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16、双井街道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双井地区设广渠门关厢政府,辖区东至虎城西至护城河,南至架松、潘家窑,北至广渠门关厢。1959年,高碑店公社部分单位、居民划入,辖区东至六建木材加工厂、化工路、四根旗杆村,南至大桥村、工业学校,西至大望路,北至通惠河。1981年,成立劲松街道,将架松、潘家窑、虎城村、沙板庄划入。1993年以前,辖区东至北京建筑木材厂东墙,南至劲松路、垂杨柳南里,西至广渠门南滨河路,北至通惠河南岸。1993年7月20日,百建木、百南、百西、粮库4居委会划归南磨房乡。1994年,44个社会单位划归南磨房乡。1995年,1.5个居委会、12个社会单位划归南磨房乡。
17、劲松街道
20世纪40年代末,西部有架松、石香炉和老虎洞等自然村农田,中部有八棵杨、沙板庄、贤孝牌、虎城村、大郊亭、窑洼湖村等村落,东部有唐家村、官庄、小海子等村落。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人民机器厂兴建,随之建成八棵杨职工住宅区,华北农业机械总厂于贤孝牌一带建职工宿舍,形成今农光里住宅区。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开始在大郊亭周围建化工企业。1976年,劲松地区西部始建统一规划住宅小区,1983年竣工,分8个区。1981年1月,成立劲松街道。
18、潘家园街道
明、清时为大兴县地,1925年属北京市南郊区,1947年属北平市郊二区,后更名为十四区。1949年3月辖域西北部的潘家窑、架松坟属北京市第十三区(后更名为第十区)的广渠门关厢街政府。1952年随区更名属北京市东郊区。1955年8月辖域西部的潘家窑(现潘家园、潘家园南里)、架松坟(现潘家园东里、华威西里、华威北里、华威里)属农业新村街道办事处。辖域东部(现东三环南路以东)属南磨房乡。1960年辖域西部改属九龙山街道人民公社,东部仍属南磨房乡。1968年辖域西部划属双井街道革命委员会,1981年又划属劲松街道办事处。1985年1月分别从劲松街道办事处和南磨房乡划出,成立潘家园街道办事处。
19、垡头街道
1960年2月,垡头地区设垡头街道。1965年,街道改为垡头人民公社。1968年,人民公社改为曙光里街道。1978年,恢复垡头街道。
20、南磨房地区
1949年,属北京市第十三区。1952年,改为东郊区。1956年,厚俸、大郊亭2乡并入南磨房乡。1958年,属朝阳区幸福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南磨房人民公社。1983年7月,南磨房人民公社改乡。1993年,设地区办事处。
21、高碑店地区
1952年,属北京市东郊区。1958年,属朝阳区幸福人民公社的一部分。1954年6月,成立高碑店乡。1961年,高碑店乡改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乡。1993年8月,高碑店乡设高碑店地区办事处。
22、将台地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先后属北平市郊一区、第八区。1949年,属北京市第十区。1952年,属东郊区。1958年,属朝阳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将台人民公社。1983年,将台人民公社改乡。1993年8月,设将台地区办事处。
23、太阳宫地区
1949年1月,属北平市第十三区。1950年8月,属第十区。1952年9月,属东郊区。1956年,合并成立东郊区光明生产合作社。1958年11月,农业合作社改名和平、朝阳、幸福、红兴4个人民公社,太阳宫地区属和平人民公社三站。1961年4月,成立太阳宫人民公社1983年3月,太阳宫人民公社改太阳宫乡。1993年9月18日,太阳宫乡设太阳宫地区办事处。
24、大屯街道
明清时期,大屯地区属大兴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大屯地区建大屯、鱼池、辛店、关庄、小营、曹八里、药王庙、北顶和沟泥河9个行政村。1953年6月,9个行政村合并为大屯、关庄、药王庙和北顶4个小乡。1956年3月,4个小乡合并为大屯乡,下辖8个大队。1958年,大屯地区划归朝阳区。1996年,大屯乡辖大屯、辛店、关庄、曹八里和北顶5个行政村。1997年3月,由于国家征地撤销5个行政村建制。2005年7月,成立大屯街道。
25、望京街道
望京地区原为来广营乡菜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望京地区属北平市北郊第十七区。1950年8月,望京地区属北郊第十四区。1953年6月,望京地区属来广营乡(俗称小乡)。1956年8月,和平社(来广营)、五四社(洼里)、八一社(大屯)、光明社(太阳宫)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和平人民公社,望京地区属之。1983年2月,恢复来广营乡,望京地区属之。20世纪90年代,望京地区开始大规模建设。2000年6月,成立望京街道。
26、小红门地区
小红门乡原属南苑区。1958年5月,东郊区改名朝阳区,撤销南苑区,小红门划归朝阳区。1983年1月,小红门公社改乡。2002年12月17日,设小红门地区办事处,与小红门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27、十八里店地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属北平市第十五区。1952年9月,属南苑区。1959年11月,老君堂、十八里店工作站属朝阳公社。1961年7月,老君堂、十八里店分别成为独立公社,驻老君堂村、十八里店村。1965年5月,老君堂公社并入十八里店公社,驻十八里店村。1983年,公社改乡。2003年3月,设十八里店地区办事处,与十八里店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28、平房地区
明清时期,平房地区属顺天府大兴县。民国时期,平房地区属郊一区,其中石各庄以东属通县。1950年,平房地区属东郊区,并成立平房行政村,辖平房、亮马厂、白家楼3自然村。1952年,平房行政村改为平房乡。1956年,石各庄由通县划归东郊区,并与姚家园村、平房村及黄杉木店4个自然村合并为平房高级社。1958年,平房公社属朝阳人民公社。1961年4月,成立平房人民公社。1983年,平房公社改乡。2003年2月,设平房地区办事处,与平房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29、东风地区
明清时期,属顺天府大兴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前,属北平市郊一区。1949年后,属北京市东郊区。1956年3月,由原11个农业初级合作社合并成立星火高级农业合作社,后改为六里屯乡。1958年,划农业展览馆农场,其中将台洼划属二分场;8月,改属中德友好人民公社。1961年3月,因中德友好人民公社解体,成立星火人民公社。1978年2月,朝阳区实行场、乡合并,东风农场和东风乡并存后成立东风乡。1998年9月18日,东风乡与东风农场分离。2003年2月,设东风乡。
30、奥运村街道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成立洼边乡,属北平市第十七区。1950年8月,属北京市第十四区。1952年9月,洼边乡划归北京市东郊区。1953年6月,洼边乡分为洼里、洼边和关西庄3个小乡。1956年3月,3个小乡合并为洼里乡,下辖9个生产大队。1958年8月,成立洼里工作站,属和平人民公社。1961年6月,撤销洼里工作站,成立洼里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洼里人民公社改乡。2003年5月,设洼里地区办事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体制。2004年4月29日,洼里地区办事处正式更名为奥运村地区办事处,2011年5月16日,奥运村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