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33]
1281、瑯斯村
  瑯斯状元村是一个以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为支撑的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1110人,土地总面积7598亩,其中耕地面积741亩,山场面积6857亩,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围绕“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能人返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掀起绿色质量提升热潮,加快实施改徽建徽项目,依托乡村旅游发展,以有机茶叶及菊花产业发展为支撑,
1282、岩脚村
  岩脚村位于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山脚下,是齐云山镇旅游观光开发重点村。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18户,总人口1024人。山场面积7413亩、耕地面积745亩,经济来源以一、二、三产业并重,于2006年成立了齐云山生态旅游农民合作社。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722元。2009年被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1283、祖源村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故地,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境内,距县城29公里,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现辖6个村民组276户908人。村落生态绝佳,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尤以千年红豆杉闻名,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该村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4人,0党员23人,群团组织健全。全村耕地面积52.1公顷,林地723.2公顷,水田43.1公顷,茶园40公顷,是一个以林茶生产为
1284、三溪村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全村辖3个村民组,164户,总人口621人。居住集中,村庄景致独特,水口雄观,古树成群,村内小桥流水,青石板小巷交错密布,古建筑随处可见,是个徽派气息浓郁的古村落,特别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坐落其中,更增加了该村旅游开发的壮丽色彩,是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
1285、岔口村
  岔口村地处歙县大洲源腹地,2008年初,村级行政区域调整后,岔口村由原岔口、绍村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岔口村是岔口镇政府的所在地,是大洲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集散中心,辖区人口1500余人。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蚕桑为主,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岔口村交通方便,水利条件优越。全村有8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548人,有党员76名,其中女党员11人。近年来,该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精神为
1286、昌溪村
  昌溪村是黄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也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为昌溪乡政府驻地。2008年初昌溪乡实施村级区域调整时,把原红旗、红心、昌源、密川四个行政村合并后定名为昌溪村。昌溪村辖8个村民小组,1203户3444人,全村劳动力2070人,其中外出务工1170人。昌溪村总面积为4.56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9916亩,其中耕地面积297亩,园地3278亩(其中茶园2356亩、桑园229亩),林地634
1287、蜈蚣岭村
  蜈蚣岭村全村10个村民组,603户,2091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65名。村部地处海拔400余米,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土木结构,占地600平方米,各类活动场所齐全,主导产业为茶叶和林业,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6000余元,人均纯收入5292元.全村80%以上人口居住在高山上,现已开通并硬化了村主干道通往村部,2004年,被县委组织部确定为“双培双带示范基地”。该村立足现有1000余
1288、坡山村
  坡山村:是典型的歙南山村,村民居住在山上,靠耕种坡地为生。坡山村共有5个村民组,402户,1026人。
1289、丰源村
  丰源村:位于上丰乡政府北3公里左右,公路沿村而过,丰源河贯穿。丰源村共有5个村民组,485户,1566人。
1290、竹岭村
  竹岭村:地处白际山脉北麓、佩琅河源头,历史上是浙西到皖南的重要通道,距屯溪仅16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15个村组,共有720户、2424人。农用地面积27444亩,其中耕地面积300亩,茶园面积2312亩,竹园面积13472亩。
1291、山岔村
  山岔村是黄山东海大峡谷,距黄山南大门仅5公里,2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山石奇特,竹树茂密,河水清净翠绿,是安徽省“百家生态村”和“黄山市生态文明村”。自1986年上张村民组开发翡翠谷景区开始,山岔立足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坚定不移地走旅游兴村之路。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又相继建成了九龙瀑、凤凰源等五大景区,形成了以生态观光为主,度假休闲为补充的多种旅游业态,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专业村。全村13个村民组,
1292、沟村村
  耿城镇沟村村位于黄山北麓,地处黄山北大门,全村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林山总面积达2100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2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90%。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和1个村办林场,共600多户,全村总人口为1832人。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党员总数50人。沟村村东邻三口镇的巷联村、汪家桥村;南至黄山风景区;西临黄山绿谷开发区(本镇辅村村)、金桥村;北接本镇饶村村。黄山醉翁
1293、汤家庄村
  汤家庄村位于焦村镇西北角,东与章村为邻,西南与龙源交界,西与贤村乡贤村原桃源乡桃坑村、乌石乡长芦村毗连,北与太平湖镇汪王岭村交界。辖毛坦、陈坑、汤源、桥湾、桥源、新坑6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农户285户,其中劳动力571人,从事农业生产313人,外出务工258人,村委会所在地汤源距218省道10公里,城区26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汤家庄位于焦村镇西北角,是一个纯林茶村,域内有龙源村而下的
1294、越山村
  越山村位于黄山区城南,距城区仅3公里,紧邻103省道,合铜黄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480公顷,耕地230公顷。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0人。11年度人均收入(8100)元。今年在11年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明确目标。认真谋划,争创佳绩,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越山村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黄山区蔬菜西瓜主产区,属丘陵地带,气温湿润昼夜温
1295、罗田村
  罗田,隶属黄山市徽州区,东南分别与歙县和屯溪区交界,慈张线205国道、皖赣铁路穿村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曾为罗田乡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区并乡并入岩寺镇。 罗田有三个自然村,呈三足鼎立形状。正面是罗田自然村,后面两个自然村分别是马岭、择树。罗田自然村倚靠大山,前面开阔,有自北向南、自西向南两条水流,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马岭座落在罗田村后,相距1公里左右。
1296、唐模村
  唐模村位于黄山南大门。“唐模”这个村落名称沿用了1400多年,是一片自唐朝以来几经完善的村居,一个古徽州独居文化的缩影,带着沧桑和乡土气息。这里紫霞峰西耸,飞布山东横,天马岩南驰,灵金山北倚,环唐模皆山。 村内檀干溪淙淙而过,农家夹岸而居;远山近水,风物怡人;幽情古趣,独特罕见。唐模村不同于一般的以古民居为代表的古村落,古徽州水口园林的典作——檀干园;一千四百岁青春依旧的“活化石”——银杏树;同胞
1297、紫阜村
  紫阜村简介紫阜村地处屯溪区与休宁县的两地交界处,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625人,有党员41名。2005年村集体纯收入达14.55万元(包含茶园承包、土地承包、南山取土承包、战备粮库附属工程上交等项目),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44元。 两年来,紫阜村党支部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帮助协调相关工程业主,将建设工程的砂土运输、附属工程由村民承接,同
1298、东山村
  东山村位于福清市西北部,隶属一都镇人民政府所辖,与永泰、闽侯、莆田三县毗邻,是老、边、少交聚的市定贫困村。全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712户2483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占352户1213人),党员45人,村干部7人。山地面积3.1万亩,耕地面积1746亩。“山水景观并重,人文古迹并茂,环境文化皆优”。有著名旅游景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关寨,东关寨是城堡式土木结构建筑,内设分两层,共有 99 间房
1299、后溪村
  后溪村共有7个村小组,总人口431人,处于一都镇西部,村里有东方第一漂(漂流),旅游、登山,汉堡岩,温泉,水上乐园。村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是一个周末度假的好去处。
1300、普礼村
  一都镇普礼村全村人口2115人,8个自然村:分别是新山厝、普礼厝、乌仔山、保二头、上云、下林、王厝底、罗汉;生态林面积是14800平方米, 村替村民缴纳医保;耕地面积是1298亩;普礼村是革命基点村,当年红军游击队在罗汉自然村与敌人英勇奋战,弘扬革命精神;全村人均年收是15061元,目前全村路灯已全部架设投入使用,村道已拓宽至6米,监控设备已装上投入使用。
1301、南岭村
  南岭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南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81105204。
1302、大山村
  大山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南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81105207。
1303、西溪村
  西溪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南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50181105205。
1304、九峰村
  九峰村是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11201207。
1305、前洋村
  前洋村是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11201212。
1306、长安村
  长安村位于长乐市西部,浮峰山麓。1934年前属于闽侯县光俗里,1934年9月划归长乐县管辖。长安村东接长限村,西北隔山与湖里村相邻,前与营前社区相对,由主村与白石桥自然村组成。本村在宋代原是王、陈、刘、方等诸姓集居之地,自始祖君锡公于元朝皇庆元年(1312)自锦江(今福州)迁来本地,族衍四林,本地他姓渐迁外地。今本村多是林姓,全村365户,人口1195人,耕地不足百亩,由于人多地少,村民多向国外发
1307、青山村
  青山村,位于董奉山东面山脚下,由上房、楼下、前王几个地区组成。由于这里地肥土沃,气候宜人,瓜果飘香,四季常青,故得“青山”之美名,是青山派黄氏的发祥地。旧属善政乡廉风里,元为十一都四图。东邻屿头村,西靠董奉山,南连湖南村,北接福坊村。有624户,人口2220人。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600多亩,耕地面积447亩。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6362元。2011年至2013年,村财收入7
1308、猴屿村
  猴屿村地处长乐市北端,闽江口南岸,紧靠西泽公路中段,全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交通便利,是个合适人居的现代桥村。目前全村496户,1243人,有郑、陈、唐、朱等姓,其中郑姓最多,占95%。全村在外华侨13620多人,分布于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侨眷侨属占全村住户的98%以上,是长乐市乃至闽江口一带著名的侨乡。
1309、泽里村
  泽里村泽里村位于潭头西部,与猴屿乡浮歧接壤。距长乐市区20多千米,与琅岐岛隔江相望,西泽线公路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2平方千米,总人口943人共349户,旅外华侨2000多人,是长乐著名侨乡。泽里村民以陈姓为主,清后期陆续有乡亲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谋生。近年旅美泽里联谊会和在世界各地的宗亲,先后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近2000万元。泽里旧属芳桂乡,属方安里四图,鳌峰东境。北濒闽江口,西倚鳌峰、莲花峰,
1310、福湖村
  一、本村基本情况福湖村位于霍口乡东部偏南,距离罗源县城关33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5229亩,其中:耕地面积 620亩、山地面积4402亩 。全村辖福湖1个自然村,人口635人,其中,低保户20户37人,五保户1户1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14元。全村现有党员45人,村两委干部5人。2005年,该乡福湖村获得“福州市卫生村”荣誉称号。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0年以来,福湖村“两委”班子在乡
1311、南洋村
  南洋村位于罗源县白塔乡东北部,海拔240米,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现今下辖南洋、地理、红毛里三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均为畲族,全村145户、608人。全村山林地面积3952亩;耕地710亩,其中水田410亩,旱地300亩;村经济以农为主,以工为辅。村设有基层党支部,现有党员33名,村两委班子共5人,并设有理财小组以监督村财的运用情况。曾获得“县-学习先进单位”、“县计生先进单位”。几年来在乡党委政
1312、西洋村
  西洋村位于罗源县碧里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全乡唯一的非沿海村,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 860户,总人口3311人,村两委共有11人(支委8人,村委5人,交叉2人),现有党员91人,是碧里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西洋村生态环境优良,气候适宜,食用菌、茶叶、花卉等山地种植业是重要支柱产业,食用菌生产主要以香菇为主,已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几年年均栽培都在230万
1313、大喜村
  大喜村位于嵩口镇东南部、东湖尖山脚下深山腹地,东邻梧桐镇白杜村,西接嵩口道南、月阙、龙湘,南项式依仙游县柳园村,北连嵩口镇溪口村。全村总面积21.12平方公里,距嵩口镇12公里,辖有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58户,628人。该村拥有175亩水域面积的大喜水库,13400亩生态公益林,风光旖旎,引人入胜。
1314、月洲村
  月洲,永泰县嵩口镇的一个行政村,因桃花溪在村中绕了个大弯,流成“月”字,又分隔出一个沙洲而得名。全村总人口1427人,面积11.2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八闽文化第一村。 月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唐朝末年得名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唐末,梁国公张睦次子、三子张膺、张赓弃官寻居,来月洲繁衍生息,使月洲成为东南沿海、台湾、东南亚一带张氏华人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走出了永泰县第一个进士张沃,宋、明、清三朝共出了
1315、巫洋村
  巫洋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东北部,东邻闽侯南屿国有林场双峰工区(旗山森林公司),西接丹云乡丹尾村,南与葛岭村交界,北霎闽侯县上街镇溪源宫村,海拔770米,距镇所在地19公里。【村落与居民】辖区总面积23.3平方公里,有上巫洋、下巫洋、东坑、东坑寨、叶岸等五个自然村,16个生产小组,共234户,计856人,其中劳动力581人。【物产经济】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其中水田1408
1316、力星村
  力星村海拔70米,距乡政府2公里,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6人;辖区面积12053亩,其中林地11164亩,有林地8558亩,森林覆盖率71%;耕地402亩,其中水田340亩;已开通固定电话,但手机信号不好,闭路电视尚未开通。全村党员数22名,低保8户18人。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力星村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19.2℃,极端高温38.6℃,极端低温1.5℃,水稻安
1317、天竹村
  天竹村全村总人口207人,人均收入水平6800元,土地面积1736亩,其中山地面积1560亩,田地面积176亩,村财收入1.5万元。
1318、梅洋村
  梅洋村地处在连江县江南乡西南方距县城15公里,距福建省会福州60公里,海拔平均450—750米,西接西溪省级森林公园和贵安温泉度假区,全村农户360户、人口1085人,其中304户959人有的旅居海外、有的外出经商。全村总产值647万元,梅洋村属华侨村,一年华侨外汇收入约720万元,村财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99元,先后荣获“省级家园清洁示范村”,“市平安村”,“市卫生村”,“市文明村
1319、建庄村
  建庄村,位于连江县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在秀丽巍峨的芦峰山麓西南面,呈盆地状,从中贯穿着一条县道“长马公路”和两条溪流,一条由东向西南而流,另一条则由东北流向西南。东与岚下村接壤,西与东湖镇交界,南邻下洋村,北与洪峰、苏山村交界,也是长龙镇政府所在地,另外还有镇卫生院、邮电分局、中小学、供电所、信用社等机关事业单位。  村落面积  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2300人,500户,辖6个自然村,21个
1320、林场村
  蓼沿乡林场村位于蓼沿乡西北部,辖有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53户、613人,海拔500多米,山地面积12280亩。是全乡最偏远的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