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5]
161、西沟村
  西沟村位于泽州县东南部,距市县约26公里,位于犁川镇以南约2公里,东与犁川镇上庄村相邻,西与犁川镇坡东村接壤,北与南村镇伏头村相接,南与本镇下犁川村搭界。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9880亩,折6.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6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76%,地势北高南低,村庄坐落在沟下,平均海拔高度为850米,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49.8毫米,年平均温度为11.5°C左右,作物为两年三
162、马寨村
  马寨村一、基本情况 马寨村位于犁川镇政府约3.5公里处,与天水岭、水城为邻,全村总人口530人,总户数152户,劳动力350人,现有耕地769亩,退耕还林166.2亩,果园13。二、村组织机构 村支部由2人组成,支部副书记赵小坤,支部委员董良广,村委会由3人组成,村委主任赵元屯,副主任赵小社,村委委员赵忠社,村会计赵小守。团委负责人赵二娃,妇会负责人赵粉玲,民兵连长赵晋忠,调解委员赵小坤。
163、黑石岭村
  黑石岭村简介黑石岭村位于泽州县南端,原太洛复线南1公里,距晋城市区29公里处。村东与山尖村、油坊隔河相望,村南和小口村接壤,村西是窑掌,村北和草底铺相连。全村原有五个自然村组成(黑石岭、南大路、英旺河、双家洼、小洛河),全村共有400户,1456口人,其中男劳动力391人,女劳动力284人。分7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7名,其中男33人,女4人,下设7个党小组。黑石岭村地势比较平坦,海拔
164、小口村
  小口村简介小口村位于晋城市南端,晋豫两省交界处,距市区30公里,分5个自然村,全村共150户,610口人,男女劳动力均衡,男劳动力125人,女劳动力102人,分5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0名,其中男党员18名,女党员2名,下设两个党小组。村域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777亩,林地面积5000亩,天然牧坡9000亩。年平均气温11.5度,年降雨量549.8毫米,适合发展林业,牧业。目前,
165、水北村
  水北村是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40525106227。
166、岭上村
  岭上村明朝以前叫湖儿岭村,清朝以后称岭上村,理由是村庄坐落在一条山岭上,故称岭上村。全村现有耕地2278亩,1100余口人,下辖两个自然村,以岭上村为主体,小岭上村150余口人,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区。岭上村从一九四五年起属晋城第九区岭上乡管辖,一九五八年归高都公社,一九五九年归大兴人民公社,一九八六年归大兴乡,二000年归高都镇管辖。历史上曾出过明朝兵部尚书张昺等名人,村中有张昺祠和张昺故里碑,明史
167、薛庄村
  薛庄村是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525107210。
168、渠头村
  渠头村位于泽州县北部,是全县较大的行政村之一,全村总面积1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各类资源丰富,乡风人文淳郁,整体环境优越。村东邻长晋高速公路仅2公里,西距巴公镇政府2公里,村南良田沃野千顷,村北矿产资源充殷。郑太铁路穿村而过,巴公装备制造工业园区规划在列,自古以来我村就被外界响亮地赞誉为“金渠头”。全村现有4368口人,十二个生产小组,党员136人,7600亩耕地。多年来,我村以传统农业为支柱产
169、四分街村
  四分街简介一、自然环境及历史沿革(一)地理位置四分街是泽州县大阳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为大阳镇镇区的组成部分之一。村庄西与二、三分街相连,南接南社村,北与东周村、西崛山村相接,交通便利,区位条件良好。(二)自然条件村庄所在大阳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72℃,历年最大冻土深度43厘米,相对湿度6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93小时,无霜期为19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456mm,多年平
170、一分街村
  一 分 街 简 介大阳镇一分街位于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地段,全街620户,2361口人,分为7个村民小组,有汉、回两个民族,耕地面积1500余亩,总面积约2.34平方公里,2006年人均收入4720元,分街设党总支、共有党员83名,(其中:女党员2名)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本街有省级示范幼儿园一所,高标准功能完备的示范小学一所。自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先后成立5个合作社,村现有固定资产为1156
171、李家庄村
  李 家 庄 村 简 介 李家庄村是泽州县大阳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大阳镇南面。李家庄村距离大阳镇约3公里。李家庄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李家庄村的地势西高东低,土厚质肥,宜于农耕。现村党支部,有党员36人,预备党员1名,平均年龄47岁。村两委班子干部7人,平均年龄40岁,均为0党员。地处镇南面,。北与岭东毗邻,东南社相接,南与都家山相连 西与赵庄相邻大陈公路从村东通过。属半干旱大陆性
172、都家山村
  都家山村简介都家山村是泽州县大阳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大阳镇南4公里处,都家山村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0.2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0.70平方公里。都家山村地势西高东低,土厚质肥,宜于农耕。全村共有2个居民组,142户,504口人,耕地面积637亩(包括荒坡地),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现村党支部,有党员16人,平均年龄49岁。村两委班子干部3人,平均年龄43岁,均为0党员。地处镇南
173、两谷坨村
  两谷坨村基本情况两谷坨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大箕镇的东南部。东与河南的博爱县青天河村接壤,南部与河南省沁阳市的杨庄河村搭界,西边与晋庙铺镇盐厂村相邻,北部和本镇的孔庄村交界。全村由大平、东村、西村、西庄、李道辿五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有男女劳力个。耕地面积七百九十九亩,宜林荒山面积约一万两千亩。全村共有二十一名党员,其中两委干部六名。支部书记李有孩,村委主任尚晋平。由于两委干部勤奋工作,全村群众稳定
174、河底村
  河底村基本情况我村位于泽州县南部,距207国道2公里,南与李家庄接壤,北与坡头相连,东与冶头,贾寨接壤,西与大箕,尹街相邻,。350户,1180人,1160亩耕地,我村四周环山,石厚土薄。因地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先后发展了铸造业,石子厂,带动我村经济的发展,解决的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我村人均收入有所增加。2、近年来,经过广大干群的努力,为改善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饮水解困、街道硬化、通修田间
175、南峪村
  南峪村南峪村位于大箕镇南约一公里处,临近207国道,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67户,550余口人,现有耕地528.7亩,林地约820亩。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收入,同时小规模养殖、外出打工辅之,人均年收入约4000余元。全村共有党员19人,其中女3人。自换届以来,新一任两委班子兢兢业业,坚持“群众事无小事”原则,借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在上级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自身的
176、南庄村
  南庄村是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525112232。
177、董山村
  (一)董山村概况。川底乡董山村位于川底乡东部山区,离乡政府约2.5公里,全村有160户,519口人,1200余亩地。 (二)村经济状况。董山村背靠着山,村民们收入主要来源是种地和外出打工。年轻人大多数在附近或城镇打工,上了年纪的就在家务农,以卖剩余粮食为生。两村民养有4头牛,另外有三村民共放养了200只羊。村民没有集体收入。
178、李沟村
  李沟村位于南岭乡东北部牛花岭南边的山沟里,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621亩,142户,500口人,3个村民小组。相传早年由李姓建庄,初名李家沟村。林果业以黄梨、甜杏为主,1956年县副食果品公司曾在李沟村建水果站加工梨杏果品。改革开放后李沟村以经营果树致富,新修教学楼一座,建成并硬化了出村公路。
179、陈河村
  陈河村位于南岭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相传陈姓建庄,村位于河边,故名。总面积1.19平方公里,有耕地185亩,50户,152人,1个村民小组。陈河村有清代古城墙遗址,传说是清代大学士陈廷敬捐资所建。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修通了陈河至小东岭盘山公路。林果业以柿为主。
180、白背村
  白背村位于南岭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早年由白姓建庄,故名。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有耕地104亩,34户,125人,2个村民小组。白背村白石爽口关隘,是清代阳城通往晋城的一条人行要道。
181、黄砂底村
  黄砂底村位于南岭乡西南,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辖黄石爽底、岭堂2个自然村。总面积3.04平方公里,有耕地420亩,113户,414人,4个村民小组。1942年春中共晋(城)南县委在此诞生。境内有黄龙洞、白云山、歇马店等自然景观。1966年修通了黄砂底村至望河简易公路,90年代新建学校,维修了古庙,2004年硬化了至宋泉的出村。
182、宋泉村
  宋泉村位于南岭乡西南11公里。相传宋朝时由卫姓人建庄,村前有股泉水,故名。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有耕地144亩,38户,156人,2个村民小组。抗日战争时期为晋(城)南县抗日民主政府临时驻地,1954年为宋泉乡公所驻地,2004年与邻村并肩硬化了出村公路。
183、漏道底村
  漏道底村位于南岭乡西南12公里。村庄建在土崖根。当地人称崖为漏,漏上有条小道,故名。总面积5.22平方公里,有耕地238亩,78户,277人,3个村民小组。抗日战争时期为晋(城)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培训干部基地。改革开放后发展了一批优质酥梨和苹果园,从麻子万沟接回了自来水,集资维修了村中的庙、阁,硬化了出村公路,乡政府在漏道底村沁河上建有1个小型水电站。
184、闫庄村
  闫庄村位于南岭乡中部,早年先由阎姓从河南迁来建庄,后由常姓于明代迁来定居。1982年经晋城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阎庄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491亩,203户,677口人,4个村民小组。1954年、1958年分别为阎庄乡公所政府驻地。90年代以来科教兴村,新建中心小学,维修古庙改做文化大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2002年硬化出村公路,2004年粮食总产达31.2万斤,
185、裴窊村
  裴窊村位于南岭乡中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有耕地565亩,146户,446口人,3个村民小组。早年由裴姓建庄,初名裴家窊。明万历年间李姓从南村镇辘轳井村迁来,成为裴窊村的主姓。裴窊村林果业,以红果、花红、柰出名。裴窊秧歌为泽州四大秧歌发源地之一,剧种保留至今,部分剧目被山西省文化厅录像存档。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兴建学校,硬化出村公路。
186、店上村
  店上村基本情况店上村位于高平市区神农路向北至北外环路交叉口,全村1219户、3832人,142名党员,村民代表62个,5个党小组,8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共有干部12名,其中大学生村官一名。现有耕地1793.6亩,其中菜地700余亩,蔬菜大棚110余栋,主导产业为蔬菜,是我市著名的蔬菜产区,历来有“蔬菜之乡”之称。市科技局“绿源示范园”位于我村东南部,每年为我市培养大批蔬菜种植人才。有村办幼儿园、小
187、上庄村
  上庄村位于高平市区西2.5公里处,属南城街街道办事处管辖,西北过境公路从村境内东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豆制品传统产业发达,全村有300余户,1200余人;分为两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干部6名,党员33名,群众代表15名,耕地988亩,枣园400亩,钙果园200亩。该村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党员干部团结奋斗,同心同德修道路,打机井,形成了以该村为中心的联片供水配套工程,
188、上韩村
  上韩村位于高平市南部,距高平市政府5公里,距南城办事处3公里,西接朴村村,东邻米山镇川起村,北与龙渠居委会相连,南与下韩村向望。太洛公路从村庄东部纵贯南北,境内长度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总面积2871亩,居住用地896亩,耕地面积717亩,林地面积487.7亩,全村共204户,780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朴实的上韩人民,在南城
189、北陈村
  北陈村位于南城办事处西南5公里,太焦铁路线西1公里处,全村人口2400人,耕地2900余亩,天脊中化公司落址我村。高平市惠博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隶属我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运输﹑劳务及服务天脊中化公司相关业务,我村有生态养殖园区两个,从事养殖业农户21户,年出栏生猪20000余头。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步步提高。北陈村民在党支部,村委的带领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了
190、孝义村
  孝义村概况孝义村位于高平市市区东南9公里,距米山镇3.5公里,东与河西镇的李家庄村接壤,西与郭村相交,南与河西镇的朵则村为邻,北与董寨村毗连,地处丘陵,是清代两广总督祁贡的故乡,村西面的祁贡墓是全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全村有369户,1170人,33名党员,小学1所,2444亩耕地,村民以农为主兼营养殖和运输等行业。这里的八音会相当有名,1989年村民暴锁才一家组成的八音会获山西省电视大奖赛第二
191、北庄村
  北庄村位于高平市区东北5公里处,隶属三甲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靠杏坡岭,紧邻长寿村,南与邢村毗连,西靠天狮岭,与李家、孟家山岭接壤,东与底池隔河相望。旧时四面山岭,村落环卧其中,宛若聚宝盆地。现村落扩大,避大道与高团路相连。全村约400余户,东面小东仓河、高团公路、207国道,长晋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北庄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北庄遗址位于村东南约20米的台地上,东距东仓
192、邢村村
  高平市三甲镇邢村村,位于三甲镇西南部,全村共有421户,1519人,耕地1334亩,村东紧靠高团公路和二级路,交通十分便利,土地比较平坦,邢村村离高平市区比较近,这方土地养育出来的人头脑比较精明,经济意识强,能工巧匠多,改革开放以前为了生计,一大批建筑人才走南闯北,施展自个的才华,改革开放后,他们靠着精湛的技术,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成立了建筑工程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一座座高楼大厦在高平大地
193、赵家山村
  赵家山村位于唐王山脚下,是典型的山区小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全村共有120户,460余人,耕地410亩,村里东西走向。东西长约1.8华里。现有建材厂1个(正建),小型养鸡场2个,小型猪场4个,秸杆气化站一座。赵家山村支村委4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5人。村委办公条件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得到改善,房屋重新装修,并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视机、图书室等文化设施,有利于支村两委办公。我村村民除了从事传统
194、邱村村
  高平市神农镇邱村村位于高平市以北12公里处,全村有362户,1347口 人,1217亩耕地,邱村党员31名,支部委员6人,村委委员3人。由于我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村民收入普遍较低等现实情况,使得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极为关键、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换届以来,在上级镇党委、政府 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村党支部和村委两班子成员团结合作,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以科学
195、故关村
  故关村位于神镇东北部,全村共有农业人口638人,耕地面积569.6亩,荒山980亩,劳力343个。在神农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村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新格局。我们村将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96、团东村
  团东村位于高平市东北十公里处,是神农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现有460户,1700口人,650个劳动力,耕地1635亩,全村六个村民小组,现有个体企业6个,村支部始建于1945年,当时有党员4名,现支部有党员51名,分为6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2名。团东村作为镇政府所在地,是神农镇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村两委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正确贯彻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两委班子团结战斗,致力改
197、团西村
  团西村位于高平市东北十公里处,全村现有530户,1630口人,耕地面积1814亩。全村有八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41名,分为5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3名。村集体现有神华玛钢铸业有限公司,一个民营养牛场--坤康养殖有限公司,小型养猪场4个,一个机砖材料厂,两个煤球加工厂,一个苗圃基地。近年来,本村按照“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尊重本村村民意愿,扎实稳步的推进新
198、中庙村
  古中庙位于市区东北10.5公里神农镇下台村。坐北面南,二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无梁殿、正殿,两侧建厢房、配殿、山门外有东西戏楼各四间。山门西侧有砖券偏门一座,额“炎帝中庙”,原为庙的入口。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庙为炎帝庙的一部分,据碑文记载,炎帝庙建于羊头山, 下台村为中庙,下庙建于高平城关。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现存无梁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清代重建。
199、铁炉村
  铁炉村地处陈区镇东南端,曲辉线路旁,交通便利。基本农田554亩,现有人口487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7人。
200、丹水村
  丹水村概况 丹水村位于北诗镇东南,全村共有农户343户,人口1157人,耕地1788亩,2009年人均收入5000元,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物、豆类等,养殖业主要有生猪、蚕桑等,村内山峰有凤山、赵虎山。2010年主要工程:户通面积8500平米;修缮村级组织阵地及系列文化设施;礼附线沿线环境卫生整治;旧村拆迁改造;春季绿化、环境卫生整治等。今年以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致,在完成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