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
1、黄屯社区
  黄屯社区:位于龙桥镇东南方,距镇政府约8公里,区域面积约13.5平方公里,其中农田2189亩,林地7500余亩;现有20个村民组和一个黄屯街道,总人口数为5189人。
2、石门高村
  石门高,属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位居贵池区的最东南,距城45公里,地处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两区两县交界处。地处深山,地势雄险。四面高山环抱,海拔均在700米以上。境内山高林密,原始生态,景色迷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李白游踪、高 霁隐居之地---春台岩、桃花坞,有保存完好古城堡式的古村风韵、古老的高氏宗祠,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山原始森林,有名胜佳境的老革0据地平天河,滴
3、南溪村
  南溪村是由原双元、上村、共和三村合并而成。位于花园乡东边,总人口1735人,505户,辖14个村民组,国土面积24.6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8000亩、耕地面积2104.5亩)。东与同春交界、南与桃源村毗邻,西至祠河、北与永镇交界,县级旅游道路插村而过,直通仙寓山旅游区。 该村主产水稻,兼作棉花、油料、吊瓜、菊花、食用菌等。同时生产名贵中药材“木灵芝”等经济作物。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
5、老田村
  老田村为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所辖最大行政村,地处九华河西岸,在九华山北麓约10公里处,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2488亩,林地5651亩。辖16个村民组,总人口2908人,其中:党员 92人,村民代表65人。老田村山灵水秀,景色怡人。生态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温润宜人,周围群峰环抱,山川秀丽,与现正开发的九华新街、大铜像景区仅一河之隔,其境内人文古迹遗址甚多,西有姚家山、九公山,北有小岭,其间植被良好,
6、唐模村
  唐模村位于黄山南大门。“唐模”这个村落名称沿用了1400多年,是一片自唐朝以来几经完善的村居,一个古徽州独居文化的缩影,带着沧桑和乡土气息。这里紫霞峰西耸,飞布山东横,天马岩南驰,灵金山北倚,环唐模皆山。 村内檀干溪淙淙而过,农家夹岸而居;远山近水,风物怡人;幽情古趣,独特罕见。唐模村不同于一般的以古民居为代表的古村落,古徽州水口园林的典作——檀干园;一千四百岁青春依旧的“活化石”——银杏树;同胞
7、呈坎村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这里的“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
8、灵山村
  灵山村位于呈坎东南,依山傍水而建,后唐时建村,元代隶属徽州府歙县22都1图,明代隶属徽州府歙县滚秀乡灵山大社仁风里,今属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行政村,辖17个村民组,人口1700余人。灵山,以其灵秀之气和人们眼中的佛祖禅佛圣地而为世人尊崇。村庄居于灵金山、丰山之间的山谷内,一条长长的灵金河从村中缓缓流过,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河西边依林靠壁,筑房造屋。灵金河左边房子坐北向南,右边房子坐南向北,遥遥
9、渔梁村
  渔梁村位于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顷。该村形成于唐,约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姚姓迁居渔梁,并发展为村落,其形态似鱼。 渔梁在唐代即已具雏形,渔梁的名称由坝而来,渔梁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渔梁坝和水运码头是村落最有特性的要素。渔梁坝,是隋朝一位-汪华所建,选用的花岗岩,徽式风格榫头,将块块巨石牢牢“锁”住。水坝分左、中、右三个水门,左边长年流水,中、右水门既防涝又防旱。 古村落内现存
10、棠樾村
  棠樾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棠樾村是鲍氏村落,历代以经商为生。并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 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主要牌坊: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