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6]
201、强桥村
  强桥村位于青弋江下游南岸,紧靠芜太运河,隶属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管辖。全村有1465户,356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2500人,流动人口1050人。耕地面积3124亩,水面2010亩,人均面积1.2亩左右。 在国家便民政策并取得农业项目的前提下,开辟了新农村建设点(三十八小区),其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各色新式住宅楼130套,小区内设村卫生服务站,2所幼儿园,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馆、室内外各类健身器
202、白沙村
  白沙村位于陶辛镇的西南部,距芜湖县县城11公里。我村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势平坦,水网纵横,风景秀丽。全村人口6008人、1536户,耕地面积4957 亩,养殖水面2000余亩,辖有22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全村基本实现自然村有道路,通车率达100﹪,家家用上自来水,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农业生产上以水稻、油菜为主。根据村情,村两委积极引进、推广无籽西瓜,发展渔塘精养。工业企业有华森门业、盛
203、芦中村
  芦中村地处陶辛镇西南部,与南陵县许镇一河之隔,荆十公路贯穿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芦中村辖30个村民组,占地面积6.9平方公里,总人口4463人,其中耕地面积3537亩,本村以水稻为主,河蟹养殖、加工等相关产业为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芦中村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大力发展农业、养殖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上下坚持长期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群防群治取得一定的成果,
204、胡湾村
  胡湾村位于陶辛镇的南部边缘,与南陵县许镇的太丰圩隔河相望。全境9.3平方公里,为长弯腰形,圩堤长度10余公里。23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989亩,水面1500余亩。现有人口5663人,党员118人,分6个党小组。村内有完小一所,教学点3处,村医疗卫生室3所,排灌站2座,粮站一所,个体粮食加工厂3家,预制厂2家。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和特种水产养殖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是农业生产收入和劳务经济
205、西河社区
  西河社区是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0221104004。
206、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芜湖县红杨镇中部,属半山半圩的地形,地势东高西低,有湾西路和潘双路呈丁字形贯穿我村境内,交通十分便捷,新建的和平新区位于两路的交叉路口处,现有居户310户,人口达1082人,规划880余户(250亩)。全村有15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所辖面积为7.5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为3760亩,林地面积968亩,农户767户,常住人口为2847人,其中外来人口162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
207、朱桥社区
  朱桥社区:是原沿山村“村改居”后和朱桥集镇区合并而成。位于芜湖县东部,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东面与红光村、东门村接壤,西南面与湾沚镇新丰村相连,北面紧靠花桥村。花桥镇政府坐落在朱桥社区境内,九三公路穿境而过。全区辖20个村民组和一个朱桥集镇区,总人口3598人,住户1150户。全区耕地面积2250亩。
208、横岗社区
  新的横岗社区由原横岗社区、庙音村、永兴村小圩组合并而来横岗社区成立于2008年4月1日,位于芜湖县东北部,毗邻宣州市、当涂县,集镇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街道划分为四个组,南起杨冲、北至横岗新桥(横岗桥)东至杨黄公路、西与永兴村相接。街道现有农业住户456户,农业人口1491人;非农户559户(居住街道的少),非农人口1007人。另外两年来,新农村安置点共建住房540户,其中新农村225工程174
209、五四村
  五四村位于花桥镇中部,东与宣城隔河相望,西与县城湾沚接壤,全村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总人口2445人,共712户。全村产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在历届村两委积极引导和努力培育下,初步形成了以水产养殖、苗木、烟草为主的三大产业支柱,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510元。
210、范马村
  繁阳镇范马村是由原繁阳镇范冲村和上马村合并而成,地处繁阳镇西南,属丘陵地带,东低西高,东与南陵县以六房冲—马冲、铜山一线山分水为界,南与孙村镇凉岭头—范冲板栗山分水为界,西以大白马山一线与孙村镇水口村为界,北与本镇铁门村相连,总面积12.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29亩,林地面积约1.2万亩。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生态保护较好。淮九公路贯穿南北,芜大高速横跨东西,交通便捷,物产丰富,境内有丰富的
211、中分村
  中分村位于繁昌县城以南,孙村镇东大门,旧时俗称“小南乡”,是通往国家4A级风景区——“马仁奇峰”的必经之地。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坐落于我村,与城南柯冲古瓷窑遗址、欧亚人类发源地—孙村“人字洞”、狮子山脚下的宝莲寺,构成一幅环形的旅游路线,是繁昌旅游业的又一亮点。 中分村是一个集旅游、度假、观光、民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型村庄。古老的村落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早在清朝同治十一年
212、长寺村
  孙村镇长寺村位于孙村镇的西北部,距镇中心4公里,以长岭、寺冲两条冲而得名。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以林地为主,拥有林地9547亩,耕地面积196亩,水面220亩,辖11个村民组,人口2107人。境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环境优美,拥有繁昌县最大的水库——钳口水库。
213、象形村
  峨山镇象形村地处县域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与平铺镇相邻,南与南陵县接壤。交通便利,湾平公路贯穿全境,两条村村通道路连贯柏树和东岛两个村。距黄金水道长江仅25公里,适宜大宗物品的运输,境内石灰石资源丰富、仅尖山就有4亿吨以上,呈储量大、氧化钙含量高的特点,是制造新型建材理想原料。全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总户数耕地约1120亩、山地面积6700余亩、水面150亩。总户数734户,人口2340人,劳动
214、柏树村
  柏树村位于峨山镇中部,村总面积6.531KM,辖15个村民组,总人口2043人,村党总支下设第一、第二、两个支部共13个党小组,党员总数87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32名,60岁以上党员36名,村境内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有两个林业规模产业,珍稀苗木基地和景观苗木发展初具规模,外来的企业有光华建材厂、玩具厂、羽毛加工厂、养鸡厂和老年公寓等单位落户我村。沿江高速贯穿全村,现已建成两条7公里的“村村通”水
215、湾店村
  湾店村位于繁昌县县城南部7公里处,与南陵县地域交界216省道纵穿村而过。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先后荣获市水利兴修先进村、县先进党组织、交通安全村,荣获镇授予的建设新农村“一等奖”,在综治考核、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全村总面积为11.38平方公里,人口3668人,下辖49个村民组,村内有投资落户企业16家,覆盖水泥、建材、服装加工、体育用品、竹器加工。年产40万吨的远宏
216、克山村
  克山村在新港镇南边,繁新公路穿心而过,居中段,交通便利;克山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约4500亩,共辖18个村民组,人口3008人。村内有飞尚公司、芜湖制衣有限公司、新凌红土矿、三荣宠物等企业。目前,百姓生活水平较富裕,群众素质较好,家庭和睦,安居乐业。
217、新林村
  平铺镇新林村位于繁昌县东部,距县城25公里,距芜湖市15公里。全村辖30个村民组,人口2749人,总户数850户;总面积9.72平方公里,其中农田3200亩,林地12000亩,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享有“东方竹乡”的美誉,特色产品笋干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 辖区有省道三荻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村村通道路四通八达,形成了以三荻路为主干,茶冲、石垅冲、九塘冲、朱冲道路为辅助道路的“业”字形交通网。 近年来,
218、新牌村
  新牌村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平铺镇西南部,东南紧靠漳河,北连平铺镇政府,西至寒龙公路,与南陵县家发镇接壤。与同镇的寒塘村,五华村,平铺村,马仁村比邻。 全村人口共2758人,面积约6.37平方公里,全村辖23个村民组,属半山半圩地区。 新牌村山清水秀,人勤物丰,资源雄厚。 境内有著名的“汉华园生态果木林基地”、“新牌村林场”、“周公坝水面综合养殖场”、“芜湖天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平铺镇自来水厂
219、峨岭村
  峨岭村简介 峨岭村位于三里镇北端,总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3300人,辖18个村民组和峨岭街道。2006年,被确定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20、双河村
  南陵县三里镇双河村位于南陵县东南部皖南丘陵区,318国道从我村擦肩而过,我村农业人口3552人,耕地计税面积3639.10亩。我村共有党员83人,其中女党员11人。 2008年,村两委大胆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通过拍卖方式将我村河中片2000多亩土地成功流转。分别有南陵宏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陵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改变原有的土地经营模式。促进了规模经营,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现代农
221、黄山村
  黄山村位于何湾镇西南部,与本镇南山村、青阳县木镇镇相邻,总面积5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403户,1407人,有耕地1695亩,水田1265亩,有山场6430亩,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特色作物有丹皮、花生、蚕桑等,土特产品有丫山藕糖。 在黄山村境内有一座著名的驿马桥古名为玉虹桥 ,始建于宋朝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南陵县境内的古桥之最。 黄山村党支部有党员48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2
222、保圩村
  保圩村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北部,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4800亩,保圩村下辖16个自然村,37个村民组,全村1100多户,总人口5286人,劳动力人口2200余人。省级公路206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村内主干道五沈路、黄八路与各自然村相通;市、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有12个,村庄整洁秀丽、自然风景贻人;新村部建设于2005年,设有远程教育电教室、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普
223、汾水村
  汾水村是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0207102208。
224、三汊河社区
  三汊河社区组建于2005年初,由原三汊河乡胡老、贾桥、星星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三汊河社区座落原三汊河乡人民政府,依居裕溪河畔。在和县、含山、无为交界处,距芫湖长江大桥约25公里,距汤沟人民政府10公里,位于汤沟镇秀石路最北端。社区总人口6952人,耕地面积6954亩。当地胜产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是一个鱼米之乡。区域内,处出成功人士之多。资产在千万元以上数人,居民、农民纯朴、上进、勤劳、社会稳定,经
225、清水社区
  清水社区东与联盟社区接壤,南沿青弋江,西邻军滩社区,北与万春街道中心社区相连,清水街道办事处座落在我社区境内,是清水街道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业、信息中心,交通便捷,芜宣高速公路,芜清快速通道穿社区而过。社区现有1589户,总人口4634人,总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00亩,十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49名,党总支下辖四个支部,党员124名,社区两委干部9名。清水社区是苗木专业村,境内的花
226、南阳社区
  南阳社区于1994年10月由原月牙路村委会与南阳村委会合并而成,2008年8月按照鸠江区政府部署实施撤村建居设立社区居委会,隶属于官陡街道办事处。东邻官陡街道鲁李、汀孟社区,南与空三师、五七二0工厂接壤,西至宁芜铁路及华东第二大铁路枢纽小杨村铁路编组站,北面与龙山街道和平社区相邻。社区区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十五个居民组,两个居民安置小区,一条新街。县区过境主干道路南阳路延伸段穿境而过。境内住户
227、汀孟社区
  官陡街道汀孟社区地处芜湖市东北部,东与官飞社区接壤,西北分别与鲁李、南阳毗邻。该社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49亩,塘口水面600亩。现有总人口1794人共564户,下辖10个自然村落共12个居民组。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52名,“两委”成员共8人,街聘居聘4人。
228、围山村
  围山村简介:围山村地理位置,东面与镜湖区方村街道隔河相望,南与本街道火龙村接壤,西与良福村相邻,北与马塘街道的平山村接壤。总面积11.6平方平方公里,辖3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600亩,水面积约3000亩,总人口5248人。
229、浮山村
  浮山村位于峨桥镇东部,历史上曾隶属于浮山公社。浮山乡,二00四年划入峨桥镇,由原来的泊口、丰圩、新屋三村合并而成。浮山村东靠泊口河,北临漳河,西隔峨溪河与镇政府相望,南与丰裕村为邻。浮山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准九路从村的北端穿境而过,浮峨路横穿村中心向南而去直达繁昌县。全村东西长为2公里,南北长为4公里, 面积8平方米公里。、浮山村现有人口四千八百多人,为峨桥镇第一。现有党员140人,村两委干
230、高岗埠村
  高岗埠村位于芜湖市三山区龙湖街道东南面,东与弋江区一河之隔,南与杨村接壤,西与潘村相邻,北与中沟村相伴,系典型的“鱼米之乡”。现有农户1185户,其中4个安置小区(朱坝、代坝、七房、新窑)300余户1000余人。全村总人口3658人,分七个大片,辖23个村民组,辖区面积6.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97亩,水面1000余亩,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88名,其中女党员10
231、新珠村
  新珠村辖32个村民组,拥有农业人口3135人,821户,耕地面积4247亩,水面1709亩,村级主干道水泥公路贯穿全村。近年来,全村掀起了河蟹养殖热潮,并把河蟹养殖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广大农民的致富新路,以幼蟹培育为主、生态养殖成蟹和优质鱼养殖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已呈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已成为该村的特色支柱产业,渔业总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0%以上,75%以上的农民参与水产养殖,村民人均纯
232、蒋山村
  生态河蟹养殖村——蒋山村蒋山村位于狸桥镇东北,东与金云村交界,西南与狸桥社区交界,北倚固城湖畔,与江苏接壤,标准水泥路贯穿全村,直达政府所在地。蒋山村辖6个村民组,730余户,3060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思路的变化,村产业结构从原来的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转变,逐步形成以河蟹生态养殖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
233、岗桥村
  岗桥村由原岗桥村、七里村合并而成,位于宣州区沈村镇中部,南与南湖-所紧邻,宣沈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是沈村镇的一个农业大村。全村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4996人,28个自然村,44个村民组,全村有千亩圩口2个,排灌站3个。农田面积5800多亩,山场面积3900多亩,可养水面500多亩,主要以种烟草、水稻、小麦为主。另外中草药,大棚蔬菜,茯苓茶,吊瓜、蘑菇都有一定面积,养殖业也有较大规模,目
234、九联社区
  九联社区居委会成立于二00四年,位于宣州区北侧,古泉镇政府所在地,与芜湖县三元镇接壤。社区辖22个村民组和1个街道,总户数1142户,其中非农业户520户,农业户622户,总人口36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4人,农业人口2428人,农民人均总收入5752元。社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距离宣城市区仅10公里, 皖赣铁路以及芜屯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社区属丘陵地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宣城市著
235、七景村
  七景村位与洪林镇东北,距洪林镇约2公里,由原崔村村和红庙村合并而成。其南面与洪林村、宣茶村接壤,北濒南漪湖。面积为7.5平方公里,地形以圩田为主,水田4300亩,可养水面5000亩,盛产水稻、油菜、小麦、淡水渔等。现辖24个村民组,人口3500人。2000年后通过移民建镇,群众自主建设家园热情高,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2008年有两个整洁型示范点通过上级验收,2009年已申报为整体推进型示范村。村党
236、施田村
  文昌镇施田村地处青弋江东叉河畔,半山半圩,东南与杨柳镇接壤,西临东叉河与本镇和洲村为邻,北邻本镇贾公村,高文河、川沿公路自南向北穿过本村。全村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65.5亩,山场面积748亩,水面面积52亩,村内主干道7。8公里。11个村民组覆盖12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937户,人口3485人,劳力1898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365人。 村党总支下设联合、团结、友谊3个党支部
237、刘村村
  刘村村位于孙埠镇南端。全村28个自然村,32个村民组。总人口6100余人。全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可耕地9000余亩(包括非包产面积)水面150余亩(常年外出务工经商1100多人)。全村党员总数100人,全村入党积极分子9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15人。村级双培双带党员25人,群众14户。全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设二个支部,10个党小组,10个党员中心户, 全村村民代表31人,村务公开监督组成员
238、兴安村
  兴安村位于宣州区杨柳镇西侧1.5公里,杨文公路从村中横穿而过,交通便利。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十一个自然村十六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989 人,633户,耕地面积4,900亩,其中水田2319亩,茶园1500亩,山场面积1860亩,有林面积1080亩。兴安党总支现有党员98名,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即:兴安支部、企业支部和非公业企业支部。村办集体企业三个:即云盘山茶厂、兴安林场和兴安农科队。个体企业
239、前进村
  一、村自然概貌前进村是2004年12月由原来的前进、宗村、新禾三村合并的大前进。东与广德、宁国山脉相连,南与本镇南阳村交界,西与本镇碧山村相邻,北与郎溪山脉相连。主要交通以宗水公路与外界相通。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0余亩,山场面积3万余亩。辖12个自然村,总人口3458人。 二、村级组织情况前进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113人(其中预备党员5人)。党员平均年龄50岁。女
240、山岭村
  山岭村:位于新田镇南6公里处,东与溪口柏枧山相邻,南与溪口镇交界,西以华阳河为界,北与蒲田村相邻,东溪河从山岭村直穿而过。全村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576户,2072人,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0亩,山场面积15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