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淘宝村[15]
561、浦口社区
  浦口村系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所辖村,位于风光旖旎的九龙江北溪南岸,省道郊柏线(也称省道官九线)行经该村,距漳州火车东站仅5公里,拥有较发达的陆路、水路交通。东至朝阳镇科坑村,西至朝阳镇后店村樟山自然村,南至蓝田镇梧桥村,北至朝阳镇登科村。【村落与居民】全村耕地面积742亩,现全村人口2780人,680户,辖2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浦口村先后被各级党委和政府授予“乡镇企业总产值亿元村”
562、文卿村
  文卿村在杜浔镇建成区内,处镇内西和北部,村北部有一小山丘,叫青竹山,现为漳浦第四中学校园,省道漳东线通过村境,并有县道杜古线公路通过古雷,道路四通八达。政区沿革以及姓氏源流文卿村为邱氏聚集地,始祖邱韩保,谥号文卿,明代建杜浔镇。解放初为文卿乡,1958年9月公社化后为杜浔公社文卿大队,现为文卿村。村内现有1484户,人口共6774人,以邱姓为主。始祖邱韩保,谥文卿,原居漳浦县二十八都南炉(今属龙海
563、溪边村
  溪边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627100203。
564、岩前村
  岩前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7100208。
565、鸿坪村
  鸿坪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7100214。
566、草坂村
  草坂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627102201。
567、安后村
  安后村地处国道319线边,距漳龙高速公路出口仅5公里,龙厦铁路穿境而过,属金山镇平原村村落面积2825亩,现全村人口约2818人,800多户,设有一个党支部和一个村委会,现有党员53人,分为5个党小组,有17个村民小组。[建筑景观]安后村现留明嘉靖年间古建筑吴氏崇德堂,占地2亩,建筑150平方米,已列入县级保护文物。此外还有龙德宫、考坛格、慈显宫、永安岩,其建筑面迎紫气,背倚狮头,左眺鹅髻、右棲凤
568、锦宅村
  锦宅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2227。
569、邹塘村
  邹塘村基点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九湖镇中标,东临颜厝镇古县,南邻是埔美山村,西邻是衍后村,北邻百花村,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是革命烈士王占春的故乡,王占春故居是福建省98个革命教育基地之一。王占春(1905.9.21—1932.6.12)福建省龙溪县邹塘村人(现龙海市九湖镇邹塘村)。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国0党员,是闽南革0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龙海党史
570、蔡坑村
  九湖镇蔡坑村简介 龙海市九湖镇蔡坑村,地处漳州南郊,距市区10公里,32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总人口4050人,现有党员129人,村党支部连续三次被龙海市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村委会被龙海市政府评为“文明村”。  我村历来以果为生,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收入逐年减少,2002年村党支部村委会敢为天下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率先砍下百年的“摇钱树”,
571、衍后村
  九湖镇衍后村,又叫院后村、衍护村,位于漳州城区南部324国道线内,系原0革命老区,距漳州市区7公里,龙海市区15公里,纵国道2.8公理,占地约7平方公里,包含一个自然村,即马崎自然村。全村现有常住人口3998人,约1100户,村民姓氏主要有“陈”和“胡”,胡氏主要居住在马崎自然村为多。村民主要收入渠道为种植荔枝及各类花卉、苗木,人均年收入约6000元。衍后村拥有千年古刹石狮岩和鸡母石等著名旅游景点
572、长福村
  龙海市九湖镇长福村,又名百花村,坐落于龙海西北部,漳州市南部郊区。村区域面积5625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全村有1319户、5063人、人均耕地0.256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村。花卉产业是百花村的主产业,全村种植花卉面积2万亩,其中依靠村集体土地种植面积1300亩、对外承包土地种植面积1.87万亩、人均种植花卉面积3.94亩。目前,百花村花卉年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7000多万元。 百花村
573、埔美山村
  埔美山村位于漳州市南门外八公里左右的一个中型村庄,东至颜厝上溪村水田交接地,西至国道324线公路,南接蔡坑村社连社,北至邹塘河坑自然村,民国期间定名为漳州市龙溪县十二三都蔡美保埔美山社(即蔡坑与埔美山合并一个保)解放后简称美山村直至龙溪与海汀并县后因浮宫、角美、九湖都有同名的美山大队,为此龙海县政府将美山恢复原来埔美山村。  埔美山村是一个多性别的村庄,以沈姓为主,黄姓为次,还有林、蒋、杜、冯、卢
574、林前村
  九湖镇林前村是地处漳州南郊,紧邻国道324线,交通方便,辖林前、埔尾两个自然村,全村共780户,人口2825人,其中党员69人,农村医保参合人数2664人,计生、民政、残联补助1016人,现金收缴1648人。林前背靠太湖山,前有小溪流水,依山傍水、山明水秀、四季瓜果飘香。现有山林面积2000多亩,水田1300亩,有荔枝、龙眼、杨梅等果园1400亩。现全村住宅基本实现楼房化。村民主要经济收入还是以农
575、田址村
  田址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08。
576、颜厝村
  颜厝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颜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81108210。
577、新口村
  东平镇新口村位于东平的最南面,与石屯镇的西津村毗邻,是政和进入东平的门户,属于界溪水库移民政府集中安置村。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绿树成荫。全村有3个自然村(新口、黄当、南山),456户,1816人。全村总面积18733亩,林地面积16672亩,耕地面积1840亩。全村种植茶叶1800亩,其中高标准茶园600亩,种植烟叶550亩,锥栗650亩,竹林1300亩。2003年以来,先后被县委、政府评为“
578、公馆村
  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公馆村,位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南端,东与武夷街道办下梅 村、兴田镇城村村交界,西与双世遗武夷山风景区隔河相望;南与兴田镇南源岭村相邻,北与武夷街道角亭村相接。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林地2.7万亩,森林覆盖率95%,耕地1895亩,距市区14公里。武夷山机场7公里,战备公路、横南铁路、在建宁武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交通十分发达。全村共502户,人口1878人,拥有8个自然村,15个村
579、角亭村
  角亭村 地处武夷街道东南部,东面与下梅村交接,北与大布村交接,南公馆村交接,西与天心村交接,全村面积 7.8平方千米;545户;,2340人,有八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距武夷街道8千米、武夷山市区15千米。耕地面积1180 亩,林地10371亩。主要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 、烟叶为主。2011年村经济总收入为6040.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785.6万元,林业收入13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1
580、天心村
  天心村地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位,有14个村民小组,1488人,山地面积50平方公里,全部在景区内,水田面积267亩,茶园面积7179多亩。天心村至2007年底,全村茶山面积7179亩,占全街道茶叶面积的22.8%,其中大红袍1002亩、肉桂2244亩、水仙3870亩、奇种63亩。有种茶农户246户,占农户数的48%以上;茶叶加工企业43家,茶叶加工作坊107家,是我市著名的岩茶村。年加工干毛
581、排头村
  排头村地处西陂街道西部,总面积1200亩。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36人,其中男1213人、女1223人,劳动力1378个。2012年村财收入1028万元,是率先突破西陂街道村财收入千万元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6235元。境内人民路、龙腾路、登高西路、犀牛路、高速公路贯穿,设有排头小学、幼儿园;内有火车站、西湖山电视台等景观。驻辖区的单位有中医院、龙岩财经学校。辖区内拥有建材批发市场、装
582、小洋村
  小洋村地处西陂街道东北部,总面积6000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0人,其中男858人、女702人,劳动力1100个。2012年村财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59元。境内龙岩大道、双洋路、工业路和铁路贯穿。内有龙铁嘉苑等建筑物,形成小洋新城人居板块。驻村单位有龙岩市第三医院、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核工业部二九五大队。
583、黄竹坑村
  黄竹坑地处西陂街道北部,东邻闽西监狱,南邻张白土村,西隔龙门镇湖一村,北与江山镇铜钵村交界。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0人,其中男400人、女440人,劳动力380个。2012年村财收入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17元。境内林地4500亩,民园路贯穿。村内有清代土木结构建筑,又有现代建筑的黄竹坑综合大楼、龙州工业园区总部大楼和总部经济大楼。驻辖区内单位有龙州开发区。
584、洋潭村
  洋潭村,隶属龙岩市东肖街道管辖,位于街道北部,与曹溪街道西洋村毗邻,距离龙岩城区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由25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农业户1321户,农业人口3199人。全村共拥有耕地153多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5名,其中,女党员20名。近年来,洋潭村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抢抓机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全面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全村经济和
585、谢洋村
  谢洋村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北城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802010201。
586、培斜村
  培斜村简介培斜村地处新罗区西部,距中心城市20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省、市、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95户725人,党员39名,其中女党员9人。全村现有耕地860亩,林地1.4万亩;各类大小企业56家,其中竹席厂32家,茶叶加工厂20家,管线厂3家,制漆厂1家。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2万元。近年来,培斜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87、黄屋村
  黄屋村系龙岩市长汀县大同镇城郊,距汀州城1.5公里,东与师福毗邻,南与大同高坑、策武乡李田村毗邻、北与汀江河为界,省洋万线(205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乘二路公交车到黄屋站点,全村人口1886人,438户,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自改革开放以来,黄屋村的村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条条村道都已铺上了水泥路,全村4/5人口都安装了自来水,家家户户有电话、闭路电视,现在摩托车60
588、江坊村
  江坊村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莲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825100207。
589、李庄村
  李庄村在永福镇中南部,与镇驻地永福圩直距1.5公里。辖下楼、仁后洋、来吉、饶足、官洋、外新坊、内新坊等自然村,村委会设下楼。包括废村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地处李庄溪两岸丘陵坦地,民居呈不规则状。769户3359人。汉族。讲闽南方言漳平话。宋末,李氏由上杭县稔田迁此定居,故名。明、清时代及民国初期属永福里李庄社,分为上庄、下庄、廖寨、新坊等乡。1934年后称李庄保,初隶第二(永福)区南河联保后属福
590、石洪村
  漳平市永福镇石洪村与永福镇政府一河之隔,属集镇次中心区。镇中心学校、中心幼儿园,毓秀小学均座落于本村。全村分内洪、后洋、溪心、溪林、石林5个自然村,有25个村民小组,917户,总人口3200多人,其中党员83名。耕地面积2764亩,山地面积4444亩,产业以花卉、蔬菜、高山茶为主,村里有花岭千亩花卉基地,内洪千亩台资高山茶园。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7200元。全村外出务工、经商756人,劳务收入达
591、兰田村
  兰田村是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881102213。
592、沙头村
  沙头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921002217。
593、小沙村
  小沙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921002218。
594、后港村
  后港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921002221。
595、新村村
  新村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202206。
596、西山村
  西山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城东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922001201。
597、前山村
  前山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城东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922001202。
598、莲桥村
  莲桥村简介 莲桥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从原松台村分设出来的一个小村,各项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都较差。目前,全村有人口1090人,9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34名,村民主要从事种植食用菌、蔬菜和务工等职业。近年来,古田县委实施了城区东延南拓西展的大城关发展战略,下大力气开发了莲桥工业区,给莲桥村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这股东风的吹拂下,莲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精诚团结,勤奋创业,一届接着一届干
599、溪北村
  溪北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溪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81106203。
600、秦溪村
  秦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城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509811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