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4]
121、榴园社区
  榴园村位于我市东部山区,龙脊山脚下,共有12个村民组,人口2900多人,土地面积2857亩,石榴种植面积8万亩,1 个党总支、3个个党支部,85名党员, 村里经济主要以生产石榴和农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石榴种植、特种养殖、休闲旅游等.2012年人均收入1.2万元。
122、林桥村
  来安县林桥村位于“国家级生态镇”——舜山镇中心位置,全村土地面积10900亩,22个村民组,1100户,农业人口4300人,2018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林桥村现有苗木花卉近1.1万亩,约占全村面积的百分之90%,拥有1500亩水面,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建有一座占地6000亩的植物科普园,园内苗木花卉品种繁多,涵盖了朴树、女贞、广玉兰、桂花、紫薇、雪松、合欢、石楠、等从乔木、灌木到花卉品种齐全的示范园
123、上长治村
  上长治村系罗源县起步镇农业生产基地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罗源县西北部,东于下长治村接壤,西于党林村后坂自然交界,南距罗源五 公里,村落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住户347户,1437人,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 上长治村自大宋年代入罗始祖躬公(即黄龙公)定居罗源南溪,原宅里祠堂,现为罗源工会所用,于公元二00五年经政府批准建罗源三道地段,三进厅堂雄伟壮丽,属于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取
124、湘溪村
  湘溪村系莆田仙游县度尾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仙游县北部,木兰溪上游,东涉木兰溪与后埔村隔溪对峙,西依于北峻岭,凰山隔一个小山峦与霞溪村相邻,南至南山,途径洋坂,与洋坂村交界,距县城二十五公里,北靠将军寨与西苑乡半岭村遥相呼应。[村落与居民]全村纵横四平方公里,是一块小小的盆地。现全村人口有3240人,825户,管辖四个自然村,有17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本村民风淳朴,代代务农为主。勤劳俭朴是他们的
125、后楼村
  后楼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食用菌、瓯柑产业是后楼村的主导产业,主要是规模化栽培香菇、木耳、杏鲍菇、金针菇、绣球菌和瓯柑种植,后楼村现已形成集食用菌、瓯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截止2012年底,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4321万元,村财收入2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1元。全村共辖42个村民小组,1845户农户,7120人,占所
126、梧溪村
  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距离集镇4公里,有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454户1396人,党员44名,其中正式党员39名,预备党员5名,女性党员7名,正式党员中五十岁以上21名,五十岁以下18名,长期外出流动党员5名。全村山地面积4.2万亩,耕地面积1137亩,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水仙茶产业、油茶、烟草种植、养殖业、蔬菜种植等以及外出务工经商,2013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8565元。梧溪村先后于2011
127、培斜村
  培斜村简介培斜村地处新罗区西部,距中心城市20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省、市、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95户725人,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9人。全村现有耕地860亩,林地1.4万亩;各类大小企业56家,其中竹席厂32家,茶叶加工厂20家,管线厂3家,制漆厂1家。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2万元。近年来,培斜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28、南江村
  金井镇南江村位于围头半岛左侧,东邻榕霞村,北连岩峰村,南对台湾海峡,全村485户,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0亩。农业以种植甘薯、花生为农作物主,兼种大小麦、玉米,还有养猪场、果农场。渔业主要是近海捕鱼,以灯光捕鱼、大浮网、三层网为主,并建有各种对虾养殖场、鲍鱼场、花螺场、鱼苗场、紫菜场等养殖场。现在只设幼儿园。交通有村公路,而且金井至泉州沿海大通道从村边过。{联系方式}:电话:85332
129、围头村
  围头位于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南沿海突出部——围头半岛最南端,景区面积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500米。海内外乡亲万余人,常住人口4000多人,外来人员3000多人。东临台湾海峡,西靠美丽的围头湾。南与大金门岛相距仅5.6(4.7)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渔村。围头港现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一类口岸”,围头“国家一级渔港”正在筹建中,围头有省道308线与沿海大通道主干路网,海陆交通极为便捷。
130、黄家村
  黄家村是虎贝乡最大的行政村,地处宁德市蕉城区的西北部,与古田、屏南县交界,距乡所在地38公里,平均海拨810米,气候温和,常年雨量充沛,山清水秀。全村现有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421户,人口2500多人,耕地面积3216亩,林地23509亩。当地群众主要发展黄家蒸笼加工制作和黄家酿造等传统产业,生产蒸笼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相传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清乾隆年间
131、下河村
  下河村位于云霄县城西北部,漳江上游。东与火田镇瑞堂村、马铺乡大坪村接壤;西与凤兴村相邻;南至孙坑村交界;北至上河村共邻,距县城9公里。全村968户,人口4200多人。辖两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村民全部为蔡姓。下河村是水果之村。过去盛产金枣,色味具佳,鲜食加工皆宜,名闻中外;现盛产杨桃,引进优良品种,质优价廉,销路可观,村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下河村依山傍水,是云霄县知名的杨桃产地,并获得了
132、潭头村
  潭头村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731105215。
133、虬门村
  虬门村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60428101212。
134、易家河村
  易家河村是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柘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60425110200。
135、庙上村
  庙上村是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孙坊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1024103201。
136、瓦西村
  瓦西村是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26107224。
137、西张庄村
  西张庄村位于馆驿镇西南部,距离镇区11公里。北与张桥接壤,南与南尚庄毗邻,西接邓庄,东临姚庄,蒙馆路穿境而过。本村包括3 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02户村民,人口1186人。耕地面积2532亩。近年来本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兼顾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打造环境优美的适居新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达9200元左右。近年来,本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念,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坚持经济建设、乡
138、小津口村
  小津口村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902100207。
139、南赵庄村
  南赵庄村是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921206203。
140、庞家庄村
  庞家庄村位于莱城西南16公里处,距牛泉镇政府10公里。庞家庄村北邻绿矾崖村,南接李条庄村,东依笔架山,西靠凤凰山,全村共有306户,869口人,耕地面积784亩。庞家庄村坐落在“夹谷峪”南首,由庞家庄、蒜园、西南岭三个自然村组成。云凤河自村中蜿蜒北去,牛石路(牛泉至新泰石莱)从村中穿过。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汶南保·庞家庄”。庞家庄村为异姓村,共有亓、张、吴、李、陈、彭、曹、戴8个姓氏,以亓姓
141、张培元村
  张培元村是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徐园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23203215。
142、路西村
  路西村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02102212。
143、南曹村
  南曹村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24107262。
144、周戈庄村
  周戈庄村村庄由来据传:明初(1638-),周姓迁来立村,称周哥庄。后周姓无,刘姓盛,但村名沿用至今,五十年代改为周戈庄。按:明万历时(1573-1619),即墨知县许铤《地方事宜议》云:“兴海运则县之东刘村、王村一带即鱼米交易之乡”,“刘村”应系指周戈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周戈庄。政区人口位于洼里东北6.5公里,栲栳湾西岸,有环行车经洼里、王村直达丰城。该村主要有刘、杨二姓,刘姓830户,杨姓5
145、西霞口社区
  西霞口是一处村企合一的国家级企业集团,现有居民500户、1300人,辖属企业28处、职工5300人,资产总值超过4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西霞口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壮大村级经济与提高村民生活同步推进,改善村容村貌与培养文明新风两手齐抓,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完成经济总收入20亿元,纯收入2.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7万元。被-总书记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
146、湾头村
  湾头村位于博兴县城南3.5公里,淄(博)东(营)铁路以西,南依麻大湖与桓台县接壤,北靠小清河。西汉初置村,因地处“龙湾”之北,故名湾头庄,1912年曾名湾头镇,后简称湾头。博(兴)安(柴)路纵贯南北,湾(头)西(闸)路横贯东西,博兴县重点保护文物“媒仙古槐”巍然屹立于十字街中心,古槐南侧即博兴八景之一“湾水霞明”遗址。交通便利,风景秀美,商贾云集,是麻大湖畔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全村现有1617户
147、顺合村
  顺合村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上冶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325101251。
148、孟寨村
  孟寨村是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葛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221105214。
149、新庄村
  新庄村位于横水镇南2公里处,由新庄、刘家屯两个自然村组成,设1个党支部86名党员,全村2500余口人,16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5200亩,其中耕地面积2865亩。近年来,新庄村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努力搞好社会事业,赢得了全村群众和安阳市、林州市、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先后被安阳市授予“安阳市市级文明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标兵村”,被林州市表彰为
150、孙王庄村
  孙王庄村:位于罗庄镇西北4公里处。
151、竹沟村
  竹沟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1725101200。
152、平乐社区
  牡丹作为洛阳的一张重要名片,洛阳的牡丹文化上也别出心裁。位于孟津县的平乐村将牡丹与洛阳文化气息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牡丹画绘画技艺。平乐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东南方,地处洛阳汉魏古城遗址,一直享负盛名,文化积淀深厚,是人杰地灵的一方圣地,素有“金平乐”、“小洛阳”之美称。如今,牡丹与文化的结合,以牡丹画的形式开辟出平乐新道路!经过30余年的发展,平乐成为最大的牡丹画集约村,村民纷纷拿起画笔成为牡丹
153、南石山村
  洛阳孟津县的“三彩小镇”南石山村,成功传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的制作工艺。目前南石山村拥有企业达72家,每年生产唐三彩工艺品约170万件,产品3500余种,唐三彩全国市场占有率接近95%,带动年产值2亿元,唐三彩工艺品远销美国、埃及、瑞典等国家,被誉为我国“唐三彩第一村”。南石山村拥有128家淘宝店铺,线上电商交易规模已突破4895万元,形成一批具有带动性的网商代表。高水旺、张二孬两位大师的
154、清凉寺村
  清凉寺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421105227。
155、尚庄村
  尚庄村是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佛耳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82201220。
156、霍庄村
  霍庄村从事舞狮、龙灯、旱船、花灯、戏服等传统社火戏剧生产销售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现有居民539户,2396人,其中近400户、2000人从事社火戏剧加工产业。近年来借助电商销售平台,大力发展线上销售,以“社火”特色品牌带动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全村电子商户总数已达312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连续4年被阿里研究院认定为“淘宝村”。先后被评为全国
157、马宣寨村
  马宣寨村是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823107210。
158、花园村
  花园村地处紫金镇东大门,222省道穿村而过,谷竹高速在境内建有出口。全村2个村民小组204户,735人,党员38名。全村版图面积22800亩,其中耕地面积490亩,山场面积15880亩。花园村以建谷竹高速出口为契机,发挥茶叶资源优势,2011年招商引进湖北茶叶龙头企业——湖北汉家刘氏茶业有限公司。村支“两委”围绕“村企共建、共同发展”的理念,按“建基地,强产业,建组织,强服务”的思路,着力为汉家刘
159、罗城村
  罗城村是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柴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881111221。
160、洞下槽村
  洞下槽村位于恩施市白杨坪镇东南方,距318国道约3公里,国土面积约2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50米,土质大部分属红砂土,土层湿润,日照充足,林木茂密,山清水秀,适宜种植水稻、发展茶叶等经济作物。生态环境良好、卫生状况改善,人居与畜禽养殖分离,无垃圾乱堆、无污水滥流的现象,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民参合率、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洞下槽村将新农村建设与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