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合肥市文明村镇[4]
61、栏杆集镇
  巢湖市辖镇。1958年前属肥东县栏杆乡、高亮公社。1969年划出部分归巢县(今 ? 巢湖市)青岗公社,后成立栏杆公社,1983年改为乡,1995年撤乡建栏杆集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42公里。面积53.2平方公里,人口2.1万。合(肥)宁(南京)高速公路过境。辖栏杆、上头胡、立新、新桥、黄桥、燎原、洪桥、大傅、大胡、祠山庙、沿河、李逢集、青岗、苏福、陈泗湾、双李、朱桥、二郎18个村委会。农产水稻、
62、建麓村
  建麓村委会隶属于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座落于黄麓镇北部,将军故里,山青水秀。东与烔炀镇毗邻,西与合肥接壤,距合肥市30公里,南临巢湖。交通便利,黄师路贯穿全村。总面积2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949.37亩,人口6028人,26个自然村,30个村民小组,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党员数192人。盛产水稻、棉花、花生等各种农作物,销住全国各地。村辖旅游景点:张治中故居陵园、黄麓师范、安徽相隐寺、建
63、芦溪村
  芦溪村地处巢湖北岸,距黄麓镇5公里,辖区有15个自然村:分别为王疃、东西坝尖、九疃、罗坎、上杨、下杨、黄时、军张、何张、上吴、中吴、下吴、新魏、老魏;农业1410户,人口4262人,其中:男2147人,女2115人,劳动力2403人,其中:男1207人,女1196人。一个党总支,六个党支部,党员163名,其中:男党员149名,女党员14名。辖区圩口5个,并有丘陵地带,其中扑城圩面积749.72亩,
64、花塘村
  黄麓镇花塘村地处黄麓镇西南部,依山傍水,现有耕地5013亩,村辖14个自然村,人口4398人,设村级党总支1个,下辖4个党支部,党员156人。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省级明星企业富煌集团、省级工业园区座落我村,滨湖大道、庙忠路和即将竣工的旅游观光大道平行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我村盛产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特色经济以“两水”为主
65、河西村
  中庙街道河西村,观光大道和庙中路穿过。全村耕地面积1614亩,下辖六个自然村,全村共有人口1719人。现在省高速云水湾和碧桂园正在开发,已拆迁三个自然村,新建金村为美好乡村并作为中心村。以农业为主,大力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河西村耕地面积为半山半圩,结合这种状况,河西村在农业上主要发展这几个项目。 1、土地流转、发展水产。以河西圩和明星圩为基础,开发出水产养殖基地,主要养殖品种有河蟹、泥鳅、龙虾等,
66、中李村
  烔炀镇中李行政村是李克农将军的故乡,与烔炀镇相连,黄六镇接壤,位于巢湖之滨,庙中路、滨湖大道穿境而过。各自然村有水泥路、砂石路相通,农业生产条件极为优越,是当地文化、经济较为先进的行政村。本村所辖18个自然村,土地面积7300亩,耕地面积4340亩,1320户,人口3400人,其中党员115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外出经商务工。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粮油棉和渔业生
67、巢湖村
  巢湖市烔炀镇巢湖村位于烔炀镇南端,濒临巢湖水面,全村共有人口5140人,1466户,辖12个自然村,可耕作土地面积6641亩,是烔炀镇草莓种植最早的村之一。 村内交通便捷,滨湖旅游观光大道和烔鲍路穿境而过,距离镇区不到时1公里,距巢湖和合肥均在半小时车程之内。村内水泥路全长3.8公里,基本形成了内循环。村内有岗有圩,可发展养殖的水面近千亩,巢湖水面面积广阔,与巢湖相望的有利条件,可发展捕捞业和网箱
68、曙光村
  烔炀镇曙光行政村位于烔炀镇西北部,与肥东县毗邻,依山傍水。下辖14个自然村,总人口2800人,设有一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30人,入党积极分子8人,全村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0亩左右,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村村部设备齐全,会议室、人口学校、党员活动室、孕检室、B超室、农家书屋等都符合标准,其中党员活动室内设电视机、DVD、音响等,一切都按照上级的要求来布置
69、兴坝村
  兴坝村位于柘皋镇西南,面积12.8平方公里,南与庙集中垾相连,西与庙岗接壤,属丘陵地带。辖区有16个自然村,总人口4150人,耕地面积为5190.72亩,庙柘路、驷马路串村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在村内,有三条主干道(机耕路)贯串16个自然村,有一所小学。党总支下设兴坝、钱墩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1人。-以来,党的政策好,全村的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经济上去了,村内各项
70、驷马村
  驷马村民委员会位于柘皋镇西南角,北面与庙岗乡接壤,西面与烔炀镇接壤,南面与中垾镇接壤,人口总数4216人,1080户。包产面积近6000亩(退耕还林350亩),另有山场开荒地近1000亩,共有吾昌、东昌、蒋岗、袁伍、学佃、西昌、袁八、方洼、肖洼、大魏、大於、山头、小沈、坝院、小吴15个自然村,辖区内一所小学,东昌小学有就读学生近180人,有粮食加工厂2个、油厂3家,商店15家,村级卫生室一个。本村
71、兆河村
  槐林镇兆河村地处美丽的巢湖之滨,水陆交通发达,省道316横穿村里中心之处,是槐林镇工业集中园区。全村辖1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870人,村党支部有正式党员48名,预备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人,培养后备干部4人,土地面积3609亩。农业发达,有水产养殖龙虾100多亩,养鱼面积300多亩,有养鸭3000多只的大户。 工业是全镇的中心——槐林工业集中园区,园区占地面积480多亩,
72、竹柯社区
  竹柯居委会位于巢湖市北大门,境内有合巢芜高速公路、巢柘路(312省道),交通便捷。全村现有人口4560人,面积约有25平方公里,有25个自然村,其中竹柯村、万山埠为新农村示范村。村境内有夏阁镇工业集中区,目前已有20多个企业建成投产,该村有300多名村民在企业上班。
73、项山村
  项山行政村地处革命老区银屏山区腹地,位于散兵镇东部,东与银屏镇为邻,西与散兵行政村接壤,南与大岭行政村、后洞行政村毗连,北与天河街道相连;汤银公路和银散公路横穿境内,辖区内有20个自然村,总人口3365人,927户,面积16.3平方公里,耕地2512亩,山场17795亩。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9人。主导产业以园林园艺建材、茶、麻、棉作物为主;凌山自然村是远近闻名的花卉村;村民人均纯收入
74、大兴镇
  大兴镇位于瑶海区东南部,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辖13个村(居),人口约2.6万人。大兴历史悠久,早在隋末唐初就是周边地区的贸易场所;大兴人杰地灵,以“一里三公墓”(宋朝蔡文艺公墓、包公墓、清朝李鸿章公墓)闻名中外;大兴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合宁、合芜高速公路出口3公里,合裕路、长江东路和黄金水道南淝河穿镇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大兴工业基础雄厚,是合肥市传统的工业基地,区域内有合钢、安化等大中型企业
75、三十岗乡
  三国故垒,生态之乡,天然氧吧——庐阳区三十岗乡,南临董铺水库,北依滁河干渠,距合肥市中心15公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2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41万,面积32.4平方公里。 三十岗乡立足水源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狠抓差异化发展,夯实民生幸福,力促和谐稳定,建设成为集自然田园风光、休闲生态农业、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乡镇,被评委“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和 “
76、陈龙村
  陈龙村:地处合肥近郊,三国新城遗址坐落陈龙村西南部,全村辖15个村民组,2200多人。全村总面积5487亩,可耕地面积1714亩,有林地面积2000多亩,村内交通便捷,资源优势明显。
77、崔岗村
  崔岗村:位于三十岗乡西北部,与肥西、长丰两县毗邻,属岗冲交错地带,地处江淮分水岭滁河干渠下游,下辖13个村民组,8个自然郢,总人口1368人。市政大姚路、乡管崔谭路贯穿全村,交通便捷。
78、风景村
  风景村:位于合肥市西北郊,南临董铺水库,北靠滁河干渠,东与大杨镇谢岗村隔河相望,西与本乡东瞿村接壤,是三十岗乡的东大门。全村辖9个村民组,总人口1646人;耕地面积2230亩。
79、堰稍村
  堰稍村:位于三十岗乡西北部、北与瞿嘴、崔岗村相邻,西与肥西相连,南与董铺水库相望,地形为两岗夹一洼,以高岗为主。全村辖13个村民组,土地面积6644.9亩,农户480户,人口1760人。辖区内有明星水库1座,面积120亩。大姚路(2.3公里)自东向西贯穿全村,合淮阜高速公路有2.6公里长穿过堰稍村。
80、井岗镇
  井岗镇(原名蜀山镇),位于合肥西大门,有着光荣的历史。2003年区划调整后,镇域面积27.17平方公里,辖2个农业村、7个社居委、1个省级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人口7万余人。井岗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山色水景,美如图画,既是人文旅游胜地,又是休闲居家乐园。镇域连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务文化新区、中国(合肥)科学城、蜀山新产业园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