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9]
161、南阳镇
   南阳镇,位于微山湖北端的南阳湖中,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北依济宁城区,南靠江苏丰沛,东邻孔孟圣地曲阜、邹城、西通牡丹之乡菏泽,旧属鱼台,今属微山县。除南阳岛外,在空旷辽阔的南阳湖里,零星散落着80多个小岛屿,构成隔水相望的奇特北方水乡景观。这里拥有浩渺的南阳湖、清澈的运河,古朴的民风,沿运河而错落有致的民居,以船代步的叶叶小舟,千顷荷花与蓝天、碧水、野鸭、苇草,形成天然的水上游乐园,成为度假
162、峄山镇
  峄山镇位于邹城市城南10公里处,面积为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辖7个管区,50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邾国故城、野店遗址等名胜古迹,并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资源、旅游优势:镇内104国道、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纵贯南北;花岗岩、石灰岩、红土等矿产资源丰富;还有被誉为“岱南奇观”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峄山。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建成
163、满庄镇
  满庄镇辖6个管区,43个行政村,7万人口,7.8万亩耕地,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是泰安市“一城两区”建设的两区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布局合理。目前,建成区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成为泰城南邻一座日益繁荣兴旺的卫星城。 满庄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均穿境而过,镇驻地分别设有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上下道口。北距泰山10公
164、银山镇
  一部《水浒》驰名中外,八百里水泊豪迈天下。银山镇就是当年水浒英雄晁盖带领水浒好汉起义的发祥地,如今八百里水泊遗存水域西部中心地,《水浒传》中的许多传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银山镇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位居东平、阳谷、台前、梁山四县结合部,西依黄河,东濒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全镇44个行政村,104.5平方公里,5.6万人,5.2万亩耕地,是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建材镇和旅游镇。 境内山石资源、水
165、海阳所镇
  全镇面积91.4平方公里,耕地4.03万亩,海岸线长87公里。镇政府驻海阳所村,辖40个行政村,年末户籍人口31550人。该镇毗邻银滩旅游度假区,大乳山风景区位于境内。镇域经济以海洋经济及房地产开发为主。海产品主要有带鱼、鲅鱼、黄花鱼、对虾、海参、梭子蟹、牡蛎、扇贝、蚬子、蛏子、文蛤等。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
166、松柏镇
  五莲县松柏镇位于县城东 12公里,座落在鲁东南第一高峰——马耳山南麓。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浓厚的政治、文化与历史底蕴。1946年,五莲县委、县府分别诞生于该乡王家口子村和东白庙村;全省第-报《大众日报》报社也在该乡起源。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九仙山风景区就在松柏境内,齐长城、孙膑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名声远扬。全乡辖31个行政村,1.47万口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3%。乡驻地
167、院东头镇
  院东头镇位于沂水县西南部25公里,是红嫂祖秀莲的故乡,东接姚店子镇,西连夏蔚镇,南邻沂南县,北依黄山铺镇和崔家峪镇;总面积16万亩,有耕地面积3.2万亩,林地7.4万亩;辖43个行政村,124个自然村,8900户,3万口人。有党员1449名,建国前老党员142人。2001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2元。该乡属纯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沟壑
168、浮岗镇
   浮岗镇位于单县西南部,辖40个行政村,6.5万人,53800亩耕地,面积144平方公里。浮岗水库、木线条加工、玫瑰种植是浮岗镇的三大特色。浮岗水库面积25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第二大平原水库,有阎潭灌区引黄干线、小浪底焦庄引水阐两条输水途径,长年可保持一定的蓄水量,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水库由浮龙潭、月牙潭两部分组成,其中浮龙潭东西长给12.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
169、国路夼村
  国路夼村位于胶东东腹地,栖霞市大庄头乡境内,村落三面环山,东临塔顶山,北倚玉顶山,南面南刁顶,山间有清清溪水自东向西流过。国路夼村山旷地广,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土地2250亩,国路夼人历经数百年,在这方热土上勤劳耕耘。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先后开整大寨田300余亩,挖建水塘水库8座,修筑水渠4000余米。特别是自1991年以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带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
170、告成镇
  告成镇,原为古阳城。唐女皇武则天于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岳,取大功告成之意,遂改阳城为告成。告成镇位于登封市东南1公里处,嵩山箕山之间,颖河横贯腹地。清乾隆县志:“阳城和太室,都居九州中心,位置非常重要。”这里向有天中地心之说。全镇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8公里,呈倒“手”形。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806人,其中农业人口42954人,分居103个自然村。1
171、石庙镇
  石庙镇位于栾川县城西8公里处,全乡辖10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17000口人。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54亩,自然地貌为东西一道川(伊河川),南北两条沟(七姑沟、石宝沟)。洛卢公路穿乡而过,伊河横穿其间。 石庙地处豫西矿脉中心地带,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储量在7000万吨以上,近几年来,石庙乡经济突飞猛进,农业生产稳步增长,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集矿山开发,钼、锌、铁深加工,农副土特
172、付店镇
  付店镇位于汝阳县南部山区部,全乡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66元,食用菌栽培、矿业开发、旅游是该镇的三大支柱产业。常年食用菌栽培500多万袋,年产干品200多吨。付店镇农技站位于付店镇付店村,省级公路临木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该站占地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万余元,年经营收入2.5万元。
173、姚庄回族乡
  郏县姚庄回族乡成立于 1985年4月,全乡辖6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8049亩,人口7989人,其中回族人口占55%,是平顶山市两个民族乡之一。距郏县县城13公里处,距平顶山市区14公里,南邻省道南石线,北毗中原红石古寨——临沣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商机无限,是一方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热土。姚庄回族乡茶食文化积淀深厚,以毛郎庙村为中心的饮食服务业源远流长。郏县三绝
174、尹集镇
  尹集镇位于舞钢市区东南10公里处,东临西平,南连泌阳、遂平,西靠治淮第一坝石漫滩水库,北接武功乡。境内山水相间,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辖尹集村、谢古洞村、清凉寺村、李庄村、石岗村、军王村、梁庄村、蔡庄村、四川宁南县幸福乡庄村、小王庄村、埂上村、苇子园村、楼房湾村、大刘庄村、康庄村、张庄村、朱洼村、鸡山村、姬庄村19个行政村,186个自然村,总人口
175、石板岩镇
  石板岩镇地处林州市西北部,东与姚村镇相依,东南与城郊乡为邻,西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北与任村镇相连。全乡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14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总人口9040人,总户数3000余户。石板岩乡人民政府位于石板岩集镇西北区,“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供销社位于集镇中心。境内的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旅游区,这里群山拱翠,流水
176、云台山镇
  云台山镇,原名岸上乡,位于修武县城北25千米处,属深山区,与山西交界。太行山南麓。地处北纬35°7′39″-35°28′32″,东经113°8′17″-113°32′3″之间,西临修武县西村乡,东接辉县市,南和修武县七贤镇交界,北与山西省陵川县毗邻,全乡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以杏、桃、李、石榴、柿子、核桃为主的山区经济林1500余亩,退耕还林500
177、乔端镇
  乔端镇位于南召县西北部、“世界级生物保护圈”宝天曼的脚下,地处南召、 内乡、嵩县的三县交界处。全镇辖19个行政村,133个村民小组,1.5万人,总面积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25亩,基本格局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叫响“以实干锤炼队伍,用事业凝聚人心”的口号,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务实重干,
178、二郎庙镇
  方城县二郎庙位于方城县境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县城12公里。南与社旗县陌陂乡相接,北东和本县古庄店乡相连,西靠券桥乡,西北邻城关镇。解放初为二郎庙乡,1961年建社为陌陂区二郎庙公社,1969年改变 五七公社,因公社驻地在二郎庙街,后又更名为二郎庙公社。1984年成立二郎庙乡人民政府至今。 二郎庙乡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141个自然村,215个村民组,11238户,42058人,耕地
179、田铺乡
  一、概述 田铺乡位于新县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地跨江淮两大流域,西北与泗店、新集、周河三乡镇接壤,东南和湖北省麻城市的福田河、黄土岗、乘马岗三镇相连,是传奇名将许世友的出生地,也是将军谢世后的埋骨地,还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省际边界乡。现辖田铺、黄土岭、河铺、塘畈、宋畈、陶冲、九里冲7个行政村,66个村民组,171个自然村,共1820户,总人口6682人;全乡总面积102.8平
180、五龙口镇
  五龙口镇座落在巍巍太行山脚下,悠悠沁河水之滨,这里风景秀丽、资源独特、经济发展,人文和谐。唐代诗人白居易曰:“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说的就是济源市五龙口镇沁河流域。五龙口镇之名源于古代枋口引水工程。沁水发源于山西,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支流,穿越太行山,在五龙口出山东流。秦代在此开山凿渠,引沁灌田,以枋木为闸,故称枋口。枋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同属于一个时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