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1、东街村
宋时系澶水支流处,夏秋小溢,人苦徒涉,有八位老公倡而修建一桥,故名。
2、南街村
宋代:系澶水支流外,夏秋小溢,人若徒涉有八老公倡而修建一桥,故八公桥后成集市。再后因村大分东西两街,南北两关四村。
3、西街村
宋代,系澶水支流外,夏秋小溢,人苦徒涉,有人老公倡而修建一桥,故八公桥后成集市。再后因村大分东西两街,南北两关四村。
4、南关村
宋代,系澶水支流处,夏秋小溢,人苦徒涉,有人老公倡而修一桥,故改名为八公桥后成集市。再后因村大分东西两街,南北两关四村。
5、史家占村
传《开州京兆史氏家谱》记载,明初,史氏由蓟州三河县迁此,居于横陇岗东,取名横陇庄。明嘉靖十年(1532),村人史褒善考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后史姓成为开州望族后,改名史家寨。
6、张路口村
明永乐年间,因上黄水,张氏自本县张家路口迁此,仍称张家路口,后来简称张路口。
7、北靳占村
明洪武三十年(1318)靳族人自山西洪洞迁于开州,授宅于现住地,因姓得名,曰靳寨,至明嘉清年间族人中一部分住地又迁于八公桥南,亦起名靳寨,为了表述方便,桥南靳寨则为南靳寨,()桥北靳寨则为北靳寨。
8、庞占村
明洪武年间,庞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故名为庞家寨,简称庞寨村。
9、北王庄村
明万历年间,从濮阳县新习乡土垒头村迁至于此地,命名为大王庄村,因在八公桥镇西北,故于1947年改为北王庄村。
10、竹邱村
明洪武年间,刘氏从河南中牟刘家湾迁此一长有竹子的土丘上定居,故名竹邱。
11、草场村
明时此地十三顷六十亩为养马场,后建村于此,故名草场村,简称草场。
12、吕家海村
明洪武十一年(1413),吕氏自山西洪洞迁本县澶洲南大竹邱村,后因黄河泛滥,地洼积水成海,故改今名。
13、王花园村
王花园村原名为前花园,后因王氏人数增多,故改为今名。
14、郭花园村
清咸丰元年(1851)取名紫桂园,后来郭氏自八公桥迁此建村,因周围村名都为花园,故名郭花园。
15、程花园村
程氏于明崇祯年间,从本县黄滨迁居东花园北,故名后花园。后改名程花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