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4]
121、新集村
  大新镇位于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城西南部,沙河南岸,距太和县城6公里处,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下辖9个村委会,142个自然村,299个村民组,13500户,全镇5.5万人,其中农业5.2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和商贸并重的大镇。 新集村是大新镇九个行政村之一,处于大新镇中心,就像城关镇之于太和县。 现在新集村由原新集、新建两村于2006年10月合并成立,新集村距离县城6公里,太临路穿
122、姜楼村
  姜楼村位于高庙镇最南部,是远近闻名的装饰材料加工专业村。姜楼村现有人口2200人,耕地2190亩,辖两个自然村,其中姜楼自然村490户,人口1700人、耿小170户,人口500人,村两委班子共5人。全村48名党员,4个党小组3名预备党员。2008年人均收入8000元。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围绕“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
123、闫营村
  闫营村位于太和县桑营镇南部,105国道西侧。该村由原孙楼村、闫营村、东黄村合并而成。全村辖9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1300余户,总人口5131人,耕地面积6070亩。该村主要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由于该村毗邻105国道,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是建大型加油站和汽车修配等,现有加油站四座、汽车修配7家,光这几项,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逐年加强,现共有72名党员,且正
124、淝西村
  淝西村位于苗集镇北部,距苗集镇1公里。由原苗大营、张老家、四苗村三个村合并面成,辖9个自然村(苗大营、苗小湾、张前、小窦、后小湾、沟南、小靳、张老家、四苗),辖区总户数1101户,总人口5530人,1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93名,耕地5227亩。村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2006年村级区划调整时设立淝西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83人。
125、东顺河村
  东顺河村位于倪邱镇东北方,黑茨河的北岸,东部和阮桥镇相邻,全村人口4870人,耕地5916亩。全村有党员80人,村党总支成立于2006年,下设四个党支部,即北王庙党支部、汪楼党支部、闫庄党支部和欠安党支部。
126、镇东村
  镇东村位于三堂镇东部,308省道贯穿全村,全村总人口4669人,共1365户,耕地面积6594亩,辖11个自然村,共34个村民组,该村为种植、养殖专业村。该党组织设总支书记1名,支部委员2人,村两委共有5人组成。该村主要以种植小麦、大豆、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依托科技示范园,搞好优良品种培育。
127、杨庄村
  杨庄村委会位于双庙镇西部,由原杨庄、小梁两个村合并而成,下辖14个自然村,7167人,6657亩耕地。杨庄村于双庙集相毗邻,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2006年成立杨庄党总支,现有党员105名,设小梁、杨庄、于市园、四个支部。
128、解阜社区
  解阜社区:位于正阳关镇西南部,社区耕地面积2098亩,下辖10个生产队、14个居民组,人口3385户,11065人。
129、时寺村
  时寺村是由原时寺村和后楼村合并而成,位于沛河东岸约2.5公里,距张李乡政府5公里,与霍邱县隔河相望。全村总耕地面积6192亩,全村辖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437人。本村农业种植结构为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等常规模式。全村水产养殖面积550亩,其中规模养殖大户两户,均通过县验收为选派项目。 时寺村村级组织健全。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即村务党支部、农业党支部、个体工商业党支部,共有党员138名,
130、隐贤街道社区
  隐贤街道居委会位于寿县西南,隐贤古镇西邻淠河,北邻张李乡,常住人口8200人,流动人口1912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1.33亩,总人口10112人,下辖2个选区,24个村民组,共有村(居)民代表131人,党员178名,是隐贤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贸易集聚地。 2008年4月区域调整成立居委会以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以发展村(街)经济为中心,首先加快了南街改造工程,给居民创造性良好的
131、新店社区
  新店街道位于众兴镇南半部,东与楼郢村交界,南与闫店街道交界,西与彭城村交界,北与众兴街道交界。新店街道2008年末总户数1653户,总人口数7904人,实有劳动力总数4805人,外出务工人员2520人。新店街道辖17个村民组。全街道共有村民代表112人;街道居委会成员3人,副主任1人,委员2人;街道党总支成员5人,其中书记1人,委员4人,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0正式党员202人,街道调解委员会
132、精神村
  一、地理位置。精神村位于茶庵镇西北部,东与关岗村交界,北与安丰镇塘坊村交界,西与众兴镇黄圩村、江楼村交界,南与碾桥村交界,自然环境优美,地理条件优越。 二、基本情况。区划调整后,全村共有党员85人,其中女党员8人,流动党员17人。辖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61人,耕地面积占7429亩。 我村大力开展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0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经营。乡村经济和生产生活各方
133、邹祠村
  邹祠村 邹祠村位于板桥镇的东南部,与天下第一大塘——安丰塘毗邻。南与黄安村接壤、西与板桥村为邻、北靠清真村。07年村级区划调整由原邹祠、双套、安城三村合并为现在的邹祠村。紧邻安丰塘,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以草席、水稻、小麦为主。近年来依靠“村村通”、惠民政策,新修祝字门路、邹词、双套、安城四条水泥路,几乎连通了每一个村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全村总人口4969人,1127户,村民小组35个,土地面积56
134、周岗村
  周岗村位于双庙集镇南,与炎刘镇交界,双炎公里横穿全村。全村总耕地面积9800亩,4100人,36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下设村务、夕阳红、流动三个党支部,党员132名。本村有轮窑厂一座,占地230亩。双翔制衣有限公司也落户我村。我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135、烟店村
  刘岗镇烟店村位于刘岗镇中部,镇政府所在地,由原烟店、小拐村合并而成。是第三批选派村。辖31个村民组、835户、3590人。土地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70亩,以种植业、商业为主。党组织构成有: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党员125人。村民代表60人。村干部10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5280元。-----明显的区位优势:该村位于镇政府中心地带,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省城合肥中心区域3
136、酒东村
  一、凤台县凤凰镇酒东村位于凤凰湖西岸,南靠凤凰湖新区,西邻凤蒙路,北与双湖村接壤,交通便利,淮阜铁路横贯全村2.5公里。全村耕地2310亩,总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1610人,辖8个自然庄,11个村民小组,党员50人,6个党小组,群众代表23人,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人均收入超7000元,主要来源于养殖业和建筑业。2012年全村共存栏土鸡50万只,肉鸭100万只,蛋鸭1万只,水面养殖近500亩
137、钱庙村
  钱庙村位于凤台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西淝河、港河环绕我村。西与颖上县迪沟开发区接壤,南与张集矿毗邻,北与朱马店镇相连,东靠东靠著有“亚洲第一大矿”称号的顾桥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庄,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24人;耕地面积3651亩。人均收入逐年上升,群众安居乐业。村支两委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面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体现较好的经
138、店集村
  店集村地处凤台县城西32公里处,南靠西淝河,东与钱庙乡陈圩村、关庄村接壤,北连本乡中塘、彭庄村,全村辖七个自然庄,一个小集镇,也是杨村乡最大的行政村之一,典型的农业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十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8名,其中女性党员11名。人口3247人,850户,土地4890亩,外出务工人员840人。08年人均收入4200元,09年5200元,2010年突破60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05年底为
139、周圩村
  周圩村位于杨村乡政府北3公里处,北靠港南新河、马杨公路、中彭二号路横竖贯穿境内,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四个自然庄,420户,人口1666人,党员51名,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2350亩。
140、郭徐村
  郭徐村位于丁集乡西部,离县城约20公里处,西与顾桥乡八里村接壤,北邻关店乡常楼村,东邻前元村,南邻张巷村张小庄,全村共有6个自然庄,12个村民小组,1695人,耕地1960亩,54名党员,6个党小组。板张集烈士陵园在我村境内,农民人均纯收入48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学习“-”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获得了县级五个好村党组织,淮南市绿色小康村和淮南市生态
141、安绠村
  安绠村位于尚塘乡政府西南角,距离乡政府约6公里处。安绠村西靠利辛县,南靠南李村,北靠崔海村,东邻黄圩村。全村共有人口3360人,772户,耕地面积4484亩,下设1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庄。安绠村党总支,辖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安绠村党总支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全村境内共修建水泥路5公里,砂石路4公里,各庄之间道路连接一起,交通便利。安绠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水
142、郭王村
  郭王村位于尚塘乡政府北1.5公里处,全村总人口1875人,土地2536亩,共5个自然庄7个村民小组,村支两委成员4人,基层党组织划分党小组4个,党小组长4人,现有党员45名,村民代表32人,新选举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 全村以种植瓜菜和养殖畜禽为主,每年麦、稻面积4000余亩,西瓜面积近千亩。拥有规模民营企业咏梅种猪场1个,年存出栏生猪8000余头,年产值600多万元。水系建设和交通环境相对滞
143、新河村
  新河村位于古店乡政府南部,东邻北芹村,北邻古店村,南邻东林村、西林村村,西与马店镇相邻。凤利路、永幸河贯穿我村。全村共有622户,人口2632人,耕地3748亩。8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4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88元。土地肥沃,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规范化。近期村支两委多次召开扩大会议,村支两委以村民代表会议提议、审议为一体,共商抓好本村各项工作。新修两条矸石路2
144、北刘集村
  北刘集村位于康焦路北段,茨淮新河南岸,港河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现在耕地面积4351亩,人口2441人,6个自然庄,6个村民小组,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配有总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支委一名.第一支部书记一人,第二支部书记一人,共有0正式党员67人,预备党员3人,村委会成员3人,其中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委员一人,37名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3人,团支部书记一人,委员2人,妇女主任一人
145、清泉村
  本村共有7个自然庄,十二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03户人家,拥有承包耕地面积2415亩,总人口1610人,劳动力896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共三人,其中女同志2人。机构设置:共有一个党支部,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5人,培养积极分子2人。
146、界东村
  界东村位于大兴集乡中东部,南与关店乡接壤。全村有605户,2135人,9个自然庄,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912亩,主导产业有小麦、水稻。村级组织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村干部平均年龄41岁,村成立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有党员7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为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的
147、河沿村
  河沿村:位于孔店乡东南高塘湖沿岸,全村共九个自然村庄,九个村民组,355户,1435人。
148、尹祠村
  尹祠村位于史院乡的南端,村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建筑——尹家祠堂,村名也由此而得。全村辖有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一所小学,耕地面积2590亩,全村570户人家,人口2303人,其中五保户41户、低保户63户,村里70%的青壮劳动力在外务工。村党支部有31名党员,支委成员3人。  尹祠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里以小麦、水稻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我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
149、刘庙村
  刘庙村是孙庙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是淮南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庄,总人口1849人,总户数463户,耕地面积2818亩。村内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商品流通等为主,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电话普及率80%。村内主要道路靠近杨孙路,分布路西刘大郢至小薛郢规划点1800米,路宽5米。靠近乡政府循环路至大东郢800米,宽5米。村内农业用水靠一东干渠、二级提水,供电、通信、有线宽带等设
150、龚集村
  龚集村位于平圩镇西北部,北邻绍圩村,南接李圩村,西邻古沟乡,交通便利,靠近淮潘公路,村内“村村通”道路直接公路。全村人口2300多人,村支两委7人,党员共有58名。该村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有水稻种植、小麦种植、油菜种植、棉花种植及畜、禽、鱼养殖等,外出打工收入也是该村群众收入一项重要的部分。
151、洼梁村
  洼梁社区位于焦岗湖镇中部,西与焦岗社区接壤,东与周台社区相临,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辖10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0户,人口2667人,耕地4032亩。洼梁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71名,下设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党员活动设备配套齐全,党员教育活动开展正常。该村农业生产以一麦一稻为主,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经营和外出务工。2011年人均纯收入5508元。
152、鲁峰村
  鲁峰村位于明光市东南部,地处于江淮分水岭脊背,距309省道2公里。该村于2008年元月由原农场村、许郢村合并。目前,全村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辖18个自然村庄,11个村民组,1087户,总人口4644人,耕地面积6587亩。该村于2005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53名。2006年被滁州市委、涧溪镇党委分别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党组织,2007年被滁州市评为新农村建设
153、石塘村
  石塘村下辖15个村民组,784户2993人,耕地面积5032亩,地属丘陵,但水资源丰富。307省道贯穿石塘村1.5公里,小岗路穿村1.4公里。村总体工作在大溪河镇10个村中处于后进。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9人,其中50岁以上党员37人, 30岁以下党员10人;初中以下文化41人,高中以上8人;流动党员1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书记各1人,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1人,文书、副主任、村民委员会委
154、宋集村
  宋 集 村 简 介 宋集村由原单山、宋集两村合并而成,位于殷涧镇西南,卧牛湖下游,距镇政府10公里。通往景区的旅游线路贯穿全村,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全村共辖11个村民组,现有农户720户,总人口2880人;其中劳动力1300人,土地总面积8600亩,承包耕地3600亩。山场面积4600亩。宋集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成员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分子、专业户、致富带头人和全体村民共谋发展,
155、蒋庄村
  蒋庄村:距离潘村镇2公里,由原菜园村、新村村及蔬菜村合并,人口3422人,行政村面积4.39公里,耕地面积2910亩。
156、老观村
  老观村:位于黄湾乡东北6公里处。
157、太安村
  太安村位于独山镇西北部,东与林木良种场、西与石婆店、北狮子岗乡接壤,南邻本镇观音洞村。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面积为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609亩,总人口2869人。现有党员51人、预备党员1名和5名入党积极分子,辖7个党员责任区.村重视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村干部党员进一步明确发展观念,对党的信念更加明确,为民办事更加具体和有力,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本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58、新华村
  新华村位于狮子岗乡西北部,是岗畈结合的丘陵地形,土壤结构差,易涝易旱。全村人口2200余人,辖14个村民小组,拥有党员48名,设四个党小组。全村约14平方公里,有水田2480亩,旱地2000亩,林地1500亩,水面1300亩,建设用地1000亩,未开垦用地1100亩。本村交通较以前大为改观,砂石路实行了组组通,目前正在兴修一条2500米的水泥路。外出创业有成人士年效益在20万以上达10人以上。
159、冯郢村
  冯郢村位于汲河东干渠下游,与霍邱、单王接壤,与本镇梁郢村、钱集相邻,距离10公里,全村2932人,735户,总耕地面积3980亩。辖27个村民组,全村党员干部70名。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动下,相对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已修好了两条水泥路,10万方水量的当家塘、水库已修建6座,植树造林面积达1000亩,环境十分优美。村民农业生产大部分实行了科学种植,机械化操作生产,收割、运输、种植大户10余户
160、观音岩村
  位于县城东北部23公里,距但家庙镇中心集镇6公里,于2004年10月在霍山县村级规模调整中由原团墩、倪冲、观音岩、舒家庙四村合并而成,东邻裕安区横塘乡,南毗本镇但家庙村,西接下符桥镇沈家畈村,北连金安区青山乡,总面积23.4平方公里,下辖毛岭、观音岩、倪院、李院、沈畈、小吴冲、陈榜、油坊、谷畈、青年、槽坊、尧观冲、桂花冲、张管冲、胡洼、下院、小广冲、西冲、舒祠、邓榜、舒庙、沈院、枣树井、白云、岭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