;流动人口80人。村辖内9个自然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经济合作社),独立核算的经济小组有26个。村“两委”成员有7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2人。全村有党员65名,预备党员2人,村民代表 50人,村民理财小组3人,村民监督小组5人。村委会办公面积460平方米。主要服务设施场地有:花山
142、钟岭村
  钟岭村辖内面积有3.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850多亩,村户籍人口有1050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050人,共286户;流动人口45人。村辖内5个自然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经济合作社),独立核算的经济小组有10个。村“两委”成员有8人,其中:支委4人,村委4人。全村有党员37名,预备党员1人,村民代表 55人,村民理财小组3人,村民监督小组5人。村委会办公面积240平方米。我村从南宋1279年
143、池田村
  池田村位于正果镇中部,是一条城中村,其西部用地被纳入镇区规划区范围内,现有省道公路119线,从其中部经过,并规划广河高速连接点从西部经过。村庄内共有人口约736人,有139户,辖下有2个自然村,分别为池田和鹤斗,两条自然村村道已改建完成,交通方便,目前村内主要收入以耕种养为主,人均年收入约为3200元。
144、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正果镇中部,镇区东南部,距镇区约5公里,县道293线(正畲公路)从境内南部经过,省道119线从其西部经过,县道与乡道在和平村相交,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村人口均有2300人,约有450户,共14个合作社。村民人均年收入约为2300元。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村委会、小学、养老中心、祠堂等,但总体未能满足村民的要求,缺乏绿化景观系统,没有可供村民集中休息的景观空间
145、正果洋村
  正果洋村位于正果镇的中部,西部相邻正果镇的镇区,属于城边村,由于村庄西部用地被镇区覆盖,用地条件优越,功能完善,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本村交通条件优越,省道119从西部穿越村庄。正果洋村主要以农耕养为主,种植莲藕、冻凉粉、茨菇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尤其是茨菇种植远近闻名,到收获季节,东莞、深圳等地的客商前来抢购。正果洋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村庄与正果第一大寺——正果寺相邻,村里还有与正果寺有姻源的佛爷
146、邓山村
  邓山村位于小楼镇的西部,距离镇政府18公里,距离增城市29公里。村“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党员27人,辖区内有8个经济合作社,222户,人口890人,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拥有水田910亩,山地6000亩,鱼塘5亩,村内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较好,民风纯朴,治安状况良好,道路交通便利。该村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该村切实抓好了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保护好原始林,严禁非营业性林木砍伐,为
147、二龙村
  二龙村位于小楼镇的西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3公里。辖17个合作社,人口2963人,其中外出1100人,常住人口1863人;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亩,林地面积14077亩。村内有二龙河,广河高速,福正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村民收入以种植水稻、百合花为主。先后引入德记、信诚、真诚、宝记、梁记等5个企业种植百合花,面积约750亩,带动当地农民就业220
148、黄村村
  黄村村位于小楼镇的西北部,距离镇政府16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7公里。西接中新镇,东接二龙村,北靠竹坑村,南接邓山村。福和至正果公路自西向西东跨村而过,广河高速自西向东跨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村“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党员61人,辖区内有23个经济合作社,617户,人口2656人,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拥有水田3061亩,山地15000亩,鱼塘105亩,村内民风纯朴,治安状况良好。村的主导产业是农
149、沙岗村
  沙岗村位于小楼镇的西北部,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6公里。村两委干部6人,村党支部党员54人,辖区内有7个经济合作社,439户,人口2023人,其中外出1200人,常住人口823人;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919亩,林地面积8378亩,鱼塘270亩。村内有二龙河、福正公路、广河高速等,交通方便。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农民以种植水稻为主,2007年引入百合花的种植,目前面积达到3
150、秀水村
  小楼镇秀水村位于小楼镇的北部,东邻长岭村,西接青迳村,南与罗坑村一山之隔,并靠派潭镇。秀水村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6公里。村“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有党员42人。辖区内14个合作社,人口1880人,其中外出950人,在校生300人,在家务农约650人。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林地面积2158亩,鱼塘28亩。村内民风纯朴,治安状况良好。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村民以种植
151、长岭村
  长岭村位于小楼镇的北部,东邻约场村,西接秀水村,南与正隆村一山之隔,北靠派潭镇。长岭村距离镇政府12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3公里。村“两委”干部6人,村党支部有党员52人。辖区内8个合作社,人口2934人,其中外出1230人,常住人口1704人。总面积3.88平方公里,耕地2500亩,林地面积2866亩。村内民风纯朴,治安状况良好。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村民以种植水稻、凉粉草为主,部分农田租给外来人员
152、沙角村
  沙角村坐落于东江下游,位于增城市南部,新塘镇东部,是一个水乡小岛村庄。村内临江而居,风景迷人,河涌纵横交错,河岸古树参天,形成了一个亮丽的自然风景村。村常住人口约2200人,有520户,直管7个合作社。村前河道能通过3000吨货轮,距离广园快速路2公里,公路及河道运输十分便利。沙角村四季如春,居住宜人。村的街面长约1.5公里。是一个著名的龙舟之乡, 2006年参加广东省第三届民族传统龙舟女子竞赛中
153、东家宫社区
  东家宫居委简介 东家宫居委位于广汕公路和潮揭公路的交界,棉北街道的中心,潮阳市区的入口处,背山面路,地理条件优越,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1500亩)其中山地面积648亩,历史上“建筑之乡”之称,种植特色农产品栳叶传统特产。改革开放以来,调整思路向农工贸全面发展,辖区形成三区二场一街的格局,(一个工业区、一个村民住宅区、一个住宅商业区、一建材市场,一个农村产品市场,一条街)。现有集体用地建成工业区厂房
154、白竹社区
  白竹居委简介 白竹居委位于棉城北侧,历来在潮阳棉城管辖下,距离潮阳城区大约5公里。白竹创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早年因村多种竹得名(白竹村),区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四千五百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区域属沿海滩,渔民在此地居住创寨立业。生活来源以农业为主,种植多种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红薯、姜薯、香芋、生姜、大蒜、黄瓜、豆类蔬菜等农作物,其中姜薯、香芋、生姜、大蒜,驰名畅销海
155、棉田社区
  棉田居委简介 棉田社区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棉北街道北边,与濠江区接壤。324国道贯穿而过,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本居委现有总户数1665户,其中农业户1547户,非农户数108户;全居委总人口数为8319人,其中农业人口8111人,非农业人口208人。本居委主导产业是农业,养殖业是另一特色产业。全居委水田面积为715亩,旱园面积295亩,养殖池面积525亩,山林面积2346亩;新住宅区面积2
156、五二社区
  五二居委简介五二居委位于潮阳区棉北街道东北郊四公里,汕头城区南郊十公里处。东南毗邻五三居委,西北毗邻蝴蝶居委,东北毗邻棉田居委。正对汕头海岸,背靠群山,324国道贯穿辖区。虽弹丸之地,但山清水秀。先人大约于明朝中期1620年左右,从潮安府庵埠镇仙溪迁居至此开基创业,距今已有370多年。社区居民现有人口户数341户,其中农业户数325户,非农业户数16户。居民总人数1781人,其中农业人口1753人
157、五三社区
  五三居委简介 五三居委会位于潮阳区棉北街道东北部,东与五二居委会相邻,北至棉田居委,西至蝴蝶居委,南至平北居委。先人创村于洪武元年(1368),因古时有种植棉花,故曾名为“小棉田村”,后于1950年改名为五三村。本居委现有村民户数337户,其中农业户数321户,非农业户16户。总人口数1870人,其中农业人口1850人,非农业户人口28人。居委占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包括住宅、山林、农田等用地面
158、蝴蝶社区
  蝴蝶居委简介 蝴蝶村创建于清嘉庆1796年间,位于潮阳区棉北街道东部,南与五三相邻,东与棉田村相邻,北靠海边。因山形酷似蝴蝶,故取名蝴蝶村。全村共有户数216户,其中农业户数195户,非农业户数21户。全村总人数为1079人,农业人口1028人,非农业人口51人。村占地面积约0.84平方公里,其中面积140亩,旱园面积26亩,养鱼面积60,山地面积439亩,新区居住面积50亩,老厝区居住面积25亩
159、口美社区
  城南街道口美社区位于潮阳城区南部,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鱼塘面积450亩。常住人口4595人,总户数1004户,社区党支部1个,党员96人,社区居委会1个,居民小组1个,居民代表60人。2009年年底,农业总产值355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8.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80元。
160、后双园社区
  城南街道后双园社区位于潮阳城区南部,地处城乡结合部。社区面积0.8平方公里。总人口数2355人,总户数1039户,其中农业人口1307人,非农业人口1048人。2009年,工业产值120万元,农业产值1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9.9万元,人均纯收入3335元。后双园社区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利用56亩蔬菜基地进行反季节种植,产量达到19.5万公斤,年创产值90万元;利用60多亩鱼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