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淘宝村[44]
1721、华林村
  华林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15。
1722、占梨村
  占梨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18。
1723、占苏村
  占苏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19。
1724、占陈村
  占陈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20。
1725、新寮村
  新寮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22。
1726、练江村
  练江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23。
1727、西楼村
  西楼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28。
1728、西社西南村
  西社西南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31。
1729、西社新北村
  西社新北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占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281109232。
1730、莲坛村
  莲坛村:地处军埠镇中部,军圤公路、军石公路分别从东西两旁穿过,距镇区1.8公里,总人口数16848人,农村党员229人,村“两委”干部16人,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加工业。
1731、石桥头村
  石桥头村:地处军埠镇东北部,与潮南区陈店镇毗邻,国道324线从中间穿越,距镇区4公里,村总人口21400人,农村党员243人,村“两委”干部14人,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加工业。
1732、新松村
  新松村:新松村位于里湖镇区西南部,属城中村,安池公路(省道)从村中通过,交通方便,发展环境良好。该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5177人,全村山地面积574.5亩,耕地面积850多亩。辖区内有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里湖茶叶专业市场”。该村多年来充分发挥地理和传统产业优势,致力打造“新松工业区”,有4家规模以上企业落户“新松工业区”。村民以从事商贸和外出经商打工为主。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3个,共有
1733、富美村
  富美村:富美村位于里湖镇区西北部,榕江南岸,毗邻镇区,与揭西县金和镇一桥相牵,中间有金和公路(省道)穿越,交通方便,发展环境良好。该村由12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6812人,全村山地面积320亩,耕地面积900多亩。村民以从事商贸、农作物种植和外出经商打工为主。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117名,其中35岁以下的19名,60岁以上的58名,高中以上学历的35名(含大专以上学历5名),
1734、冷美村
  冷美村:冷美村位于里湖镇西南部,距离镇区3.2公里,安池公路(省道)从村中间通过,交通方便。该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7004人,是里湖镇第二大村,全村山地面积808亩,耕地面积3050亩,是个地道的纯农村庄。该村村民以种植青榄、青梅、水稻为主,拥有2个上规模的青榄基地、青梅基地。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05名,下设6个党支部,其中35岁以下的8名,60岁以上的48名,高中以上学历的25名(含大专以上
1735、竹头村
  竹头村:竹头村位于里湖镇南部,距离镇区3.7公里,里梅公路(里湖镇至云落镇)从村中间通过,交通方便。该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6043人,全村山地面积3780亩,耕地面积1905亩,是个地道的纯农村庄。村民以种植青榄、樵柑、水稻和外出务工经商为主。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8个,共有党员105名,其中35岁以下的25名,60岁以上的41名,高中以上学历的36名(含大专以上学历6名),女党员17名
1736、泗坑村
  泗坑村:泗坑村位于梅塘镇东部,人口有8750人,党员130名,“两委”干部13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01万元,村内有白水岩旅游点,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737、涂洋村
  涂洋村:涂洋村位于梅塘镇东部,人口有9325人,党员130名,“两委”干部12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82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茶叶等。
1738、高埔村
  高埔村:高埔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3175人,党员56名,“两委”干部8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8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杨梅等。
1739、田丰村
  田丰村:田丰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1743人,党员42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9万元,交通有村道连接安池公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740、远光村
  远光村:远光村位于梅塘镇中部,人口有6989人,党员130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10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作物有青榄等。
1741、长美村
  长美村:长美村位于梅塘镇西部,人口有9361人,党员99名,“两委”干部7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105万元,交通有安池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742、溪南村
  溪南村:溪南村位于梅塘镇北部,人口有23036人,党员284名,“两委”干部16名,2007年村集体收入57万元,交通有梅棉公路通村而过,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
1743、黄榜岭村
  黄榜岭 地处江石线人和镇与江高镇人江路中间。全村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5亩。辖9个经济合作社。2009年末,本地户籍人口2067人,其中农业人口1336人。村全年工农业总收入7331万元,比2008年减9.1%;人均纯收入8725元,比2008年减15.18%;全村厂房13间、1.5万平方米。村全年投入水利建设10万元,教育投入5.6万元,治安投入15万元,卫生投入9.6万元,扶贫救济
1744、南方村
  南方村位于流溪河旁,东邻太和镇近106国道,西有机场高速路,北有北二环路,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6公里。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6亩,辖内4个自然村庄7个经济合作社。2009年末本地户籍人口1965人,其中农业人口1548人。村全年工农业总收入6706万元,比2008年减12.99%,人均收入9560元。村有厂房3间、4100平方米。为改变经济落后面貌,新开通宽20米4车道和宽12米两
1745、龙塘村
  龙塘村委会位于广州市广从四路(105国道)路边,面积约3.7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00多人,是钟落潭镇最偏远的村委会。龙塘村委会距离市区30公里,离钟落潭镇12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龙塘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利用本地土质优势,积极发展水稻、花生,鱼塘养殖等发展模式。
1746、新楼村
  新楼村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111113203。
1747、大田村
  大田村大田村南临流溪河,西靠巴江河,筷子河从村辖经过,全村总面积约35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有大田、鹤边、海口3条自然村、共16个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3619人,其中农业人口2756人,居民人口863人,外来人口约18000人。该村紧靠广清高速公路(107国道),社社修有公路,交通便利,有集悠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文体中心。2005年工业总收入3360万元,农业收入为1695万元,比上年
1748、沙头村
  沙头村位于沙头街的东南部,与市桥街接壤,交通便利、地势优越,面积约2平方公里, 下辖1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770多人。沙头村旧名碧沙。南宋时,建村于山前沙滩,与后山碧绿的林木,互相辉映,故名碧沙。碧沙村初分5坊,最大的是沙头坊,且有集市,名沙头圩。碧沙一名逐渐为沙头所取代。该村的经济收入以土地出租、商铺出租及仓库出租为主,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1749、榄山村
  榄山村位于沙头街的东南部,面积约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共创文明,使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98年起,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2000多元,并户户住上别墅。从1999年起,该村连续多年被评为番禺区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优秀安全文明村、文明村标兵和广州市乡镇企业亿元村、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村标兵、市文明
1750、大罗村
  大罗村位于沙头街北部,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160多人。该村距广州市中心地区约25公里,距番禺区中心城区约5公里,以批发采购、冷冻储藏、物流配送、加工出口为主体,提供商务代理、商品信息、检验检疫、金融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服务的冷冻集散。村内有老人活动中心、灯光球场、文化体育公园、健身路径、农家书屋、幼儿园、医疗站等村民生配套设施。该村成立了治安队伍实行24小时巡逻制度,还在全
1751、小罗村
  小罗村位于沙头街北部、东环街与钟村街的接壤处,面积1.27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900多人。该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路网交通发达,距离广州市区仅20分钟车程,市桥中心仅10分钟车程,出行相当方便,且 与“中国第一楼盘”祈福新屯相毗邻,与富豪山庄、金山谷等大型房地产对望,区域优势明显,市场条件成熟。村内的经济收入以土地出租、商铺出租及仓库出租为主,以珠宝首饰加工厂等高附加值的企业为支柱产
1752、大平村
  大平村位于沙头街西部,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460多人。该村主要以土地、商铺及仓库出租为主,村的工业园区,是华南主要的冷冻物流基地,珠宝、五金工业产业的集聚地。目前我街加强现有冷冻食品仓库的规范化、集聚化管理,抓好行业监管,淘汰小型冷冻企业,发展上档次的冷冻食品仓库,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现已签订投资协议的一个项目,就位于大平村村前路,占地约200亩,预计将投入3亿元建设的,
1753、小平村
  小平村位于沙头街东北部,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户籍数270户,常住人口1010多人。该村为“广东省卫生村”、“广州市安全村标兵”,是一个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行政村。村实行了二次水改,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实施道路硬底化,铺设方砖路面,安装路灯、巷灯,方便村民出行;开展明渠覆盖,改善卫生环境。2009年先后投入172万元建设了公园及灯光篮球场等文体设施,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还投入
1754、汀根村
  汀根村位于沙头街西部,面积3.27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880多人。主要经营土地、厂房、商铺、仓库租赁,花卉种植及“三鸟”、淡水鱼养殖。该村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环境优美、与称为“番禺的氧吧”的大夫山森林公园毗邻,被评为“广州市生态示范村”、“番禺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行政村。该村还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多次组织醒狮队参加国内
1755、南双玉村
  南双玉村位于沙头街西部,面积2.27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990多人。主要以土地出租、商铺出租及仓库出租为主。辖区交通便利,有广深港铁路、东新高速公路等国家、省、市重点路网。该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立足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推动全村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1756、甘棠村
  甘棠村委会位于番禺大道路边,面积约0.45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928人,流动人口约3000多人,是东环街较小的村。甘棠村委会距离市桥中心约4公里,虽然是城中村,但在未有开通番禺大道前只有两条村路能进村,如果要乘座公共汽车就要到蔡边村或1公里外才能乘座,所以交通非常不方便。甘棠村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经被华-司和机电轻纺公司征用了大量的土地,现在农民普遍靠出租屋和村的集体分配为
1757、蔡边一村
  蔡边一村座落在东环街东北面,东至旧水坑,南至竹山村、甘棠村,北至樟边村、新水坑村,西至蔡二村、蔡三村,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2200人,外来暂住人员约2000人。蔡一村开村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我国20世纪初伟大教育家蔡元培亲笔题字命名的祠堂—光裕堂;有一年四季永固干涸、清冽的泉水—日月泉;有清朝文物古迹—螺山文昌塔;有光绪帝颁下的—木制圣旨;有早期华侨归
1758、陈涌村
  陈涌村位于市桥河南岸,西与龙岐村、涌口村接壤;东与蚬涌村接壤;南临沙湾河。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653人,流动人口20000人,有926户,房屋1800多间,分5个自然村,有1所中学、2所小学、1个市场及600多间商铺。村内文化体育卫生休闲场所有:区一级中学1所、市一级小学1所、外来工子弟学校1所、卫生所一间、老年活动中心1个、公园1个;有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的综合性农贸市场1个。产业主
1759、东乡村
  东乡村位于洛浦街南浦岛的中部,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4个生产队,现有常住户2278户,在册户籍人口6355人,在册的外来暂住人口3562人。 2009年底村内工业总产值6.4亿元,村辖区内有恒达工业园、联发工业区,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广州市吉中汽车装饰有限公司、广州舒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业美容美发用品厂等,企业类型以汽车装饰、化妆品、传统五金、家具、制衣、扎钢、印刷等为主。村集体总经营收入1
1760、西一村
  西一村位于番禺区洛浦街南浦岛的西北角,与广州市荔湾区沙洛社区隔河相望。毗邻有东乡村、西二村、西三村、我村辖内面积约1.8平方公里,有四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1253户、常住人口3404人、党员有86人、外来暂住人口2500人、出租屋356栋,总人口数5904人。该村主要经济收入是以厂房、仓库、商铺、土地出租为主,每年约1200万元收入左右。近年来,该村在区委、区政府和洛浦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