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
41、龙川村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11公里,龙川村交通便利,“绩胡公路”穿境而过,目前华龙公路正在拓宽改造,属于省二级公路。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现辖7个村民组,731户,2316人。龙川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6万亩,水田1396亩,茶园面积 620亩。龙川村交通便利,“绩胡公路”穿境而过,目前华龙公路正在拓宽改造,属于省二级公路。村设党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现有党员
42、雄村村
  雄村村位于歙县南端,距县城8公里,是歙县雄村乡政府所在地。现有24个村民小组1316户3537人,雄村党总支下设有2个党支部,党员83名。2009年新建村部,办公设备齐全。村主要产业是茶叶、旅游,集体收入空白,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人均纯收入是6435元。耕地面积868亩,山场4770亩。雄村村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村内有竹山书院、慈光庵、中美合作所旧址、牌坊等人文景观,渐江从村旁流过,沿江两岸风景
43、龙岗社区
  龙岗社区地处天长市东北边陲的苏皖交界处,辖有一个街道,1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586人,承包耕地2509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东临高邮湖,南有铜龙河,北有苏皖河,山青水秀,水陆畅通。龙岗历史悠久,人才荟萃,清代出过状元戴兰芬;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旧址所在地,从第八分校培养出去的革命志士,正团职以上有200多人,遍布全国各地;-、-、粟裕、张云逸、罗炳辉等老一代革命家曾
44、灵山村
  灵山村位于呈坎东南,依山傍水而建,后唐时建村,元代隶属徽州府歙县22都1图,明代隶属徽州府歙县滚秀乡灵山大社仁风里,今属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行政村,辖17个村民组,人口1700余人。灵山,以其灵秀之气和人们眼中的佛祖禅佛圣地而为世人尊崇。村庄居于灵金山、丰山之间的山谷内,一条长长的灵金河从村中缓缓流过,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河西边依林靠壁,筑房造屋。灵金河左边房子坐北向南,右边房子坐南向北,遥遥
45、坑口村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公布了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闪里镇坑口村名列其中。 坑口村境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清澈秀丽、宛若玉带的文闪河,呈“s”形飘逸而过,环境优美,生物 资源、人文资源丰富。该村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百佳生态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市“百村千幢”示范村,拥有“国保”古戏台群,被誉为“徽州古戏台之乡
46、卢村村
  卢村村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3101200。
47、竹贯村
  竹贯村,位于万安镇北部,距离万安镇集镇25.5公里。北西与连城赖源接壤,东与环坑、高厦相邻。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明村。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古建筑群和古庙宇群。全村耕地面积1839亩,山林面积23225亩,森林覆盖率85%,辖5个村民小组,共166户,610人。主要姓氏温、邓。竹贯村主要产业为农业为主,林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辅。村民以生姜,辣椒。主要特色产品有风鸭,竹笋。
48、中复村
  中复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的南大门,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县城42公里,距南山镇政府7公里。中复古名钟屋,自唐代开基以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有钟、郑两姓,906户,3400多人口,面积约12平方公里,90%的人口为钟姓,开基祖观寿公,其子盛生公为汀州府巡抚。 中复村座落于莽莽苍苍的松毛岭脚下,四面环山,与连城、上杭县交界,前有松毛岭拱翠,后有长咕山、祥云寺揽护,左有桥下河,右有官坊河相
49、土坑村
  土坑村地处泉港区后龙镇中部,东邻碧霞湾、南毗福炼生活区、北与南铺镇接壤,面积约1.6平方公里,总人口3900多人。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泉港区革命老区据点村之一。土坑山川水丽,气脉纡舒,世代蕃衍旺盛,地灵人杰,村内共有古民居27座,但倒塌毁坏近半,现保存较完好的古大厝有15座,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庭院式砖石木结构。古民居雕塑繁多: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和泥灰雕
50、埭尾村
  地尾村位于东园镇西部、南溪下游。东邻东园村,西邻南溪,南邻枫林村,北邻茶斜村,全村总面积5.2平方公里,有867户3268人。一、政区沿革地尾村在清朝年间属龙溪县四五都。海澄县置县后,属海澄县管辖,清乾隆年间属东路部保甲。民国29年属海澄县第一区陂内乡,地尾村分为后柯保和地尾保;36年为隶属峨山乡。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的地尾乡所辖,1954年分为后柯合作社和地尾合作社,1956年7月改属城关区,19
51、浦源村
  浦源村位于周宁县中部,距县城5公里,是镇人民政府驻地,主村海拔905米,土地总面积6.5平方公里。小(古镇)浦(城)公路贯穿村南,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要道,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村中情趣独特的鲤鱼溪,人鱼同乐,遐迩海内外。浦源俗名孵兜,宋时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宋嘉定二年(1209年),郑尚从宁德谷口(今八都镇福口村)迁浦源定居,繁衍裔孙,人口居全镇第一。明、清代,属宁德县十七都。民国24年
52、仙蒲村
  仙蒲村地处福鼎市西南部,位于鼎、霞、柘三县交界,距集镇25公里,交通状况良好。同时,仙蒲村是福鼎市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全村共有住户532户,总人口1855人,共辖仙蒲里、庄边、洪柏樟、南岭等自然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7人。全村有耕地1022亩,水田960亩,林地26685亩。仙蒲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拥有完好祥瑞恢宏的古民居,分别有“丁、人、U”等三种结构。古民居始建于宋代,元、清两朝均有增建,逐渐
53、半月里村
  半月里,曾名“半路里”,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行政村,是畲族聚居的村庄。村庄东望玉兔山,与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状如弯月的弥勒山山麓,南临双福桥水库。半月里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有近3百年历史的龙溪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世儒大厝、雷位进故居、雷志茂故居、秀才院、雷氏宗词(均被省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宫的附属保护单位)。村民钟其松是个热心收藏文物的有识之士,他自费办起“畲族民俗博
54、忠山村
  忠山村位于岩前镇坂星路沿线,距市区和集镇所在地分别是37公里和17公里。全村现有438户1736人。山林面积17242亩,耕地面积2577亩,果园2024亩,鱼塘86亩。今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忠山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要求,深入贯彻市、区市、区委创建文明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等八个方面作用,积极融入全市文明村的热潮中,大力
55、良地村
  万全乡良地村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间开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落地处将乐、泰宁两县交界处,四面群山环抱,村落景观优美,聚落构成诸要素齐整完备。由庙、祠、宅、仓、桥等各类古建筑组成的良地古建筑群,既是良地这一山地古村落景观建筑的核心组成与精华所在,也是闽西北客家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数量众多的谷仓,真实反映出村“以食为天”的朴素思想与历史民俗。良地村民风古朴,文风悠长,历代人才辈出,杰出者如清代著名
56、济川村
  济川村位于石苍乡东北部,东邻游洋镇,北靠高阳村,西接霞湖村,南与石苍、田坑村隔溪相望,是革命基点村,总面积27.5平方公里,海拔380米,距乡政府驻地11公里。下辖13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有980户3472人(其中男1787人,女1685人),该村人多地少,大都外出谋生,经商、办厂或打工的共有1100多人。还有赴外国创办公司的40多人。每年创造外汇达1200多万元,成为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柱,2
57、东洋村
  地处麟山塔脚下的双洋镇东洋村,永漳公路贯穿全村,地理环境优越。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196户,789人。村党支部有党员36名,其中女党员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其中:支委3名,村委3名。全村有耕地面积603亩,林地面积1.4万亩。近年来,东洋村紧紧围绕村级党支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实行科技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全面推进东洋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我村现已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传统村
58、钟腾村
  霞寨镇钟腾村位于霞寨镇西部距镇区5公里,东连黄庄村,西接高山村、南毗西安村,北邻官峰村。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535户,有2038人口。全村经济以蜜柚种植为主,以外出务工为辅,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93.2万元,人均收入8300元。有村两委7名,0党员45名,先后获得 “漳州市绿化先进单位” 、“漳州市最美生态村落”、 “平和县十大最美乡村”、 “县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我村是革命红色老区
59、御帘村
  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是一个由皇帝赐名的村庄,位于明溪县东北部,距县城55公里,距乡政府7.5公里,村部所在地海拔460米,总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6349亩,耕地1383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51元。201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2012年9月被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三明市首批“中央红军村”,2012年12月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也是老区基
60、思溪村
  思溪,村落由俞姓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因地处清溪旁,故以鱼(俞)水相依之兆而取名“思溪”。思溪位于思口乡境内,思溪距延村1华里,距县城10公里。思溪村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现村中保存有明清民居30多幢。其中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敬序堂,面积达664平方米;正厅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