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16]
601、脚猛村
  脚猛村位于县城西北面,距镇政府驻地7.5公里,海拔925米。原为固鲁公社脚猛大队。1984年8月社改乡为固鲁乡脚猛村民委员会,1992年3月撤区并乡建镇后改为丹江镇辖。为1个自然寨,辖11个村民组。脚猛村共有232户,974人;国土面积7845亩,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356.5亩,其中田444.46亩,土1205.5亩,主要出产葡萄、水稻、杨梅、茶叶等。的第一产业是发展葡萄,现有规模是1
602、干皎村
  干皎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0200。
603、猫猫河村
  猫猫河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0200。
604、黄里村
  一、地理位置黄里行政村位于西江镇东南部17公里处,距雷山县城15公里。东与丹江镇相邻。二、道路交通情况1、对外交通陆上交通主要是雷西公路,向北通往西江镇,向东通往雷山县城;京杭大运河是水运的主航道,过往船只频繁,建有水旱码头。2、村内交通情况村里主干道为水泥路,宽3米,路面平整,两边布有排水沟,但是,村民的生活垃圾,给排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村内其余路面大多为土路,路面质量较差,无排水设施,雨天
605、开觉村
  一、地理位置西江镇开觉村位于雷山县西江镇东北部,东临西江镇堡子村,南抵雷公坪脚下,西连西江镇西江村,北与西江镇长乌村接壤。距镇人民政府7公里,距雷山县城43公里。二、道路交通情况1、对外交通开觉村只有一条公路——开排公路,向西通往西江镇,向东通往台江县排羊乡;开排公路是台江通往雷山的交通便道,该路目前正在进行油路改造,过往车辆较少。2、村内交通情况村里主干道为水泥路,宽3米,路面平整,村内其余路面
606、乌尧村
  乌尧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1222。
607、北建村
  北建村基本情况--人口总数:956人农业人口:952人非农业人口:4人--行政区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9.0亩--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瑶族发展口号:--所辖村:6生产总值:200.0万元--主要经济产业:农业,核桃名特产品:核桃办公所在地:北建村
608、开屯村
  开屯村位于永乐镇北部7公里处,是政府所在的北大门,距雷山县城41公里。东边与乔洛、小开屯村搭界,南与岩寨、也牛、排告村相邻,西临桃江乡,北靠冷竹山山脉,四周梯田怀抱,拥有“开屯梯田”之称。全村共有六个自然寨,十五个小组,共有495户,2044人,主要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90%,汉族占总人口的10%。耕地面积为1420.805亩,其中:田面积:1298.45亩,土面积:122.355亩。全
609、乔歪村
  乔歪村位于永乐镇东北角,距镇政府20公里,东邻榕江县平阳乡、南邻加支、格益村、西抵乔洛、肖家两村、北抵方祥乡。全村共有1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有115户,人口535人。全村拥有耕地323亩,其中水田279亩,土44亩。乔歪村所在地均在保护区境内,海拔较高,耕地都在1100米以上,气候条件恶劣乔歪村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成为乔歪村得主要经济收入。
610、肖家村
  肖家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2200。
611、乔洛村
  乔洛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2200。
612、加鸟村
  加鸟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2200。
613、中寨村
  中寨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1200。
614、长乌村
  长乌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1200。
615、龙塘村
  龙塘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1200。
616、麻料村
  麻料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1200。
617、乌瓦村
  乌瓦村位于雷山县城西北,距县城3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总户数为131户,分有2个自然寨、共有6个小组总人口为673人。全村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2.02亩,有效灌溉面积170亩,25度以上坡度耕地15亩,人均基本农田0.3亩,全村林地面积3759亩,人均林木面积6.7亩。村民养殖有猪、羊;种植有枇杷、猕猴桃,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当地的农民人均经济收入迅速增长。人均口粮
618、乌流村
  乌流村地处郎德镇的西部,位于镇政府驻地西面,距县城22公里,距省道炉榕公路即政府驻地5.5公里。全村总户数为266户,分有3个自然寨、共有14个小组总人口为1323人。全村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比重小,耕地面积542.83亩,其中稻田494.04亩,土48.9亩,人均耕地面积0.41亩,林地面积7594.8亩,人均林地7.06亩,其中经济林有300亩,人均面积0.28亩,人均口粮187公斤,农民
619、报德村
  报德村位于雷山县城西北面,处于全镇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距雷山县城21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总户数为262户,分有3个自然寨、共有15个小组总人口为1258人。全村耕地579.23亩,人均耕地面积0.46亩,全村森林覆盖率80%以上,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村容整洁、民族风情浓郁。报德村的甘吾农民技术学校是雷山县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点.现在村民开始了养羊行列,带动了报德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620、也利村
  也利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3200。
621、也改村
  也改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3200。
622、杨柳村
  杨柳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3200。
623、三角田村
  三角田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200205。
624、公统村
  公统村距县城26公里,全村有7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215户,1130人。有党员30人,其中男22人,女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787.16亩(其中:田567.16亩,土220亩)。近年来,公统村群众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种植杨梅产业,村内190多户群众都有杨梅基地,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乡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现在果品产业发展规模已具程度化,已发展成为杨梅产业专业村。在杨梅基地发展过程
625、乌的村
  乌的村距县城27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335户,1332人。有党员27人,其中男21人,女6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045.13亩(其中:田767.83亩,土277.3亩)。近年来,乌的村群众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产业,现在已经成为茶叶专业村,现有优质茶叶基地3887.29亩,已产生效益320余亩。
626、荣防村
  荣防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200211。
627、排肖村
  排肖村位于望丰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东接三角田村,南接乌响村,西抵丹寨县南皋村,北与凯里市接壤。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247户1156人。0党员21名,其中女党员3人。总耕地面积930多亩,稻田537.28多亩,土400多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2098元,人均占有粮390公斤。
628、丰塘村
  丰塘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200200。
629、乌迭村
  乌迭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200200。
630、乌响村
  乌响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望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200200。
631、新桥村
  新桥村地处贵州省雷山县南面,为大塘乡人民政府驻地,炉榕线公路穿村而过,距县城13公里,到黔东南州州府58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229户,971余人,由三个自然寨组成。新桥原名王家寨,均系超短裙苗族。民族风情浓郁,服饰,建筑奇特。有耕地面积870亩,人均耕地面积1.23亩,主要出产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红薯、茶叶、水果等。2010年人均占有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1980元。村党支部有0党员17名,
632、掌坳村
  掌坳村位于大塘乡东部,距雷山县城6公里,距乡人民政府驻地7.5公里,素有“铜鼓之乡”、“民族歌舞之乡”等美誉。全村171户713人。村寨依坡而建,坡顶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民族风情浓郁。寨中铜鼓坪可容纳千余人观看表演,用青石板平铺的寨道延至各户。有二级公路沿村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掌坳村铜鼓舞源远流长,其鼓点复杂,雄浑响亮,舞步欢快、激烈、豪放、粗狂,由数十个动作组成,有的像蜻蜓点水,有的如猛虎下山,
633、独南村
  独南村祖先从开怀迁到雷山县城马家屯羊场坝,由于种种原因,又迁至现在的大塘乡新桥村上游(杨苟)祖先居住的地方,最后才到独南定居。独南人民在此生息敷衍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现全村辖三个自然寨,九个村民小组,目前共280户,1128人,耕地面积1011亩。自定居独南后,在那漫长的旧社会,生产方式依靠刀耕火种,生产力及为落后,加上独南村地势险峻、山高谷深、气候恶劣、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祖祖辈辈都过着食不裹
634、桥王村
  桃江乡桥王村位于桃江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2公里。由下寨、岩寨、大寨3个自然寨组成,现有居民169户,常住人口719人;行政区面积4210亩,耕地面积710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这里主要居住的村民以苗族为主。全村有党员14名。桥王村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苗族自然村寨,这里不仅有白竹山美丽的风光,更有历史悠久的桥王菩萨慈善庙,此庙位于白竹山脚,建于10
635、掌雷村
  掌雷村位于桃江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全村有两个自然寨,七个村民小组,275户1119人。村内建有完全小学和卫生院。全村耕地面积980余亩,其中田786亩,土202亩。森林覆盖率27%,掌雷盛产辣椒、玉米等,全村户均养有黑毛能繁母猪一头。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不断完善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努力
636、龙河村
  龙河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4200。
637、岩寨村
  岩寨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34104200。
638、也蒙村
  也蒙村位于达地水族乡西南部,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0公里,有也蒙、古月、白米、水利、岩门和大毛坡共6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村内主要居住苗族为主,以也蒙自然寨黑苗为代表,其次为水族。水族主要居住在大毛坡自然寨,村内住有姓余、潘、刘、李、袁、朱等10多个姓氏,也蒙村不同姓氏之间可以通婚。2008年12月底,全村共有197户946人,其中外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打工150多人。也蒙村以前叫也蒙大队
639、毛坪村
  方祥乡毛坪村位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东南部,与本县永乐镇、大塘乡接壤、同榕江县平阳乡为邻,距离县城及乡政府驻地各为47公里。村驻地海拔850米,最高农田处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1350mm,无霜期258天。毛坪村是全省1100个一类扶贫重点村之一(也是全省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镇所辖村之一),全村223户1003人,其中,男519人,女484人。国土总面积3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
640、格头村
  方祥乡格头村位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海拔1015米,辖3个村民小组145户563人,其中男328人,女235人。行政区域面积2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1.4亩(田面积316.748亩,土面积44.686亩),人均耕地0.64亩,由于格头村处于保护区核心区,粮食产量较低。2010年底,全村人均占有粮29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742元。格头村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有成片的国家二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