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5]
161、半洋村
  半洋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大安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4200213。
163、富溪村
  富溪村是富溪镇所在地,平均海拔480米,有11个自然村(天头岗、坑里、岗坪、袁厝里、下吾里、岭兜、新街、洋尾山、赤头园、旧街、里街)总人口1747人,总户数448户,总土地面积5548亩,总耕地面积1226亩,其中水田900亩农地326亩。油茶总面积4322亩、林地面积4415亩(生态公益林678亩、竹林302亩)。太子参、茶叶、劳务输出为本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
164、西坪村
  西坪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拔220米,共有土地面积10982亩,耕地面积678亩,其中水田478亩、旱地200亩;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0304亩,其中竹林147亩。下辖4个自然村,分别为:西坪、西山头、沃里、东溪兜,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234户935人,其中常住人口610人,流动人口325人。
165、熙岭村
  熙岭村系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政府所在地,为全乡第一大行政村。位于屏南县东南方,在秀丽的莲花山下一大盆地,地势平坦,村落集结,东与塘后、梨洋接壤,相距2公里,西与秀溪、管洋两村交界,到秀溪1公里,距管洋2公里,南面与三峰、龙潭村及古田县水竹洋村接壤,各约十公里,北与溪里、前塘两村交界,各有五公里,本村距县城三十公里。一九五八年冬浙熙公路开通,线路由村内穿过,后接代溪至宁德公路,2000年又开通1公里环
166、四坪村
  四坪村是熙岭乡的一个老区基点村,系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位于屏南县南部,九峰山山下,东距代溪镇6公里,南距代溪镇忠洋村8公里,西到龙潭村4公里,北至熙岭乡6公里,全村人口476人,146户,劳动力210人,耕地面积1160亩,其中有水田870亩,山地7600亩,森林茂盛,气候良好,盛产名优水果无核柿。 四坪村有三分之二农民外出经商,三分之一从事农业生产,本村有祠堂一座,凉亭二个,庙宇二个,本村
167、圪头村
  圪头村系屏南县熙岭乡的行政村之一,位于屏南县南部,在秀丽的圪头溪畔,东部与代溪镇樟源村相邻,南部与古田县鹤塘镇文车岭村接壤,西邻古田县吉巷乡水竹洋村,北邻本乡龙潭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42公里,平均海拔840米。圪头村是熙岭乡的第二大行政村,辖半溪里、余坑里两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456户1863人。全村耕地面积1480 亩,人均0.75亩;林地面积18000亩,用材林5000亩,毛竹林
168、王林村
  王林村座落于甘棠乡的南部,其东南面与古田县吉巷乡长洋村,前山村,前塔村接壤,西与古田平湖镇南岭村,南洋村相连,南与梅花地村毗邻,北与甘棠村交界。原村部海拔高度770米,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王林村是屏南县的南大门,省道202线自南向北从村内穿行而过,是全县主要的交通枢纽。全村土地总面积12307亩,其中耕地面积2816亩,山地9491亩,总人口1114人,281户。全村辖2个自然村,即墓下村、吾洋村
169、巴地村
  巴地村是屏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地处屏南县城与甘棠乡之间,北距屏南县城12公里,南距甘棠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省道202线从村边穿过,交通极为便利,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地理条件好。全村人口536人,116户,6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4315亩,其中耕地面积730亩,林地面积3585亩,森林覆盖率达70%,居屏南县前列。村庄坐东朝西。庐舍依山沿溪而建村内民居建筑属典型的明清风格。产业以反季节蔬菜、
170、吉洋村
  吉洋村是我乡唯一古宁线过境村,系卓洋乡管辖的一个行政村,属老区重点村,库区移民安置村,村落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1530人,461户,7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600多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全村土地面积耕地1329亩,山地面积5073亩。[历史人文]:吉洋村系老区重点村,1948年游击队领导叶飞、陈景丹、周进启、陈方章、余养素、肖华等人驻进吉洋村,吉洋村始祖通天黄
171、松洋村
  松洋村东与大甲镇毗邻,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距镇区12公里,海拔700多米,现有人口491人,143户,下辖4个自然村,系我县老区基点村之一。该村现有村两委9人,其中女性2人。党支部共有党员25人,其中女性2人。该村拥有良田900亩,林地1300亩,特别适应种植反季节蔬菜,有丰富的无污染水资源。2013年,引进珍稀水产养殖基地,主要以养殖中华鲟和香鱼,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日本。此外,流经村落
172、钱厝村
  钱厝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2102210。
173、楮楼村
  楮楼系福鼎市管阳镇于闽浙交界一个行政村,距县城有40多公里,遍避的山村,东与西阳村3公里,西与柘荣县尖岭下自然村有一公里,南与溪头村也只有一公时,北与浙江省泰顺县湖头自然村,只有100公尺。全村人口1780多人,535户, 7个自然村,耕地面积3000多亩。楮楼位于山村,树木、毛竹均有特别有千年老树20多株,还有一条大溪围红在面前水清如镜,溪边的树林倒影到水中多么美丽。楮楼景峰寺前后的山峰雄伟壮观
174、周山村
  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曾是粟裕、刘英、叶飞、龙跃等革命先辈及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战斗过的革命老区,是闽浙边界的进士村和秀才村、南国牡丹之乡、生态茶叶基地、0鼎平县委诞生地、鼎平革命发祥地、闽东和浙南重要革0据地、边界“红色堡垒”、边界红土地、福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鼎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福鼎市文明村、闽浙边界摄影创作基地、中国小记者福鼎实践基地、宁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旅游名村候选村。这
175、三洲村
  三洲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下浒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105207。
176、上村村
  盐田乡上村村位于盐田乡西北部,与崇儒乡交界,地处杯溪中段,双溪交汇,风景秀丽,柿、李等水果更是闻名在外。目前下辖8个村民小组,327户共1129人。村域耕地面积550亩,森林面积6100亩。本村历史悠久,始建于清朝初期,近四百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汤家大厝已有230多年的历史,而郑家大厝也有16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名声在外的“杯溪古厝群”,这些都是目前各界摄影爱好者经常
177、龙湾村
  龙湾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沙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104218。
178、白露坑村
  溪南镇白露坑村是“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也是霞浦县最大的一个畲族聚居村,辖有白露坑、半月里、牛胶岭、岔头、东瓜坪等5个自然村,共有345户1420人,其中畲族335户1378人,占总人口的97%。其境内山青水碧、林壑幽深,自然景观秀丽,浓郁的村野之趣和淳朴的风俗人情,孕育了灿烂的畲族文化,是闽东境内唯一与畲族历史地位相匹配的文化遗存,也是闽东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处人文景观。白露坑民风古朴,几百年来
179、青山村
  青山村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921103220。
180、王宿村
  王宿村为革命老区村,1958年为大队,1985年改为村委会,现辖王宿(王宿外村)、吾东溪、里王宿3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202户,村民788人。王宿主村海拔680米,距离咸村镇17公里,居民主要为李姓,通用闽东方言北支礼门地方平话(略带咸村口音)。相传古代一王侯逃难经此夜宿,后人便称此地“王宿地”,解放后更名王宿。王宿村耕地面积440亩,林地面积3600亩。经济收入主要靠农林业,主要农产品水稻
181、梅台村
  梅台村是革命老区村,1958年为大队,1985年成立村委会,现辖梅台、下洋坑、吕斗、拱桥头、岩兜5个自然村,设有6个村民小组,167户,653人,主要姓氏为梅台高氏,吕斗孙氏,持闽东方言北支咸村平话。梅台村地处咸村镇西北部虎头山西麓,距离镇区6公里左右,东临桃源溪,西边为枣岭村地界,北边是车盘村天山地界,西南与樟岗、詹家洋毗邻,海拔400米。主村依山而建,地形似“托盘”,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后林木繁
182、杉洋村
  杉洋村系宁德市周宁且玛坑乡第二大行政村,距乡所在地6.5公里,位于周宁县玛坑乡东南部,为周宁、福安、宁德三县、市交界地。东邻福安市溪潭乡,西连本县咸村镇,南与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接壤,北毗邻玛坑乡,距县城47公里。乡道杉玛线直通本村,周华路贯通至溪潭周华,南北相连,交通便利。该村落地域面积7.64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2000多人,下辖东岩岗、徐家洋二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杉洋村境内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183、萌源村
  萌源村座落翔凤山下,位于镇区东部,离县城5公里,海拔895米,周寿公路横穿村南,是东洋(三源一关)通往寿宁要冲。萌源又称萌村,原先由薜氏拓居下竹柄(俗称薜家岭)。唐天佑元年(904年)萧氏祖先从竹柄(后称萧家离格)迁居萌源村,繁衍裔孙的户数、人口居全镇第二位。宋代,隶宁德县十六都。民国24年(1935年)6月,隶周墩特种区周墩联保。民国29年,隶周墩镇设萌源保。民国34年8月,隶周宁县狮城镇。19
184、龙住院村
  龙住院村位于镇北17公里,海拔680米。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吴至道从浙江省庆源县举溪村迁入拓居。裔孙宋统兵大使吴仁部于北宋太平兴国怨念(976年),携眷循即迁入。雍熙元年(984年),吴仁部舍天地产建灵鹫寺,次年携眷属迁端源,复迁东洋双峰下(今吴山底)。端拱二年(989),迁居南源(今南庄)。明万历中叶,吴达七从南源复迁龙住院定居。明、清至民国初,龙住院村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十六都。民国
185、上洋村
  上洋村位镇北部东洋溪畔,仙风山麓,距镇区0.5公里,海拔917米,最高峰小麻岭海拔1494米。宋景德元年(1004年),张开元由屏南县甘棠迁麻岭葭池坪数载,复徙上洋村。该村,宋、元时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明、清代属宁德县十七都。民国24年6月,隶周墩特种区周墩联保。民国29年1月,隶周墩镇设上洋保。民国34年8月,上洋、萌底合并为上洋保,隶周宁县狮城镇。1950年4月,析出萌底,隶第一区(端源区)
186、白交祠村
  白交祠村位于莲花镇政府驻地西北部约26.5公里,全村有294户1034人,辖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无独立核算小组。村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5名。全村以农为主,以生产茶叶、地瓜为主要经济来源。2011年全村村财收入14.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18元。
187、金柄村
  金柄行政村下辖金柄(李厝寮)、美林、方田、曾厝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12154亩,819户,2582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1630万元,人均收入5933元,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内建有民俗文化广场,有传统文化浓郁的拍胸舞、踩高跷、高音表演、车鼓弄、舞龙狮民俗等表演,具有古老传统的拍胸舞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88、娘宫村
  娘宫村简介 娘宫村位于北厝镇的西部,距北厝镇人民政府驻地11.5公里。东邻吉钓村隔海相望,西与海峡大桥相连,南接金井港务公司,北与跨海村相接。省道305线及渔平高速线从西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娘宫村大约有2.8平方千米,人口约为1700多人,下辖娘宫、官井底、虎潮、程安等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由于娘宫村是平潭进出口的要塞,通讯设备较为完备,移动及联通的手机信号没有盲点,电信设施遍布全村。娘宫村1