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6]
201、谭套村
  谭套村位于正阳关镇的东南,西、南临肖严湖北岸,东临前圩,北临北台、花门和枸杞村,南北长约2400米,东西长约8000米;辖区内有21个村民组,4752人,5412亩土地。以稻麦为主要经济作物,特色经济为:西瓜、莲藕。
202、李台村
  经2008年4月换届选举原老台村与原前台村合并为李台村。李台村设立党总支,下设六个支部:工商业党支部19人、第-支部18人、第二党支部26人、-支部20人、第四党支部18人、第五党支部30人。党员总数为175人。  原老台村 因境内有老李台而得名。全村15个村民组,814户,3713人,耕地面积3792亩,是我镇人口最多的一个村。老台村南与前台村相连,北与沙湖村为邻,东与瓦房村接壤,西与大店村接壤
203、东楼村
  东楼村位于寿县保义镇域中部,全村516户,总人口2686人,有1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劳动力1555人,其中:男849 人,女706人,外出打工855人。全村耕地面积4316亩。该村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有水稻种植、小麦种植、油菜种植、棉花种植及畜、禽、鱼养殖等,外出打工收入也是该村群众收入一项重要的部分。
204、魏岗村
  堰口镇魏岗村位于堰口镇最北端,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为主。本村耕地面积10690亩,全村49个村民组,1490户,总人口7112人,其中党员150名。本村群众自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积极性高,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发展潜力较大。我村现有村“两委”干部7名,村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另有两名计生信息员,更加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村干
205、桃园村
  1.地理方位及情况。桃园村是民族村,位于陶店乡西南,与堰口镇的江黄街道为邻,位置偏僻,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繁,一直是陶店乡的贫困村。2006年被确定为选派村,全村共有 31民小组,4038人,其中回民1846人,耕地面积6959亩,养殖面积600亩。 2.基础设施。通电率100%,电视普及率85%,程控电话普及率60%,手机拥有率18%,安全饮水率81%,砖瓦化率89%,全村水泥路面
206、街道社区
  瓦埠镇街道居委会位于瓦埠湖畔,交通便利,属于合肥一小时车程圈内。 街道居委会现有1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629人,耕地面积1680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和小麦,民风纯朴。 居委会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其中一个专业党支部,居委会“两委”班子团结有为,各项事业发展较好,境内一派欣欣向荣。 近年来,街道党总支、居委会依靠全体党员、广大村民,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贯彻落
207、余埠村
  余埠村位于寿县大顺镇东北部,瓦埠湖沿岸。南与街道居委会相接,北与长丰县史院乡、淮南市杨庙乡隔湖相望,东与长丰县庄墓镇相邻。全村面积8.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23亩;有余埠圩200亩水面资源梯级养殖开发,罗埠圩500亩水面养殖开发,余埠水库140亩水面养殖;有苗木林地100亩。共有28个村民组,1227户,4259人。党总支下属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8名,现有村干部8人。余埠村是新农村建设
208、街道社区
  小甸街道居委会位于小甸镇中部偏北,是镇政府所在地,由原街道居委会、小甸村、三岗村、上郢村、蔡岗村4村1居合并而成,北与瓦埠镇相邻,东与本镇双湾村、西与本镇鲁城、南与本镇筑城、马集村接壤。全村拥有土地面积10056亩,辖57个村民组,总人口9100(含单位、非农人口)。街道居委会活动场所位于小甸街道育英路中段。占地总面积2664㎡,主体工程框架结构三层19间楼房550㎡,其中党员活动室4间150㎡,
209、石埠村
  石埠村位于炎刘镇西南端,瓦埠湖上游,东接龙楼,北连三星,南部和西部与三觉镇和茶庵镇隔瓦埠河相望。石吴路穿境而过,瓦埠河缓缓流过村西,境内的石埠大桥是炎刘镇乃至瓦东通往寿县的咽喉,有红极一时的石埠码头,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全村土地面积10860亩,人口4986人,下辖13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下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40人,其中女党员12人,预备党员19人。农业生产以种植小
210、民和社区
  民和社区:位于关店乡政府所在地,紧靠凤蒙公路、省道203,与丁集煤矿相邻,社区居民主要来自丁集煤矿采煤沉陷搬迁区村民。民和社区于2013年成立,社区总占地面积761亩,分三期建设,一期二期已基本入住,一期可入住1068户、人口3880人,二期可入住986户、人口3760人,三期已经完工尚未入住,全部建好可入住人口约13500人,是皖北最大的社区。
211、前元村
  前元村位于丁集乡西部2公里,南至张巷村、东至丁集村、被至耿王村,西与郭徐村接壤,距县城约18公里,村域地势平坦。全村6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2400亩耕地,共468户,2076人。村党支部有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5名。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212、前岗村
  前岗村位于本镇东南方,距镇政府1500米,县道毛张路横贯全村,交通方便。全村农业人口1280人,1624亩耕地,其中张集矿征用600亩,68名党员,一个党支部,四个党小组。2008年3月份党支部进行了成功的换届,在新一届党支部的领导下,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临近张集煤矿地理优势,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群众收入大幅增长,2008年人均收入5200元,比2007年
213、柏郢村
  郢村位于岳张集镇东南部,是岳张集镇的东大门。东隔西淝河与桂集镇赵胡村隔水相望,南与新集赵庄村接壤。全村共有4个自然庄,人口2350人,可耕地1200亩。柏郢村地域虽小,却人杰地灵,交通方便,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3.5公里长的水泥路面把全村小郢、新庄、柏郢、花刘四个自然庄连接在一起,作为张集矿的沉陷区,小郢自然庄已于2006年丈量完毕,现正进行搬迁安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
214、单岗村
  单岗村位于新集镇东北部,包括单家岗和小花家岗两个自然村,总人口2123人,耕地面积944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大豆、烟草和大蒜。潘谢公路和西淝河经过该村,花家岗大桥于2005年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有7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21家养鱼塘,为该村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005年我村新农村建设进行施工,06年上半年大部分群众入住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同时水泥路面的修
215、颜王社区
  颜王社区概况颜王社区位于桂集镇东部5公里处,凤利公路北侧,现辖7个自然庄,9个村民小组,506户,2072人,设1个党总支,4个支部,共有党员60人,人口2100人,耕地面积2200余亩,拥有一家现代化的养老院。
216、后王村
  后王村位于大兴集乡东部,全村现有397户、2000余人,11个自然庄、13个村民组,区域面积3974亩。村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只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8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近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为创建新农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而努力,经过几年的奋斗
217、林场村
  林场村东南与毕岗、丁山村相邻,西、北与南塘、山王两村接壤,二通道道路从我村平山组穿过,离通往八公山风景区南塘景点道路150米,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属于城郊型农业村。截止2013年,全村总人口1035人,总户数241户,林场村现有土地面积5200亩。我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一靠农业,二靠副业,三靠煤矿井下工作,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7025元。上半年,我村共办理了178户农业保险;城镇居民养
218、古路岗村
  古路岗村概况古路岗村位于潘集区贺疃乡东北部,茨淮新河南岸,面积约3.5平方公里,古有鸡鸣闻三县之说。本村现有2015人,现有党员36名。纵横交错的四道干渠贯穿本村境内,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农民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2855亩,人均土地1.5亩,亩均产粮2000斤,人均收入5000远左右。村集体经济以网箱养鱼和集体鱼塘出租为主,古路岗村是首批“新农村示范村”,环境优美、林网密布,荣获20
219、武庙村
  武庙村位于架河镇西南部,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3878人,现有六个村民组,三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023亩,其中水田976亩,旱地3047亩。全村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人数45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另有入党积极分子2名。武庙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带领全体村民共谋发展。 武庙村两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紧
220、林场村
  林场村位于夹沟乡的西北部,北至怀远县塘集镇黑河为界,东于北武村交界,南至新集村,西靠泥河镇大树李村。该村共有3个村民组,1300多亩土地,570多人口,其0有党员24名,预备党员2名,村支两委人员5名,主要以小麦、水稻粮食作物为主,有苗木示范基地100多亩,繁育苗木销往省外多个城市,农村富余人员农闲出去务工,大约年人均收入3000余元,可以说,地理位置优越,称得上“鱼米之村”。
221、瓦房村
  瓦房村是泥河镇的第一人口大村,我村人口将近3000,有6个自然庄,21个村民组,892户,耕地面积3939.86亩。五保户16户(16人),低保户99户(223人),党员64名,预备党员3名。村部位于泥河镇镇政府西侧,与大郢、黄圩、后湖等村相邻。 村支两委共八人。 村中以老人和儿童居多,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或在周边矿区工作,外出的村民由于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等方面限制大多只能从事简单的餐饮服务行业,工资
222、王桥村
  王桥村原先位于芦集的西北部,北与贺疃相邻,西与关店相邻,由于受塌陷的影响,现已搬迁至芦集政府南部,位于芦凤路两侧,地理位置优越。村总人口3183人,是芦集镇人口最多的村,2012年人均年收入达4350元,耕地总面积5064亩,辖8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全村实际划为董圩、董王桥、条张、前后李、石庄五个大片,目前石庄片因不属同一矿采区未能搬迁。自搬迁以来,村干部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率先投资修
223、坝田社区
  大通镇坝田村位于天长市大通镇东面,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007年11月由原坝田村、原姚坝村、原金鱼村三村合并成立新的坝田村,总面积16735亩,其中耕地9426亩,共有人口4315人,31个村民小组,现有133名党员,建党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比上年增加了19%。 目前该村拥3个私营玩具厂,可吸纳300多人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224、长亭村
  天长市天长街道办事处长亭村位于天长市珠湖东路,距市区8公里。紧临白塔河边,东临高油湖,环绕大矿圩农场。区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33亩,集体林场约50亩。长亭村辖22个村民小组,1166户, 4525人,8个党小组,86名党员。村村通工程水泥路面3.5公里,在建村村通工程4.2公里,有线电话入户率99%,中心小学一座,村卫生室2个。2007年成立稻业合作社一个,依托大矿圩农场生产倮倮牌大米
225、高巷村
  高巷村概况冶山镇高巷村位于镇东部,2007年10月由原高巷村和原潘庄村合并而成。天仪公路横穿该村与金集镇岗陈村、芦柴村接壤,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649亩,人口3651人,下设27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庄,属丘陵地带,以传统农业经济作物为主。该村现拥有不同规模企业8家,主导企业以玩具加工为主,工人就业率为40%,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8个党小组,59名党
226、李坡村
  李坡村位于新街镇北侧,紧靠天汊一级公路,是新街镇北大门。全村有23个村民小组,720户,2820人,村设立总支委员会,下设工业、农业两个支部委员会,8个党小组,88名党员。村两委干部职数7名,支委成员5名。全村耕地面积5491亩,农户楼房普及率60%,固定电话普及率95%以上,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一、农业:村内有电灌站两座,小水库和当家塘坝10座,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业生产基本
227、平安社区
  张铺镇平安社区地处张铺镇北部,位于苏皖交界处,由原平安街道和平安村合并而成,属半丘陵地带,新旧205国道贯穿全村,平旧路、大平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民风淳朴,2008年底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全社区4227人,1499户,其中农业人口3603人,非农业人口624人,耕地7684亩,辖16个村民小组和5条街道。村设党总支,下设综合、农业两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88名党员,其中流动
228、石街社区
  石街社区为政府驻地,现辖30个村民小组,136名党员,党 小组20个,社区总人口5937人,总户数678户,总田亩6397亩,地处岗区,地势为丘陵地带,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适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该村为新农村示范村,现已建成新农村农民居住小区一个,入住户48户。2010年社区人均纯收入7600元,社区内现有企业、玩具、玻璃刻花、轮窑厂、花炮、
229、二墩村
  二墩村地处永丰镇北大门,西与大通镇双柳村交界,北与桥南村为邻,地形呈东西向长方形,该村由原永丰村与乌龙村合并而来, 3.5公里水泥路东西向横贯头尾。有耕地4940亩,人口3026人,有23个村民小组、83名村民代表。在小型企业方面,有赵士强、朱玉浩、朱登明等收粮大户,方便了当地农民的粮食销售。村内又兴办了一些玩具企业,如雍兆才、蔡士强、张长其、薛宝华、张仲元,做电子的陆尔祥、箱包的李汉平、彩钢瓦的
230、官桥社区
  官桥社区:位于官桥集镇内,该社区有31个村民组,人口7200人,耕地面积6800亩。官桥社区由原天宝、官桥、良玉三村合并,村址定在良玉。
231、川桥村
  郑集镇川桥村由原新集村、十云村、川桥村三村合并而成,现共有人口4457人,1072户,耕地面积6389亩。现有村干部8人,辖44个村民组。村设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4人。川桥村境内共有企业8家,其中外地企业4家,本地企业4家,经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川桥村已经形成一处有一定的规定的工业集中区。
232、界牌社区
  界牌社区地处界牌集街镇及其周围,辖18个村民组,1561户,现有人口3885人,承包耕地面积5797亩。1座小型水库,32面当家塘。全村共有党员65名。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棉花为主。该村有养鸡大户陈发利、潘白玉、潘白友等3户;有养猪大户李全中、李文权、杨国胜等3户;有养鱼大户王正海、种粮大户李继高、经果林大户王文庭等,大户每年纯收入5—8万元,在这些大户带动下,村民积极兴办养殖业、种植
233、白沙王村
  白沙王村位于涧溪镇南部,2008年1月由原毛山村与原烟王村和原白沙王村合并而成,东与盱眙龙山相望,南与自来桥碾城村相邻,西与陡山村接壤,北至祝岗、陡山两村。全村总人口4580人,共1207户,辖15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庄,土地承包面积4326亩。村里交通十分便捷,明来路贯穿其中,“村村通”水泥路白沙王至毛南已投入使用,明来路至烟王即将开工,白水路也穿村而过。有线电视覆盖到所有村庄,水利基础设施配
234、马岗村
  马岗村位于明光城南部,2008年4月由原马岗村、上岗村、山许村合并而成。距城区11公里,309省道穿境而过,三条村村通水泥路直达各自然庄,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人口3251人,耕地面积5757亩,下辖21个村民组。共由党员99名,村两委干部4名。村有集贸市场,上百家店面,农产品交易十分活跃,欢迎广大朋友前来考察投资。
235、涝口村
  涝口村位于自来桥镇西北部,由原涝口、宝城两村合并而成,东与西桃园林场、杨港村相连,南与尖山村相邻,距自来桥镇10公里,明来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全村14个村民组,492户人家,现有人口2109人,共有村干部4人,村民代表51人,党员71人。涝口村有耕地2113亩,其中水田1721亩,有山场林地5000余亩,大小塘坝40多面,农作物以水稻、小麦、山芋、花生、甜叶菊为主。涝口村境内山场、水面等资源十
236、横山村
  明南街道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回民居住点,人口2730人,耕地面积5241亩,23个村民组,村级活动场所设在横山集街道。几百年来他们守护着自身特有的民风习俗,美丽的清真寺、长长的胡子、成群的牛羊、悠扬的歌声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纯朴而又善良的民风。本村特点: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花生、西瓜为主,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以甜叶菊、花生为主,养殖业,以养羊、养牛为主,目前已突破5000头以上。旅游特色:大
237、尹集村
  尹集村位于张八岭镇东部,由原杏山、尹集两村合并而成,东与自来桥镇接壤,西和白米山大冲管理区相连,南与滁州南谯区黄泥镇的张浦郢相邻,距张八岭集镇22公里,张自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全村16个村民组,530户,现有人口2100人,共有村干部6人,村民代表43人,党员75人。尹集村有耕地4000亩,其中水田2000余亩,有山场林地3000余亩,大小塘坝40多面。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花生、山芋为主。尹集
238、宝山村
  宝山村位于红星村北面,西面与自来桥接壤,东面高郢村,北面与盱眙县邻界。现在的宝山村由原宝山村和宝林村的大洼组、高塘组合并,合并后有7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923人,耕地面积166公顷,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有一座小二型水库,8个塘坝,小学校一所,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西瓜、山芋、甜叶菊等,人均收入3200元,水泥路面贯穿宝山、王郢、周郢三个自然村民组。
239、仰山村
  来安县张山乡仰山行政村,地处张山乡部北两公里处,北与舜山乡毗邻。全村504户,人口2015人,全村有党员57人。全村占地330公顷,划分为13个村民组。仰山村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张舜水泥路贯穿全村8个村民组,为全村农产品出售运输提供了极为便利条件;本村有小型水库两座,蓄水达100万立方,为军用品灌溉提供保障。全村有山林450亩,耕地3900亩。农业生产以小麦、油菜、水稻、玉米、山芋、花生、芝麻
240、双塘村
  双塘村位于新安镇西郊,是由原新生村、双塘村、卓集村合并而成。距离县城约10里,辖48个村民组,常住户数1747户,常住人口7587人,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农业,现有耕地9013亩。党员总数184人,25个党小组。2006年6月被来安县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2007年7月被安徽省委组织部表彰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