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千强镇[17]
641、小池镇
  小池镇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南部,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是万里长江和千里京九的交汇处,是中三角鄂赣互联的黄金接点,是华东经济圈与华中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大武汉经济圈、皖江经济圈、环鄱阳湖经济圈的交汇点,是湖北的东大门。105国道、沪蓉、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两座长江大桥飞架天堑,水路临江达海,空运毗邻九江机场,素有“九省通衢”、商贸旅游“金三角”之称。全镇版图面积153.8平方公里
642、台头镇
  【概 况】 地处市境西北部,东邻田柳镇,南接化龙镇,西部与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接壤,北部与羊口镇相连,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9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辖37个自然村、41个行政村,1.4万户,5.4万人。镇政府驻地北洋头村,距市区25公里。市3号公路台头段东西长12.5公里,市大西环纵贯全境,直通荣乌高速,西距东青高速西水出口10公里。2015年,全镇财政收入13904万元。【工 业】 2011年
643、鼓山镇
  鼓山镇地处福州东大门,面积50平方公里,位于著名的鼓山风景区之麓,西距市中心5公里,东与马尾开发区毗邻,北靠鼓岭避暑山庄,南临闽江,104国道和福马铁路穿镇而过。辖1个省级开发区和鼓山新区及23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人口15万。鼓山镇是福建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的重要产地,寿山石雕、根雕、木雕等产品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寿山石雕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涌现出郭功森、郭懋介、林亨云、冯
644、腾鳌镇
  腾鳌经济开发区,位于东经122°44`,北纬41°01`,地处辽东半岛腹地,辽宁中部城市群之中。其东离钢都鞍山15公里,西临油城盘锦100公里,南到港口城市营口70公里、大连258公里,北距省城沈阳105公里。全区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是辽宁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省级经济开发区,1994年被国家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1995年获“中国乡镇之乡’’和“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
645、水西镇
  新余市渝水区辖镇。1949年属沙陂区,1954年设水西区,1956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面积135.3平方公里,人口5.3万。位于区境中部,镇府驻水西圩,距区府10公里。樟宜公路、浙赣铁路、袁河过境。辖白水塘、严家渡、桐林、水西、沙陂、潭隅、下砿、五星、丁下、桥口、江家、陂头、合湖、加山、富光、简家、宠江、姚家边、光明、潭塘、黄家、彭家、河坪、珍田、苍坑、亭孜、施家、汉元28个
646、沙圪堵镇
  沙圪堵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端,位于准格尔旗中西部,东经110°32′-111°6′,北纬39°26′-39°56′,2005年由原西营子镇、纳林镇、沙圪堵镇合并而成。总面积156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23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7个社区居委会5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75500人。总耕地面积8.8万亩,森林面积83.6万亩,林地58.6万亩,草地68万亩,森林覆盖率38%。现有个体工商户3820户,工
647、成山镇
   成山镇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00公里,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5万人口。镇内拥有国家4-风景名胜区——成山头、全国最大的大天鹅越冬栖息地——天鹅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龙眼港。成山镇是历史名镇:成山镇历史悠久,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驾临成山头拜日,成山头内的始皇庙是全国唯一供
648、竹镇镇
  竹镇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地处长江北部开发腹地,东连宁连高速公路、205国道,南倚都市金陵,西邻安徽来安县,北与天长市接壤。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六万六千人,回民占29.2%,享受民族乡待遇。竹镇镇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境内群山环抱,泉水如斗,景色优美,空气清馨,是江苏省空气质量标准对照区、万亩森林自然保护区。该区域内留有止马岭、送驾庙、回龙庵、龙泉寺、广佛寺等众多传说或古迹遗址,还有烟波浩淼的大泉
649、白米镇
  姜堰市辖镇。1958年建白米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设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10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2.8万。328国道过境,新、老通扬运河及白米中心河流经镇境。辖唐联、昌桥、甸江、金星、白米、白南、小白米、腰庄、甸河、曹堡、马沟、兰亭、军营、竹园垛、吴堡、张庄、胜利、新庄、双桥、双傅、碱场21个村委会和白米、振华2个居委会。工业有五金、阀门、皮革化工、轧钢、砂轮、建筑材料等厂。
650、墩头镇
  墩头镇位于海安县西北部里下河地区,镇域面积7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是历史悠久的里下河水乡名镇。墩头镇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质优良无污染,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墩头镇是海安县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海安县水稻生产科技园区”。6万亩水稻已被省、市确认为“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苏捷”大米已取得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并获第二届南通市...... 墩头工业经过长期运作,特别是近几年
651、海门工业园区(三星镇)
  江苏海门工业园区位于海门市西部,是海门市副城区。园区总面积100.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万,下辖5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新的三星镇与海门工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2015年园区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8.12亿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4.9亿元,叠石桥市场成交额5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万元。海门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规划建设管理局、企业发展局、综合执法局、招
652、丁伙镇
  江都市丁伙镇辖区面积80.9平方公里,人口5.01万人,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和1个水产养殖场,是“全国花木名镇”。近年来丁伙镇坚持以“工业强镇、花木富民、环境育人、协调发展”为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更富活力,更具实力,更显魅力的“三力”丁伙,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53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
653、双水镇
  双水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新会区西南部,总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93000人,辖37个村委会和 3个社区居委会,是新会区人口最多,镇域最大的镇之一,也是著名 “侨乡”,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近十万人。 双水镇双水镇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人文旅游也有着发展的潜质,科技教育也在紧跟时代的需要。  双水镇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银洲湖西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北与会城镇接壤,东与今古洲开发区隔
654、杨巷镇
  宜兴市杨巷镇位于宜兴西北,地处宜兴、金坛、溧阳三市交界,是无锡市新型小城镇之一。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全镇总面积86.42平方公里,人口4.92万,辖有23个行政村、二个居委会。勤劳质朴的杨巷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本着开拓创新,立志赶超的创业精神,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使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以长足发展。200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89亿元,完成
655、滨江新区(五接镇)
  五接镇位于通州市西大门,南临长江主航道,与张家港隔江相望,西北与如皋市接壤。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4万,辖12个行政村,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风筝之乡”。境内既有通州唯一的江中宝岛、休闲胜地——开沙岛,又有15公里长的长江岸线和上千亩滩涂,其中可利用中深水工业岸线近4公里。民风朴实纯正,环境优美宜人。五接镇属于圩田地区,沟河纵横,水土肥沃,气候宜人,盛产优质大米和瓜果。一年四季味
656、芦浦镇
  芦浦镇日前在乐清湾网箱养殖基地建立“蓝色工程”海上党支部,近百户网箱养殖户组成4个组分别由1名党员负责联系。该党支部的建立,使来自邻县温岭及本县城关、沙门、清港、芦浦等地的党员能够在海上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同时规范网箱养殖有序竞争,相互传播科技、提供市场信息,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使养殖业蓬勃发展。并增强了凝聚力,在防台救灾中心及时组织疏散、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发挥领导核心、骨干作用。  面对挑战,
657、沙溪镇
   沙溪镇毗邻中山市城区西部,面积53.34平方公里,辖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1个;户籍人口6.13万人,非户籍人口5.7万人。先后获广东省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国家卫生镇、2006中国乡镇品牌工业10强、中国特色产业基地100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镇、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广东省执法质量先进单位、广东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称号。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5%
658、南山镇
南丹山森林王国   南山镇于2008年10月17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批复设立,由迳口华侨经济区和六和村委会合并而成,位于佛山市三水区最北端,与肇庆市的四会市、清远市的清新县接壤。总面积为115.62平方公里,下设4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民委员会,总常住人口2.7万人,户籍人口2.3万人(含归侨侨眷2432人)。南山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捷,大佛山交通网纵一路和珠外环贯镇而过,距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火车站、三水港
659、横沥镇
  横沥镇组建始于1977年10月,由大岗镇、万顷沙镇分出共12个行政村而成,因境内有上、下横沥两条主要河道得名。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设立南沙区。是年10月,横沥镇成建制从番禺区正式移交给南沙区管辖,同时,把原番禺区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庙贝农场划归横沥镇管辖,至此横沥镇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农场。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6541人,总耕地面积40139亩。横沥
660、平水镇
  平水镇位于绍兴县南部,距市区仅15公里,辖2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区域面积173.22平方公里,人口7.1万(其中外来人口1.6万)。境内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县域南部副城、省级中心镇、县五个新型城镇之一。平水镇先后被上级部门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生态镇”、“省级竹笋之乡”、“省级卫生城镇”、“省东海明珠工程”,多次被县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661、贺村镇
  贺村镇距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同年被命名为浙江竹木工业专业区。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路、纺织服装、食
662、甘霖镇
  嵊州市辖镇。1956年设甘霖镇,1958年改甘霖公社桃源管理区,1961年改桃源公社,1981年复改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12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4.9万。省道嵊义、绍甘线在境内交汇。辖甘霖一村、甘霖二村、桃源、雅沈、姜家、袁村、梅涧桥、兴王、俞家砩、赵家、东王、吴家田、东山、沈家、东梅、黄胜堂、上王、童家、东泉、尹家、高建、寺前、大砩口、戚家、上沙坂、乌榆湾、蛟镇、下吴村、黄箭坂、金
663、鲍集镇
  鲍集,原名鲍家集,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而得名,2000年2月全县部分区划调整撤乡建镇时,鲍集乡改为鲍集镇。该镇位于县城西北部,东阳管镇镇相连,南与铁佛镇交界,西与安徽省明光市为邻,西北隔下草湾引河与泗洪县相望。北临洪泽湖,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境域三分之一属丘陵岗地,其余为湖洼。鲍集镇交通方便,宁徐一级公路和宁宿徐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全镇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68个村民小组4.9
664、梁寨镇
  丰县辖镇。1944年建梁寨区,1957年改梁寨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7万。徐丰公路从境内通过。辖梁寨、光庄、红暗楼、腰里王、西高头、滕家堤、前口、周楼、滕楼、刘马楼、魏陈庄、盖庄、包楼、石桥、杨新庄、赵楼、陈老家、举人庄、包王庄、李单楼、大张口、小张口、后四楼、前四楼、孙刘王、阎楼、半楼2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
665、英落镇
  英落镇,位于海城东南23.6公里。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人口4万,辖27个行政村,1个街道管理委员会。全镇是一个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镇。镇内有水泉、后印、石柱三条河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堪称“物华天宝”。 全镇现分为南北两大经济区,南部以果树为主体,形成立体农业格局。英落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全镇年产水果总量15000吨,水果生产基本走上生产、贮藏、加工的一条龙轨道。北部以开发
666、柳泉镇
  柳泉镇位于微山湖东岸,距徐州市区20公里,东邻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西与沛县隔湖相望,面积105平方公里,5.8万人口。 交通:104国道及津浦铁路纵穿境内,有火车站1个,汽车站15个,水运码头7个。资源:该镇属山东丘陵的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50米左右,有大小山头163座。煤炭、碱石、石灰石、水泥原料等资源丰富。农业:万亩干鲜杂果和万亩地膜花生,可年产干鲜杂果3000吨,花生80
667、淮河镇
  淮河镇,因滨临淮河而得名。2001年2月撤乡建镇时,淮河乡改为淮河镇,该镇位于县城西部,有淮河大桥与县城相。镇域西与安徽省明光市交界,北与兴隆乡毗邻,总面积97.1平方公里,境内多滩多水,河汊遍布依托圩堤从事农业生产。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渔场,2个运输公司,74个村民小组12.78万人。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财政收入39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9元,该镇区位优势明显
668、万水泉镇
  万水泉镇位于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下辖:150204102201111同官村委会150204102202111黄草洼村委会150204102203111小召湾村委会150204102204111交界营子村委会150204102400111一分公司居委会150204102401111二分公司居委会150204102402111三分公司居委会150204102403111四分公司居委会150204102
669、大峪沟镇
  大峪沟镇位于巩义市东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9个村民组,现有人口46117人,其中农业人口37722人,属典型山区乡镇。境内煤炭、铝矾土、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石、磨刀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交通发达,310国道横贯镇区,位于镇区的国有大型企业郑州市大峪沟矿务局有铁路专线与陇海铁路相连。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充分发挥镇域优势,始终坚
670、太平店镇
  1949年由谷城县划入县第二区,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7年建太平店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50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8.2万。汉丹铁路、汉十公路穿境,汉江环绕。辖胥营、郭岗、五板桥、高田、田山、王台、严湾、邹楼、沈河、芦湾、小樊、刘河、乔岗、崔湾、晏楼、张祠、李集、大冲、梁庄、王堤、钱徐、上茶庵、龚洲、合心、蔡岗、杨旗营、龙巷、茶场、小龙洲29个村委会和东街、西街、共建街3个居委会。
671、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
  百步--集镇成市于清末,清光绪《海盐县志》已有柏婆亭(亦作百步亭)记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百步镇位于海盐县西部,毗邻海宁市,属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开放区。东距上海137公里,南离杭州80公里。全镇面积64.71平方公里,人口35148人。百步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百步经济迅猛发展, 1993年起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
672、锡通科技产业园(张芝山镇)
  张芝山镇位于苏通大桥北桥头堡,是上海通向苏北的“第一门户”。宁启高速、苏325线、苏336线、通启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2008年2月14 日,经市政府批准,将已并入川港的原南兴8个村与张芝山镇合并,设立新张芝山镇。张芝山镇及时将该区域纳入大桥工业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人员配备上,对内保留张芝山镇建制,对外有机整合镇原有工作班子和大桥工业区的工作班子,成立了“一办五局”
673、永湖镇
  永湖镇面积117.4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13个村委会,共18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万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特产丰饶风景优美;西枝江支流淡水河贯穿全境,两岸良田广袤,东、南、西三面环山,拥有峰峦秀丽的黄巢障自然景区、龙潭瀑布等自然景观,镇内建有500KV和110KV变电站各一座,水库四座(大坑、白水寨、径子头、尖峰)总库容超过1千万立方米、供水量达1万吨的自
674、白坭镇
  历史沿革:白坭开发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明清时期,白坭的发展达到鼎盛。由于出产上等蚕茧,加上发达的水路,成为富商巨贾营商的主要聚集地,享有“西江第一大港”的盛誉,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户商”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白坭一度称为白坭市,可见当时的繁荣富庶。建国初白坭称四区,后改称白坭区。1957年白坭撤区并乡分白坭、金本乡。1958年白坭与金本组成白坭人民公社。
675、庙沟门镇
  府谷县辖镇。1958年建庙沟门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城西北,北与内蒙古羊市塔乡接壤。面积200.4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庙沟门、安山、贺家梁、沙梁、化皮沟、蒿地焉、周圪塝、埝沟、杨家湾、代家梁、西尧沟、牛家梁、坟湾13个村委会。农产有糜子、谷子、荞面等杂粮。.
676、宜陵镇
  江都市辖镇。扬州市蜂乳制品基地。民国初为宜陵市。民国十八年后改镇。解放后仍称宜陵镇,1958年改宜陵公社,1982年改乡,1983年复置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12.5公里。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4万。328国道从镇中穿过,新老通扬运河横贯境内,宜(陵)大(桥)公路、宜(陵)武(鉴)公路纵穿镇境。辖双桥、许家、任桥、五一、忠信、宗林、白塔、沙王、陈营、大陈、王家、宜南、西湖、焦庄、园田、郭营、
677、东陈镇
  2013区划调整:撤销雪岸镇、东陈镇,将原雪岸镇、东陈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东陈镇,镇政府驻原东陈镇府前街4号。东陈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宋代就有东陈渔村、东陈盐场记载,明代属沿海乡,清宣统二年设东陈乡,1924年建立东陈镇。建立于明朝正德年间闻名遐迩的引善寺,吸引着上海等外省市的大批香客;纪念清朝乾隆时期四部尚书——戴联奎的戴飨堂名闻天下这些都是该镇人文历史悠久的象征。  东陈镇地处上海经济区
678、西团镇
  大丰市辖镇。1956年为西团乡,1958年改西团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0年设镇。位于市境中南部,距市府14公里。面积33.8平方公里,人口1.6万。大(丰)沈(灶)公路、通(商)白(驹)公路过境。五十里河、三十里河外联斗龙港、串场河。辖西团、东团、北团、新生、农场、横花、新中、西灵、新堤、横圩10个村委会和西团1个居委会。以工业经济为主,形成纺织、机械、建材、化工四大支柱行业。.
679、炭步镇
塱头古村   炭步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西南部,西与三水相连,南与南海相邻,东与白云区神山镇接壤,西北面是赤坭镇。贯穿全镇的有花都大道、禅炭公路、巴江河和在建的西二环高速公路。珠江水泥厂、花都港、越堡水泥厂矿山、花都汽车城也在我镇境内。炭步的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比较突出。2002年5月,省建设厅确定炭步镇为省中心镇,2003年,被广州市确定为第二批中心镇。炭步镇总面积为113.5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1个社区
680、古山镇
  古山镇位于永康东部,03省道贯穿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越。辖区面积108.63平方公里,下辖4个管理处,9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6.79万常住人口。古山镇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永康市五金制造的重要发祥地,具有丰富的名人、民间、古迹文化资源,是陈亮、胡则、吴绛雪、程正谊等历史名人的故乡。改革开放使古老的古山镇萌发了蓬勃的生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镇现有工商企业900多家,形成了五金、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