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17]
641、闵子溪沟村
  闵子溪沟村位于夹石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2个自然寨,10个村名组,204户,总人口989人,耕地总面积691.4亩,其中田280亩,土411.4亩,人均占地0.7亩。有0党员12名,其中女党员3名,最高年龄73岁,最低年龄39岁,平均年龄58岁;全村有育龄妇女87人,孤儿6人,五保户2户2人,60岁以上失去劳动力人员85人,贫困人口129人。
642、木梓岭村
  木梓岭村位于官舟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处,村下设6个村民组,452户,1884人,一所400师生的完全小学,一栋60平米的村卫生室,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8人,男党员18人,女党员1人,发展对象4人,主要产业有烤烟种植,砖、沙石加工厂,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村内有一条乡级公路,两条进寨路。
643、洋溪村
  洋溪村位于板场乡南部,距乡人民政府5.5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组,总户数478户,总人口2437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8%,初中文化程度占86.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5%。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蔬菜、玉米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是板场乡“科技园示范村”。
644、下坝村
  下坝村地处后坪乡西南部,与乡政府所在的河心村毗邻,国土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全村13个村民组,303户1336人,拥有耕地4500多亩,主产烤烟、玉米、马铃薯等。公路通组率为95%,碎石铺面达80%。。隶属于联合联建党支部。
645、半坡村
  半坡村地处普觉南部,距普觉镇政府所在地普觉街上8公里,四周被侯溪村、尖山村、高坎村和山口坳村围绕。从侯溪开始上坡,一直上到山口坳坡顶,到半坡村这个位置,大约刚好得一半,故名半坡。撤区并乡前,半坡村是原半坡乡政府所在地。至今还有乡政府大楼,供销社门市部等建筑。半坡村仅有2个自然寨,相距不到1公里,是全镇居住最集中的村,辖9个组,208户,896人,有党员26人,主要靠外出务工取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646、大水村
  大水村位于寨英镇东北部,距寨英镇8公里。全村辖11个村名小组,耕地面积416.2亩,人均耕地0.41亩。森林覆盖率67%,农户232户。村总人口1015人。其中农业户口946人,非农业户口59人,劳动力713人,民族主要成分是汉族。户居河流两侧,水资源丰富,植被丰富,是避暑的好地方。主要经济产业以种,养植为主。养猪大户年出栏猪500余头,养羊大户养羊2000余头。前面是万亩丰产大坝腹地,后面是阳雀
647、邓堡村
  邓堡村居住在邓堡屯百,邓堡大坝中心,邓堡村的管辖内11个村民小组,451户,总人口2050人,农业人口1930人,非农业人口120人,人均年收入4250元,是个多民族居住的村寨,邓堡村以汉族为主,还有苗族、土家族、侗族、壮族、仡佬族生活在一起的邓堡村。邓堡村居住行政区域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余亩,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来发展邓堡村,有少数的村民到外地务工。
648、寨英村
  寨英村位于寨英镇所在地,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南麓,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英古镇、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和中国滚龙艺术之乡、在历史上曾享有梵净山下“小南京”之美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寨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具备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等,全村国土面积4.5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328亩,其中农业人口
649、头京村
  在头京村口,老远就看见了一座高大魁伟、雄壮磅礴的牌坊。走进一看,高约十米,宽约六七米的牌坊上写有“旌表节孝”四个大字。传说牌坊建于清朝宣统元年四月,为旌表谭氏雷婆“坚守贞洁,养二子成才”而修。坊有四柱三门,六面石墓,石墓前后两面共22块石料镶嵌其间,刻有圣旨及图案,牌坊在“文革”中受损严重,饱受沧桑。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纪念性建筑物。据《新五代史·李自论传》载:“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
650、瓦寨村
  瓦寨村是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0603201200。
652、南龙村
  南龙村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南盘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301102206。
653、堵德村
  堵德村位于泥凼镇政府西南面,距镇区10公里,泥凼至仓江乡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国土面积19.9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共695户286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9.26%。是重要的沿湖村和万峰湖库区影响移民扶持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早熟蔬菜和渔业养殖为主。美丽的达力河从头至尾贯穿全村,属省级二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2860人 农业人口:2842人非农业人口:18人--行政区面
654、板万村
  板万村位于丫他镇政府东南部,距丫他镇政府所在地28公里,距册亨县城4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9.08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共370户1628人,其中少数名族1391人,占总人口的85.4%。 --人口总数:1628人 农业人口:1626人非农业人口:2人--行政区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8.0亩--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发展口号:--所辖村:生产总值:651.0 万元--主
655、平乐村
  平乐位于贵州省苗岭山麓的巴拉河畔,距凯里市区2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00户,1500人,党员21人,苗族人口占98%;耕地面积364亩,林地面积2010亩,森林覆盖率为68.3%。平乐村气候宜人,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为主。村两委自一九九八年至二0一一年14年中,曾被三棵树镇党委,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共18次,2009年被凯里市委被先进党组织的
656、上枫香村
  上枫香村基本情况上枫香村位于重兴乡政府北面,距离黄平县城30公里,东与下枫香村相连,南与重安镇青林接壤,西与新州镇接壤,全村辖三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19户,1414人,耕地面积1163亩,其中田945亩,土218亩。上枫香村以耕地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这里有古朴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业的开发将是今后这里的以大支柱产业。
657、塘都村
  塘都村村情概况塘都革家大寨——位于县城以东38公里的重兴乡境内,距州府凯里50余公里,全村共10个行政小组,寨居370多户,1700多人口,其中革家人占塘都村总人口数的98%,是黄平县仅次余枫香的又一大革家人聚居地。2010年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786元提升到了1600元,较2000年翻了一翻。全寨总面积3.2平方公里,田土面积889亩,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为主,该寨多以李姓为族姓,
658、望坝村
  望坝村基本情况望坝村距重兴乡政府驻地南偏西4公里,距黄平县城25公里,全村在金凤山东面的斜坡上,村内相对高度达1000米以上,全村分为上、中、下三个自然寨,有8个村民小组,312户1406人,均为革家人。全村有耕地面积962亩,其中,田874亩,土88亩,人均耕地面积0.71亩,人均占有粮食302公斤,人均纯收入1150元。主要收入来源靠种植、养殖、务工及传统的竹编业。望坝革家风情古朴浓厚,革家文
659、平寨村
  平寨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谷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22103200。
660、新华村
  新华村位于黄平县西部,距县城14公里,东至龙角,罗裙村,南至野洞村,西至福泉抬田村,北至平良。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4亩,农业人口1293人,主要聚居着苗族,革家人,汉族等民族。主要经济产业是中药材河岩鹰化石等。
661、龙塘村
  龙塘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双井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2623102203。
662、地良村
  钟灵毓秀人杰地良 ——地良村概况地良不仅是黔东南第一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而且也是天柱县第一个“中国传统村落”,同时,还是贵州省“美丽乡村·四在农家”示范村、“贵州省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生态环保村”和“贵州省魅力侗寨”。目前,地良正在申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以千姿百态的66个瀑布申报“世界瀑布最多的村落”。传说乾隆皇帝曾巡行至此,他题写了“钟灵毓秀·人杰地良”八个大字,地良也
663、瑶白村
  瑶白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东3公里,东与仁丰、采芹接壤,南邻登宜,西抵彦洞、仁里两村,北与九勺为邻。原名苗白,始得名于清朝,古侗语叫“妙白”或“正押金”,意为苗族人居住的地方。民国九(1920)年改为瑶白。明代即有人在此定居,据说有二支,其中老大一支属苗族,故得前名。龚姓是汉族,苗、汉居久,坐乡随俗成侗家。清雍正前,无政权管辖,与百里侗寨结为九寨款组织。雍正后属黎平府东北路,系古九寨之一。民国15年设
664、返排村
  返排村由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组成,辖区面积5.02平方公里,距柳川镇所在地约12公里。现有247户1010人,共有劳动力627人,其中外出151人,约占24%。耕地总面积为836亩,其中田为597亩,土为239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8亩,村内共有101户127人享受低保,2户2人五保孤儿户。全村参加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的有222户,约占90。1%。农医保参保率在全镇位于中上水平。
665、巫库村
  巫库位于柳川镇东部东部或其他,通水路、公路,有2个自然寨,有13个村民小组,234户,总人口1174人,耕地面积777亩,其中:田715亩,土62亩,村级经济以种养种植、或门面出租、或运输等为主,人均纯收入830.00元、人均吃粮170公斤。党建活动室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或木房结构),2间2层,面积约60平方米,(租赁或独立使用)。修建于2008年5月,有党员19人。学校教学楼为木结构(砖
666、稿旁村
  稿旁村距剑河县城20公里,距岑松镇政府26公里,稿旁村辖5个村民小组,355户,125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100%,农业人口1255人,非农业人口3人。耕地面积745.74亩,其中:田563.74亩,土182亩。稿旁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全村生产总值71万元,名特产品有辣子、刺绣等,特色美食有欧馐。
667、塘化村
  塘化村位于南加镇南部,东与黎平县德化乡,西与塘流村相邻,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205人,主要聚集苗,侗民族,塘化村交通便利,村级公路直通我县南哨、太拥乡。在全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支部认真围绕“怎样实现塘化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初步形成今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主题: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的“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促进塘化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668、柳基村
  柳基村位于三板溪库区的仰阿莎湖畔,柳基古城是南加镇重点的建设村。全村共有203户,总人口为832人。全村耕地总面积为615.2亩,其中田面积539.2亩,土面积76亩。由于三板溪水电站建设,库区淹没造成柳基村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劳动力转移,发展其他替代产业成为柳基村唯一的途径。(一)加强村级班子组织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解放
669、小湳村
  小湳村位于南明镇西北部,南明至三穗县顺洞公路穿境而过,距镇政府有6公里。全村分居于石音寨、老寨、登寨和里党4个大自然寨。辖19个村民小组,395户,1658人。大部分村民均为侗族。全村有田面积857亩。境内有仙人洞、白岩洞、亚假坝溶洞、空山龙坝的双鼻孔洞等溶洞群,洞中有暗河,常年流水潺潺,洞内石钟、石乳畸形怪异,最典型的溶洞是仙人洞,洞中最大的地方高三丈,长近百丈,可容纳全村人民在里面召开大会,白
670、大皆道村
  大皆道村位于革东镇南部,海拔958米。距革东镇政府驻地10公里,全村共126户,人口512人,均为苗族。全村辖1个自然寨,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为259亩,其中田面积为183亩,土76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36亩。人年均产粮288公斤。人均年纯收入980元。近年来,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变农业的经济面貌,我们大皆道村党支部、村委会跟抓落实求发展,进一步深化农业改
671、毕下村
  毕下村属于国家重点贫困村,全村有两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140户632人,其中劳动力有380人。耕地面积有279亩,其中田241亩,土38亩,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苗族聚居村寨。毕下村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来源薄弱且单一,群众生活水平低下,文化落后,贫困程度极深,2007年底,全村人均占有粮264公斤,人均纯收入1375元,年末贫困人口94人,农民家庭经济主要依靠经济作物
672、巫交村
  巫交村位于剑河新县城南部,距新县城约30公里,全村138户766人,巫交村东与党义村接界,南与夭那村相邻,西与台江县接壤,北抵光纪村。房屋多为木质吊脚楼,杉木皮及小青瓦盖顶,几座简陋的风雨桥横跨在溪流上,百年以上、夜不挂锁的户外粮仓沿溪对列着,国家级珍贵树种红豆杉比比皆是。巫交与台江返排村仅一山之隔,两地语言、服饰、歌舞相同,同属苗族“九黎”和“东夷氏族集团”的“西”支后裔。这里便是“天籁之音——
673、高定村
  高定村辖高定一寨,2008年有340户,1627人,其中苗族1619人,汉族4人,侗族2人,壮族1人,佤族1人,共14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796亩,林地面积19284亩。海拔887米(测点:学校操场)。高定村位于南哨中南部,距南哨公路约16公里。寨子坐落在潘家坪大坡南面由东向西伸出的两条大山岭间的溪流两边斜坡面及一小岭上。该寨原聚居于高定溪水畔两边,居住非常密集,后来由于火灾所迫散居四周与田土相
674、高坵村
  高坵村距剑河县城东西北部距县城78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7.3公里,东邻平鸟、平教村,南邻下白斗,西接观么乡白胆村,北邻章沟村东怒寨,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平均海波760米。全村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峦重叠,群峰挺拔,四周坏绕,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一2℃,年平均气温16.6℃,无霜期282至32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71.8小时,年降雨量122
675、平下村
  平下村距乡人民政府9公里,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共882口人,党员26人,耕地面积587亩,人均纯收入1968元,--人口总数:882人农业人口:882人非农业人口:/人--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7.0亩--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676、石灰河村
  石灰河村位于台江县东南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原始森林保护完整,距南宫乡政府驻地23公里,是南宫乡唯一未通村级公路的一个行政村,从交密村步行约有4公里,全村辖巫密、石灰两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106户,475人。耕地面积448亩,林地面积16000亩。石灰河村有村两委活动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远程教育室设在石灰河自然寨,共用学校以前用的一栋三间两层木房子。新修的村卫生室于2010年12月竣工,
677、大塘村
  大塘村位于排羊乡政府东南方,据政府3.5-5公里,辖两个自然寨,三个村民小组。现有112户,人口508人,田面积555亩,土30亩,山林1107公顷。人均收入1970元,人均产粮470公斤。大塘村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村庄,拥有现正在开发的“百鸡山瀑布群”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及其丰富。大塘村山林资源丰富,养牛习惯历史悠久,村民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发展中药村如太子参种植和猕猴桃种植,增
678、空寨村
  台盘乡空寨村位于台盘乡政府驻地3公里处。辖两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275户1335人,其中农业人口1300人,非农业人口35人,行政区域面积为2560平方米,耕地面积为228.5亩。空寨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为辅。空寨村是台盘旅游景点之一,有深深“龙洞”,绿色的“龙潭”,巴拉河蜿蜒盘桓,是巴拉河流域最深的水潭。
679、南瓦村
  南瓦村有12个村民小组,户数336户,人数1377人,田501亩,土117亩,山林1067亩。年人均粮食126公斤,年人均收入1600元,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玉米、马铃薯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并有清澈的巴拉河迂回贯穿全村。这里有特色的美味酸汤鱼。
680、江边村
  江边村是属于革一乡的行政村,所辖3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江边村总户数298户,1536人,劳动力人口936人。其中男785人,女751人,苗族人口占99.85%。耕地面积822亩(田627亩,土195亩),人均占有粮393公斤,人均纯收入1618元。江边村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水稻、枇杷、金秋梨和发展养牛养猪为主。有完小1所,教师6人。江边村气候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