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千强镇[20]
761、所前镇
  所前镇地处杭州城郊,为萧山城区南大门,因明朝的西小江边建有18间盐所而得名,属千年古镇。全镇辖39个行政村(居),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口3.6万,耕地2.4万亩,山林2.8万亩,现有企业250余家,工业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机械五金、塑料等为主。 所前是萧山的重要茶果产区,素有“茶果之乡”的美誉,山林经济效益列居杭州首位。杨梅、茶叶、板栗、青梅、桃子、李子、柿子、樱桃等名品荟萃。而闻名遐迩者当
762、鄞江镇
  鄞江镇位于四明山东麓,属鄞西平原西部边缘大镇,千年历史文化名镇,距宁波市中心25公里。东接洞桥镇、古林镇,西邻章水镇、龙观乡,南连奉化江口、萧王庙,北依横街镇。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0公里。甬金高速公路擦肩而过,区道荷梁公路穿越镇心,鄞横公路及卢鄞支线直贯南北,离宁波栎社机场及杭甬高速公路几分钟路程。全镇行政区域95879亩,面积为63.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306
763、澥浦镇
郑氏十七房   澥浦镇地处浙东宁绍平原东端,南距宁波市区23公里,招宝山街道14公里。东临东海灰鳖洋,隔水与金塘岛相望。北越大平岭与慈溪龙山镇接壤,与蛟川街道、骆驼街道交界,西与九龙湖镇毗邻。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海中有澥浦山(泥螺山)、巴子山、棋盘山、走马堂四岛礁。镇政府现驻觉渡村。辖1个居民区,8个行政村,1个渔业社,人口3.42万。澥浦镇西面依山,东北傍海,地属姚江水系的浅海沉积平原和四明山余脉的低丘地
764、胜山镇
  慈溪市胜山镇位于浙江杭州湾南岸,并列入慈溪中心城市组合体范围,是慈溪中部一个贸工农全面发展的商贸重镇。境内有孤山,原名悬泥山(又名越泥山),后因戚继光在此抗倭屡胜,改名为胜山。现辖1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总面积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万人,列入宁波市对外开放地区,有服装之镇、蔬菜之乡等美称。胜山镇经济繁荣。工业以钢琴部件、车辆配件、轴承套、针织服装等成为支柱产业。农业生产中,形成了花菜、草莓、
765、丰惠镇
  丰惠镇是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省上虞市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和文化名镇,位于上虞市东南部,镇域面积118平方公里,辖79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4万人。丰惠镇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早在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便是上虞县治驻地,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宋代的孔庙、元代的九狮桥、明代的钱氏大宅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化学始祖魏伯阳, 梁祝主角祝英台,革命志士王一飞、叶天底,著名
766、祥谦镇
  地处闽侯县东南部,是“二七”烈士林祥谦的故乡,背靠五虎山,面临乌龙江,与福州南台岛隔江相望,东与长乐市营前镇接壤,北衔乌龙江大桥与福州郊区城门镇相对,尚干镇居其中,西毗南通镇,南连青口镇324国道、316国道、福厦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中的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万亩。现辖有18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人,镇政府驻泮洋村。人均纯收入4100元。2003年,全镇完
767、藤田镇
  藤田镇位于永丰县中部,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辖11个村、1个社区、1个居委会。近年来,按照打造全县“经济实力最强、圩镇建得最美、生产生活条件最好、干部作风更实、社会和谐度更高”的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工业园为主战场,以破解三农问题为着力点,不断做大镇域经济总量,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品位,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全省基层民兵预备役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768、新浦镇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长三角南翼、杭州湾畔一座令世界瞩目的跨海大桥雄卧白浪碧涛,在杭州湾大桥的南岸桥头堡,有一片53平方公里的热土,这就是有江南明珠美称的慈溪市新浦镇。由于移民文化和围垦文化的浸润、熏陶,新浦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拥有4.43万常住人口和3万外来人口的新浦镇,以其名副其实的百姓经济,演绎着“家电之镇、葡萄之乡”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新浦镇人民走在了改革开放春
769、李堡镇
  海安县辖镇。苏北古镇之一。1949年设李堡镇,1957年李灶、杨庄、堡河三乡合并为李堡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李堡乡并入李堡镇,1995年曹园乡并入李堡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6.2万。202省道、唐(洋)李(堡)公路过境。丁堡河、北凌河等流经镇境。辖包场、堡南、安平、光明、三里、李灶、灯塔、腰灶、富庄、杨庄、大凌、许洋、凌河、营墩、缪庄、曹
770、上溪镇
  上溪镇,地处义乌市西部,与金华市金东区接壤,镇域面积102.8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5万,外来人口近2万。上溪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也是新兴的工业新镇。近年来,上溪镇始终坚持“工业兴镇”和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战略不动摇,实现了一、二产业齐头并进,城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并逐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良好发展格局。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771、汽车工业园(新城镇)
  新城镇,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位于仪征市区东郊,东邻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西接六朝古都南京,南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被纳入仪征城市建设、扬州“一体两冀”城市战略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总体规划,是宁扬产业走廊中滨江工业重镇。全镇辖13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5.4万人,总面积82平方公里。新城镇,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宁通高速公路、宁启铁路横穿东西,西气东输管道、鲁宁输油管道穿境而过,润扬长江大桥近在咫尺,全国
772、永兴镇
  绵阳市涪城区辖镇。1950年建永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区府11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4.9万。108国道、宝成铁路穿境而过。辖张家营、金祥寺、七里堆、狮子山、玉龙院、黎家院、方登寺、三官庙、飞牛坝、双土地、松山寺、茅针寺、冯家湾、观音堂、黄连嘴、接龙寺、七里包、双凤坪、皂角铺、石梯子、麒龙庙、邱家庙、赵家花园、清凉寺、梅家沟、九根树、刘家坪
773、陆埠镇
  余姚市辖镇。1949年为陆埠镇,1954年从慈溪县划入余姚县,1961年改公社,1980年置镇,1992年兰江、沿江两乡并入。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6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2万。杭甬高速公路、甬梁公路和余姚江过境,水陆交通方便。辖上街、桥东、桥西、应家闸、白鹤桥、孙家、傅家、余计、祠堂跟、李宅、十二房、花门头、南赵家、庙后、十五岙、魏家岭、支溪岙、老八房、仓前、下郑、郑家渡、余家、黄浦
774、椰林镇
  椰林镇位于陵水的东南面,是陵水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9.6万,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主要由汉、黎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0%,全镇总面积77.1平方公里,2004年省政府批准规划城区面积为16.34平方公里,占21%,现有耕地面积21063亩(其中:水田15483亩、旱地5245亩、坡园335亩),全镇辖区有6个社区居委会、15个行政村委会和1个镇农场,共有66个自然村,239个经济合作社
775、塘溪镇
  塘溪镇地处鄞州东南,东邻咸祥镇,南毗奉化市,西连横溪镇,北枕东钱湖,距宁波市30公里,隔象山港与象山县遥遥相望。全镇区域面积94.6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6898人,外来人口14321人,耕地16000亩,山林71700亩。71省道由北向东穿境而过,境内群山环抱,山水秀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著名生物学家童弟周、书法泰斗沙孟海、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油画家沙耆等一批中外闻名的学都都孕育
776、黄各庄镇
  丰南市辖镇。1954年建黄各庄乡,1961年改公社,1884年复乡,同年改镇。1991年宣庄镇、董各庄乡、黄各庄乡并入。位于市境中部偏北,距市府9公里。面积60.1平方公里,人口4.7万。(天)津(京唐)港高速公路斜贯境北部,唐(山)南(堡)公路和老陡河纵贯镇境。辖黄各庄一村、黄各庄二村、黄各庄三村、赵新庄、西发旺台、东发旺台、双驼、顶戴庄、张家博乐、宋家坨、韩家博乐、董家博乐、五相庄、公庄子、李
777、冶父山镇
  冶父山镇地处庐江县城东北郊,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山场3.5万亩,辖有11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人口5.7万人,属副县级建制。  冶父山镇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已经形成。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合铜黄高速、合铜公路和军二路邻镇而过,庐巢路贯穿全镇,镇村道路已成循环网络。  冶父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冶父山因春秋战国时期,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为楚王铸龙泉剑而得
778、芦苞镇
  芦苞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的中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是历史商埠.改革开放以来,芦苞镇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一九九六年被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广东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而且芦苞镇还是广东省确立的中心镇,是三水区次中心城镇,素有“小广州”之称。镇域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现辖 89个自然村、6个村委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芦苞自然环境秀丽,北江河穿镇而过,将芦苞分为东西两岸,土地
779、桥头镇
  余秋雨的故乡——桥头镇,位于慈溪市中部,杭州湾南岸,东接观海卫镇,西邻逍林镇,南枕四明山余脉,北临新浦镇。距宁波市55公里,离慈溪市城区12公里,329国道和中横线一南一北横贯全镇,桥头天桥横架于国道之上,交通便捷。全镇的行政区划面积为43.91平方公里,2004年底户籍人口达3.55万人,辖1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小桥头村。  桥头原隶属余姚,1954年行政区划调整,划属于慈溪。199
780、新河镇
  平度市新河镇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青岛市重点中心镇,青岛市新增六大工业功能区之一。位于平度西北角,青岛最北端,进出胶东半岛的咽喉部位,具备承接青岛、烟台、潍坊三市经济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全镇总面积189.1平方公里,总人口7.32万人,辖103个行政村。全镇分为新河、灰埠、三堤三个中心社区和青岛新河生态科技产业园,“三区一园”协同发展。2012年完成财政收入9531万元,国民生产
781、辛店镇
  辛店镇位于新郑市西部,距新郑市区13公里,镇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2.1万户,全镇共辖50个行政村,374个自然村,40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1万亩。镇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有88个党支部,2620名党员,其中,农村支部50个,镇直支部26个,企业支部12个。境内有黄帝饮马泉、战国古墓群、白居易祠堂、欧阳修陵园、许衡故里等一批文物遗址。该镇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小康镇”、“河南省科
782、铜川镇
  铜川镇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部,政府所在地距市区约7公里,是东胜区的东大门,四个卫生镇之一,109国道横穿全镇东西,包府公路南北通过。东与准旗暖水乡接壤,北与达拉特旗耳字壕镇、敖民梁乡接壤,南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为界。全镇南北长约27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万亩;林地面积15万亩,自然草场面积32万亩,境内最长的哈什拉川约14公里,水土充失治理面积约30平方公里。   境内地型分东
783、浮洋镇
  浮洋是一个粤东古镇,传统工艺品远近闻名,如方潮盛铜锣、大吴泥塑等,是海内外潮籍乡亲早巳熟悉的传统手艺品。近年来,浮洋镇注重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传统特色产业。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调整优化特种陶瓷、珠绣、服装、纸类制品等主导产业结构。全镇现有企业30
784、浦南镇
  浦南镇位于芗城区东北部,地处九龙江北溪下游。东部与华安、长泰相邻,西接天宝林场,西南连后房农场和石亭镇,南部与龙文区交界,面积64平方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果林场,总人口29302人。改革开放以来,浦南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镇党委、0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全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03亿元,比200
785、访仙镇
  丹阳市辖镇。1957年为访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3.4万。丹吕公路、访高公路过境。沪宁高速公路通达镇南。九曲河可行船北至长江,西至京杭运河。辖庵东、后册、独山、船舱、肖家、前册、集翔、三年、西茆、东苑、虞河、孙家、竹林、访山、房东、龙泉、晓丽桥、访南、永丰、官庄20个村委会和访仙桥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为主
786、孔村镇
  孔村镇地处县城南13公里,因镇驻地在孔村村而得名。2005年11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原孔村镇、李构乡合并为孔村镇,合并后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3923公顷,下辖46个行政村。14429户,41298人,人口出生率7.98‰,人口自然增长率2.37‰。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82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366万元、55877万元和102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
787、崖门镇
  一、概况 崖门镇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新会西南,地处珠江水系崖门出海口,国家一类货运口岸新会崖门万吨主航道沿镇而过,东与古井镇、沙堆镇和珠海市斗门区隔海相望,南接台山市,西靠古斗山脉,北邻双水镇,是新会区实施银洲湖区域综合开发战略的六镇一区成员之一,并毗邻港澳。全镇总面积206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人,旅外侨胞、港澳乡亲2万多人,辖17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全镇资源丰富,湖岸线长26公里,有大中小
788、四甲镇
  四甲镇---清代以来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通州府在通源镇北首(现四甲镇东南1华里),设立了州同署(分州)。州同署设州同一人,“官从六品”。管辖范围:西起余西,东至吕四,北至三余,南至东天补沙部分。设立州同署以后,自雍正、乾隆两朝起,通源镇进入鼎盛时期。那时,通源镇东街有东岳庙,后来又有了东渐书院,西街有西岳庙(宁江会馆),中街有望江楼。南街有三大布庄,从乡下收来土布
789、莲花镇
  莲花镇位于九江市庐山区西南部,东临虞家河乡、威家镇,南倚庐山,西与开发区相连,北接十里街道,105国道、京九铁路、昌九公路经过本镇,境内有江西制氧机厂、五七二七厂、江西华声电器总厂、海扬纺织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和市林科所、市地震台等事业单位。现全镇农业人口1.1万人,总面积42平方公里。现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5个村(居)民小组。现有党支部21个,党总支1个,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8个,全镇共
790、富安镇
  东台市辖镇。1945年设富安区,1957年改富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7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6.9万。204国道、富许公路过境。通榆河、串场河纵贯境内。辖顾横、建团、竹林、梁一、梁九、湾港、九里、杭庄、同胜、富南、富西、围里、何庄、上团、万升、安澜、孟庄、周坝、潘陈、砖桥、卢灶、陈凤、丁余、宝塔、勤丰、九灶、西场、高元、王桑、乘胜、富北、小东、铁九
791、承留镇
  承留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民勤劳、经济发展。承留镇因镇0所在地为承留村而得名,位于济源市西南8公里处;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南望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东临焦枝铁路,北依豫晋公路;全镇区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区面积约占全镇面积的80%。耕地面积约42502亩(有效灌溉面积3.6万余亩)、山林面积76000余亩。历史沿系经考古考证: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
792、石港科技产业园(石港镇)
  通州市辖镇。清末为石港市。民国改石港镇,1958年更名红旗公社,1962年复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25公里。面积36.4平方公里,人口3.3万。平(潮)五(总)公路过境,九圩港横穿中部。辖渔湾、靓史院、坚坝、志田、白荡、屯天河、陈窑、石北、戴家湾、钻港、丁家渡、北渡、双林、石东、小渡桥、九家庄、花园桥、长港、平桥、石西20个村委会和草市桥、广济桥2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蚕
793、芦溪镇
  芦溪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设芦溪公社,1968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镇府驻芦溪。面积104.8平方公里,人口5.8万。袁河自西向东流经中部。芦(溪)南(坑)公路、浙赣铁路、320国道过境。辖正大街、麦园街、华光街、田心阁、狮子岩、卫前街、花生岭、东桥街8个居委会和路行、新田、松友、小红、温埠、古城、潭田、山下、兴隆、水湄、高峰、半山、仁里、瑞泉山、丰泉、土上、东阳、江霞、林家坊、塘里、彭家
794、永宁镇
  永宁镇,为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台湾隔海相望。距石狮中心市区8公里,北与本市蚶江镇、锦尚镇接壤,南邻晋江市龙湖镇,东距台湾台中港130海里。陆地面积28.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4.6万人,海外及台、港、澳永宁籍侨亲5万多人。下辖21个行政村(居)委会。永宁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911-
795、铜城镇
  铜城镇系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心建制镇。该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曾因西汉刘邦之侄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钱币而得名。抗战期间曾为铜城市。1961年复为铜城镇。全镇总面积88.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辖5个街道居委会、21个村委会。 铜城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经济繁荣。1994年起,连年被评为“安徽省百强乡镇”之前列,1989至今一直位列“滁州市十强乡镇”之首。工业发达,品种齐全。有
796、石角镇
  清远市清城区辖镇。1959年建石角公社,1984年设区,1986年建镇。位于市境南缘,北江东岸。距市区28公里,南距广州50公里。面积181平方公里,人口6.4万。为市重点侨乡。辖石角、塘头、南村、黄布、新基、塘基、民安、马头、灵洲、小河、虎山、沙坑、沙步、界牌、石岐、七星、兴仁、田心、回岐、岐山、舟山21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工业以水泥、电子、制衣为主导行业,七星水泥厂年产水泥17.6
797、三道沟镇
  三道沟乡位于府谷县城西部。神府煤田腹地,距府谷县城45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孤山镇、新民镇、老高川乡、庙沟门镇接壤,野大公路横穿全乡而过,东与府店一级公路相连,距离21公里,西省与道201线相连,距离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5个行政村,67个居民小组,共1597户、6606人。全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全乡共有耕地面积22600亩,林草地面积25800亩。全乡共有1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
798、龙山镇
  龙山镇位于安龙县北面。距县政府驻地44公里,地处安龙、兴仁、贞丰三县结合部,全镇辖33个村162个村民组8465户,总人口29681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达83.6%,以布依族、苗族为主。龙山镇属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煤炭资源重镇,属亚热带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无霜期长达290天左右,最高海拔1988米,最低海拔738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年降雨量1580毫米,全镇有耕地27120亩,其中水
799、牌头镇
  牌头地处诸暨西南部,北距诸暨市区14.5公里,南离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仅48公里,是诸暨的南大门,素有“婺越要冲”之称。全镇区域面积87.65平方公里,辖7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近6万(其中外来人口近万人),是一个历史古镇、交通重镇、经济强镇、教育名镇。 牌头是一个历史古镇,挟有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早在宋代相关文书中,就有了牌头的记载,并留下了不少古迹。镇东的越山,为吴越古战场,历
800、梅山镇
  梅山镇是闻名全国的将军故里金寨县的城关镇,地处大别山北麓,与河南省接壤,境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物产富饶,交通发达,正在兴建的合武高速公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横穿全境,省道纵横交错。梅山湖座落其间,湖光山色,四季宜人。梅山不仅是著名的绿色旅游新星,也是全国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红色旅游线的经典地区。全镇总面积315. 6平方公里,辖43个行政村(街道)、10个社区, 519个村(居)民组,总人 口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