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4]
121、大王村
  大王村北临沱湖,南临浍河,东至怀洪新河,西至小圩镇经济开发区,304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全村户户有电话,手机1405部,电力设施齐全。同时,大王村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治安良好,是居住、旅游的好去处。大王村面积共20.6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组,共923户,3215人,劳动力人口1489人,流动人口432人,土地面积5280亩,人均面积1.6亩,养殖水
122、四陈村
  四陈村位于小圩镇东部,与沱湖乡、头铺镇、新集镇相接,304省道怀洪新河穿村而过。四陈村由原先四陈、龙湖和浍南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4015人,土地面积约7000余亩。 2000年2月份四陈村成立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九个党小组,全村-员105人。村民委员会下辖1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人,以及各配套机构。四陈村主导产业以小麦良种繁殖、杂交水稻耕种及大豆示范区推广和水稻机械化推广等为主,
123、临北村
  临北回族村位于安徽省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南部,是乡政府所在地,该村是由临北村和西元村两个小自然村合并而成,取名临北回族村,该村有耕地1895亩,905户,2990口人,其中:0党员56人,农业劳动力1760人,该村以烫羊产业和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并且形成了特色,年创收230多万元。 临北回族村现在实现了村组通水泥路、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9%以上,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近200户、电话装机10
124、新台社区
  新台居位于景色秀丽的淮河之滨南部,五蚌公路横穿而过,地处五河中心地段,交通十分方便,全居总占十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15亩,678户,总人口2850人,设九个村民小组。全居现有劳动人员1800人,其中男劳动人员1050人,女劳动人员750人。20岁-30岁劳动人员人,30岁-40岁劳动人员515人,40岁-50岁劳动人员419人,50岁-60岁劳动人员546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小学文化916人
125、李八村
  李八村位于新集镇区东部,沿306省道,东临头铺,南有王场,共有耕地8360亩,总人口5100人,共有1160户。有十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66名。全村现有5100人中农业人口5058人,其中劳动人口3200人,男劳动力1752人,女劳动力1448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650人,初中文化程度115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00人。按从事行业分,从事建筑业350人,缝纫业20人,交通
126、浍河村
  五河县沱湖乡浍河村位于五河县城西北7公里处,五固公路北,居沱湖乡管辖,全村现有人口2221人,外出务工人员200多人,党员60人,实有水面5000多亩,人均占有水面2.25亩,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现有股份制企业2个,从业人数305人,渔业总资产2500000元,2008年人均收入4200多元。 在2000年并村时,原来的一个自然村庄现已成为两个自然村庄、两个水面生活区。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两个
127、丁楼村
  丁楼村位于固镇县濠城镇西2公里处,与固泗路接壤,南与刘祠、北与固泗路接壤,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共有7个自然村,现有村民474户,2198人,劳动力人口1200人,流动人口300人。耕地面积5165,人均拥有耕地2.35亩。丁楼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农业生产以传统主要以“瓜套棉”为主、玉米、花生、大豆为辅,养殖业是该村的一大特色产业,全村共有生猪、肉鸡养殖小区4个,年出栏肉蛋鸡100万只,生猪300
128、陡沟村
  本村位于石湖乡西南角,东与陈桥村,马场村相连,南是浍河与连城乡相望,西是与城关镇相望,北与刘元村相连。刘元至徐祠县级公路串村而过,浍河大坝沙石路连接蚌固公路,浍河运输便利。班子有7人组成(其中大专1人,中专1人,高中2两人,初中3人,平均年龄53岁),党员总数112名,流动党员10名,分为两个支部全村共有农户973户,人口总数4229人,劳动力1400人,流动人口300人,土地总面积7400亩,人
129、七里村
  七里村位于蚌埠市固镇县县城北部,隶属于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人民政府,辖区面积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00亩,人均耕地面积2亩,总人口2078人,大何路(县道)穿村而过,总人口2610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200人,流动人口260人,村两委班子5人,村委会友人,其中党员3人,村支部支委平均年龄45岁,党员51名,党小组6个,七里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进新农村规划,七里村2008年农业总产值
130、任桥村
  任桥村坐落在任桥镇北部。任桥村党支部,目前有班子成员3人,16个党小组,11个村民组,全村党员总数59人,设任桥村及社区两个党支部。任桥村全村人口2489人,总户数524户,其中劳动力人口1554人,流动人口198人。耕地面积4572亩,人均面积1.84亩。任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131、仲集村
  仲集村概况 一、村情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人口 仲集村地处燕山乡西南端,2004年4月蚌埠市区划调整时划入蚌山区燕山乡管辖,距乡政府约8公里;所辖有仲集、赵拐两个自然村,全村560户,共2119人,在外务工人员200余人。仲集村土壤肥沃,民风朴实;村村通公路穿村而过向东2公里至蚌刘路可达乡政府和市区,向西1公里至蚌埠市南出口蚌西路,交通便利,地势平整,东西长约2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总面积占地
132、周集村
  在长直东南5公里处,农历二、七逢集。周戈庄是明、清两代即墨通莱州驿路上的驿铺。其名称来历及建村年代已不可考,或系以姓氏名村,年代应相当久远。据传:明永乐十二年(1414),曾、柳、孔三姓迁来周戈庄时,已无周姓。今此村已无曾、柳、孔三姓,人口最多的是李姓,系明嘉靖时(1522-1566)迁来。解放后因此村逢集,改称周戈庄集,简称周集。 周集村位于曹老集镇西北部,距101省道4公里,西与怀远、北与固
133、八大集村
  八大集村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吴小街镇北部,距蚌固公路一华里,紧邻北淝河南岸。我村辖两个自然村,由四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有人口1400人,总户数511户,共有0党员30名,劳动力资源总数910人余人。八大集村实有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面积1.57亩,水稻种植面积1300亩,每年的水稻种植增加了全村的人均收入。八大集村的人均住房面积约28平方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八大集村的人均住房面积也得到了扩
134、井孜村
  井孜村位于镇政府南0.6公里,东至七渔河,西至永丰河,南邻新宅、郭寨村,北邻三合居委会。 全村15个自然庄,2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998亩,现有农户1160户,村人口4217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井孜村是极具代表性的典型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劳动力2615人。井孜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除此之外,畜牧业以
135、大塘村
  一、行政概况 三塔集镇大塘行政村位于阜南县三塔镇南5公里处,西靠老S202道路,北邻张寨行政村,南邻徐寨行政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17个村民组,人口3678人,耕地3272.395亩。二、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大塘行政村在阜南路居中地位,京九铁路贯穿全村,南阳大道路东,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二)经济优势:大塘行政村拥有超市若干家,种植业发达,以南阳大道东侧大棚西瓜最为著名,西瓜销
136、杨桥村
  插花镇杨桥村位于阜蚌路两侧,素有插花镇西大门之称,全村共有人口5525人,26个自然村,31个村民组,耕地面积6435亩,纳税人口5011人,杨桥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党小组6个,共有党员112人.东靠新园居委会,西靠新华办事处,南靠苏沟,北靠阜蒙河,辖区内现有中学一所、小学2所、幼儿园一所、卫生室一所、敬老院一所五个企业和两所学校。经过村委会人员的努力,成功引进阜阳市茂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杨桥面粉厂
137、李桥村
  新乌江镇李桥村位于我镇北部,与老庙镇相连,是第三批选派村。该村人口5268人,耕地6583亩,党员98名。村民组17个,村干部7人,5人是0党员。阜乌路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  该村以发展传统的农业为主。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该村以党员示范带动为主,建立党员示范养鸡场养鸡场2个。近期将与立华养殖签订养鸡协议,大力发展养殖,增加群众收入。劳务输出也是该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
138、枣庄社区
  枣庄社区:位于阜展路南侧,东邻大桥村,西靠李庄村,南接牛庙村,北邻童庄村。阜展路、枣口路贯穿其中。枣庄社区下辖9个自然庄,共有4360人,现有耕地4020亩。
139、宁桥村
  宁桥村:地处枣庄镇东南部,距镇政府4公里,辖区内21个自然行政村,人口6008人,共1360户,耕地面积8100亩。
140、葛桥村
  闻集镇葛桥村位于闻集以南3公里,北与闻集村接壤,东邻田楼,南接段庄,西靠火营村,两条大路贯穿葛桥村的南北东西,交通方便,南有菜子沟,西靠斗沟、北有柳河,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人口5410人,耕地面积4990.5亩。葛桥村党总支、村委会成员紧密团结,勤奋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为基础。以整顿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为重点,以解决损害农民群众
141、锦湖村
  锦湖村位于宁老庄镇的西8公里处,宁苏中穿村两过,辖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东西跨度20公里,南北跨度3.5公里,人口总数达3790人,共1100户,-员人数44人,农业面积4708亩,本村共辖28个自然村,环境优美,村网淳朴文明,社会治安良好。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执行税费改革政策,坚持遵循市场引导,科技带动,发挥资源调整,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带动了各业的迅速发展
142、郑寨村
  颍泉区伍明镇郑寨村,共有6290口人,1620户,耕地面积7900亩,23个自然村,32个村民组,10个党小组,105名党员。郑寨村发展农业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要生产作物,经济作物有芝麻、棉花等。近年来,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涌现出一批养殖专业户,其中,养植大户郑传亭养猪,存栏420头,能繁母猪100头,在他的影响下,正在向周围群众发展。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正确决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
143、油坊村
  油坊村村情简介 1、地理位置。油坊村位于颍泉区行流镇北部,东临沙河,距行流镇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2、经济结构现状及发展水平。(1)2006年村民人均村收入2418元左右。(2)丰富的劳力资源,剩余劳动力过多,近年来,村委会、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劳务经济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务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油
144、范庄埠村
  范庄埠村位于李兴镇南4公里处,现有人口4655人,1016户,有耕地3712亩,辖12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60人,现有6个党支部,88名党员。 范庄埠村是2006年11月由原有的马庄、庄埠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选举产生了新的范庄埠党总支班子和村委会班子,新的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范庄埠村是全省千村百镇新农村示范村,村班子带领全村群众正在
145、龙台村
  龙台村位于大庙集南部,太郸路西侧,现有农户1286户,4731口人,4523亩可耕地。建有免烧砖厂一座。农业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
146、苏寨村
  苏寨村概况苏寨新村地处太和县二郎乡的东部,西淝河西岸。高光路(涡阳高公镇至界首光武镇)东西越境而过,阜亳高速南北穿行。南面与宫集镇接壤,东与涡阳高公镇为邻。该村于2006年由原苏寨、赵寨、侯寨、李庙四个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17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1419户,总人口6500,耕地面积9500亩。该村2006年成立党总支,现有党员168人。本村两委班子成员8名,苏刚任总支
147、镇西村
  基本概况:镇西村2006年由原董大村、牛庄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4507人,1030户,耕地面积5215亩,下辖11个自然村,28个村民组。该村位于坟台镇西大门,东与坟台居民委员会、南与阮桥镇唐庄村、西与本镇板桥村、北与本镇关营村、镇北村为邻。
148、唐路村
  唐路村:位于太和县东约9公里,关集镇西北约3公里,阜阳高铁站西北约3.5公里,谷河南岸,红丝沟北岸。唐路村是2006年11月由原陈湾、王沟嘴、高寨三个村合并而成。唐路村总占地395.77公顷,耕地面积4330.5亩,所辖12个自然村,26个村民组,1018户,总人口3888人。
149、闫洼村
  闫洼村位于洪山镇东部,县道010南侧,辖12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1556户,人口6220人,耕地9166亩,是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全村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近年来,该村按照“稳粮扩经、突出养殖”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主抓种植、养殖、劳务输出,良种种植、养鸡、养猪、养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1年全村共发展规模养鸡4户、养猪5户、养羊3
150、栾楼村
  栾楼村位于阮桥镇北部,西靠汪腰村,北与坟台镇接壤,东靠原坟路。该村所辖13个自然村,共有21个村民组、1075户、4592口人、村面积9450亩、耕地面积6840亩,51名党员、40名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
151、刘楼村
  刘楼村位于赵庙镇东南部,南与马集乡接壤,乡镇公路--赵倪路横穿北部。辖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总人口5164人,耕地5052亩。2006年村级区划调整时,由原来的张歧、邵寨、刘楼三个村合并成立刘楼村委会,刘楼村党总支,13个自然村(刘楼、闫庄、宋庄、安张庄、张腰庄、张三庄、马庙、张歧、石庄、王菜园、邵寨、廉桥、高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等。工业企业以“阜阳市俊峰化工厂5000吨储备库”最
152、张西村
  张西村位于郭庙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太和县城16公里,港太路穿境而过。该村于2006年8月由张西村、彭庙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庄,27个村民组,894户,总人口3870人,耕地面积4373亩。该村于2007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7名。  2008年该村获得计划生育特别贡献奖,2009年该村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单位,20
153、刘楼村
  刘楼村位于地城镇中部,洪河分洪道北岸,S202省道西侧,与本镇陶寨村、地城村、李集村和龙王乡、杨郢村接壤。辖14个自然庄,1084户,4858人,耕地面积4912亩,低洼地650亩,林地300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1512元。分道较为便利,经济发展近年来步伐加快。 全村依托3000米洪河分洪道,已初步建成防护林带300亩,农作物种植以优质水稻和无公害蔬菜为主,常年种植优质水稻2500亩,反季节蔬
154、吴郢村
  地城镇吴郢村位于地城西北部,东与龙王相邻,西与母子岗村搭界,北与公桥乡一河之隔。全村共5615人,耕地面积6780亩,辖10个自然庄。
155、卢寨村
  卢寨村位于东部,全村15个自然庄,有1128户,总人口4866人,耕地面积3441亩,村“两委”7人.全村共有党员94名。
156、巩堰村
  巩堰村村位于公桥乡政府西北部,与会龙乡交界,人口4238人,耕地面积5057亩,全村共有自然庄12个。几年来,该总支紧紧围绕 “五个好”总体目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取得显著成绩 该村主要有主要有巩堰养猪厂。在农业生产方面,积极和乡农业综合服务站联系,送技术下乡,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以小麦、水稻等
157、张大坡村
  张大坡村位于柳沟镇西南方向,与田集交界,该村总面积3.84平方公里,下辖10个小自然庄,1088户,总人口4576人,耕地面积3770亩。全村从业人数2459人。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广播、通电话,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年均生猪出栏3510头,牛24头,羊1248只,家禽11840只。水果种植方面,年产量3420公斤,水产品年产量可达21380公斤。
158、穆寨村
  芦村镇穆寨村位于芦村镇的中部,全村辖6个自然村,总人口3748人,1023户,耕地面积5257亩,党员84人。 村室建设规范,室内规章制度齐全,村两委干部团结协作,能够认真开展工作。该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中药材,村内道路整洁,交通便利。农民生活安居乐业,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159、三和村
  三和村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邴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282200203。
160、老王寨村
  老王寨行政村现有人口4840人,土地面积7711亩,耕地面积5674亩,党员108人,下辖老王寨、王古同、小陈庄、张瓦房、桑庄、方桥、范寨等7个自然村,总户数1336户。该村东南与申湖村接壤,东与王俄毗邻,西临刘尧村,北接前李行政村,自古出名人,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该村党组织设总支1个,支部3个。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民兵营及各项经济活动组织健全,并能充分发挥作用。该村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