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4]
121、龙川村
  龙川村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3101200。
122、秀里村
  秀里村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3101200。
123、下梓坑村
  下梓坑村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3101200。
124、团结村
  团结村位于渔亭镇政府所在地,东部,与休宁县接壤,皖赣铁路、慈张公路横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辖有10个村民组,共670户,2032人,其中党员58人,其中劳动力1150人。山场20000余亩,耕地2089亩,其中水田1159亩,旱地430亩,临时性耕地500亩,园地688余亩,主导产业以茶、粮、第三产业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在县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
125、石印村
  西递镇石印村地处西递镇东部,村辖小岭坑、东风、马降、常山、珠坑口、前进、跃进七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20户673人,劳动力515名,党员27人,党小组4个,流动党员1人。石印村是一个粮、桑、茶和腊八豆腐为主导产业村,拥有耕地面积722亩,其中水田面积569亩。国家、省级公益林11700余亩,茶园131亩,蚕桑面积709亩。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为6443元。
126、叶村村
  叶村地处西递镇东南部,距县城12km,距世界遗产地西递景区3km,处于西递景区和黄山风景区的交通要道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集体土地面积9300亩,辖有13个村民小组,农户401户,人口1261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64人,其中男性党员50名,占党员总数的78%,女性党员14名,占党员总数的22%。35岁以下13人,36-49岁13人,50-59岁15人,60岁以上23人,初中以下40人,中专、高中2
127、翠林村
  翠林村位于黟县西北部,距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靠祁门,西临石台,三县交界。翠林村系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615米,年平均降雨量1760mm,全年日照1980小时,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3.47%。全村135户,辖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514人,农村劳动力352人,其中外出务工150人。翠林村是一个以粮、茶、桑、猪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农、林、牧等第一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6%左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
128、竹柯村
  竹柯村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柯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3104200。
129、美坑村
  美坑村建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属皖南革命老区之一,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美溪口革命烈士墓就座落在该村。美坑村有6个村民小组,246户,总人口951人,耕地面积1279亩,水田面积 876亩,旱地178亩,山林面积14442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还有就是就是一些茶叶和蚕桑等经济作物,200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5000余元左右。现有党员37名,(女党员7名,男党员30名)柯村乡穿村而
130、竹溪村
  竹溪村概况 竹溪村位于黟县西北部,宏潭乡东部,距乡政府6公里,距黄山风景区40公里,全村总面积为27.19平方公里,全村共365户1165人,水田863亩,旱地394亩,茶园1630亩,桑园782亩,林地35895亩,是一个以粮、林、茶、桑为主的典型山区农业村,全村森林覆盖率89.02%,境内有五溪山省级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区。作为宏潭乡唯一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该
131、历溪村
  历溪村:是牯牛降的南大门。全村现有人口710人,分历一、历二、历三、历四四个村民组,山场面积13200亩,水田700亩。
132、环砂村
  环砂村辖8个村民组,333户1159人,土地面积15600亩。该村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相邻,现存众多古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祁门县乡村旅游重点景区之一。环砂村先后荣获“中国绿色村庄”、“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安徽省旅游专业村”、“安徽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133、街道社区
  街道辖10小组,总人口2820人,党员数98人,其中女党员25 人,劳动力1200人,其中女性劳动力600人,外出务工23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57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0人。学校 1个,在校学生170人,教师17人。
134、菊江社区
  菊江社区位于东流镇的南面,东起陶公路、西临长江、南抵东流大闸、北至长江路,共划分为10个居民小组,社区面积1.3平方公里,1702户,4296人,驻社区单位23家。菊江社区集商贸、旅游为一体,有较浓厚的文化底蕴,商业街学湖路、长江路贯穿社区,沿街个体工商户200多家。新建的陶公路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建筑以徽派为主调,以现代人生活方式为基础,现已成为东流的另一条商业旅游街道。正在建设中的融商业、办公
135、观桥村
  观桥村是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龙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721110200。
136、老屋村
  老屋村是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龙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721110200。
138、所村村
  一、基本情况:所村村位于陵阳镇西部,村部距镇政府4.5公里,下辖十四个村民组,555户,总人口1746人,总面积19665亩,其中耕地面积5538.09亩(其中:水田面积2192.45亩,园地面积973.14亩,桑园面积620亩,茶园面积235亩),林地面积11344.89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537.06亩,交通用地96.46亩,水域面积290.4亩,未利用地面积1084.57亩。农民主要收入
139、仁里村
  仁里村(又名大仁里)地处绩溪县城东南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仅4公里,龙川公路从西穿境而过。全县最大的河流——登源河蜿蜓流经全村达三公里,傍河建村水资源十分丰富。仁里村有着1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公元539年建村。该村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全村496户,近2000人口,是全镇唯一没有撤并的行政村。村设党总支,一个社区党支部,三个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1人,村两委成员5人。 仁里村村域面积约11.2
140、胡乐村
  胡乐村地处宁国市胡乐镇西南部,青龙湾水库上游,皖赣铁路.宜黄高速.S323.S215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0亩,山场面积28000亩,其中山核桃2300亩,毛竹6200亩,杉木林8700亩,天然林10800亩。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胡乐支部.梅川支部),共有正式党员89名,预备党员6名。胡乐是一个拥有10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镇,当年的盐监司设在胡乐,有胡乐
142、吉山村
  永安市燕西街道吉山村位于市郊以西的文川溪下游,距市中心约5公里。本村历史上经济繁荣,文风兴盛,人才辈出,留下众多颇具特色的文物古迹。抗日战争期间,福建省省会内迁永安长达七年半之久。1999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首批历史文化名乡。全村由吉山、五丘、黄淡坑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12个村民小组,356户村民,共1211人口,劳动力527个;全村现有党员40名。山林面积17155亩,耕地总面积1696
143、八一村
  小陶镇八一村地处小陶镇东北部,毗邻205国道,距集镇5公里,1948年以前称张坊堡,1949至1953年称支前模范村,1954年宁洋县委书记到村里调研建议改名为八一社,1984年至今称八一村。现有半溪、张坑、青石、前坂等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229户、849人,党员41名。全村拥有耕地面积972亩,山林地面积4282亩,矿产资源以石英石为主,储量约1000万吨。近年来,八一村坚持“168”党
144、沧海村
  沧海畲族村是青水畲族乡九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位于永安市东南部,距永安市城区46公里、青水集镇1公里。全村总人口553人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畲族人口占90%以上,平均海拔700米,总面积4129亩,拥有耕地面积560亩,山林面积2956亩,其中毛竹林面积251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蔬菜、烟叶种植、个体运输及外出务工等。 【历史人文】沧海畲族村历史悠久,早期住有“田、孔、杨、蔡”四大姓,后杨家大发,就想
145、塘溪村
  岵山镇塘溪村位于岵山镇西部,与铺上村,磻溪村,茂霞村三个村相邻。县道347线贯穿全村。泉三高速从村西边山下绕过.全村人口3325人.998户,有14个村民小组。盛产状元红荔枝.龙眼.芦柑等名优水果。土地面积3011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11亩,森林覆盖率56.8%。耕地面积868亩。工业以针织业,服装业为主。有远近闻名的寺庙西陵宫,县级文物保护福兴堂古厝,现有村老人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文化体
146、铺下村
  铺下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25108200。
147、铺上村
  铺上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25108200。
148、漳州寮村
  漳州寮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83118200。
149、洪坑村
  洪坑村下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902户,3068人,占地面积约130公顷,是明末清初古村落,村落格局完整、布局奇特,屋舍错落有致。主体是一字排开的七座三进、五进大屋,每座大屋的两侧各有两排单层护厝。古屋墙基以大条石砌成,墙壁以青砖砌成,当地人称“青砖石壁脚”。大屋与大屋、大屋与护厝、护厝与护厝之间都有小路相通。村内共有4条石板街道,18条排水沟,8口古井,池塘若干。
150、石牛尾村
  石牛尾村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旧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623101200。
151、芦丰村
  芦丰村位于平和县西北部,树木葱绿,山清水秀,芦溪镇东溪和北溪汇流之处,是芦溪镇政治、文化、经济、贸易集市中心。镇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正常居住人口达6000多人,是平和县、南靖县、永定县三县交界集市要地,历史悠久,距县城50公里。村落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全村人口4030人,975户,辖3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芦溪中学和中学小学坐落其中,芦丰村人才辈
152、峡阳村
  峡阳村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702104200。
153、槎溪村
  槎溪村位于顺昌县元坑镇中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顺昌县城1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15476亩,其中林地面积8819亩,耕地面积1277亩,全村343户,总人口1360人。三个自然村,辖五个村民小组。先后建设了大丘田新村,九村新村,新建有砖混结构房屋168幢。槎溪村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0c-18.90c,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2%
154、观前村
  观前村是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722105200。
155、竹贯村
  竹贯村,位于万安镇北部,距离万安镇集镇25.5公里。北西与连城赖源接壤,东与环坑、高厦相邻。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明村。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古建筑群和古庙宇群。全村耕地面积1839亩,山林面积23225亩,森林覆盖率85%,辖5个村民小组,共166户,610人。主要姓氏温、邓。竹贯村主要产业为农业为主,林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辅。村民以生姜,辣椒。主要特色产品有风鸭,竹笋。
156、灵岩村
  灵岩村位于岩前镇政府所在地,是岩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西北面与本县象洞、十方、中赤接壤,南邻广东蕉岭,交通便捷,国道205线、永武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是多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落户村和重要的建设生产基地。。全村共有9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1373户5099人,党员165人。全村共有耕地1667亩,人均耕地0.34亩,全村山林面积6567亩。2013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4182.7万元,村财年收
157、中南村
  中南村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825108208。
158、城内村
  城内村地处双洋镇集镇中心,全村面积1.2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有0.96万亩、耕地总面积0.1万亩,共361户1337人,辖村民小组7个,共有党员57名,其中女党员12名。本村辖区内3条河流,即石坑溪、员当溪、温坑溪,桥7座,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有1处,即北门山电站工程。村主要产业是烤烟。
159、香寮村
  赤水镇香寮村位于漳平市西北部,西南与新罗区交界,北与永安市接壤,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台山脚下,距漳平市区65公里。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7亩,林地面积97594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万多亩,毛竹林1.8万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479户,总人口172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38人,是龙岩市“精神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漳平市首届“最美村庄”之一、是伟大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故里,是中
160、上水村
  上水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