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2]
16、干沟乡
  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马二姓自辽宁建昌逃荒至此。因有一季节河雨水涨,雨过河干,一年大部分时间无水,故名干沟。此地为与辽宁往来的货物集散地,贸易兴隆,有拉不败的干沟之说。
17、大石岭乡
  公元1740年(清乾隆5年),孙、周、谢三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南北有岭,故名大石岭。
18、官场乡
  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满族张姓自滦县至此跑马占圈立庄。原此地为清朝八旗牧马场,取名官马场,后简称官场。
19、茨榆山乡
  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李姓由抚宁至此。因山上多荆棘灌木,时称刺儿山,后为茨榆山。
20、平方子乡
  青龙满族自治县辖乡。1956年建平方子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析建平方子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26公里。面积78.4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简易公路与秦(皇岛)青(龙)公路相连。辖二道河、周丈子、陈家屯、乱泥沟、冯丈子、北沟、南坎子、带庄、平方子、于丈子10个村委会。处山区。农业主产高粱、谷子。森林覆盖率50%。广布黑松、柞树,养柞蚕。盛产苹果、梨、花椒。
21、安子岭乡
  因乡人民政府驻安子岭村而得名。
22、朱仗子乡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在朱仗子村而得名。
23、草碾乡
  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朱姓由山东逃荒至此。因为有一捣谷子的槽碾子,取村名槽谷碾,后演变草碾。
24、七道河乡
  因乡人民政府驻七道河村而得名。
25、三拨子乡
  因乡人民政府驻三拨子村而得名。
26、凉水河乡
  公元1670年(清康熙9年),王、李二姓自滦县至此立庄。西有一河水凉刺骨,故名凉水河。
27、青龙县
  青龙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隶属于秦皇岛市,因青龙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而得名。地处承唐秦1小时经济圈和京津3小时经济圈,县城距北京市258公里、天津市265公里、秦皇岛港90公里、曹妃甸港130公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处于北京、唐山、秦皇岛发展轴。青龙县情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1986年12月2日,撤销青龙县,建立青龙满族自治县,截至2020年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