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
81、吴房村
  吴房村位于青村镇西部,浦星公路、平庄公路、金钱公路贯穿全村。东邻元通村,北邻解放村,西邻花角村,南邻金王村,全村区域面积2.99平方公里。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钱桥人民公社管理。2003年前吴房村属奉贤县钱桥镇管辖.2003年,原青村镇、钱桥镇、光明镇三镇合并为青村镇,吴房村在钱桥社区管辖地,下辖10个组组成。由自然村10个组组成。总人口1299人。其中:本村户数486户,本村人口449人,农
82、中洪村
  中洪村:位于中洪路北侧。
83、大河村
  大河村位于老港镇的南部,东至东河村,北邻建刚村,西邻欣河村,南至书院镇交界,全村区域面积4.8平方公里。1949年后大河村属老港镇人民公社,境内有沈港、港南村自然村落。2002年7月沈港、港南村合并为大河村,下辖25个生产队。 3.由自然村杨家村,瞿家村 村, 陆家村村, 唐家 村, 黄家 村, 倪家 村.组成由自然村杨家村,瞿家村 村, 陆家村村, 唐家 村, 黄家 村, 倪家 村组成。总人口3
84、井凌桥村
  井凌桥村位于黄浦江中上游,座落在松江浦南地区。东临紫石泾,张泽集镇;南接叶榭镇大庙村,西邻泖港镇焦家村,北连叶榭镇四村村,与黄浦江相依,是叶榭镇的西大门。井凌桥村,位于紫石泾,因境东部有井亭桥(别呼井凌桥)得名。至60年代初期人民公社时期,成立勤联大队;1984年9月井凌桥村民委员会宣告正式成立;1999年8月与兴溇村两村合并;2002年4月再与塘坊桥村合并,为三村合一,定名为“井凌桥村”,下设3
85、联合村
  浦口区永宁镇联合村位于苏皖交界处,滁河南岸,南与高里、永宁村相接,东与大桥村相连、全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全村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全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1261户、4548人,1826名劳动力,低收入户有83户、低收入边缘户62户,目前70%农户人均收入在8000元左右。 2000年以来,联合村经过两次村居区域调整,由原先的3个村合并而成,经过9年时间的民展,形成了以苗木、特
86、桥李社区
  桥李社区:位于桠溪镇西北7公里处,耕地面积3700亩。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其所在的桠溪镇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首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乡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原来的荒山废岭变成了今日四季常绿的青山,动植物种呈现出了多样性。生态文化每年村里都会组织村民开展纪念抗金名将张行、春季金花旅游踏青、秋季水果自采品固城湖螃蟹等一系列活动,拓展了村民的活动空间,丰富了文化生活的内涵。多次举办的野生动物驯养技术
87、山联村
  山联村地处无锡市东北部,毗邻常熟、江阴,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共有40个自然村,常住人口6309人。山联村背靠顾山,东有锡张高速,西有S228省道,自然条件优越、出行交通便捷。2008年以来,山联村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为发端,围绕“增收、富民、生态、文明”目标, 以“美化、亮化、绿化、硬化”为标准进行生态修复,并规划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区、高效农业养殖区、生态人居区、休闲运动区、综合服务配套
88、西望村
  西望村:位于丁蜀镇东郊,宁杭高速贯穿全村,通蜀路、湖滨公路交汇。全村24个村民小组,2206人。
89、范楼镇
  丰县范楼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丰徐南线横贯我镇境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工业集聚区位于公路两侧。园区距京珠、京沪、连霍高速入口仅20分钟路程。全镇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辖31个行政村,林业面积3.8万亩,年产木材10万余立方。全镇共有私营企业10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5家。2004年GDP18亿元,财政收2468万元。全县从事木业加工经营人
90、老范村
  老范村:位于高流镇西南5公里处。
91、嘉泽镇
  武进市辖乡。素有“鱼米之乡”、“花木之乡”的美称。1949年设嘉泽乡,1958年更名厦庄公社,1961年更名嘉泽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25公里,距常州机场18公里。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2.3万。东濒湖,孟津河纵贯乡境,霞溪河横穿境内,公路以集镇为中心,北接厚余、南接村前,西通成章。辖嘉泽、窑港、龙严、观庄、姬山、北杨庄、赤岸、上桥、盛圩、丰墅、丰庄、夏庄桥、平原、晨
92、碧溪新区(碧溪街道)
  碧溪—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典范之一“碧溪之路”的发祥地,上世纪80年代,就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的“碧溪之路”享誉全国,实现了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推进,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万里、-、-、-等的高度肯定。 今天的碧溪,历经1999年和2003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由碧溪、浒浦、吴市、东张四镇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110.2平方公里,下辖24个村、
93、舟山村
  舟山村: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坐落于穹窿山脚下,南临太湖之滨,地处度假区中心区域西北侧,由原舟山、黄渠、塘村和陈华等四村合并而成。其中舟山自然村由5个生产队组成,每个生产队的名称为:一队全忠桥,二队花塔廊,三队凉棚底,四队钟弄里,六队西横头。全村人口5500多人。
94、周吴村
  周吴村:位于胡集村西南2公里处。
95、海前村
  海前村:位于海头镇政府所在地。
96、薛埠村
  薛埠村:位于曲阳乡以东3公里处。
97、高邮湖村
  高邮湖村:位于银涂镇东南5公里处。
98、新民村
  新民村:地处潘黄街道西南角,盐靖、淮盐高速纵横穿越,距市、区行政中心约10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1100户,4000余人,耕地面积5300亩。
99、陈圩村
  陈圩村:位于正红镇以北1公里处。
100、三垛镇
  2013区划调整:将原三垛和司徒合并设立新的三垛镇三垛镇位于高邮城东,面积113.76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近2万,是高邮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三垛有史可考1800余年,因南朝梁简文帝之子武宁郡王之割封地而驰名,也因北宋婉约派词宗秦观(字少游)之故里而出名,又因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此抗金“三战三捷”而得名。水陆交通便捷发达。距-公路12公里,省道高兴
101、世业镇
  丹徒县辖乡。1957年建世业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镇江市区西,四面环江,距市区15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1.4万。北有九龙大沟轮船码头、洋灯河码头,每日有船通往镇江,南有河窝码头,西有真洲码头,通往仪征市。辖新滩、兴隆、新河、东大坝、常丰、新村、世业、卫星、农场、福利、先锋、真洲12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列为市蔬菜基地,多种经营以水产养殖为主。工业有制鞋、橡胶、制罐、编
102、盐北村
  盐北村:位于富民村以北4公里处。
103、利珠村
  利珠村:位于涨公村以北2公里处。
104、胡窑村
  胡窑村:位于高沟镇东北5公里处。
105、安顶村
  里山镇安顶村位于富阳城市东郊,处于里山镇最南端海拔790多米的高山上,属典型的农业生态型乡村。安顶村位于里山溪的上游,山水云雾集于一体,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村内农居点按新农村规划,阳光、美丽、富裕、和谐。安顶村现有东何、石埭、大坞底、原安顶4个自然村,安顶村党委现有四个党支部:拆房支部、茶叶支部、老年支部和工贸支部,有人口2053人,党员85人,15个村民小组,45名村民代表。安顶村行政村区域面积
106、鸬鸟镇
  鸬鸟镇位于余杭区西北,东邻黄湖,南连临安市横畈,北接百丈,西接安吉县山川乡。全镇辖6个建制村,131个村民小组,12388人,其中农业人口12162人,面积72平方公里。  鸬鸟镇境内群山环抱,跌宕生姿,气候宜人,满目苍翠;十里竹海,山涧瀑布,奇峰异石,蔚为壮观。鸬鸟镇距离杭城50公里,04省道靠本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优美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为鸬鸟镇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鸬鸟镇党委、政
107、顾渚村
  顾渚村位于水口乡西北部,西靠煤山镇,北接江苏宜兴,距水口集镇6.5公里。村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32个承包组,农户961户,人口2682人。2014年村人均收入24000元,集体经济收入283万元。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80名。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是水口茶文化景区的核心区,全村近80%的村民从事农家乐或乡村旅游相关的工作,是浙江省农家乐最集中的一个村。
108、林埭镇
  林埭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东北部,东临上海市,南濒杭州湾,是浙江省平湖市沿海乡镇之一。距上海、杭州、苏州各90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沪杭公路、杭金公路横贯,乍嘉苏高速公路、乍王公路、乍嘉苏内河航道纵穿,南距“东方大港”——乍浦港5公里,是上海经济去区的黄金地带。全镇地域51.8平方公里,人口近4万,辖12个行政村,2 个居民会。 林埭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现有各类企业260多家,已有美国、德国
109、新宅镇
  新宅镇地处武义县南部山区,距县城17公里,东南与丽水市莲都区和缙云县交界,西与坦洪乡毗邻,北与大田乡相连;镇域总面积181.2平方公里,是武义县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镇。全镇总人口2.4万,辖46个行政村,是个山多田少以农业为主的山区镇。  新宅镇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林木丰茂,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3.6%;水力资源丰富,现建有小水电站22座,总装机容量约3000千瓦;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保健强身功效的
110、下杜村
  下杜村地处马涧镇,毗连郑宅村,章岩村,横坑村,友好好客,英才辈出,物华天宝村内企业:织布厂,农机厂,麻纺厂,制绳厂,路面砖厂主要农产品:干梅子,红薯,绿叶菜,无花果,韭菜村里单位:下杜村党支部
111、前路村
  【前路村】以驻地村得名,于2010年12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原前路、梅树岙、黄坛、马飞岭、西散、上胡、下胡、陈坑、乌弄、后青合并组成前路村。地理呈扇形,前路村位于扇末端部,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4558人,1766户。主产茭白、茶叶、水蜜桃。前路乡政府驻地,有乡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农村信用合作社,有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的石拱“慕义桥”,省级保护文物。前路面积约3.2平方公里。设11个村民小组
112、新浦镇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长三角南翼、杭州湾畔一座令世界瞩目的跨海大桥雄卧白浪碧涛,在杭州湾大桥的南岸桥头堡,有一片53平方公里的热土,这就是有江南明珠美称的慈溪市新浦镇。由于移民文化和围垦文化的浸润、熏陶,新浦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拥有4.43万常住人口和3万外来人口的新浦镇,以其名副其实的百姓经济,演绎着“家电之镇、葡萄之乡”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新浦镇人民走在了改革开放春
113、泗门镇
  [地理风貌]泗门镇位于市境西北,距市区23公里。古时又称四门、第四门。境域西南原有汝仇湖,水面达十万亩,汝仇湖堤东开四门以便放水灌溉,四水为泗,故称泗门。境域面积66、3平方公里,东与小曹娥镇、朗霞街道相邻,南与马渚镇相接,西毗临山镇,北濒杭州湾,与海盐县隔水相望。辖东蒲、镇南、上新屋、海南、镇北、泗北、陶家路、万圣、相公潭、谢家路、夹塘、小路下、湖北、楝树下、大庙周、水阁周等16个行政村和东大街
114、岭洋乡
  岭洋乡位于衢江区最南端。由于受乌溪江水库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公共交通不便,群众出行困难,经济难以发展。建设岭洋公路,开通客运班线,是全乡8000多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岭洋公路是浙江省最后一个未开通城乡公交车的乡镇,岭洋公路客运班线的开通,将结束该乡不通客运班车的历史,给衢江区各届党委政府为实现这一目标一直努力做着的工作0地划上句号;岭洋公路客运班线的开通,标志着衢江区乡乡镇镇已全部开通公交线路
115、下岩贝村
  下岩贝村村下是岩山,村居山背之上,故名下岩背,又因“背”与“贝”音近,写成下岩贝。位于穿岩十九峰的背面,左于江从其山脚蜿蜒而过,村前是穿岩十九峰和巍然台头山,村下是茶筛湾峡谷,既是个风景秀丽的美丽村落,也是个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下岩贝村有249户627人,8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耕地、山林等土地总计2300多亩,其中茶园近1000亩,茶树品种主要有乌牛早、龙井43、迎霜、浙农117、鸠坑种、白茶等。家家
116、和村社区
  和村共有13个村民组,人口3558人,土地面积5270亩,1个党支部,党员102名,主要以生产苹果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苹果、梨、杏等。和村村部坐落于果园内,拥有多样化得健身器材、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和公开宣传栏。 一、基本概况 和村位于国安电力有限公司东南部,宋疃镇政府北侧,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010户,3300人,其中村民代表64名,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99名党员,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117、良梨村
  良梨村是砀山县良梨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良梨镇东部,“文家河”从这个村流过。全村9000余人,耕地面积9500亩全部栽上了果树,其中300年以上的老龄树近千亩,著名的“梨树王”就位于该村,该村产的优质酥梨清朝乾隆年间以贡品晋京,是闻名遐迩的砀山酥梨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地。以生产优质酥梨而闻名,所以该村叫“良梨村”。良梨村辖10个自然村,都以水果为主导产业,但各庄有各庄的特色,如代庄的梨、黄苗的苹果、王庄
118、刘店村
  刘店村地处阜南县王家坝最下游蒙洼尾部,黄岗至郜台水路横穿全村。地理环境属于郜台乡区划调整时原刘店、李郢2个村合并,现有4个自然庄台,14个村民组,2914亩承包土地,总人口4563人,1119户。该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9名。 我村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该村2004年度曾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同年又被市委评为全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5年度,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119、冯嘴村
  冯嘴村隶属于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农户780户,总人口3000余人,其中党员48人,劳动力2000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4000余亩,水域面积2000余亩。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5%,电话覆盖率达95%。冯嘴村地处涂山脚下,淮河之滨,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便捷,东临天河湖,西靠206国道,距离传说中大禹会诸侯所在地的禹墟遗址仅1公里之遥。冯嘴村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该村的花鼓灯艺术与龙
120、井楠村
  井楠村概况井楠村位于施集镇集镇南部,距离施集镇政府2.5公里。该村是远近文明的茶业专业村,这里山峦起伏、环境优美、独特的小气候和典型的千层岩土壤结构,孕育了响誉皖东的施集绿茶。该村行政区域面积为13.4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768户,农业总人口2764人,耕地面积0.23万亩,山场面积1.45万亩,每年人均收入达3845元。现有支村两委干部8人(包括到村任职选聘生1名),村党总支下辖四个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