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中都街道
  因汶上县古称得名。汶上古称中都。据传,汶上古为大野坡。《禹贡》曰:“大野既都”,故又称都。《孔子家语》载:“孔子初仕中都宰”。《金史·地理志》云:“汶上,本名中都”。
2、汶上街道
  因原县政府驻地汶上镇得名。金泰和八年(1208),因与金朝首都重叠而由汶阳更名汶上,汶上处汶河南侧,大野坡之上。取“汶水在上(北)”之意。
3、南站街道
  据传明时此村曾设有驿站,因与北站对称。故称为南站,又因该村每逢阴历三、八为集市,故有站集之称,1948年始称南站至今。
4、南旺镇
  因镇政府驻地南旺村而得名。南旺村名来源于鲁桓公游于阚“面南望气卜吉”的历史传说。
5、次邱镇
  因镇政府驻地次丘村而得名。次丘村西周初名进义村,公元前501年孔子为中都宰时,曾到此村设教讲学,后人为纪念孔子称次邱。
6、寅寺镇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东寅寺村而得名。该村于明万历年间形成聚落。据传,寅阳寺位于村南,庙门朝东,取寅时(古代以天干地支记时)迎朝阳之意,遂取村名寅阳寺,后演为寅寺。
7、郭楼镇
  郭楼镇因驻地在郭楼村后而得名。郭楼村最早系孟氏建村,取名孟家庄,明末郭氏一支由槚柏迁此,清初孟氏势衰,郭氏人丁兴旺,清末民初更名为郭楼,沿用至今。
8、康驿镇
  因镇政府驻康驿而得名。康驿原名康庄,据传,明代在此设有驿站,故名康庄驿,解放后简称康驿。
9、苑庄镇
  因镇政府原驻地为苑庄村而得名。据记载,宋初袁姓迁此居住,以姓氏得名袁庄。南宋时苑姓由该县的白塔村迁此,苑姓人业兴旺,故以姓氏改村名苑庄。
10、义桥镇
  因镇政府原驻地义桥西村而得名。据传,义桥原名冯家寺,义桥大庙碑载:冯家寺系宋朝冯海老先生倡建,后改“观音堂”。明初北二华里处有赵王河阻碍交通,乡闾公议架桥,以便行人,取名义和桥,后演为义桥。
11、郭仓镇
  因镇政府驻郭仓村,故称郭仓镇。郭仓原名朱家仓,据传明初朱、郭、陶三姓立村,朱家人丁兴旺、家资巨富,建有储粮大仓,故名朱家仓。明末朱姓败落,郭姓子孙繁盛,渐成大户,至清朝中期改朱家仓为郭家仓,解放后始名郭仓。
12、白石镇
  因镇政府驻地白石村得名。白石村坐落在白石山的山坡处,村由山而得名。白石山盛产白色花岗岩石,故名白石村。
13、杨店镇
  因镇政府驻地杨店村得名。据该村《杨氏家谱》载:始祖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野凤村迁此定居。相传该村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有杨、柳两家合伙开设一店铺,颇有名气,远近皆以杨柳店呼之,村因以得名。1948年改称杨店。
14、刘楼镇
  因乡政府驻地位于刘楼村而得名。刘楼村在十五世纪初有名叫刘小台的在此居住,因盖有楼房,取村名刘楼,沿用至今。
15、军屯乡
  因乡政府驻地位于军屯村得名。据传,明鲁王曾在此屯兵操练,牛氏于清顺治年间迁此后,取村名军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