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29]
421、翟村村
  翟村位于县城西郊,东与县城连接,南和阳煤丰喜临猗分公司仅一条丰喜大道隔路相望,村北是县政府主建的15万平米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区。县城南环路、府西街、丰喜大道全部同村主巷道相接。翟村土地面积6798亩,耕地面积6018亩,自然条件良好,全村分为两个自然村,共有深井25眼,所有耕地均能覆盖灌溉,其中黄灌面积1000余亩。翟村有7个居民组,678户,总人口数2630人,劳动力1815人,党员58名。翟村农
422、上豆氏村
  上豆氏村地处峨嵋岭上,黄河沿岸,全村共有8个居民组,470户,人口1750人,劳动力1000人,现有党员50人。土地面积8000亩,其中耕地面积6500亩,主要产业以果、桃为主,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村。近年来,在村支委一班人带领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全村实现了巷道硬化全覆盖,巷道两侧排水渠改明渠为暗渠排水,埋设下水管道。为丰富村民文化活动,修建文化活动广场、舞台,并
423、周王村
  周王村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822103201。
424、范家村
  范家村位于王显乡以西,南边靠吴庄村,万临路、沿黄路从村边经过,闻合高速从村边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12635亩,耕地面积7063亩,其中苹果面积4660亩。范家村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越,适宜苹果的发展,苹果收入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范家村建成新天地科技农资超市、绿康果库和康益国库,有成片的高科技示范园区。全村共558户,2544口人,12个居民小组
425、南卫村
  南卫村地处裴庄乡政府东北角方向,交通况极佳,村大道直通主干公路(省级)不足100米。土地面积3010亩,自然条件极差,两面环沟,耕地中平地1010亩,坡地2000亩,经济状况居裴庄乡中下游,人均收入不超2500元。 南卫村有9个居民组,370户,1808口人。劳动力男劳力600人,女劳力600人,共1200人。村有党员人数43人。南卫村现有文化室一处,体育场一个,村民民风朴实,村风扬正,村容村貌经
426、南阳村
  南阳村地处县城西郊,紧临108国道,交通便利,全村16个居民组,946户,4300余人,86名党员。5871亩耕地。西邻著名旅游景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和宋金墓群,东靠丰喜工业园区,汾河横贯东西,南有108国道与台运省道交江,北有侯西铁路擦村而过,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南阳村饱受历史文化和近代文明的熏陶,出现了清政廉洁的元代按察史姚天福,以身报国的0稷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姚晋泰,一代国学大师姚奠中等
427、苑曲村
  苑曲村地处稷山县城南2公里处,隔河与县城相望,西邻荆平村,东邻清河镇晋村、薛村,南邻清河镇马家庄、店头村,全村共有635户,2495口人,8个居民组,43名党员。近年来,支村委一班人发扬“讲操守、肯吃苦、能干事”的稷峰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为重点,关注民生,顺乎民意,把握机遇,以为民负责的事业心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辱使
428、桐下村
  稷峰镇桐下村地处县城东北1公里处,全村3个居民组,182户,833口人,25个党员。是全县首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桐下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统筹兼顾,全面发展,使桐下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获得全省“生态文明村”,运城市“市级文明村”,稷山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重点工程协调先进单位”、“绿化稷山建设先
429、新庄村
  新庄村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泉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825107213。
430、赵仙新村
  村名的由来:原为旧汾稷官道泽掌近旁的一个小居民点,故称庄里,后渐扩成,晋景公十四年(公元前566),权臣屠岸贾劫持朝纲,排斥异己,杀害赵盾后裔,时有赵氏族人逃难到此获救,后人认为上灵护佑上卿赵大夫,故于赵氏孤儿明冤后(公元前571)改为赵仙庄。基本情况:赵仙庄是全省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有2个居民组,223户,911口人,劳力数达420人,其中党员23人,耕地面积1373亩。近年来支、村委一班人紧紧
431、水西村
  由于鼓水流域而得名,位于流域西边,故得名水西村。水西村位于三泉镇南端,距离县城3公里处,侯禹高速公路穿镜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1700余人,343户,4个居民组。党员,48名。耕地面积2000多亩,其中水浇地1500多亩,旱地500多亩。除田间作物以粮、果、畜以外,全村主要以沙发、家具、实木加工为主。是全县以及周边有名的加工基地,截止2008年以来,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村委坚持以-理论和“
432、么头村
  么头村地处浍水河南畔,是浍水四泉发源地之一。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地下水资源丰富,盛产的大蒜远近闻名,蒜大味鲜,苔细长均匀,实属特产。么头村现有耕地1740亩,国土面积1860亩,人口1429人,其中男性721人,女性708人,劳动力946人,六个村民小组,36名0员,支部委员5人,村委5人。建国以来,勤劳机智的么头人民曾在非物质文化事业中建功立业,组织了眉户剧团,演出至曲沃、翼城、沁水等地,名噪四
433、北册村
  北册村位于绛县北部,大交镇西部,辖有5个居民小组,540余户,人口1980,耕地面积2700余亩,交通基本便利,经济条件较好,有卫生所两处,路基本硬化,村民全部食用自来水,村有教学楼、文体广场。北册村共有1200名劳动力,0员32人,预备党员4人。北册村文化建设紧跟上级领导响应党的号召,我村有文化娱乐室及场地,村民有良好的和谐素质、以人为公,文明北册村,在村风村俗上我村有良好的风俗。以优良传统为荣
434、范必村
  范必村位于大交镇西南,与南樊镇史村、西三涧、安峪镇东三涧、仓丰和浍南、么头为邻,有耕地2500余亩,共有2726口人,八个居民组,种植业以粮食小麦、玉米为主,近年来,该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草莓200余亩,大粒樱桃700余亩,还种植山楂、药材等其他作物。 新农村建设投资50余万元建设村文化广场、办公室、文化图书馆、老年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
435、古城村
  古城村位于古城镇政府所在地,占国土面积5平方公里,境内的土壤以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3.5℃,光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6.2小时,年平均降水天数在85天左右,平均无长霜期236天,热量资源较充足。全年平均降水天数85天左右,降水量666.7毫米。全村共有户数1152户,3360口人,党员81人,群众代表52人,劳动力1800余人。设十个居民组,村民分散居住于十里长街两侧,交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