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河北街道
  因该街道地处市区内河以北,故名河北街道。
2、铁北街道
  因该街道地处公主岭市铁路以北,故名铁北街道。
3、东三街道
  因该街道地处东三道街(现更名胜利路),故得名东三街道。
4、岭东街道
  因该街道地处公主岭市区东部,故名岭东街道。
5、岭西街道
  因该街道地处公主岭市区以西,故名岭西街道。
6、刘房子街道
  清道光年间,有刘姓人家从山东移民此地,开荒定居,几年间粮食丰收,便盖一座大房子,此后人口越聚越多,形成村落,取名刘大房子,后简称为刘房子。
7、南崴子街道
  清光绪年间,为防治洪涝,修建了辽河大堤,堤上栽树,其中有山里红树,开花结果时,红一片,故称山里红崴子,1948年成立南崴子农民会,故得名。
8、环岭街道
  因该街道所辖各村环绕城区周围,故得名。
9、苇子沟街道
  在该街道南部有条沟,沟生长芦苇,故名。
10、二十家子镇
  清朝顺治年间为游牧区,于乾隆年间禁令废除后,由山东一带移民,到此开荒种地,其中一户郭兴伍于1893年考中举人,因当时二十户人家,出了个举人而得名。
11、黑林子镇
  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居民以赫姓居多,且林木茂密,称为赫林子、合林子,最后演变为黑林子。
12、陶家屯镇
  自清朝前期康熙年间开始到清朝中后期,相继有山东等地大批移民来此开荒种地建屯。1901年修长大铁路在此设站,因此站东1.5千米有一小屯叫陶家屯,所以此站叫陶家屯站。后相继有人居住,形成陶家屯镇。
13、范家屯镇
  清乾隆年间由河北来几户姓房的人家在此开荒种地,后人口增多,称房家屯,清政府设立官道驿站,此地为南满路的第二站,光绪三年归怀德县管辖,1903年清政府与俄国合修中东铁路,俄翻译将该地错译成范家屯,故得名。
14、响水镇
  乾隆年间始形成村落,村前有条小河,响声不断,故得名。
15、大岭镇
  境内地势坡多岭长,东西低洼,南北高,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