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16、乌兰白镇
  “乌兰白”系蒙古语为"乌兰大坝",汉语意“红土梁”。清初喀喇沁左翼旗王府派一支蒙古族人来此驻牧,因村在红土梁下,故村名“乌兰大坝”,后人谐音为“乌兰白”。
17、瓦房店镇
  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有关内汉族人举家迁来此地安家落户,发展成村,后建瓦房并开大车店,故得村名瓦房店。
18、大河北镇
  清朝时,有关内汉族人迁到青龙河北岸安家落户,后发展成村。因此村在当地规模较大,故得名“大河北”。
19、牛营子镇
  后金天聪八年(1634),有喀喇沁左翼旗—牛姓人率先到此地驻牧,后发展成村,因蒙古族人将“村子”称为“营子”,故名。
20、三道河子镇
  清朝时,有关内汉族人迁来此地落户成村,因该村位于青龙河从南往北排序第三道拐弯处,故名。
21、刘杖子镇
  清朝时,有关内刘姓汉族人举家迁来此地安家落户后成村,“杖子”是蒙语,是“村子”的意思,后得村名“刘杖子”。
22、大王杖子乡
  清朝时,有关内汉族王姓兄弟二人举家迁到此地,后分别在两处安家落户后发展成村,老大定居住地称“大王杖子”村,弟弟居住地称“小王杖子”村。
23、前进乡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有关内汉族人迁到此地落户后发展成村,后因此地多雹灾,村民为避免雹灾,遂在当地白云观供奉“雹神”,后人们将此村称为“雹神庙”。1967年,因“雹神庙”的名称有“四旧”之嫌,遂改名“前进”。
24、北炉乡
  清朝时,有关内汉族人迁来此地安家落户后发展成村,村中有两人分别在村南、村北建起两座烘焙炉打铁,此处为村北的铁匠炉,后来发展成村,故名。
25、三家子蒙古族乡
  清朝时,有关内汉族季、高、张三家举家迁来此地,一起定居的村子因此而得名“三家子”。
26、佛爷洞乡
  清朝时,有关内汉族人迁来此地落户后发展成村,因村附近有一自然山洞,清时在洞内修有佛爷像后而得村名“佛爷洞”。
27、河坎子乡
  清末期,有关内汉族人举家迁来此地安家落户后成村,1929年因洪水泛溢,河边冲击成一土坎子,此地位于坎上故名“河坎子”。
28、凌源市
  清乾隆三年(1738年)置塔子沟厅。后改厅为建昌县,属承德府。1914年因与江西省建昌府同名,改称凌源县,以依大凌河发源地得名。民国《凌源县志》:“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土金塔,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是凌源县因地处大凌河之源为名。1992年2月14日,撤县设立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