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2]
21、海阳所镇
  全镇面积91.4平方公里,耕地4.03万亩,海岸线长87公里。镇政府驻海阳所村,辖40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1550人。该镇毗邻银滩旅游度假区,大乳山风景区位于境内。镇域经济以海洋经济及房地产开发为主。海产品主要有带鱼、鲅鱼、黄花鱼、对虾、海参、梭子蟹、牡蛎、扇贝、蚬子、蛏子、文蛤等。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
22、李哥庄镇
   李哥庄镇位于胶州市东北部,是全国重点镇,是全国百强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出口创汇十强镇、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青岛市品牌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8.26万人口,辖41个村(3个居委会),城镇建成区面积7.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3万,城市化率达到52%。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9亿元,财政收入6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64元。
23、拐河镇
  拐河镇位于方城县北部,伏牛山东麓,东邻叶县,北邻鲁山,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该镇盛产小麦、玉米、芝麻、红薯、香菇等。1992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近年来,拐河镇充分发挥本地柞坡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香菇生产,1998年发展袋种香菇114万袋,可实现产值1140万元,人均增收300元;香菇生产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此外,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中药材、蚕丝和地毯加工,以萤石、
24、九资河镇
  罗田县九资河镇,地处鄂皖两省三县(英山、罗田、金寨)交界处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全镇35个自然村、32500人,人均耕地0.8亩,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乡镇。近年来,该镇走旅游扶贫开发的路子,使昔日穷山僻壤变成了鄂东旅游经济重镇。去年,全镇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2000多万元。全镇人均从旅游扶贫中获得收入已超过7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有65%的
25、长岗镇
  随州市辖镇。1952年建长岗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乡,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69公里。面积232.6平方公里,人口2万。汉(口)宜(城)公路从镇中穿过。辖土门、东庄畈、凉水井、青山、绿水、熊氏祠、水、珍珠泉、罗家台、郑家台、黄木埫、石龙埂、喻家湾、覃家畈、庹家畈、三眼泉、洪山坪、三圣庵、欧家店19个村委会和绿林居委会。经济以农业种养业为主,盛产香菇。磷矿资源丰富。古迹
26、黄草镇
  东坪乡、黄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草镇资兴市辖镇。1949年属二都区,1956年设黄草乡,1958年改钢铁公社,1959年更名黄草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43公里,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1.2万。镇政府原驻黄草,1987年迁往石头下。岭(秀)黄(草)长(硬)公里横贯全境。辖黄草居委会和丰林、前程、富滩、高田、龙头、坦头、金腊、沃水、横坳、源兴、冠军、羊兴、乐洞、黄
27、茶山坳镇
  茶山坳镇地处衡阳市珠晖区东北部,它南临耒水,与酃湖乡一水之隔,西北依傍湘江,与西湖镇、松木乡及衡阳县樟木乡隔江相望,东接衡南县泉溪镇。总面积50.8平方公里。辖14个村,2个居民委员会。建国初,这个镇所辖区域分属衡阳市第八区、衡南县二区,1961年成立茶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茶山乡,1985年又改为乡级镇,2001年由原郊区划归新成立的珠晖区。 近几年来,茶山坳镇充分利用城郊优势,在抓好粮食生
28、乔口镇
  乔口镇地处三地四县交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占地45平方公里。人口32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6人。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按照“作水字文章,建小康乔口”的发展定位,克难奋进,扎实工件,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人均纯收入3706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出口包装厂、华望集团、絮
29、派潭镇
白水寨   概况:派潭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北端,是增城市北部最大的山区镇,南距增城市中心28公里,距东莞60公里,西距从化市中心22公里,距广州市70公里,东北面与龙门县毗邻。全镇总面积289.5平方公里,2004年末人口76799人;辖3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14.38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8820多人,总户数2210户。交通:南面有增派(增城至派潭)二级公路,西面有派
30、硕龙镇
  【概况】 硕龙镇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30多公里,硕龙国家二级口岸设在境内,有德天、硕龙、岩应三个边贸互市点。辖社区1个,村委会9个,村(居)民小组84个。有自然屯72个。2004年,全镇总人口11698人,其中农业113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6‰。行政区域面积165平方公里,有林面积1396公顷(不含隘江林场),年末耕地面积850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202.0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
31、龙脊镇
  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位于龙胜县东南,东与灵川交界,南与临桂接壤,素有龙胜“南大门”之称。乡政府所在地距桂林76公里,距县堀12公里,国道321线从境内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堪称“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全乡辖有15个行政村,186个村民小组,居住有瑶、壮、汉等民族1.5万人。总面积237.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18794亩,其中水田面积9736亩,早地面积8858亩,水果面积1855亩,森
32、万泉镇
  万泉镇位于琼海市西部,面积1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下辖18个村(居)委会,共有232个村小组,39个居民点(东升居)。镇墟距嘉积中心城区6公里,地处万泉河、文曲河、沐皇河三河交汇处,沿岸自然生态良好、村庄古朴宁静、景色灵动秀丽,是嘉积中心城区天然“后花园”。2016年被住建部评为全国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大雅、夏坡、沐皇、罗凌等村先后被省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33、武陵山乡
  武陵山乡位于武陵山脉乌江下游东岸,距涪陵城区42公里,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2003年,武陵山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坚持以-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涪陵区“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和133奋斗目标,按照既定的思路,心无旁骛谋划地方经济发展,乡域经济凸现出特色魅力。(一)地理位置武陵山乡位于北纬29°26′—29°31′,东经107°30′—107°35′之间。地处涪陵区东南端,
34、芦溪镇
  【自然条件】芦溪镇位于三台北部,与绵阳涪城区丰谷镇接壤,绵三公路与涪江河穿境而过,全镇幅员面积94.8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4.5平方公里,辖4个办事处,30个行政村,232个社,8个居委会,29个居民小组,有耕地45843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07亩,植被面积45200亩,森林面积34933亩,森林覆盖率32.9%。【人口】2005年末,全镇总人口56510人,18022户,其中农业人口4290
35、羊木镇
  一、历史沿革  早在宋代以前,场东五里许有一山,顶平坦,突起峰峦,貌似羊鹿,故名“羊鹿坪”。山腰石壁一洞名白岩洞,传有“木枯”住此修道,又因洞居峡谷,故得名“模容洞”,由于两处自然风景优美,遂各取首字以“羊木”为地名,羊木四面山,当中淤积千亩平地,故又称“羊木坝”。  二、自然地理  羊木镇地处广元市城北39公里处的冲积-原上,属1992年新建制镇,镇域内四面环山,号称朝天区的“小江南”,东连朝天
36、旧州镇
  旧州位于安顺城东南约35公里处,距滇黔公路和贵黄公路约13公里,是西秀区东部的重要集镇,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的古老集镇,又名“安顺州”,是原安顺州治所所在地。全镇总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3.65万余人,耕地面积3.44万亩,辖24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镇内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有刑江河绕镇而过流入红枫湖,素有贵州高原上的“小江南”之美誉。镇内有远近闻名的旧州“珍珠牌”大米,有远销各地的山药
37、潞江镇
  保山市辖乡。1958年从龙陵县划入设坝湾公社,1988年改乡,1995年改潞江傣族乡。位于市区西,距市区67公里。面积528平方公里,人口5万,傣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40%。辖坝湾、丛岗、芒柳、张贡、丙闷、芒棒、新寨、莫卡、禾木、香树、石梯、芒颜、顿东、邦陇、芒旦、新城、库老、东松、筲箕、赧亢、白花21个行政村。山高谷深、气候炎热,森林面积1.6公顷。乡境属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农业主产水稻、甘蔗、咖
38、华阳镇
  华阳镇地处洋县北部秦岭中山区,距县城76公里,辖15个村,73个村民小组, 7220人,全镇总面积56100公顷,其中林地48000公顷,河流约6500公顷,耕地557公顷(水田337公顷,旱地220公顷)。200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70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35元。山木药材和木耳、香菇、蜂蜜为本地的主要特产。.
39、杨家河镇
  杨家河镇位于镇巴县最北端,被誉为“北大门”距县城28公里,北与西乡县接界,东与本县平安镇相依,南与本县泾洋街道办为邻,西与本县青水镇相连。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6834亩,其中水田1150亩。辖5村1社区:杨家河社区、口泉河、王家河、构园、贺家山、三湾村,23个村民小组:1714户5625人。全镇共8个党支部,有中共党员265名,有农村党员233名,有镇属机关单位(含驻镇单位)9个
40、枣园街道
  枣园街道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处,属延安市宝塔区城郊镇之一。全镇辖20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有2134户8225人。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000万元,农民人均经济收入2530元;粮食总产300万公斤。全镇流域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03万亩,经济林1.62万亩,生态林7.88万亩,草场面积2万亩。有冬暖式日光节能蔬菜大棚1020座,弓棚550座,其中能源再造“多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