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山东省绿色社区[29]
561、福集社区
  福集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浮山路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13008015。
562、金液泉路社区
  金液泉路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浮山路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13008016。
563、枣园社区
  枣园社区居委会政区人口成立于2004年8月18日,面积0.5平方公里,位于重庆中路,共有280户,居住人口618人。小区共有34个楼座,其中重庆中路915号内1户—68户,共计14排,属青岛钢铁厂宿舍区,始建于1958年;69户—118户,共计9排,属红星化工厂宿舍区,始建于1958年;重庆中路927号内1户—49户,共计9排,属青岛钢铁厂宿舍区,始建于1958年;重庆中路929号1号、2号楼共7
564、南岭社区
  南岭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明朝永乐年间(1432年)刘氏吾祖,从云南胶之国嘎嘎县大槐树里迁移此处。因户向选南,居家岭上,得名为南岭村。历经500余年的沧桑巨变,已发展成为以刘姓为主,多姓和睦邻。拥有710户,1840余人的自然村落。2002年经过撤村改居的调整,组建了新一届社区居委会。南岭村地处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办事处南端,与虎山路街道石沟村接壤,东依虎头石山,西邻重庆中路,北与大枣园村相连。新开辟的金
565、大枣园社区
  大枣园社区居委会政区人口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办事处大枣园社区居委会是在2002年初,根据上级党委政府村改居的整体布置,在大枣园村的基础上建立的,西隔重庆中路与一汽集团青岛汽车厂相望,东、南与十梅庵、南岭相邻,现有人口4000余人,在职职工1700人,党员261名,全社区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经济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大枣园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扬“团结拼搏、永不满足”的枣园精神,走“科技
566、湾头社区
  湾头社区居委会村名由来据文史资料记载,早在明朝2年,(公元1400年)先祖赵印、张秀2人,携带妻儿从云南胶之国嘎嘎县大槐树里北迁此地。由于选择了后靠岭、前邻河,又是胶州湾的东头,因而得名湾头。政区人口湾头村隶属青岛市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占地2470亩,其中企业占地800亩,村落、街道占地700亩、山岭占地500亩、耕地470亩。2004年1300 户3500人,湾头村距市政府20公里,距青
567、东南渠社区
  东南渠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1961年6月原仙家寨人民公社为仙家寨、楼山两个人民公社,原湾头大队分为湾头、东南渠、西南渠三个大队,隶属楼山人民公社,楼山人民公社东南渠生产大队正式成立,下属二个自然村:东南渠、王家庄,五个生产队,一个技术大队。东南渠村位于青岛市城乡结合部的李沧区北部,西邻我市枢纽要道重庆路,与西南渠、青钢集团仅一路之隔;东距308国道3公里,北有湘潭路,南有曲源路,贯通308国道与重庆
568、统建社区
  统建社区居委会位于李沧区湘潭路94号甲,辖区内共有楼房23座,总户数1138户,人口共有3430人。居委会成立于1999年12月。居委会不断加大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便民服务所,居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场所的配套设施的基础建设。近年来,居委会又积极探索社区建设新途径,充分利用驻区单位的有利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共享,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大力组织管区居民开展健身操、大秧歌、交谊舞、太极拳等形式多样的群
569、十梅庵社区
  十梅庵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十梅庵村位于虎头石山北的围子山西麓,明永乐年间(1398年)明永乐二年,十梅庵先祖从云南大槐树里迁移此处,据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因当时有古庙一座,因庙前有十颗梅树,故名“十梅庵”。十梅庵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巨变,已发展成为以臧、张、庄、魏等姓氏为主,多姓为睦邻。有居民户1125户,3135人的自然村落。2004年11月24日经过撤村建居的调整,组建了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
570、湘东社区
  湘东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湘潭路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13010009。
571、刘家社区
  刘家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该村居民95%以上为刘姓,还有江、胡、李、袁、国等姓氏。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先人系济南德州东关人,明永乐初选即墨儒学,后移居宋哥庄,现繁衍至22代。民国初,称刘家宋哥庄,解放后改称刘家村。政区人口刘家村分为新旧两村。新村位于湘潭路西段北侧,与老村呈东南、西北犄角之势,相距2公里。进出市区的公路干线重庆路从中通过,市区重要的胶济铁路货场楼山站即在该村辖内。该村距青岛港18公里,
572、西南渠社区
  西南渠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西南渠村位于进出青岛的主干道重庆中路西侧,隶属于楼山街道办事处管辖。全村共占地213亩,西南渠村建自明朝永乐8年(1411年),相传有张氏世祖兄弟四人自云南迁徙而来,迁徙途中行至到现在村北一岭埠时,押迁官兵随安营扎寨,故取名曰“安甲埠”,(此岭在清朝初期建有一座“牛王庙”,此庙毁于1966年“文革”前期)迁来的张氏兄弟四人便在岭埠的西南角塔棚住下,因其南面有一条河渠,村名就
573、楼山后社区
  楼山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据楼山后村林氏族谱和吴氏族谱及史料记载,楼山后村于明朝永乐二年,林氏先祖林从福、林从合兄弟二人携妻宫氏、解氏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的青平县来到此地安家落户。后吴氏先祖吴学孔带长子吴应明、次子吴应进,从即墨县沟岔村迁来此地居住。因村庄位于楼山北面,故取名楼山后村。政区人口楼山后村地处进出青岛市区的咽喉地带,村东有通往市区的主要干线重庆路、村北有遵义路、村中央有娄山路、村西
574、翠湖社区
  翠湖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楼山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13011007。
575、于家下河社区
  于家下河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该社区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于氏三兄弟从云南大水坡迁居现住址并立村。因现住址位于李村河中下游,故名“于家下河”。现社区居民于氏总人口的70%,另有,曲姓、袁姓、张姓、王姓、衣姓等均为后来所至。政区人口位于李沧区东部与崂山区接壤,李村河流经村东、村南。社区占地2.3平方公里,人口1200人,均为汉族。解放前,隶属李村区。解放后属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后区划归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办事
576、王家下河社区
  王家下河社区居委会村名由来该社区起源于明永乐二年,王氏从云南迁李家上流村西河流的下游处立村。政区人口位于九水路街道东部,东与于家下河社区为邻,南于崂山区中韩街道接壤,李村河贯穿其中,西边与毛公地社区相接,北与于家下河社区相邻。社区占地1.19平方公里,住户350户,人口951人,均为汉族。解放前,隶属李村区。解放后,1958年划归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王家下河大队。1984年撤公社,划归崂山县李村镇,
577、尤家下河社区
  尤家下河社区居委会村名由来该社区起源于明永乐年间,尤氏从云南迁李家上流村西河流的下游处立村,故名。政区人口位于九水路街道东部,被于家下河社区、毛公地社区、炉房社区包围,九水东路从门前经过。社区占地0.20平方公里,住户100户,人口314人。解放前,隶属李村区。解放后,1958年划归崂山县李村人民公社尤家下河大队。1984年撤公社,划归崂山县李村镇,改称尤家下河村。1994年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划
578、侯家庄社区
  侯家庄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该社区由侯氏所立,侯姓绝户。明永乐年间,赵氏从云南迁入,仍沿用此村名。政区人口位于九水路街道西侧,东与郑庄社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0一医院北院区相邻,西与浮山路街道东李村社区相接,青银高速公路贯穿东南、西北,南靠李村河岸,与郑庄、东李两社区土地相连,北与麦坡、佛耳崖社区相邻。面积1.56平方公里,住户720户,人口2133人,均为汉族。解放前,隶属李村区。解放后,1958年划
579、刘家下河社区
  刘家下河社区居委会村庄由来明末,刘始祖德福、德财兄弟俩从云南迁入李家上流村西、李村河的下游处立村,故名为刘家下河村,至今已至十六世。曲氏家族12世曲元梓在清末由沙子口石湾村迁入。王氏家族八世王守善在民国时从庄子迁入,董氏家族九世董仁相民国时从庄子迁入。另一支刘氏家族第六世从毛公地迁入,付氏家族1968年付兴光由付家埠迁入,逐渐形成以刘、曲、王、董、付为主的多姓村。 村因李村河而名,当地俗称上游为“
580、毛公地社区
  毛公地社区居委会村名由来明朝永乐年间,周氏先祖几经周折,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2年)定居此处。时因该地到处是茅燕草,故称茅公地,后演变为毛公地村。政区人口毛公地社区位于李沧区东部,地处北纬36°8′,东经120°28′;南有大顶山与崂山区中韩办事处张村以山脊为界,北与上臧社区,尤家社区地片相连,西与刘家下河社区隔河相望、东与王家下河社区地片相邻。李村河上游的两条支流,分别从社区的西面、南面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