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2]
42、挟河村
  挟河村位于涿州市最北部,距市区15.3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76户,1268人,村民代表27人,党员52人,耕地面积1000亩,以工业、副业、养殖业为主,有各类企业、加工点6家,年人均纯收入6200元,年集体收入163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志国。据查:村北面得牤牛河河水凶猛,瞬息涨落,难以预料,尤其是雨水季节,水涨如排山倒海,水落则裸露河底。因此,古时驿马常因河水难渡,耽误期限,都
43、小屯上村
  小屯村位于献县县城东5公里,距河城街镇政府1.3公里,西邻八屯村,南邻河街村,面积为4平方公里。该村共有人口1110户4200人,耕地4800亩。村内现有党员138人,村两委班子20人。主要街道实现水泥硬化,安装路灯180盏,5000平米的文化广场。
44、小圈村
  小圈村在运河区小王庄镇城乡结合地带,小圈村共146户,耕地287亩。据查,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满族人来此圈地建村,因村小,故村名为小圈。该村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走在全镇前列。小圈村曾经四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还是“全国建设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村(镇)”。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小圈村是发展集体企业奔小康的典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小圈人就开始了创业,经
45、大征村
  大征村建村于明初。“燕王扫北”后,由洪洞市移民至此,因路途遥远,故村名为大征。大征村位于任丘市城区东5.5公里处北靠津保公路,南临任麻公路,京九铁路在村西通过,交通便利。大征村有常住人口1684人,耕地1825亩,企业摊点40余家,2009年被河北省确定为新民居建设试点,2015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3.6亿元,人均收入达1.3万元。大征村两委班子共7人,党员88名。近年来,大征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46、南立车村
  南立车村位于武强镇北偏东9.85公里处,2018年全村342户1450人,耕地2600亩。该村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小康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省、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村建有天主教堂,是县内天主教最早活动地点。
47、北内漳村
  被称为“冀东南第一村”的北内漳村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曾是冀鲁豫党校所在地。现全村有600户、1700人,耕地4500亩,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小康示范村”和“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2013年还被评为首批“河北省美丽乡村”。改革开放后,北内漳村靠兴办企业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目前,村年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村办企业北内实业集团生产的汽车内装饰板闻名全国,先后为天津
48、前南峪村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在带头人郭成志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终于把一个“满山和尚头,下雨遍地流,有雨就成灾,无雨渴死牛”的不毛之地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村民们说,前南峪能有今天,凭的就是一股子“愚”劲。7月初,记者来到“太行明珠”前南峪,在“满目青山闻鸟啼,风弄帘动果香来”的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倾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治山、治水、治穷、致富的
49、栾卸村
  栾卸村位于沙河市西部,全村832户,3033口人, 102名党员。改革开放以来,从依赖地下矿产资源向地上绿色经济转型发展,先后建成恒利集团工业区、恒利庄园居住区和万亩银杏林生态区,走出一条“科学绿色发展、村民共同富裕”的成功之路。
50、东留善固村
  东留善固村是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的故乡,属临西县下堡寺镇管辖,有土地7500亩,其中耕地3250亩,有660户,2830口人。该村建成联体别墅、单元居民楼5万多平方米,大街小巷全部美化、绿化、亮化、硬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玉兰学校是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居全县农村小学榜首。2016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5亿元,固定资产2.3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1040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
51、磁山镇
  磁山镇位于武安市西南部17千米,辖23个行政村,7259户,2.5万人口,耕地面积2400公顷,总面积68平方千米,有完整的交通、通讯体系。辖区内有冶金部2672工厂、峰峰矿务局万年煤矿、北京铁路局磁山机务段等8家省部属企业,经济实力雄厚。1984年撤乡建镇,1994年率先跨入“小康镇”行列。磁山镇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7500年前的“磁山文化”就发祥于此。该镇自然资源丰富,铁矿、煤炭、石灰石、花岗
52、万北村
  万堤镇万北村位于万堤镇正北0.5公里处。全村现有人口1150人,户数241户,由3个小组组成,耕地面积1138亩,党员64人,村两委干部7人。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大多数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村内实现了集中供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全村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
53、东巷村
  东巷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30426105203。
54、壶关县
  壶关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13度10`──113度40`,北纬35度51`──36度13`之间。东与河南省林、辉二市相连,西与长治市为邻,北与平顺县隔界,南与陵川县壤。因古治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顶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而得名壶关。属长治市管辖。全县辖 5镇15乡,38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4万人,有汉、回、满、壮、白、彝、蒙等七个民族。县城距
55、怀仁市
  怀仁市地处大同盆地中间地带,北与大同市相依。总面积1230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2004年)。市人民政府驻云中镇。邮编:038300。代码:140624。区号:0349。拼音:Huairen Xian。地形呈西北、东南倾斜,东西高、中间低、似一槽形。境内西部为山区,主要山峰有清凉山、台墩山、两狼山,以两狼山为最高,海拔1885米。中部和东部为平川。主要河流为桑干河斜。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6.
56、襄垣县
  襄垣因公元前455年赵襄子筑城于此故名。西汉置县,历代未改。全县辖8镇3乡、328个行政村、1088个自然村;总人口25万,其中非农人口6万,农业人口19万;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全境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半山区,最高海拔1725米,最低海拔800米,平均海拔1000米,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平均166天左右。襄垣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煤、土
57、云冈镇
  大同市南郊区辖镇。1958年建云冈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区府15公里。面积119.4平方公里,人口1.2万。109国道过境。辖红墙、石头村、水泉、麻村、张寺窑、兴旺庄、刘官庄、荣华皂、栗庄、校尉屯、榆涧、竹林寺、吴官屯、白庙、姜家湾、大南沟、三道沟、云冈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莜麦、谷子。著名的云冈石窟位于境内。.
58、云中镇
  云中镇是由原城关镇和鹅毛口镇合并组建的新乡镇,地处县城中心,总面积146.9平方公里,管辖22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13.2万人,境内有山有川,土地肥沃,交通发达,是一个典型的城效型乡镇,全镇有5.95万亩耕地,3.8万亩水浇地,现有各类企业180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4万余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今年以来,按照上级要求,在抓全镇两个文明建设中,该镇党委紧密结合“-”学教活动,制定实施了“建设党
59、贾家庄村
  贾家庄村是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贾家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1182100200。
60、冠山镇
  冠山镇山川秀美,环境清雅,有广阔的宜林面积和天然牧坡,盛产优质玉米和各种干鲜水果。农业经济独具特色,杨家沟豆腐、后沟黄瓜干远近闻名。旅游业长足发展,三晋名山冠山雄居镇中,一代才女石评梅故居,三晋第一汉槐,南关流杯池,西关陆家大院声名远播,旅游业已经成为冠山新的优势产业。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冠山镇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已建成了功能完善、 配套齐全的“三个区域、一个中心”,即城南、城东居住区,
61、桃林沟村
  桃林沟村简介阳泉市郊区桃林沟村,地处城市近郊,国土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农业人口700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艰苦创业、永不止步;强抓机遇、永不满足;与时俱进、永不落伍;一心为民、永不懈怠”的精神为发展动力,强力推进“经济建设创强村,环境建设创靓村、新农村建设创名村”的三创战略,全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完成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62、南关村
   南关村地处榆次城南。南外环、南关旅游观光大道、花园路、思凤街、汇通路,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穿村而过,榆次老城、紫玉楼、新南门遥相呼应,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套套商铺生意忙。全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了经济、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宽松环境。全村2797户,5969人,1434.70亩耕地,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6亿余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这就是全国文明
63、店上镇
  店上镇地处潞城市西北部,镇政府距市区21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32021人,总面积76.05平方公里,良田面积43884亩。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评选出1000个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中,店上镇综合指数61分,位居全国千强镇517名。 店上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今年1至7月份,全镇实现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81%;财政收入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91%。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去年全镇实现人均收入
64、常平村
  常平村概况常平村位于壶关县东北部,距长治市13公里,全村2180口人,面积4平方公里,紧依两条跨省公路,自备铁路专用线同太焦线相连,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常平村改革开放前是壶关县有名的穷村,村民们一年粮食半年完、逢年过节挨饥荒,全村十年没盖一间房,到1978年,人均收入仅57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92年-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党支部村委会为改变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由土
65、黎侯镇
  全镇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总人口4.2万人,城镇规划区面积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1万人,总耕地40924亩,其中水浇地31980亩。(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62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2280万元增
66、西沟村
  西沟村位于平顺县城南7公里处,国土面积30500亩,耕地面积1560亩,全村635户,2138口人,总支下设五个支部、1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人。今年以来,西沟村党总支,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工作的切入点,以实施“四议两公开”为抓手,积极开展“学纪兰,争先锋”活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廉洁奉公的纪兰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群众智慧,发挥党组织主导作用,形成了
67、城关村
  城关村基本概况丰州镇城关村地处武乡县城乡结合部,城关村有587户,2084口人,耕地面积1485亩,现有村办企业3个,个体私营83个。城关村是连续1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红旗单位”、“先进集体”的村;是长治市自2000年以来,连续三次被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百强村委会”各一次的村。是山西省2003年至2007年度,连续二次被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村”的村;2006年12
68、紫坊村
  ◇基本概况紫坊村位于长治市主城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南邻长治市客运中心,三纵三横的城市主干道穿村而过。全村面积1.6平方公里,15个村民小组,1464户,5462人。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固定党员155名,流动党员24名。◇工作理念紫坊党委、村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四宜”城区建设目标及常青街道办事处中心工作,坚持“阳光作业、民主决策、科学执政”,努力创建民主管理促发展型新农村。◇经
69、留村村
  留村概况留村位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东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平顺县城北部。距县城1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干石山区,国土总面积5942亩,其中耕地1002亩,全村290户,1154口人,53名党员。劳力402人,在外务工270余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83.6万元,人均纯收入4627元。改革开放以来,留村在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山西省特级劳模、村支部书记桑林虎的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70、霍家沟村
  霍家沟村简介霍家沟是长治市郊区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全村191户,人口764人,村党总支现下设三个支部,共有党员89名。多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指引下,以霍松勤同志为代表的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大胆解放思想争一流,勇于更新观念开先河,依靠科技进步促发展,通过由地下向地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黑色产业向白色产业三次转型发展,现已发展形成了集发电、化工、PVC等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工业
71、东常村
  东常村,位于泽州县西南部山区晋普山脚下,属南村镇管辖,市区l2公里,全村230户,810口人,1200亩耕地。这里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原晋城县最早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最早的农村之一。1926年这里就成立了中共党小组,1927年成立党支部,当年年底,共产党员人数已发展到30名,占全县120名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常文郁同志是山西省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l926年经时逸之介
72、杨村村
  杨村村共有630户,2300口人,11个村民小组,隶属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杨村镇,是镇政府所在地。杨村党支部共有5个党小组,5名支部委员,73名党员,团支部共有青年团员69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全县有名的穷村、乱村变成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党支部从1990年被树为山西省“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以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
73、东四义村
  东四义村简介巴公镇东四义村共有775户,2680多口人,2600亩耕地。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22名。早在建国初期,东四义就因获得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卫生模范锦旗而闻名全国。近年来,又先后荣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铁木尔•达瓦买提等曾先后
74、巴公镇
   巴公镇因春秋时期因晋文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而得名。位于泽州县,南接城区,北连高平。太焦铁路、207国道、晋长二级路纵贯南北。辖4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先后荣获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文明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经济该镇持大改革促大开放,走出了一条“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服务现代
75、皇城村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原名郭峪中道庄,是清代名相、《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因为康熙皇帝曾两次驾临而改称皇城村。陈廷敬晚号午亭,所以,“午亭山村”是它的别称。“皇城相府”之名则是旅游开发的产物。皇城相府是一座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皇城相府开城门9座,城墙总长1700米,城墙平均高12米,大型院落16座,各种房屋640间,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皇城相府又分为
76、老官庄村
  老官庄村是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里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022102217。
77、官庄村
  官庄村是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41024106214。
78、西街村
  西街村位于东镇中心,太风路、大运路、大运高速、同蒲铁路穿境而过,全体五个居民组,470户,2260口人,其中劳动力1462人,党员83人,地域面积2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600亩,驻西街单位有2304库,541总医院,赛德集团等企业和单位23个,甘泉市场、农贸市场、兴华北街聚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了上千个门店。东镇中学、集镇中学、碧海小学等在校生达万余人。2010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100
79、龙门村
  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位于-交界的禹门口,全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739亩,十个居民组,3540口人,120名党员。2013年全村资产积累超1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1.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在村党委的领导下,群众生活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农民职工化、农业机械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园林化,村-原贵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
80、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呼和浩特市南。总面积3401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011500。代码:150123。区号:0471。拼音:Helingeer Xian。  行政区划  和林格尔县辖3个镇、4个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舍必崖乡、大红城乡、羊群沟乡、黑老窑乡。历史沿革  清康熙年间置站,称二十家子,蒙古语称“和林格尔”,即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